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

掌握坐月子重點 讓體力身材快速恢復

掌握坐月子重點 讓體力身材快速恢復#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生產是個耗能量的時期,任何體質的婦女皆會因分娩時大量出血及過度用力等,使產後元氣大損,且產後許多部份都處於耗能的狀態,生產後的4至6週子宮需要修復、乳房製造乳汁等,因此傳統的坐月子習俗有其必要性,可以讓產後的身體好好休養,預防往後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做月子則是女人調理身體最好的時刻。「月內無作好,呷老就艱苦」 坐好月子教戰守則!依據中醫的觀點,分娩是女性人生一大關卡,坐月子是修補身體的黃金階段,坐好月子不只能讓子宮和身體回復,更可以調養體質、氣血運行變得更好,甚至比懷孕前更有元氣!若月子坐不好,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坐月子期間 這些事可以做1)多平躺休息,鬆弛的韌帶才能恢復正常。2)穿著寬鬆衣物,可避免陰部感染與悶熱不適。3)心情宜保持平和,可降低產後憂鬱症狀。4)產後一週內可以用熱水洗頭洗澡,洗完同時在浴室就把頭髮吹到全乾,避免罹患「月內風」。5)若手腳冰冷或是乳汁不足,可食用八寶粥、酒釀蛋、酒釀桂圓蛋、麻油雞、滴雞精等料理,刺激子宮宮縮與發奶。6)避免掉髮可多吃蛋白質,如瘦肉、蛋類、海鮮類、豆類等;多食黑色食物可補益腎精,如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紅棗、葡萄、海帶、紫菜等補鈣食物。7)可適度飲用溫水。如果完全不喝水,反而會讓身體陷入高濃度電解質的危機中,導致身體缺水,嚴重時容易引發胸悶、心悸、身體發熱、腎結石。8)在醫師確認可以運動後,適度地進行骨盆運動,提高肌肉的強度與張力,預防骨盆鬆弛。9)生化湯最佳服用期間為產後七至十天,每天一次,最好不要超過產後二星期。10)室內應維持26度左右,濕度維持在60%左右。不可以讓身體直接吹到冷風坐月子期間 這些事建議不要做1)食用冰品或寒、涼食物(例如:竹筍、喝茶、喝咖啡、西瓜、奇異果),會影響腹盆腔內的血液循環與排惡露。2)愛吃重口味的食物。3)搬重物、站著抱大小孩、上下樓梯。4)長輩間持要喝米酒水或荔枝殼水。5)長時間使用電視、電腦、手機等3C產品。女人在辛苦懷胎十月之後,終於迎接新生命,在愛孩子之前應該先愛自己。古智慧的傳承為了讓女人好好的坐月子,讓虛弱的身體得以調養與修復。正確的坐月子觀念與堅持愛自己的想法,讓坐月子也可以很舒服很優雅,期望每個辛苦的產後媽咪都能好好調養身心。 

膝關節置換後 靠這兩招恢復肌耐力

膝關節置換後 靠這兩招恢復肌耐力#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一般人誤以為只有老人才會有退化性膝關節炎問題,其實肥胖與運動風氣盛行造成運動傷害,使得退化性膝關節炎有年輕化的趨勢,患病年齡從70~80歲下降至60~70歲,年輕患者逐漸增多。膝關節置換的年齡平均落在60歲以上到75歲之間。一位60歲剛退休的女老師非常熱愛健行登山,長期下來導致關節軟骨已經被磨損嚴重,膝蓋疼痛難耐,得要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後一個月回診時物理治療師吳培瑜請她開始復健運動,可加速術後復原。如果害怕疼痛或擔心傷口裂開不敢動,反而可能造成換好了的膝關節出現粘黏,吳培瑜物理治療師指出,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病人,建議適時配合復健治療,可加速術後復原,加速恢復肌耐力,回歸正常生活。7原則減輕膝蓋的負擔:1) 減重,儘可能維持標準體重。2) 少做長期蹲、跪的動作。3) 多訓練膝關節周圍的肌肉。4) 運動中感到不適立刻停下來,不要勉強。5) 充足的休息。6) 了解自己的極限,量力而為。7) 如果要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時間與量。兩招在家復健運動第一招【直膝抬腿運動】:平躺,患肢伸直,大腿抬高離開床面,慢慢往上抬高停留,再慢慢放下。一回20下,一下停留15秒,一天做3回合。術後就可以立即復健運動,以達到訓練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肌力的效果。第二招【腿後肌肌力訓練】:趴在床上,將患側腳伸直後向上抬起停留再慢慢放下。一回做20下,一下停留15秒,一天做3回。術後一個月後就可以在家運動,以達到訓練大腿後側膕旁肌肌力的效果。

