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霸凌

被同事刻意排擠、刁難工作⋯小心陷入「職場霸凌」教你5對策自保

被同事刻意排擠、刁難工作⋯小心陷入「職場霸凌」教你5對策自保#職場霸凌

講到霸凌,我們第一個會想到校園霸凌,但別以為脫離校園以後你就脫離這個惡夢,因為進入職場後,也會遭遇「職場霸凌」。根據1111人力銀行去年8月公布的最新調查,有超過8成3的上班族曾在職場上遇過霸凌,比例之高令人驚訝。《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公開常見職場霸凌類型,以及明哲保身7種建議。

被職場霸凌只能忍?4招自救破解噩夢

被職場霸凌只能忍?4招自救破解噩夢#職場霸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8歲女性,主管不時以業務為由約喝咖啡,幾次後發現主管會動手動腳讓她很不舒服,但礙於主管不知該如何,只能找理由躲避。32歲女性,除原職務外有時承辦主管指派工作,與主管互動良好,同事眼紅忌妒,常在主管面前中傷她。37歲男性,工作表現良好,但主管總是不公平對待,有工作或加班一定找他,跟主管反應未獲任何改善,每次考評也備受打壓。55歲男性,近半年心悸、眩暈、盜汗經常發作,妻子陪同就診。原訂接任高階幹部,遭人蓄意操作,改由其他人接任。有苦不敢說 最後導致精神創傷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孔繁錦表示,以上都是職場霸凌常見的問題!霸凌是指加害者憑藉暴力、權力、優勢,於特定場域所進行持續性的侵犯、欺壓、剝奪、貶低、排擠等行為,使受害者遭到傷害、威脅、羞辱、挫折、孤立,產生身心症狀。孔繁錦醫師指出,許多人與同事、上司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還長,當職場關係不健康甚至產生霸凌,影響的身心創傷不可輕忽,常見職場霸凌的類型有四類,如語言暴力、性騷擾、肢體暴力、精神暴力。根據門診觀察約有一成的人有被職場霸凌的經驗,為了生活為了經濟,主管掌握加薪升遷,在職場員工通常是弱勢,有苦不敢說,只有忍耐,最後導致精神創傷。在社會各個角落都有可能隱藏霸凌事件,只是發生的程度強弱不一,起因與性別、種族、語言、宗教、家族、派系、社團、階級、地位、收入、身高體重、外貌、成績、新人等因素有關,從各類的霸凌事件可歸類出。常見五種霸凌場域為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社團霸凌、家族霸凌及網路霸凌,並以身體、言語、關係、業務、性、剝奪性之方式進行霸凌,其中性霸凌可分為性侵害、性騷擾,倘霸凌致對方自殺身亡,無異於霸凌殺人。霸凌事件發生的角色眾多可分為加害者、受害者、默許者、助虐者、旁觀者、安慰者、保衛者。其中,加害者同時或曾經為受害者,稱為轉害者。正面回應 忍讓會讓加害者更囂張遇到霸凌該怎麼辦?孔繁錦醫師表示,遇到霸凌要正面回應,忍讓可能會換來更多霸凌,讓加害者更加囂張,讓自己處於任人宰割的狀態。遇到霸凌的自救行動如下:行動1:積極蒐證。善用手機錄音、錄影、對話截圖、通聯記錄、監視器、行車紀錄器。請朋友幫忙。行動2:讓該知道的人知道。向親友傾訴、向上司申訴、體制外陳情、聘律師提告,讓霸凌者與共犯結構得到制裁。行動3:找加害者面質。事先演練,找親友陪伴,勇敢果決口條順暢,避免暴衝。行動4:出現身心症狀,尋求精神科專科醫師諮詢。新鮮人遭不當對待 相信自己的感受現正值畢業季,許多社會新鮮人即將踏入職場,孔繁錦醫師提醒,倘在面試或進入職場期間被不當的對待,要相信自己的感受,霸凌隱藏在各個角落,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面對職場霸凌不可強忍,除了透過公司或政府申訴管道外,出現身心症狀或陰影無法擺脫時,務必尋求精神(身心)科醫師協助,避免讓自己陷入惡性情境太久造成身心受創,甚至引發自傷或傷人的念頭。

