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

講座/小兒腸病毒

講座/小兒腸病毒#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又容易造成群聚傳染,家長與幼托機構不可掉以輕心。正確洗手5步驟,搭配洗手5時機「看病後」、「吃東西前」、「擤鼻涕後」、「接觸幼兒前」及「上廁所後」小朋友與家長做好防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腸病毒傳播。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0(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腸病毒」,教導腸病毒正確的預防、辨識及照護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腸病毒時間:107年12月10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小兒罕病無肛症 手術改善失禁問題

小兒罕病無肛症 手術改善失禁問題#小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無肛症源於胚胎發育不完全,國內發生率約1/4000至1/5000。一般係指肛門開口在不正常的位置,或是沒有開口,排便上受到限制,需手術重建。但仍有部份小孩無法順利排便,易產生肛門失禁、漏便及巨大結腸問題。傳統逆行性灌腸 只能清除降結腸下段中的糞便採用傳統逆行性灌腸的方式,只能清除降結腸下段中的糞便,無法灌到更近端的大腸。若採用順行性灌腸從肚臍放置管路進入升結腸,注入灌腸液,讓糞便「順流而下」,可將全部大腸的糞便完全灌出,不再有失禁滲便問題產生,恢復良好生活。馬龍氏手術做小造口 減少術後疼痛、增加美觀雙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晉弘表示,順行性灌腸方便性高,病人只需接受「馬龍氏手術」,將闌尾拉到肚臍做一個0.5公分的小造口,就能從肚臍闌尾的開口做「順行性灌腸」,從大腸起點到終點直腸,讓糞便順流而下,全部灌出。同時在闌尾和大腸的接合處做抗逆流處理,且不會從肚臍接口逆流;手術採單孔腹腔鏡技術,出血量少、僅有一小傷口藏在肚臍深處,減少術後疼痛、增加美觀。無肛症等原因造成失禁、滲便、便秘問題 可考慮馬龍氏手術臨床上患者如果為無肛症,或先天性巨結腸症、脊柱裂、脊髓損傷等原因造成失禁、滲便、便秘問題,可以考慮「馬龍氏手術」。魏晉弘主任說明,馬龍氏手術的好處為,從配置灌腸液、放置管子、完成廁所時間,可以全程自行操作,讓小朋友學習參與自己的身體照顧。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

小兒異膚、過動症 中西醫合治來改善#小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1歲的小靜常雙手肘內側、膕窩、踝關節有紅疹、脫屑、乾癢龜裂,四肢多處紅色抓痕。早上起來易流鼻水、噴嚏,鼻塞,加上有氣喘史,感冒嚴重時容易呼吸喘促。平日上課無法專心、易插嘴、無法安靜坐在椅子上、容易衝動,時常粗心大意做錯事情,也無法持久集中精神完成作業,3年前診斷為過動症,並規律西藥控制。小靜接受西藥與針灸治療後,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症狀獲得改善,上課可以專心且不插話,衝動行為減少並可獨自完成作業,也不再因為鼻子癢、皮膚癢影響專注力與學習,學期成績進步。精神科醫師建議暑假開始可嘗試停止服用過動症藥物。開學約1個月,雖已停止服用過動症西藥,老師還誇獎小靜自制能力進步,上課表現良好。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兒科醫師賴以修表示,早期孩童期,造成異位性皮膚炎主要的原因為食物過敏。3到7歲的孩童,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為黴菌、塵蹣類的過敏原。青春期以後的孩童,則是精神及情緒壓力,會惡化異位性皮膚炎。目前全球約17.5%孩童患異位性皮膚炎,更有1%孩童,深受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所苦。1歲以前發病者,約佔60至70%;5歲以前發病者,更佔了百分之70至95%。過敏三兄弟: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臺南市立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莉華表示,兒童過敏疾病有階段性,稱為過敏進行曲,出現順序是異位性皮膚炎、氣喘、過敏性鼻炎,這3種疾病又被稱為「過敏三兄弟」。上述過敏疾病可能單獨出現,或是2種、3種合併出現在過敏體質的人身上。過敏疾病原因除了遺傳因素,還有後天環境、季節氣候、生活習慣、過敏原暴露與情緒壓力等有關。兒童的生理與成人大不同,中醫觀點是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陰陽及氣血都遠不及成人,臟腑發育也未健全,即「肺脾腎常不足」。治療過敏性疾病及調理其體質時,會以肺、脾、腎三臟為主。嚴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80%情緒精神障礙賴以修醫師表示,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約80%情緒精神障礙。中度及輕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分別有53%及30%的情緒行為異常。和其他兒童重大疾病如血癌及癲癇相比,異位性皮膚炎造成的心理精神危害更勝一籌。異位性皮膚炎的患童,80%青春期後會痊癒。但那些到成人未痊癒的患者,隨年齡的增加,異位性皮膚炎的外顯性皮膚症狀,可能影響心理情緒,造成自我負面評價及低自尊的衝突,對日常生活或工作表現皆產生嚴重影響。注意力欠缺過動症 5大類治療注意力欠缺過動症簡稱「過動症」,症狀主要分為過動/衝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研究顯示過動症可能是大腦前額葉的細微功能缺失,或神經傳導物質與路徑功能失常,醫師診斷以臨床表徵及行為表現為依據。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行為管理」、「認知行為治療」、「親職訓練」、「感覺統合訓練」5大類;治療過程中,家長、老師及醫師角色都非常重要,需要相互合作來幫助學童。過動症中醫治療 可以中藥、針灸、耳穴貼敷、按摩過動症的中醫辨證可分為「心肝火旺」、「痰火內擾」、「心脾兩虛」、「肝腎陰虛」、「肝鬱脾虛」,治療初期以心肝火旺最多,治療一段時間後以肝腎陰虛為最多;表示臨床表現多動、衝動的行為(心肝火旺),較容易被家長及老師發現,注意力缺失(肝腎陰虛)的症狀較不容易被察覺,較多數的患兒以「心肝火旺」證為標,「肝腎陰虛」為本,治療過動症初期以心、肝為主,後期則以肝、腎為主。中醫治療除了中藥與針灸,可以配合耳穴貼敷或按摩穴位,對於寒證及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還可以運用艾灸治療。皮膚疾病可加上中藥藥膏輔助治療,例如紫雲膏、青黛膏、青珠膏、黃連膏等。