新式「螺旋型互鎖式鋼板」,縮短鎖骨骨折之病程

新式「螺旋型互鎖式鋼板」,縮短鎖骨骨折之病程#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鎖骨位於前胸上端,為頸、胸兩部的分界,是上肢與軀幹間重要的骨性聯繫,如同起重機的手臂,具有維持上肢提重的重要功能。鎖骨常因肩膀受到撞擊而發生骨折。骨折時上肢會失去提重物的重要功能。鎖骨骨折佔所有骨折的4%,佔肩部骨折的45%,而鎖骨中段位移性骨折佔鎖骨骨折的82%。對於鎖骨中段位移性骨折,早期只能利用「三角巾或是八字肩帶」進行保守治療,不但癒合機率常低於50%;且需長達7-8個月的癒合等待。對病人與醫師是莫大的折磨。郭綜合醫院骨科主任 吳國禎 醫師表示,後來發明了以「直型鋼板」固定骨折的方式,並立刻被用於鎖骨中段位移性骨折治療,癒合時間縮短至4-5個月,且癒合機率提高到80%以上,病人生活品質獲得大幅改善。但鎖骨為S狀彎曲的細長骨,直型鋼板很難伏貼來固定骨折,且鎖骨因解剖構造,近端骨段會被頸部肌肉向上牽引而位移,遠端骨段則會被上肢向下牽引而位移,這使得直型鋼板固定骨折常有失敗的問題。為了解決直型鋼板固定骨折常有位移的失敗問題,醫界發明了「骨髓內諾式釘」。當近端骨段被頸部肌肉向上牽引時,可透過髓內諾式釘將遠端骨段一起向上牽引;當遠端骨段被上肢向下牽引時,可透過髓內諾式釘將近端骨段一起向下牽引,避免骨折處脫位。因此諾式釘的發明,使得骨折癒合機率提高到95%,癒合時間縮短至3-4個月,病人生活品質再次獲得改善。但諾式釘使用一段時間後,醫界發現諾式釘雖解決上下位移失敗的問題,但仍存在因左右位移而失敗的問題。隨著不斷努力,研發出可以解決以往治療問題的「解剖螺旋型互鎖式鋼板」。首先鋼板呈现S型,完全符合鎖骨解剖構造,提高固定效果。其次採用最新互鎖設計,鋼板螺孔具有螺纹,螺丝帽亦有螺纹,當互鎖之後即似—體成型,固定骨折的強度比傳统鋼板提高4倍。更重要的是,此片鋼板呈现近九十度的旋轉,此項設計加上互鎖功能,使得這片鋼板可抵抗骨折上下、左右、前後位移的力量。過去2年引進「解剖螺旋型互鎖式鋼板」,已治癒近60位病友。所有骨折於2-3個月癒合。手術後1週可寫字,使用電腦、手機;1個月可肩關節復健,輕度工作;2個月可練習回到正常生活與職場;3個月可正常生活與工作。病人的生活品質再次獲得改善。

