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

骨鬆治療至少1年才有效,長效劑型讓病患更便利!造骨才能根本解決,促骨生成生物相似藥造福骨鬆性骨折高風險族群

骨鬆治療至少1年才有效,長效劑型讓病患更便利!造骨才能根本解決,促骨生成生物相似藥造福骨鬆性骨折高風險族群#脊髓空洞症

骨質疏鬆就像是海砂屋,不僅會造成骨質、骨密變差,也會讓骨頭變得脆弱不堪而容易骨折。隨著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骨折更成為威脅年長者性命的因素,臨床上更有案例因為骨質疏鬆導致1年有8次脊椎骨折。醫師提醒,骨鬆用藥服藥順從性與臨床效果成正比,保護效果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效果才會顯現;此外,骨質疏鬆表示造骨速度趕不上流失,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優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快速將骨頭密度拉高,再以抗骨流失藥物維持效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台中市骨髓脊椎神經病變關懷協會理事長林志隆醫師表示,骨質疏鬆是這幾年因為全世界的老化問題才被突顯,事實上骨鬆在WHO定義下已是第二常見的慢性病,台灣在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20%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忽略骨質疏鬆問題可能發生脊椎、髖部和手腕骨折的併發症,導致長期疼痛、行動不便,尤其是年長的髖關節骨折更會帶來1年20%的死亡風險,甚至有80%病患必須永久需要人照顧,因此避免骨折是骨鬆最大的治療課題。 骨質疏鬆主因並非缺鈣,而是骨質生成趕不上骨質流失速度 骨質疏鬆除了是年紀增長、荷爾蒙改變(特別是女性)或是長期攝取類固醇等藥品等因素,最重要的是身體的蝕骨細胞與造骨細胞的作用失去平衡。骨組織當中有2種細胞,一種是蝕骨細胞,一種是造骨細胞。蝕骨細胞主要作用是分解舊的骨頭,造骨細胞則是不斷新生骨頭,概念就像是挖馬路、鋪柏油一樣,正常狀況下,造骨速度與蝕骨細胞的破壞舊骨的速度是一致的,這樣的機制能夠讓人體骨頭不斷更新;不過,骨質疏鬆的患者,就是因為這樣的機制失衡,骨生成趕不上流失,而造成骨質疏鬆。 林志隆醫師說明,以往民眾聽到骨質疏鬆就是要補鈣,但鈣只是一個原料,必須要有「造骨」機制才有效;根據臨床案例顯示,在1千名骨質疏鬆病患中只有3%缺乏鈣,這表示骨鬆的主要問題並非缺鈣,而是在於造骨速度趕不上骨質流失。 預防骨鬆除了能透過像是改善日常飲食、運動外,藥物治療仍舊是最有效的方法,林志隆醫師解釋,藥物主要作用為兩種類別,一種是抗骨流失的藥物,主要用來延緩骨質流失的速度,就是「節流」的概念;另一種則是促進骨質生成的藥物,讓身體能夠「開源」長出新骨頭,降低高骨折風險。醫師會根據患者骨鬆性骨折風險程度及服藥順從性處方適合的藥物。 骨鬆用藥保護效果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效果才會顯現,長效劑型能確保服藥順從性 如果已發生過髖部或脊椎骨折的族群,屬於骨鬆性骨折高風險族群,無論骨密度如何,均建議開始使用骨質疏鬆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林志隆醫師表示,臨床上就有一位70幾歲的女性案例,由於長年茹素本身營養已經不足,且無法配合規律服藥,1年就發生8次脊椎骨折的情形,後來與其溝通改為長效一年1劑抗骨流失藥物,才終於獲得改善。 促骨生成藥物已有生物相似藥,對骨質疏鬆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助益大 近期陸續有研究顯示,在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包含骨密度小於-3.0、最近12個月內的骨鬆性骨折、接受骨質疏鬆症治療中仍發生骨折、具有多發性骨鬆性骨折的族群,建議優先使用促骨生成藥物,快速將骨頭密度拉高,再以抗骨流失藥物維持效果。然而,此部分因為跟現行健保規範不一致,因此必要時需要民眾自費;而以往促骨生成藥物價格較高,目前已經有效果相同的生物相似藥上市,也能降低患者經濟負擔。 林志隆醫師也從臨床案例如脊髓損傷或是脊髓空洞症的患者長期追蹤發現,病患很容易因為骨質疏鬆而造成骨折的現象,主要是這群患者本身就因為行動不便無法活動力低,不僅肌肉流失且營養也不足,因此骨生成也較差;因此在後來治療當中,搭配補充促骨生成藥物,讓成骨細胞活性變高,病患也明顯減少了骨折發生率。 林志隆醫師提醒,骨質疏鬆症為終生慢性疾病,須長期配合醫師建議的治療計畫,才能確保預防骨折效果不中斷。除了藥物治療,也可多補充抗氧化、高蛋白、維他命D、高鈣等食品,以及適度運動,才能有效對抗骨質疏鬆症。 林志隆醫師強調,治療骨質疏鬆是一條漫長的路,必須要至少3~5年才能慢慢把骨質養回來,但只要遵守醫囑,顧好運動與營養的補充,就能把骨本照顧好,延後骨質疏鬆帶來的健康危機。