講座/小兒泌尿道感染

講座/小兒泌尿道感染#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幼兒無法正確表達不適,其實不明原因發燒是孩子泌尿道感染最重要的警訊。最常見的是細菌由排尿口上行至泌尿道,因寶寶的屁屁泡在尿布裡,家長若不注意清潔與定期更換尿布,細菌會沿著排尿口往上感染泌尿道。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0/8(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泌尿道感染」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及關心家庭保健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泌尿道感染時間:107年10月8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病毒性腸炎

講座/病毒性腸炎#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嬰兒或幼童因為對衛生習慣的認知不夠,常隨手一抓就將周邊物體放入嘴巴,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族群。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0/1(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病毒性腸炎」,為家長提供小兒的常見疾病徵兆的正確處置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病毒性腸炎時間:107年10月1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病毒性腸炎

講座/病毒性腸炎#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嬰兒或幼童因為對衛生習慣的認知不夠,常隨手一抓就將周邊物體放入嘴巴,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族群。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9/14(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病毒性腸炎」,為家長提供小兒的常見疾病徵兆的正確處置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病毒性腸炎時間:107年9月14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病毒性腸炎

講座/病毒性腸炎#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嬰兒或幼童因為對衛生習慣的認知不夠,常隨手一抓就將周邊物體放入嘴巴,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族群。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8/20(一)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主講「病毒性腸炎」,為家長提供小兒的常見疾病徵兆的正確處置之道。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病毒性腸炎時間:107年8月20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家中寶貝癲癇發作 醫:別拿東西塞嘴

家中寶貝癲癇發作 醫:別拿東西塞嘴#小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癲癇症常給人可怕的印象,而兒童罹患癲癇,更易造成家長莫大的恐慌及壓力。然而癲癇簡單來說,是因為腦細胞不正常放電,導致發作症狀反覆發生。癲癇發作時勿塞嘴 側躺避免呼吸道阻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中豪說明,癲癇依症狀不同,可作不同分類,其中最讓人恐懼的是泛發性強直陣攣發作(全身性大發作)。發作時,病童意識喪失、眼珠上吊、牙齒緊咬、嘴溢白沫,四肢起初用力伸直,接下來手、腳用力抽動。有時候因身體肌肉過度用力,空氣被擠出胸部而發出似動物嚎叫的聲音,又被俗稱「羊癲瘋」或「豬母癲」。絕大多數的患者癲癇發作時沒有醫生在場,在場的家屬親友事後正確描述發作外觀、持續時間、發作後有無昏睡情況等資料,提供醫生做出正確診斷。家長務必保持鎮定,替嬰幼兒的發作做紀錄,以便告知醫師。並建議用手機錄下影像,事後拿給醫師觀看。切忌將物品放到嬰幼兒的嘴巴裡,以免受傷。可讓嬰幼兒側躺,使口水自嘴角流出,避免呼吸道阻塞。癲癇屬於慢性疾病 藥物及手術可治療王中豪醫師表示,會引起抽搐及不省人事的原因很多,譬如血糖過低、電解質不平衡、幼兒熱性痙攣、腦炎、腦瘤、腦外傷等,都會出現。兒科醫師都學習過如何鑑別這些疾病,及時就醫非常重要。「癲癇」和大家耳熟能詳的高血壓及糖尿病一樣,都屬於慢性疾病。目前確定有療效的只有藥物及手術,其餘如針灸、草藥甚至氣功等方式雖都有人嘗試過,但仍欠缺確實的療效證明。癲癇並不可怕,及早發現治療,提升痊癒機會。大部份癲癇只要得到適當治療,都不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