#退休生活

退休砸錢住「豪華養生村」就好?沒搞清「這3關鍵」小心老後誤踩雷

退休砸錢住「豪華養生村」就好?沒搞清「這3關鍵」小心老後誤踩雷#退休生活

住進養生村後,就可以安心享受了嗎?比台灣還早進入的超高齡社會的日本,就出現不少入住養生村誤踩雷的血淋淋故事。究竟該如何才能挑選到對的養生村?《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一一幫你分析入住養生村前,一定要先瞭解的3個關鍵事項,尤其是得先看清內部設施、合約細節⋯等規定,才不會誤踩養生村地雷。

車上超擠卻沒人敢坐,博愛座成「堅持不座」?他揭讓座殘酷經歷⋯

車上超擠卻沒人敢坐,博愛座成「堅持不座」?他揭讓座殘酷經歷⋯#退休生活

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出「讓座」糾紛。知名作家李昂日前在臉書發動公審,痛批3位不願讓捷運博愛座的年輕人,引發網友議論,再度掀起「博愛座存廢」論戰。《優活健康網》特選心靈輔導老師王漪所撰此文,她分享曾在大眾運輸中遇過的另一種「讓座亂象」:車上滿滿乘客卻沒人敢坐,博愛座成了互相推辭的尷尬亂象⋯

退休後住「養生村」就好?不想麻煩子女,入住前「4件事」你得先搞懂

退休後住「養生村」就好?不想麻煩子女,入住前「4件事」你得先搞懂#退休生活

現代越來越多人不想麻煩子女退休照顧,選擇入住養生村,除了有生活與醫療服務外,還有同齡人「共老」增加樂趣,包括長庚養生村、潤福養生村、新板傑仕堡養生村等都有不少人排隊入住。專家提醒,養老村費用不低,除了月租還有保證金,除財力門檻外,還有健康標準,入住養生村前最好先了解注意事項,本篇整理大家常忽略的「養生村4重點」,帶你了解現況、避開地雷。

夫妻賣肉羹「養大小孩」晚年竟遭唾棄⋯林靜芸:父母無法期待兒女孝順

夫妻賣肉羹「養大小孩」晚年竟遭唾棄⋯林靜芸:父母無法期待兒女孝順#退休生活

阿雄夫妻倆大半輩子在台中市場賣肉焿,養大3個小孩,並支持他們成家。小孩都去台北上班,不願接手小吃攤,夫妻持續忙碌。阿雄64歲時,太太失智了,阿雄不想打擾孩子,自己陪伴照料。當太太失智進入中期經常走失,阿雄只得關閉店面全力照顧,直到太太失智末期,阿雄實在無力應付,才連絡外地的兒女希望他們回來幫忙⋯

人到中年就煩躁,到底為什麼?學者揭「幸福低谷」都在這年齡

人到中年就煩躁,到底為什麼?學者揭「幸福低谷」都在這年齡#退休生活

即使一輩子都是學霸,到中年時也不免焦慮挫折,強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身為全球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也遇到了「中年危機」,但他積極地探究起這股情緒到底從何而來?並在《大人的幸福學》一書中,分析「幸福感」與「年齡」真的有關嗎?也幫助步入中年的讀者從各個面向釐清,內心的匱乏可能源於何處。以下是原書摘文:

別太常犒賞自己 先存錢給未來的自己

別太常犒賞自己 先存錢給未來的自己#退休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學時,我們都讀過螞蟻和蚱蜢的寓言故事。炎炎的夏日,小蚱蜢在外晒著陽光,高興地享受牠的暑假,小螞蟻卻在烈日下辛苦的工作。小螞蟻的努力引起了小蚱蜢的好奇:「天氣這麼好,你為何不放假,仍在努力不懈?」小螞蟻回:「我在為這個冬天做準備。」在小蚱蜢的眼中,冬天還遠在天邊,應該把握當下,及時行樂才對。小蚱蜢的下場,是因為牠準備不足,而熬不過嚴冬。這則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但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發?很多人都未曾想過,退休後的生活就是我們人生的冬天。年輕的我們如果就像夏日裡快樂的蚱蜢,盡情地享受青春。那老去的冬天就有可能也是小蚱蜢所面對的寒冬,還是我們應該效法小螞蟻,在年輕時努力工作,並打理財務為自己的冬天做準備。年輕時存下來的錢,其實就是替未來白髮得自己準備的。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過度刺激消費和相關資訊氾濫的時代。一年的情人節就有三個:西洋情人節、白色情人節、七夕情人節。有情人或已婚人士每年都被鼓勵要慶祝三次,以表示愛意。沒有情人的也沒被放過,11 月11 日光棍節幾乎成了網路購物節。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瘋狂購物也被好市多帶進寶島,若再加上感恩節、耶誕節和新年等節慶,幾乎每個月都有各種名目的促銷活動。幾乎所有的資訊都在鼓勵著我們要多消費,三不五時的要犒賞自己,給自己的辛苦加油打氣。於是,我們的經濟繁榮了,百業昌旺。遺憾的是,一時的快樂卻讓我們辛苦掙來的鈔票進到別人的口袋裡。當然,我也不是在鼓勵大家都一毛不拔,那樣對大環境也不利,會造成惡性循環。只是大家應該養成適度消費和固定儲蓄的習慣,先付錢給自己,將享受延後而已。小時候,街上腳踏車最多,若看到轎車,不是很大的官坐在後座,就是老美開的車。現在街上滿街都是車,隨處都有雙B 映入眼簾。不同的是,開車的變成了鄉親,反而騎自行車的老外不在少數。如果哪天有機會,應該做個調查:在路上開雙B 的人有多少是符合財務自由的定義?(本文摘自/我45歲學存股,股利年領200萬:投資晚鳥退休教師教你「咖啡園存股法」,讓股市變成你的搖錢樹/采實文化)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

