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

中市評鑑護理之家 將提供更完善照護

中市評鑑護理之家 將提供更完善照護#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護理之家101年評鑑論壇」,由衛生局長及11位相關護理機構專家學者,指導43家護理之家評鑑作業,以利低收入戶民眾有優質護理之家居住。評鑑不合格原因多為書面資料不夠齊全、行政管理未落實、住民枕頭套油垢未更換、指甲頭髮未整理等照護品質方面,事後業者經輔導改善完畢。這次的論壇中,除了教導機構人員如何規劃書面的簡報文件資料,講師親自指導從業人員實作方面的操作,替換住民枕頭套、修剪指甲頭髮等照護,更希望43家業者都能順利通過衛生署評鑑的4項規定「照護內涵與指標、簡報與文件整理、人員與環境準備、流程注意四項」,提供低收入長者多家護理之家選擇。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根據內政部指標國人65歲以上人口達到7%,就泛指高齡化社會到來,目前臺中市65歲以上人口佔8.87%,其中還包含獨居、低收等長者,為了提供長者入住護理之家得到妥善關懷與照護,政府已整合衛政、社政長期照護機構評鑑基本標準,並將評鑑的結果做為民眾選擇入住機構的參考。

「漸凍人」生活難自理 照護怎解決?

「漸凍人」生活難自理 照護怎解決?#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運動神經元疾病是一種進行性的運動神經萎縮症,好發於40至60歲,因罹病後通常在二到五年內會由行動不便、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漸漸變成四肢癱瘓,最後呼吸衰竭,但是往往心智依然正常、意識仍舊清楚,故俗稱「漸凍人」。衛生署台南醫院神經內科黃英哲主任表示,大約每10萬人中就有4個人可能患病,男罹患的比例比女略多,推論全國約有500多位病人,平均存活率約為5年(10%的病人可以活10年),女性存活率稍高於男性。90%為偶發零星性,確切原因仍不明,目前也沒有根治的方法。黃英哲主任說,罹病初期可能出現手無法握筷或使力,或走路偶爾會無緣無故跌倒,無其他明顯症狀;漸漸出現明顯的手腳無力、萎縮,生活自理能力漸不足,容易疲累,手或腳出現嚴重障礙,生活無法自理,無法自行走路、穿衣、吃飯等,甚至有言語障礙,並開始無法吞嚥食物及口水,可能也會喪失表達能力,很容易因吞嚥困難而嗆到,導致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難,此時必須選擇氣切、使用呼吸器維生,胃管或胃造口手術幫忙進食,或是借助安寧療護團隊,安然面對生命終點。也因此,漸凍人的照護對家庭及社會都是一個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於民國95年成立運動神經元照護中心,但此類個案遍佈全省。有鑑於此,衛生署為嘉惠中南部病患與家屬、照顧弱勢,免於舟車勞頓之苦,於民國100年專款補助署立台中醫院與署立台南醫院設立「漸凍人病房」專區。台南醫院並在院內設立「漸凍人之家」,設有 9床健保房及1床單人房、共10床,解決以往病患須往台北送或在各醫學中心等不到病床、以及住院時病房費的不可承受之重。「漸凍人之家」具有無障礙設施、無線網路,預留電動輪椅行走與家屬、親友陪伴時的空間,水療按摩洗澡機、移位機、手腳練習器等生活照護所需的相關器材,空間寬敞、採光良好的休憩、社交聯誼空間。儘可能讓住院者保有生活、社會與人際上的各種參與機會,以降低無形中產生的心理封閉或自我隔離。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