面對職場惡霸 你該學會3種應對模式

面對職場惡霸 你該學會3種應對模式#職場霸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第一次在職場上得面對面處理霸凌問題,是在美國線上公司併購Moviefone 不久後,當時我三十歲出頭。我們位於紐約市,而我的主管請我與位在西岸的萊恩(Ryan)一起合作一項專案。沒多久我就發現萊恩是個麻煩,他很刻薄,會大吼大叫,也會在會議中不停打斷我,而且所有事情都要瘋狂遙控我,更糟的是他完全沒產能。他也常會誇下海口,例如說他可以幫忙牽線讓某位大咖演員來上我們製作的節目,但他從來沒做到。我個人與萊恩合作的策略就是把焦點放在讓工作順利完成。雖然與同事之間的關係對我來說一直都很重要,但我知道若與萊恩有個人往來可能會影響產能,因此我努力做真實的自己,同時也跟他保持距離以隔離他那些負面影響。但好景不常,這樣的方式開始不管用了。最後一根稻草是某個週日他打電話到我家,對我咆哮為什麼某位大咖演員沒有被找來上節目(即使這明明是他在這節目唯一負責的事)。大約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他不讓我說一句話,不斷地數落我有多失敗。最後他停下來喘口氣,我則抓住機會回應,很直接地告訴他:「萊恩,我很困惑,我以為名人那邊是你負責搞定的。但這也無妨,現在節目沒有他也沒關係,我們討論這個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一切為時已晚,我們兩天後就要播出了。」他又繼續咆哮,我說道:「你用這種方式跟我講話,我不想聽。」我掛上電話並在那一刻決定我不會再與他共事。隔天早上我去找主管並跟他解釋整個情況。我特別確認自己所說的都是已發生的事實不只前一晚的事,也包括之前的事件)而不是基於我的感受。最後我說道:「我已經盡力試過了,但我再也無法跟萊恩共事了。我想如果你能將他調離這個節目是最好的。他不僅霸凌別人,還很沒效率。」我的主管試圖說服我再給他一次機會。「我沒辦法。」我說道:「他的行為是一種虐待。我不會忍受他這麼做,而且我也不希望我的團隊得接受這樣的對待。」我以冷靜但堅定的口氣說完這段話,也很高興自己在昨天的對話過後有花點時間冷靜下來。最後主管同意了我的提議,萊恩離開了這個節目。在那之後的幾年裡,我反覆思考過我與萊恩的這段經驗,也在職場中看到許多不同形式的霸凌,不只是咆哮或充滿攻擊性的言語,也包括在別人背後說壞話、破壞他人的工作努力、散播負面謠言等。遇到這種情況特別艱難,尤其對「人很好」且珍視同事情誼的女性來說更是極大的挑戰,很容易會把霸凌者的行為視為針對自己。這些年來,我已學會分辨其他人惡劣的行為完全與我無關,並將自己從中抽離,因為我知道自己無力改變對方。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更有意識地行動,面臨這種情況時,我發現採取以下三種應對方式相當有幫助:第一、設立情緒界線如果你清楚地告訴自己這個人是霸凌者,並下定決心不讓他影響你,那麼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但這麼做的同時,請確保有人站在你這邊支持你,並透過設立情緒界線保護自己。別涉入戲劇性的事件,也千萬不要讓自己受累於其他人惡劣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要保持真實的自我需要高度的自信與自我認知,通常,「人很好」的女性會在心中忍不住質疑是否是自己的問題。當霸凌者發現你有這樣的質疑,他或她就非常可能會利用這點撲上來。這個事實很重要,因此千萬要記住,尤其是如果你「人很好」,且對於自己總是能跟人相處融洽而引以為傲的話,更要記住:這不是你的錯。第二、直接說出來這是我面對萊恩的方式,如果你在公司的形象不錯且有人願意支持你的話,這會是個強而有力的選項。直接與霸凌者面對面需要很大的勇氣,但通常這麼做也很值得。因為你不但有機會迫使這個人改善其行為,同時也能進一步營造一個較為友善且健康的工作環境。一個不是那麼和善的人跟霸凌者之間,通常只有一線之隔。有些人對於在職場上締結良好關係並不感興趣,他們只想專注於把工作做好,所以他們表現得嚴苛冷漠,而非溫暖愉悅。這樣並非很理想,但也不表示他就是霸凌者。對我來說,霸凌的定義是有人持續做出人身攻擊,或說出不恰當且降格、貶低、羞辱、具攻擊性或性騷擾的言語。第三、繼續前進很遺憾的事實是,許多霸凌者由於已在那個職場環境深耕多時,一時半刻也不會去哪裡。有時候甚至你的主管就是霸凌者。如果你去找過人資部門而情況沒有改善,或是你察覺霸凌者被保護,且在公司內部擁有相當的政治權力,那麼你最好開始找下一份工作。最終,你得依據自己與對方相處的頻率,以及對你和你的工作會有多大的影響,來衡量這當中的利弊得失。面對霸凌者的時候,我會用這些話來對付:● 「請不要用這種方式跟我講話。」● 「讓我們試著做出更有建設性的談話。」● 「我們先休息一下之後再繼續討論。」如果你因為這個理由而離職,我建議在離職前與人資約談時可以說明原委。告訴他們:「我會接受其他職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工作環境並不是很健康。」希望公司在不想流失更多人才的情況下,最終開始正視處理這個問題。(本文摘自/柔韌:善良非軟弱,堅強非霸道,成為職場中溫柔且堅定的存在/時報出版)