減少腸造口滲漏 護改良便袋助患者恢復自信

減少腸造口滲漏 護改良便袋助患者恢復自信#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腸造口為腸道發生癌症、憩室炎或肛門廔管時,醫師為了治療所需而將排便的出口改道於腹部,也稱為人工肛門。不過也經常因便袋滲漏問題造成病患皮膚潰瘍。大林慈濟醫院護理師發揮巧思,改良便袋,減少滲漏,不僅獲得病患及家屬好評,一年下來更節省了十幾萬醫療費用。造口皮膚破損、潰瘍 為常見症狀大林慈濟醫院病房護理長陳靜享說,腸造口為藉由外科改道手術將自身腸子拉出,縫到腹部皮膚表面上作為排泄物的出口。因為腸造口無括約肌,無法自主控制排便,故必需在造口外面貼上便袋隨時收集糞便和腸氣。腸造口便袋滲漏造成周圍皮膚破損,是患者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症狀包括皮膚出現紅斑,甚至皮膚會出現表皮損傷及滲液流出,再惡化會發生浸潤或潰瘍,進而造成病人的疼痛。陳靜享表示,手術後腸造口評估是護理造口病人最重要的一部分,包含造口外觀、顏色、大小、位置、造口黏膜、口徑大小、黏膜顏色、黏膜濕潤、縫線狀況、造口開口方向及是否有支撐棒等;造口袋的選擇會依據造口評估後、病人或家屬支持的態度及病人的經濟狀況,協助病人選擇最適合病人之造口器材。加長型造口袋 排泄物不再外露設計加長型便袋的造口護理師王金敏及副護理長劉盈君,在照顧病患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發現因腸造口本身的形狀、大便量多等狀況,使得便袋出現滲漏,甚至在半夜還曾發生糞便量過多而爆袋,讓病人及家屬手忙腳亂。因此,透過單位內部同仁集思廣益,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著手改良成加長型便袋,後續更製作模型腸造口道具做內部教育訓練,讓新進人員可以藉由模擬不斷練習,協助病人更換便袋時更得心應手。陳靜享指出,腸造口病人除了面對疾病的治療過程,還要擔心造口的護理,讓他們的心理受創很深,尤其是黏貼袋發生滲漏時,骯髒及惡臭味讓病人害怕,甚至因此不敢走出家門;若能透過正確教導主要照顧者學會黏貼袋技巧,勢必能使患者返家後的調適路程縮短,也可以快速恢復原有的生活作息,甚至重返職場。

復健不孤單!團體治療 恢復速度快3個月

復健不孤單!團體治療 恢復速度快3個月#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大部分民眾對於復健的印象都是單調又無趣,每天重複做著一樣的動作,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像以前一樣動作自如,甚至因此常常偷懶,導致復健不見效果,亞東醫院發展團體治療,讓病人不再孤單做復健,也大大提升患者的出席率。不再只是跟機器互動 分組治療更有趣52歲的趙先生,去年因為中風住進加護病房,驚險撿回一命的他,積極參加團體復健,經過1年多的努力,現在已經可以自己開車、搭捷運,他表示,過去自己一個人復健很孤單,現在多了許多戰友,讓復健之路有了動力。亞東醫院推動團體復健,復健科醫師邱正民表示,此方式打破以往復健給人痛苦單調的刻板印象,治療方式包含花園療育、分級活動、同儕支持、快樂復健等核心概念,藉由多元活潑、富涵趣味性的團體運動治療,達到復健的成效,跟一般復健僅與機器互動的復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團體復健也會依照安全性及病人年紀做分組,再由治療師指導6至8位患者,進行團體牽拉、肌力訓練、平衡訓練及動作技巧的控制,如球類運動、舞蹈等;分組的方式也讓每組患者能力相當,可以互相較勁,讓復健多了趣味。丟掉拐杖 7成病人可自行上下樓梯參與團體復健治療的患者大多為中風、癌症或是動完大手術,治療結束後的重症病人,復健的目標是幫助他們重返日常生活功能,及增加動作的技巧性;且根據臨床實測發現,參與團體復健的病人,平均恢復速度較傳統復健者快3個月。這些過去曾經需要坐輪椅拿柺杖的患者,在接受有效密集運動訓練後,大約有70%可獨立上下樓梯,50%自行坐捷運,還有20%可重回工作崗位,甚至重新找回以往對運動的熱忱,最重要的是,患者在動作學習過程中,可透過病友之間的互動,彼此鼓勵及加強自信,增加社交技巧及問題解決的能力,使其能更容易重返職場或日常生活。