慢性腎臟疾病照護 解答病友疑惑#照護

經全國腎臟醫學會認證成為腎臟保健推廣機構的台南市郭綜合醫院腎臟照護團隊,提供完整照護流程、隱私的衛教環境及淺顯易懂的衛教內容,使腎臟得到全方位的照顧,將正確護腎知識傳給民眾、帶給他們健康生活及快樂。根據最新的醫療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洗腎患者發生率與盛行率一直是世界第一,進一步分析發現南台灣民眾洗腎的情形尤其居高不下,特別是台南縣市更排名全台透析人口前三名。為何台灣洗腎人口如此多?主要是疏忽對腎臟疾病的認知與預防。高達九成民眾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腎臟已出了狀況而延誤治療,不知尋求適當的醫療途徑,亦不會採取相關預防措施,甚至有許多民眾聽信偏方,採用不適當的治療方式,反而加速導致末期腎衰竭的發生,致使罹患慢性腎臟病之人數急遽攀升。這或許是台灣尿毒症的發生率在全世界排名佔第一位的原因之一。郭綜合醫院深深感受慢性腎臟病患以驚人的速度增加,因此如何減少及延緩慢性腎臟惡化是極重要的工作,由於慢性腎臟病患多為老年人且病患多為不識字或視力不佳,單靠門診醫師治療及衛教單張,無法達到預防治療目的,該院腎臟內科醫護團隊致力於腎臟疾病的整體性照護,設立慢性腎臟疾病(CKD)照護機構,由腎臟內科主任蔡明松、醫師林孟德、家醫科主任吳俊鋒等十名醫師、與社工師、營養師、衛教師組成的堅強醫療團隊,細心的為病友服務,協助不少個案了解關於慢性腎臟病的疑惑。該院也有明確照會轉介流程,由腎臟醫師看診收案後,再由慢性腎臟衛教師及營養師,依病患個別需求加以衛教。除了提供照護與治療,CKD團隊更深入社區與中西區、南區衛生所、社區醫療群的聯繫,藉由驗尿及腎臟功能檢查,篩檢高危險族群,提供早日照護幫助病患延緩腎臟功能惡化。多數腎臟病友最大的疑惑是如何控制自身飲食,民眾可能好奇,然而到底要吃些什麼?CKD病人多數的問題是蛋白質攝取過多以及熱量攝取不足,郭綜合醫院營養師以實際生活上常用的餐點製作了「低蛋白點心食譜(補充熱量食譜)」,教導病患及家屬如何準備日常飲食。

14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署推照護認證

14年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署推照護認證#照護

台灣老年化越來越嚴重,讓很多人開始憂心,衛生署也開始啟動因應措施,昨天(29)行政院副院長陳冲在行政院院會,聽取衛生署「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臺灣作先鋒」報告。報告結束之後,陳副院長表示,為因應未來快速老化的趨勢,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衛生署將推行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積極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國際會議及活動,並且持續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積極推動辦理。衛生署表示,到100年10月為止,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佔總人口10.8%,超過251萬人,根據目前台灣老化的速度,預估14年後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會「三級跳」,先是6年後(106年)超過14%,達到「高齡社會」(aged society),緊接著8年後(114年)比例將超過20%,達到「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也就是每5人中就有1位老人。為了因應高齡化的社會,讓老人不但能夠長壽,而且能具備健康、參與和安全,衛生署持續推動健康老化相關措施,藉以提高每一位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此外衛生署還結合內政部,推動老人健康促進服務,並且訂出符合國情且涵蓋管理政策、溝通與服務、物理環境、照護流程等四大面向,讓年長者可以享有高優質的老年生活。

孕產照護新進展母胎醫療好品質

孕產照護新進展母胎醫療好品質#照護

隨著少子化、低生育率趨勢的影響;精質化的孕產照護及「母胎健康」巳成現代產科醫學的主要目標,而母胎醫學又分孕母照顧和胎兒醫學兩個主軸。今年台灣周產期醫學界最重要的兩個國際學術會議同時都選擇在府城台南「奇美醫學中心」舉行。9日於永康「奇美醫學中心」的研討會以孕產照護新進展為主題,邀請海峽兩岸周產暨臨產醫學領域之精英學者與會,提供自產程照護、分娩照護、新生兒照護及產後照護等寳貴的理論和實務經驗,此次研討會將透過全面性的對周產醫學相關醫療照護人員認知教育及訓練的實施,達成設定之『優化孕產環境.保護母嬰安全』的目標。11日的研討會則邀請國內外著名胎兒醫學專家做專題講座,分享他們的臨床心得和最新研究成果,並介紹各類胎兒疾病的診治規範。研討會主題涵蓋產前篩檢、胎兒超音波、基因診斷和胎兒治療等領域,藉此將最新的周產醫學進展,介紹給全台灣的婦產科醫界同好。此次大會的特色,除了講師涵蓋國際及海峽對岸大陸地區的重要專家之外;更有從廈門地區前來的近三十人的專業醫事人員,將全程參與兩日的研討會活動。這是台灣開放兩岸交流以來,登台參與學術活動最龐大的隊伍。應邀至大會致詞的台南市長賴清德表示,台南市政府已於今年啟動醫療觀光的推展規畫,台南有台灣南部唯一的國立大學醫學院及附設醫院成大醫院,和大型的財團法人醫院奇美醫學中心;這兩所醫院即以超音波和幹細胞研究享譽全球。這也是提昇台南優質醫療國際形象的厚實根基。本身也是醫師的賴市長指出,今年七夕,台南市號召了海峽對岸廈門市百對新人到台南辦集團結婚;他期待這些新人在文化首都月老和註生娘娘的加持下,愛情穩固、婚姻美滿,很快有了愛的結晶;能再度前來台南接受產前檢查、生產分娩等優質周產醫學的國際級醫療服務。帶領參訪團遠道自廈門前來的廈門婦幼保健醫院院長,同時也是廈門市醫學會婦產科分會主任委員的李健醫師表示,二十多年來隨著兩岸交流的不斷加強,兩岸的醫學交流合作也在發展中不斷深化,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臺灣素以擁有優質的醫療人才、先進的醫療技術以及親善的服務而著稱,醫療水準在國際上亦有口皆碑。李健院長指出,2007年,臺灣長庚醫院落戶廈門,拉近了廈門醫療機構與臺灣醫院的距離,在日益頻繁的交流合作中,大陸民眾深切感受到了臺灣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理念,以及臺灣醫務人員敬業愛崗、嚴謹求實、視病猶親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非常值得學習。這次到臺灣,將更近距離地目睹臺灣醫院科學化、規範化的醫院管理和無處不在的人文關懷服務,相信會獲益良多。近年來,大陸的醫療技術、服務品質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到大陸就醫、行醫或興辦醫療機構,兩岸在醫療技術、醫學教育和醫院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正不斷擴大。主辦單位之一的奇美醫學中心院長邱仲慶指出,奇美醫學中心一直以深耕品質、追求卓越的精神自許,此次主辦「海峽兩岸周產醫學精英論壇」與「國際胎兒醫學學術研討會」,更加彰顯我們致力於提昇醫療照護品質的努力,也與奇美醫學中心的核心價值:關懷、專業、效率相互輝映。主辦者中華民國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成功大學婦產科張峰銘教授強調,周產醫學領域最大的挑戰,乃在於創造並提供安全的待產、分娩及生產環境,而此一任務免不了地落在產科醫護人員肩上。雖然問題艱巨繁複,但只要瞭解問題核心,擬定完整可行的對應策略,落實施行步驟,並嚴密追蹤,自然得以減少待產、分娩、生產及產後期的醫療不良事件、優化並提升母嬰照護品質;因此,才有這兩個國際會議的籌辦,希望藉此提昇大家對周產醫學研究的興趣,進而投入,使母胎醫學得以在臺灣地區蓬勃健康地發展。