4種職場霸凌致壓力 停止忍讓才有解

4種職場霸凌致壓力 停止忍讓才有解#職場霸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好苦,為了生活只能忍氣吞聲!校園霸凌可以透過反霸凌專線通報,但職場霸凌似乎沒有明確的解決方式與管道,人力銀行調查7成的上班族面對職場霸凌會選擇隱忍,僅有2成的人會選擇離職或是調單位表達抗議。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指出,受害者若一再忍讓,只會讓霸凌者更囂張,得寸進尺呷人夠夠;讓自己更悲慘,走投無路任人宰割。誠所謂「軟土深掘」、「柿子挑軟的吃」 、「人善被欺馬善被騎」。善用手機蒐證自保、讓「該知道的人都知道」,這才是解決之道。怎樣構成職場霸凌?玉里醫院精神科醫師孔繁錦指出,職場霸凌是指發生在職場上,加害人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所造成的持續性的冒犯、貶低、孤立等行為,讓受害人感到挫折、威脅、羞辱、孤立,承受龐大身心壓力。職場霸凌可分為行為霸凌、言語霸凌、態度霸凌,以及性霸凌四種。言語霸凌最氾濫 受害者多噤聲在4種霸凌形態中,最常發生的就是言語霸凌,主管咆哮、威脅、公開羞辱、冷嘲熱諷,都會讓受害人心理產生壓力。孔繁錦強調,遭受霸凌時多數人會選擇隱忍,但是「忍讓只會換來更多霸凌」,他建議受害者一定要向值得信賴的同事傾訴,並將遭受霸凌的事實「讓該知道的人知道」,才有可能抑制霸凌行為。職場霸凌身心崩潰 你可以這樣做不少人遭受職場霸凌都選擇隱忍,孔繁錦建議受害者面對職場霸凌要正面迎擊,除了循管道向上司與法務部門申訴外,也可直接向霸凌者面質:「憑什麼這樣對我?」 。此外讓自己單位團結起來也很重要,同事間彼此當後盾,有助於提振士氣,增強面對主管或其他單位的抗壓性。若心理上真的無法負荷,在換工作之前,也可考慮提告,採取法律途徑,讓職場霸凌者與其共犯結構得到應有制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