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

近視族選配錯誤泳鏡 當心水中藏危機!

近視族選配錯誤泳鏡 當心水中藏危機!#游泳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炎炎夏日,即將要進入暑假期間,不管是大小朋友們,都喜歡做游泳、戶外戲水等活動,不過,近視游泳族要小心囉!泳鏡若選擇不當,當心視力模糊引發游泳安全危機。調查就顯示,高達7成6近視游泳族錯誤選配泳鏡,近2成選配錯誤泳鏡者曾有不適症狀發生。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醫師呂大文表示,泳鏡鏡面的選擇最好使用絕對平面,因球面或弧面的鏡片易造成「視疲勞」,發生頭暈、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呂大文解釋,由於水和空氣的光學原理不同,當人進入水中由於折射率的改變,易使眼睛無法聚焦。若泳鏡選擇球面鏡片,水下影像會縮小,度數會增加;而弧面鏡片水下影響則是會扭曲變形,更會造成高度散光。建議民眾盡量選擇平面泳鏡,不論水上或水下,光線都直接進入透鏡,使眼鏡在水上水下的度數不變。另外,呂大文也提醒,戴隱形眼鏡游泳,可能會造成急性結膜炎或潛在危機。若要下水游泳的民眾,呼籲選擇與陸地眼鏡度數相同、鏡面絕對平面的泳鏡,避免壓迫眼球。錯誤的泳鏡,當心因視力模糊產生意外事故威脅,應慎選泳鏡,才能保護眼睛健康。(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夏日戲水 教您幫助聽損兒學游泳的小撇步

夏日戲水 教您幫助聽損兒學游泳的小撇步#游泳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天到來!去海邊、游泳池戲水是一件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了,不過對於家有聽損兒童的家庭來說,在學習游泳過程中是否有需要注意的事項,而當聽損兒童下水游泳,取下聽能輔具後,面對無聲世界的忐忑不安時,又該用什麼「小撇步」來幫助聽損兒童克服感官的限制來有效學習呢?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覺口語師林桂如指出,對所有兒童而言,在兒童正式學習游泳之前,家長若能預先規劃一段預備期,透過繪本、圖片或實物,先帶領兒童認識關於游泳活動的相關名稱,如:浮板、泳衣、泳帽、蛙鏡等,或實際帶孩子參觀游泳池,將有助於降低其焦慮。 當前坊間少有專為聽損兒童提供的游泳訓練課程,因此,家長將需要慎選一位合格的游泳指導者,而最重要的是他願意試著了解聽損兒童的需求,並且願意和家長一起努力幫助聽損兒童學習。 聽損兒童和聽力正常兒童在學習游泳的方式其實沒什麼不同,然而,在教學方式上仍需要提供部份的調整和協助。聽覺口語師建議聽損兒童在正式學習游泳前的準備期間,除了前述的預備活動外,家長還可以帶領兒童學習分辨吵雜環境中不同的聲音,如:哨音、廣播聲,並練習在噪音情境下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如:針對沒聽懂的部份訊息,主動請求對方補述或重複部份訊息。 此外,在練習過程中可適時運用聽覺口語法的「聽覺三明治」技巧:首先,在入水前,兒童還戴著助聽輔具的時候,先透過口頭解說今日的教學內容,讓兒童知悉接下來的活動流程,並預先做好心理準備,當孩子拿掉助聽輔具、入水後,再使用圖片影像、手勢動作輔助教學內容,最後在活動結束時,孩子再次戴上助聽輔具,由教學者以口語重複摘述該課堂的重點,以利協助聽損兒童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亦即首先透過聽能學習、搭配視覺線索輔助,最後再鼓勵兒童運用聽能理解該堂課的教學重點。 對於初學游泳的聽損兒童來說,家長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適應 ,將能陪伴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聽損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本篇報導取材自:雅文基金會─幫助兒童樂在水中學游泳的小撇步」http://www.chfn.org.tw/theway_3.aspx?CID=P_00000037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