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50歲是關鍵!#退休生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你能想像老後的生活嗎?「準備」退休是為了填補日後的空虛、創造理想的老後生活。根據許多國際研究指出,滿足於生活且未感孤寂的老人不到2/3,以台灣來看,有超過270萬長者可能出現憂鬱問題。醫師建議,退休族群可以在50歲時就開始規劃老後生活,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心理韌性,才是通往健康老年生活的捷徑。45年後台灣老年人口是幼年的4倍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學習如何過老年生活已經是現代人不可避免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約45年後(2061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是幼年人口的4倍。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退休族群可能因為適應新科技、低成就感,加上容易與社會脫節感到挫敗。 慢性病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一份針對華人進行的調查也發現,高達7成的男性在情緒低落時不願表達出來。許多缺乏子女陪伴而自行就醫的年長患者,通常主訴的病情除了與慢性病相關的不適之外,常有備感疲倦、胃口變差與反覆求醫等身心症狀。但這些症狀警訊常被子女或社會漏接,甚至長者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這些被遠遠低估的真實需求,可能就是未來社會提供銀光服務的關鍵點。50歲是思考現況與未來的關鍵每個人都只有一次變老的過程,無法重新再來也難以事前想像自己的需求,因此陳亮恭主任表示,因應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大眾應該要更加重視長者需求。一般而言,大家都是從65歲才開始規劃老後生活,其實50歲就能當作一個分水嶺,讓長者能重新思考現況與未來需要,自己發展出因應人口結構變化的一套生活模式。

9大祕訣 愛上第二人生

9大祕訣 愛上第二人生#退休生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即將屆齡退休的陳醫師問我:退休生活應如何安排?是否該繼續行醫?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於2013年發表的流行病學追蹤研究,顯示退休人士的健康和精神狀況,在短期內因工作壓力的解除而小幅提升,但中、長期後自覺健康甚佳的可能性少了4成,且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增加4成。也難怪陳醫師對退休有點焦慮。老年憂鬱 包括病痛、親人去世、經濟老年憂鬱症的原因很多,包括身體病痛、親人去世、經濟問題、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等,退休只是原因之一,退休可能對某些人造成經濟困難、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而出現憂鬱症狀,但不能與憂鬱症畫上等號。9大方法 規劃退休生活不過,的確有人在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無所適從,而覺得無聊,甚至產生焦慮或憂鬱,因此,退休生活真的需要用心規劃。1)     愈早準備愈好 /從中年時就該開始經營,到了退休時,才能有老本、老伴、老友,較不易得憂鬱症,在接近退休的前幾年,更要積極規劃,包括把工作或手上的計畫圓滿結束、經驗傳承、尋找退休後的合適居處,並籌劃各種活動。2)     心理調適 /退休後沒有了頭銜和權位,頭上光環不再,過去所受的禮遇消失,也許會感受到人情冷暖,心理要提早調適。3)     從事另一個全職或兼職工作 /日本的「丈夫退休症候群」,退休的日本男人整天在家指揮太太,導致太太憂鬱症或夫妻關係緊張,因此,有人會再找一份全職或兼職工作,增加收入是其次,主要是覺得人生有意義。4)     擔任志工 /每星期一天或半天擔任志工,可以選擇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比較能駕輕就熟)或是全新的行業(較有新奇感),服務他人,覺得自己有用,且學習新知,加入志工團體,結交新朋友,生活更有趣。5)    終身學習 /除了看書、上網和閱讀報章雜誌外,還可到社區大學、其他公益或宗教團體選課,如電腦、攝影、自然生態和古典音樂等等,以豐富生活。6) 保持原有的嗜好,並培養新的興趣 /例如,維持原本喜歡的運動如乒乓球,還可涉足於盆栽、學太極拳和打麻將等。7) 多運動 /如果原本就有運動的習慣,如騎單車,請繼續。若沒有,至少要多走路、健行,增強體能。8) 旅遊 /不見得一定要出國旅遊,台灣有許多美景祕境,居家近郊的山間小徑、溪流和公園,都值得一遊。9) 與親朋好友和晚輩多相聚 /幫忙帶孫子,折衷的方式是不定期、在需要的時候才幫忙帶,既可以含飴弄孫,又可以保有自己的生活。(本文摘自/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寶瓶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