脊椎側彎63度 上下肢痠麻無力竟是「脊髓空洞症」

脊椎側彎63度 上下肢痠麻無力竟是「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5歲婦人高中起便患有脊椎側彎,但生活功能未受影響,直到去年6月突然出現心悸、血壓飆高、頭暈疲倦等症狀,尤其爬一、二層樓梯,就會腿麻無力、氣喘吁吁,經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醫師安排後顱窩減壓及神經去沾黏手術,術後不僅頭暈症狀改善,左側肢體力量也明顯恢復。 爬一層樓梯就喘、體重驟降都是可能症狀患者高中時曾因脊椎側彎就醫檢查,當時側彎角度未達開刀標準,醫師建議穿背架矯正治療即可,大一時再透過X光檢查確認側彎狀況,醫師告知其骨骼已完全成熟,往後不須再穿背架,雖然提供開刀選項,但父母擔心有後遺症,因此選擇與脊椎側彎和平共處迄今。 不料去年6月參加女兒大學畢業典禮時,突然出現心悸、血壓飆高等情形,起初以為只是高血壓,但經過相關檢查均無異常,之後依舊常會頭暈、雙腿麻木無力,11月公司健檢時,接受頭部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其脊髓有異常現象,建議接受頸部核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脊髓空洞症。 患者對「空洞」兩字完全摸不著頭緒,也相當惶恐,返家後和女兒上網搜尋相關資訊,才發現症狀都與脊髓空洞症相符,尤其爬樓梯時總是氣喘吁吁,加上體重大幅下降,上班時到中午更是疲憊不堪等症狀,都讓她憂心不已。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脊髓空洞症」有先天及後天造成,後天常見的原因有外傷、發炎、腫瘤、退化性神經病變等,而嚴重脊椎側彎合併脊髓空洞症臨床上不算罕見,約有25%機率,但是患者大多無任何症狀,只有不到1%的機率會造成神經損傷,需要進一步手術治療。經測量發現黃女士脊椎側彎角度高達63度,導致腦脊髓液流動阻塞,造成壓力差,出現脊髓空洞的情形。脊椎側彎別輕忽 神經受損恐造成永久傷害由於患者脊髓空洞處接近右側,使右側肢體症狀較嚴重,透過後顱窩減壓及重建腦脊髓液循環手術治療後,頭暈及左側肢體力量立即改善,右側肢體仍需要透過長期復健,才能恢復以往的功能。 林志隆提醒,千萬不可輕忽脊椎側彎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大部分脊椎側彎輕微的患者,並沒有明顯症狀,但當脊椎側彎造成頸椎、胸椎和腰椎肌肉轉向,並壓迫到神經,出現上下肢痠麻無力等神經學症狀時,就可能不是單純脊椎側彎的問題,必須進一步經由神經外科醫師確認病因,以免延誤病情及治療時機,而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半夜常被左手痛醒 此療法助一夜好眠

