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血劑

長年菜不是人人都能大口吃 這類患者要注意!

長年菜不是人人都能大口吃 這類患者要注意!#抗凝血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除夕圍爐家人團聚,餐桌上除了要有整尾的魚象徵年年有餘外,一定還會有一盤「長年菜」,象徵延年益壽。但若長期有心血管疾病,且正在服用抗凝血劑香豆素(Warfarin)者,除了大魚大肉要適量外,就算是吃蔬菜也要十分小心,千萬別過量。綠色蔬菜抵銷抗凝血劑效果 當歸等中藥材會強化藥物抗凝血作用過去曾有患者因心房顫動,醫師開立抗凝血劑香豆素長期使用,在規律服藥與定期回診抽血的狀況下,病況與藥物血中濃度一直保持穩定。但某次過完年後回診,卻發現抽血數值異常,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過年期間,阿嬤見到滿桌剩菜捨不得丟,只好留著自己慢慢吃,其中一道湯中更是有滿滿的綠色蔬菜,特別是當季盛產的長年菜(芥菜)、萵苣等,推估可能因此導致抽血結果異常,經過飲食習慣調整後,藥物血中濃度才趨於穩定。許多心房顫動或曾有肺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者會服用的抗凝血劑香豆素,其實是一種維生素K抑制劑,能藉由抑制體內維生素K的作用,進而達到延長血液凝固時間的效果,因此可預防血栓產生。但年菜中常見的深綠色蔬菜,例如長年菜(芥菜)、白花椰菜、綠花椰菜、青江菜、芥藍菜、菠菜、萵苣、綠蘆筍等,因富含豐富維生素K,這些年菜吃多了可能會抵銷抗凝血劑的效果,導致藥效降低,反而造成中風風險增加。而火鍋中常見的當歸、丹參等含有活血功效的中藥材,則是可能會加強藥物抗凝血作用,導致出血風險增加。不吃怕壞了氣氛 藥師:淺嘗則止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藥師邱婉君表示,家人團圓時刻面對佳餚當前,有時真讓人吃也不是,不吃又怕壞了氣氛,雖然這些美味年菜可能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藥效,但也不須刻意避開完全不吃,只要保持份量適當,維持穩定的飲食習慣,不因過年聚會突然吃過多即可,大過年的還是可以淺嘗一點。但若出現疑似中風症狀,例如臉歪嘴斜、意識不清、單側手腳麻木等,或有出血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瘀血、尿中有血、牙齦出血等,建議盡快回診。服用抗凝血劑者過年期間飲食眉眉角角特別多,需特別注意並遵循醫囑定期回診抽血,年前領取慢性病藥品處方箋時,也可向藥師詳細詢問藥品注意事項,安心過好年!

當心!4藥物副作用易致老人急診

當心!4藥物副作用易致老人急診#抗凝血劑

美國每年約有10萬名老年人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急診住院,新研究發現,其中將近三分之二的病例是由4種常見藥物引起,包括兩種阻止血液凝固的藥物-抗凝血劑(warfarin)、抗血小板藥,以及兩種糖尿病藥-胰島素與降血糖藥。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使用上述藥物應遵照醫囑,正確服用,並定期回診追蹤,讓醫師適時調整劑量,以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研究指出,因藥物不良事件(副作用)而急診住院的老人中,近半(48%)是80歲以上老人;三分之二(66%)是非蓄意用藥過量所致。傳統上被認為高風險藥物所引發的不良反應事件,僅占了緊急住院比例的1.2%;而造成高達67%老人緊急住院的禍首,是四種常用藥物的不良反應。藥害救濟基金會說,從資料庫研究數據發現,因藥物不良反應而急診住院的老人中,有33%與抗凝血劑warfarin有關;warfarin常被用來治療靜脈栓塞、肺栓塞等血栓疾病及心臟瓣膜置換術後使用,中文商品名有:可邁丁錠、歐服寧錠、欣服寧錠、可化凝錠等。糖尿病患者用來控制血糖的胰島素(insulin),與14%緊急住院病例中有關。同樣也是用來控制血糖的口服降血糖藥,則與11%的緊急住院病例有關。還有13%的老人緊急住院病例,是與抗血小板藥物造成不良反應有關;這類藥物可以阻止血液凝固,常被用來治療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病變,例如阿斯匹靈(aspirin;Bokey®)、保栓通(clopidogrel;Plavix®)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務必清楚認識自己所使用的藥物,包括藥品名稱、劑量、用法、注意事項以及可能發生的副作用症狀,並按照醫囑服用。服用抗凝 血劑或糖尿病藥期間,應該定期回診追蹤;就診時,也應告知醫師目前使用的其他藥物,以利醫師處方時評估藥品過量或交互作用的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