「營養」為燒燙傷恢復關鍵 快吃蛋白質、抗氧化食物

「營養」為燒燙傷恢復關鍵 快吃蛋白質、抗氧化食物#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日,八仙樂園發生了大規模的粉塵爆炸事件,使得坊間開始流傳起椰子水、蘆薈、香灰有助復原的傳聞,但其實這些都是未經醫學證實的偏方,反而建議輕傷患者盡量吃,每天6~8餐都可以,且不管是高蛋白食物、小點心都沒問題,唯一要特別注意的不要吃未全熟的牛排、生魚片或生菜沙拉。多吃蛋白質、抗氧化食物 有助於恢復傷口營養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蔡玲貞表示,燒燙傷復原的過程中,營養照護非常重要,對於較嚴重的傷者,須由醫院所設置的專業營養師為個人量身打造攝食計畫,並嚴格遵守;至於輕傷、有自我進食能力的患者,則建議遵從「4多、1不」營養照護原則:1)想吃就多吃/只要傷者吃得下,每天進食6〜8餐都是沒有問題,如果食慾不好,則建議可依傷者喜好、熱量高(如皮包肉的水餃、小籠包)、易入口(如奶昔、冰淇淋)來選擇。2)蛋白質優先/蛋白質是傷口癒合最重要的營養素,一定要攝取足夠。若以20歲男性為例,蛋白質約需要平時的1.2~1.5倍,各式肉類、魚類、蛋、奶類、海鮮都很適合。3)加強抗氧化/修補傷口需要許多抗氧化營養素,例如:柳橙、奇異果、芭樂、木瓜、紅蘿蔔、地瓜、牛肉、羊肉、菇類、堅果類等,也都有癒合需要的鋅、鐵、硒。4)善用小點心/若正餐沒胃口,可以各類小點心來進行補充。例如:布丁、毛豆、起士、花生醬、巧克力牛奶、牛肉豬肉乾、杏仁奶、豆奶、香蕉、葡萄乾等。5)這些不要吃/燒燙傷者免疫力弱,烹調時要100℃以上完全沸騰加熱,不要吃未沙全熟的牛排、生魚片或生菜拉,食物若於室溫下超過2小時,就需再加熱。一旦傷口癒合 蛋白質攝取量要恢復正常最後,營養師公會全聯會提醒傷者,在傷口癒合後,蛋白質攝取應回復為一般人的攝取量,避免體重過度增加,若有其它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有過敏體質者,則需要再諮詢營養師為妥。

腦震盪新發現!女性恢復竟比男性差

腦震盪新發現!女性恢復竟比男性差#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顛覆傳統觀念與研究,過去在傳統醫界上的認知是,腦部受到創傷後,女性因受到荷爾蒙的保護,恢復得會比較好,且動物實驗上也曾發現,雌性動物遭受腦創傷後,痊癒的情況較好,但殊不知國內一樣最新研究卻發現,腦震盪後女性的恢復力竟比男生還差,而這份研究目前刊登於《北美放射協會期刊》。女性腦部恢復速度慢 恐與神經纖維較細有關該研究主要是由雙和醫院針對30名腦震盪病患與30名正常人進行研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來對大腦進行六周的追蹤檢查,並觀察專注力、記憶力等工作記憶區塊的大腦運作,對此,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陳啟仁醫師表示,會選擇此部位進行觀察,主要是因為此區域不單僅是認知功能重要的一部份外,也是容易受到傷害的地方。結果發現,當腦部受到創傷後,男性腦部會啟動代償機制,耗用更多能量,因此,從腦部影像檢查可以發現從受傷到六周間,活化的情形相當明顯,相較下,女性則無法引起代償反應,以致於腦部活化功能越來越少,而目前雖然觀察出此現象,但尚未不清楚兩者間的關係,可能與腦部面積小、神經纖維較細、先天體質等有關。

精神分裂症病患規律用藥 恢復率達5成

精神分裂症病患規律用藥 恢復率達5成#恢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你知道什麼是「思覺失調症」嗎?其實它就是所謂的精神分裂症,但精神分裂症常被誤聯想為暴力傾向,導致民眾一聽到有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在無意識下對他們產生恐懼、害怕等表情,有的甚至怕到不敢接觸他們,漸漸被塑造成永久不癒的心智障礙,導致患者遲遲無法勇敢就醫治療。因此,臺中市政衛生局與中國醫藥大學舉辦「思覺失調症」倡議活動,將「精神分裂症」標語折斷,並在「思覺失調症」標語上簽名倡議,希望民眾不再畏懼這些患者,並鼓勵他們儘早就醫。若不規律用藥 將導致永久傷害目前,根據中市衛生局精神患者列管統計表市,截至為止約有1萬109人罹患精神疾病,其中有5304人是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約佔了52.46%,然而若沒有規律用藥,將可能導致病症復發,甚至恐造成永久性大腦傷害。且據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費雪表示,20多年來的研究,發現患者只要積極的復健、治療,仍可和一般人一樣生活、工作、讀書、結婚、生子,包括完成人生的夢想也是輕而一舉的事,甚至有超過一半的個案幾乎完全康復。提議思覺失調 減少他人恐懼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倡議思覺失調症的用意,主要是要告訴民眾,患者會出現幻覺、妄信,思路紊亂而令語言不清,是因腦部有多條不同的神經線,神經線的溝通是靠不同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若是失去平衡,就會造成失調、影響思想。所以,應該多關心病患,支援他,讓他繼續接受治療,就有機會讓他們重新展開新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