半夜常被左手痛醒 此療法助一夜好眠#脊髓空洞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7歲男子罹患脊髓空洞症,4年歷經三次手術僅改善左手無力症狀,卻仍經常痛到無法成眠,導致精神狀況不佳,接受多種治療均不見效。所幸最後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疼痛指數從10分降至3分,終於讓他能一覺到天亮。患者表示,10多年前發現罹患脊髓空洞症,接受多次手術後,雙手僵硬及攣縮的情況雖有改善,但左手掌至手肘依舊會疼痛,半夜經常被左手痛到無法成眠,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雖嘗試各種止痛藥都無法止痛,令他苦不堪言。體內放入電極導線 抑制疼痛訊息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指出,針對肢體的疼痛、手術後殘留的疼痛、不明原因發生的疼痛、如火燒般的疼痛,稱為「難治性慢性疼痛」,常見於脊椎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外傷導致複雜性局部疼痛症候群、神經根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一般會先透過口服止痛藥、肌肉注射止痛劑或患者自控式止痛等方式改善,若上述方式改善效果有限,則會評估透脊髓刺激療法治療。脊髓刺激療法是在患者頸椎或胸椎放入一條細小的電極導線,並連接埋於鎖骨下方的神經刺激器,經由神經刺激器透過電極發送微量電波,抑制從患部傳送到腦部的疼痛訊息,以降低疼痛感。患者平時可透過體外遙控器調節電源開關和刺激強度,裝置後通常能減少5至7成的疼痛,並減少藥物的服用量,降低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也能使睡眠時間增加,提升生活品質。可能與電磁能產生反應 出國安檢需出示證明因電流直接抑制疼痛部位,對身體其他部位不會有不良影響,也不會傷害神經組織,也不必擔心觸電情形,電池的壽命約5到8年左右,會因設定或使用方式不同而有差別。當電池沒電時,需再次做手術更換電池。另外,此裝置可能與電磁能產生反應,應避免與防盜裝置接觸,若因出國經過機場的安檢裝置時,務必向相關人員出示證明,以避免神經刺激器受到干擾。林志隆提醒,脊髓刺激療法在疼痛治療中,屬於較昂貴的治療方式,建議治療前應經過審慎評估,並與醫師充分討論,以達到最佳療效。

母罹脊髓空洞症突癱 淚盼送兒上學

母罹脊髓空洞症突癱 淚盼送兒上學#脊髓空洞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羅小姐3年前喜迎新生命,但產後欣喜之餘卻發現雙腿無力,不久後先是診斷出罹患水腦症,開刀及復健2個月雖能自行緩慢走路,半年多後雙腿卻又突然失去知覺,經診斷為罕病脊髓空洞症,一度讓她放棄希望,所幸輾轉到台中就醫,術後疼痛症狀大幅減輕,也讓她信心大增,期盼有一天能接送孩子上下學。術後冰冷雙腿變溫熱 對復原重拾信心羅小姐表示,自己產前的健康狀況十分正常,但產後因雙腿無力,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後並無異狀,直到過了三天症狀仍無改善,以為是麻醉藥尚未退除,但醫師診察後,告知研判為馬尾症候群,隨後又因水腦症開刀,在醫院復健一個月,幾乎天天以淚洗面,最後在旁人攙扶下能緩慢行走順利返家。 不料產後半年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發現神經有異狀,醫師診斷為神經發炎,透過打類固醇、洗血漿等治療方式,均不見效,再過兩個月,雙腿突然失去知覺,心急之下,不得不四處求醫,多數醫師都認為應是罹患「馬尾症候群合併急性橫貫性脊髓炎」,只是吃藥、打針卻無法根治,病情不斷惡化。 為了能陪伴孩子長大,羅小姐與先生兩年多來輾轉多家醫院尋求協助,一度有醫師懷疑病因可能是「脊髓空洞症」,但在沒有十足把握下,遲遲無法安排手術治療。頻繁求醫讓羅小姐心灰意冷,不願再就醫,也斷絕與外界聯繫。 愛子心切的她看著孩子即將上幼稚園,仍希望能夠一圓接送小孩心願,家人輾轉得知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專精於治療脊髓空洞症,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情南下治療,原本羅小姐術前有複視、左背疼痛等症狀,術後完全解除,且腹部緊繃感也減輕許多,雙腿從冰冷變得溫熱,讓她十分開心,對復原之路更有信心。罕病診斷不易 延誤恐坐輪椅度餘生林志隆醫師表示,脊髓空洞症是相當罕見的疾病,因病程緩慢,初期會出現上肢麻木無力、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等症狀,嚴重時連行走時都需要他人攙扶,甚至失去知覺,許多患者因沒有在第一時間被正確診斷,導致延誤治療黃金時機,恐需在輪椅上度過餘生。 針對羅小姐的狀況,林志隆醫師採用後顱窩減壓及神經去沾黏手術,因羅小姐的後顱窩及頸椎部位的神經組織有嚴重沾黏的現象,導致腦脊髓液無法正常的從腦部循環到脊髓,造成頸椎脊髓內液體的堆積,進而影響到神經的功能,形成所謂的脊髓空洞症。 8成患者症狀趨穩 可望恢復部分行動能力藉由在顯微鏡下精細的神經分離及術中的神經監測,讓脊髓液內堆積的液體慢慢吸收消失,以減少脊髓壓迫造成的不適,術後可有效改善疼痛、肌肉攣曲,搭配耐心復健,甚至可望恢復部分行動能力。林志隆醫師提醒,脊髓空洞症是不可逆的疾病,且診斷不易,治療過程相當困難,建議若出現上述症狀,務必立即赴醫檢查,術後有八成患者症狀會趨於穩定,建議應長期追蹤,以獲得良好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