游泳不只增強心肺功能 還能預防骨折#游泳

很多復健專家認為,游泳可以幫助復健,還能增強心肺功能,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是很多的研究都認為游泳對於骨頭的健康沒有幫助,但是根據中央社最新的報導指出,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黃滄海研究發現,游泳可以讓骨頭組織對抗外力的能力增加,使骨頭不容易斷裂。(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RoxRox。)黃滄海教授表示,過去的研究都認定游泳對骨骼健康沒有幫助,甚至不利於骨質密度(BMD)及骨質含量(BMC),但是較高的BMD 和BMC 是否等於骨骼健康,沒有還是明確定論。很多骨密度值正常的人,一樣會發生骨折,這表示骨密度和骨含量不完全代表骨頭是否健康。黃滄海教授表示,他已經利用大鼠進行游泳增益骨頭韌性的研究,結果是游泳可以讓骨頭不容易斷裂,而且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所發行的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期刊上。黃滄海教授用雄性大鼠當做實驗對象,每天1小時,每週5天,持續8週讓大鼠進行游泳訓練,結果發現到游泳訓練後的大鼠,體重、肌肉、股骨質量及尺寸都變輕變小,BMD 和BMC也變低;但是游泳訓練後的大鼠,股骨可承受更多的變形,吸收較多的能量,讓骨頭不容易骨折。黃教授強調,目前只是初步成果,是否適用於人類,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但游泳不只對骨骼健康有幫助,對心血管、氣管及復健也有助益,是一項很棒的運動。

英女「水過敏」 游泳、流淚都會產生蕁麻疹

英女「水過敏」 游泳、流淚都會產生蕁麻疹#游泳

日前有國內報導表示,一位上班族對咖啡過敏,只要喝咖啡就會產生慢性蕁麻疹,全身會癢到不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在英國的凱蒂(Katie Dell)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的皮膚對水會產生蕁麻疹,所以他沒有辦法洗澡、游泳、流淚,甚至連出門都要很小心,因為萬一碰到下雨天那就慘了。她的醫師表示,這樣的例子非常罕見,在全世界也只有35個病例,而且現在治癒的方法,也就是說凱蒂必須一輩子躲水過日子。(圖為凱蒂,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凱蒂表示,她今年只有26歲,但是罹患這樣的疾病,導致她不太敢出門,也不能游泳、洗澡、流眼淚。原本她一心想要成為一個舞蹈家,但是連這樣的小小的夢想也沒有辦法達到,因為只要她開始跳舞後,就有可能產生汗水,這些汗水會讓凱蒂癢到受不了;除此之外,凱蒂每洗完一次澡,都要忍受兩個小時的全身搔癢、刺痛。最誇張的是,凱蒂沒有辦法大笑或哭泣,因為不管是笑到流淚或是哭到流淚,只要眼淚一流出來,她就準備承受過敏的痛苦。剛開始醫師認為他只是對化學物質過敏,但是經過精密的診斷之後,才發現到她的皮膚對水會產生蕁麻疹,英國的過敏專家琳賽(Lindsey McManus)表示,這種對水過敏的情況非常少見,全世界不到35個。琳賽表示在醫學上,蕁麻疹很難找出過敏原;在一般的療程當中,只要找到過敏原,並且避免接觸過敏原就可以免受蕁麻疹之苦,但是凱蒂的案例實在太特殊,可能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有辦法解決她的問題。

多運動防過敏性鼻炎 游泳效果一級棒!

多運動防過敏性鼻炎 游泳效果一級棒!#游泳

過敏性鼻炎又叫做鼻過敏,是很常見的疾病,症狀主要為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頭脹痛等,讓患者相當困擾。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要預防過敏性鼻炎,可多運動、洗冷水澡,其中游泳對預防鼻過敏效果很好。台灣位於海島型氣候地帶,天氣潮濕溫熱且忽冷忽熱,常引發鼻過敏患者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讓患者很困擾,成人患者會因此影響思考力與專注力,而影響工作;學生患者則會無法專心學業,而影響成績。李宏信醫師表示,鼻過敏的患者,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一般開刀、紅外線、雷射、冷凍、電刀熱灼及微創等治療方式,而鼻過敏翼管神經截除術則是其中有效、安全的治療法。李宏信說,過敏性鼻炎的預防與平日保健相當重要,多運動可以增加腎上腺皮質素分泌,可使血管達收縮作用,讓黏膜內血管因收縮而使鼻過敏現象減少;他說,游泳對預防鼻過敏是很有效果的運動,很多人因游泳而讓鼻過敏痊癒。此外,以冷毛巾擦拭身體可增加皮膚的耐寒能力,並刺激腎上腺皮質素分泌而增強身體抵抗力與免疫力,對鼻過敏預防有不錯效果。