健康照護零距離 智慧科技e指通

健康照護零距離 智慧科技e指通#照護

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護士照護童伯伯一家人已經半年多,童伯伯的小女兒原本是人人羨慕的才女律師,從小聰明成績好,人不但長得清秀,更彈一手好琴,但十幾年前因罹患紅斑性狼瘡,中風之後臥床就再也沒有下床過,從此尿管留置、背部褥瘡從未痊癒過、雙腳攣縮及智能已退化至兒童年齡,每天在床上除了吃就是看電視。而童伯伯年輕時努力工作,沒想到退休後卻一身病,吃藥當吃糖,每天服藥外,常因吃東西與太太爭吵,但現在全豁出去了,想吃就吃,因為要「活在當下」。童伯伯在今年參加「臺北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幾個月下來,藉由遠距傳輸童伯伯及小女兒的測量數值,並透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客服中心多次電話討論及調整日常生活作息,量測血壓血糖已成為他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童伯伯的口頭禪是,臺北市有如此「優質的照護」,是市民「最好的禮物」。感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讓童伯伯及小女兒挽回寶貴的健康,讓護病關係更緊密,護理照護更便捷、有效。臺北市政府為維護市民健康、照顧弱勢族群,運用資訊和通訊整合科技,結合市府衛生局與資訊處、社會局、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市立聯合醫院及臺北市民間社區服務團體等資源共同合作辦理「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試辦計畫,已在全市設置居家型、社區型及機構型總計450座遠距照護站,收案服務人數已達6,410人,遠距生理量測與照護系統使用率高達24萬8,867人次。今年更全面開啟「網路模式健康照護」,只要設籍臺北市、居住在臺北市或在臺北市工作之電腦網路使用者,以個人「自然人憑證」及臺北市網路市民帳號,至臺北市政府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網站(網址:http://telecare.taipei.gov.tw/)登錄申請,讓您不受時空限制、不增加您的負擔,就可享受個人健康管理與優質的照護服務。同時,臺北市政府近年來大力推行智慧生活科技應用服務,預計到明(100)年底將於全市設置達到600座遠距「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照護站,涵蓋臺北市12行政區及456個里,預期將有近萬人獲得優質的健康生活照護,此舉使臺北市成為全國第一座具備遠距健康生活照護服務能力的智慧健康城市!「臺北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具備12項貼心服務項目及內容,臺北市邱代理副市長於活動現場親自示範參加「居家型」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模式,同時民眾也可以於活動現場直接體驗「網路模式」及「社區模式」之健康照護服務。 延伸閱讀「臺北市民健康生活照護服務十二項服務項目」: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38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