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賴

孩子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

孩子過度依賴 長大靠爸媽?!#依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家長的過分溺愛使得孩子有越來越多的依賴性。這種嚴重影響孩子們成長與發展的依賴心理。過度依賴的小孩,常會出現哭鬧不休、尖叫、纏人、黏人等不成熟行為。以大陸為例目前有65%的家庭存在「老養小」的現象,全國有3成左右的青年,三餐生活起居全部都「靠爸又靠媽」。藝術治療師邱寶慧說,愛黏人的小孩可分為三大類型,包括先天氣質型,孩子的表現為過於敏感與退縮、排斥人多的地方,情緒不穩定,人際互動有困難,建議家長答應孩子的事要做到,建立互信的關係;傳遞正面的訊息,並透過感統、藝術、音樂或肢體的訓練來引導情緒適度的抒發。第二類為客觀環境型,這類孩子對外在環境變動時(如轉學、升級、搬家)影響大,觀察期長,較壓抑,建議先觀察孩子情緒、眼神、作息的轉變,及時了解他的感受;也可請老師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先從單純又熟悉的事物著手以減輕壓力。第三類為後天教養型,這類孩子會過於依賴,逃避無主見,渴望得到關愛與照顧,常以哭鬧試探底線,家長教育時應堅持原則,善用「忽略」法,鼓勵孩子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多花點時間讓孩子體會學習的樂趣,感受到團體生活的趣味性。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說,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容易焦慮,家長應該先根子預告待會要做的事,也盡量不強迫這類孩子打招呼。而許多孩童最害怕上學到新環境,如何解決?應小心別不經意講出讓他會對新環境害怕的話,可在上學前一晚做減敏感預告,或強調幼稚園好玩的人事物。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追加使用恐成依賴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追加使用恐成依賴#依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失眠患者而言,「安眠藥物」的效果如同水能「載舟」與「覆舟」的道理般,一定要遵醫囑使用,切勿一昧追加用量,一旦長時間服用,反而可能產生依賴性。目前已有臨床醫學報導指出,不當地、長期使用安眠藥品,將會出現失憶、失智的併發症。在國內外,安眠藥品都面臨可以緩解失眠問題,但是也會被許多人濫用、甚至依賴的情況,形成令人擔憂的新醫療問題。 澎湖縣衛生局鄭鴻藝局長指出,我國目前依照「管制藥品分級及品項」,將安眠藥物主要定為第四級管制藥品,少數甚至訂為第三級,就是考量到國人的身心健康,一旦當面臨失眠的困擾時,就要由合格的醫師加以評估之後,再依照患者的情況開立適合的安眠藥品。 鄭鴻藝局長表示,對於安眠藥品的使用,應該建立下列正確觀念,每天要睡好,以6至8小時為原則,7小時最理想。想要睡好覺,應該養成平日運動的好習慣; 規律的上床及起床時間,目前建議的時間是晚上11點到早上6點;上床後要訓練「腦袋關機、自我催眠」,例如:默數一個最簡單的數字(例如:111),並且配合深呼吸吐氣,讓自己在30分鐘內能入睡;如果目前不吃藥物睡不著覺,不要排斥吃安眠藥,但是要配合醫師的指導;服用安眠藥品的同時,務必儘快查明及改善造成失眠的常見原因,生理性、心理性、環境性都必須考慮。 鄭鴻藝局長強調,想要好好睡上一覺,就要懂得健康地、正確地找到方法。雖然服用安眠藥物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若真的不靠藥物就睡不著覺的話,也不要排斥服用安眠藥,在醫師的協助下,好好查出病因,再配合藥物治療,才能夠徹底擺脫失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