鼓勵全民來游泳! 體委會徵求「泳起來!專案」創意口號

鼓勵全民來游泳! 體委會徵求「泳起來!專案」創意口號#游泳

為鼓勵全民參與游泳運動,並提醒大家注意水域活動安全,行政院體委會自100年6月13日起一週內徵選「泳起來!專案」創意口號。請民眾到體委會網站https://www.sac.gov.tw進行投稿。此次活動方式分2階段進行,第1階段由主辦單位邀請專家學者評選,取前10名入圍,再進行第2階段由網友票選出得票數最高之前3名。體委會主委戴遐齡表示,經網友票選第1名者得獎金20,000元及獎狀一張;第2名得獎金10,000元及獎狀一張;第3名得獎金 5,000元及獎狀一張。另外還有參與獎,參與第1階段投稿者,序號前100名即致贈「打造運動島」悠遊卡一張。此外,為了鼓勵第2階段網路投票的網友,前100名贈送「打造運動島」悠遊卡一張,序號逢100之倍數及其前後10位即送「打造運動島」手機吊飾1枚或兔年紀念章1個。得獎名單公布於體委會網站(https://www.sac.gov.tw)。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

運動好處多!!降低患失智症風險#游泳

過去幾年來,臨床神經科醫師總不斷對患者耳提面命,告訴他們規律運動對於健康的重要性。除了維持體重、保持身材、增加心血管的耐受力、讓心情愉快外,他們現在又多了一個好理由:“預防失智症”。最近澳洲墨爾本大學的尼克拉醫師正式在新一期的期刊上發表這樣的研究成果。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 神經內科 - 劉議謙醫師表示,這個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在於這是第一篇經雙盲、隨機分配來証實運動可以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研究(之前的研究大多是臨床觀察的結果,證據力稍顯不足)。經過24星期,每星期至少150分鐘的規律運動(因為加入研究的患者年齡層均較高,所以此規律運動以走路為主),參與研究的患者(加入研究的患者均為自覺有記憶問題但仍未達失智症診斷標準者)。在18個月後這些人都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明顯的降低。在其他心智功能,如執行功能、短期記憶、語言等也都獲得一定程度的進步。最重要的是,參與研究的患者、家屬、臨床醫師及研究人員都明顯的感受到他們的進步。那究竟運動這件事,到底是如何讓我們的腦子更健康呢?劉議謙醫師指出,腦科學專家們提出以下可能的假說。第一、運動時腦血流量的需求增加,長久以來會刺激腦內血管的增加,在這些側枝循環增加的影響之下就會讓腦子缺血的機會大為減低。第二、動物實驗也證明了運動可以加強神經的再生,也就是增加與失智症息息相關的海馬迴神經元,其他假說還包含讓神經元更為健康,增加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的突觸等。對於已經被醫師診斷失智症的患者、或還沒得到失智症但相當憂心未來會得到的人而言,這實在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了。但,劉議謙醫師提醒,需注意的是,18個月的觀察期在臨床醫師的角度來說仍然是太短,運動對於失智症的長期影響還待長一點的時間觀察。再者,對於已經被診斷出失智症或失智症中末期的患者而言,運動是不是還能提供這麼優良的成效也還是未知數。此研究採取的運動方式為走路,但是否有更好的運動方式(如很多老人家也很喜歡的晨泳),也能提供相似甚至更好的失智症預防效果呢?這些問題都仍待進一步的研究來告訴我們答案,不過無論如何,在身體負荷允許的前提下,多運動對於身體的好處絕對是多於壞處的。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

運動333、蔬果579 預防心血管疾病#游泳

腦血管疾病與心臟疾病一直高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三名。血管硬化阻塞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因,現代人生活習慣改變,患者年齡層不斷下降,不少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經常外食,蔬果攝取量不足,使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造成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平等院區三樓內科病房-施麗香護理長指出,預防心血管疾病要從年輕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及正確飲食習慣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不二法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平常應保持好心情、不隨意動怒;根據研究指出,睡姿採右睡者,心跳會趨於緩慢,全身會容易放鬆,可幫助入睡又可預防心血管疾病。此外,需長期規律的運動、不抽煙、健康均衡的飲食。運動可以提高身體代謝加速熱量消耗,消除血中脂肪的能力減少動脈膽固醇、脂肪的堆積,如:散步、慢跑、跳舞、打球、健身操、爬樓梯、爬山健行、游泳、騎自行車等。施麗香護理長建議,運動方式請遵照三三三法則:(1)每個星期要有三次的運動。(2)每次至少要有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3)心跳的速率至少要有130次以上。在飲食方面,要做到三少二多,少鹽、少油、少糖及多新鮮與多蔬果。「蔬果579」是近年來一直被提倡的健康飲食型態,建議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及2份水果,選擇5-9種不同種類與顏色的蔬果。如十字花科蔬菜的花椰菜、甘藍菜、柑橘類水果等,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防止血管的硬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預防勝於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規律的運動,讓您遠離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可避免自己年紀尚輕卻有80歲的心血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