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老人肺炎急診快速診斷 助少用抗生素

老人肺炎急診快速診斷 助少用抗生素#診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呼吸道病毒感染是老年急診就診的主要原因,受限於缺乏病毒快速診斷的工具,醫師通常只能當成細菌性肺炎治療,也導致抗生素的過度使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台大醫院和北榮團隊發現,導入新檢驗科技,一小時快速診斷,開啟老人感控新方向。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與台北榮總急診醫學科主任侯重光(現為金門醫院院長)進行雙中心研究,引進床旁快速呼吸道病毒分子診斷的新科技(biofire FilmArray),只需採集鼻咽黏液檢體,一小時就能快速診斷17種呼吸道病毒和3種非典型病原。對急診老年呼吸窘迫患者進行全面篩查。李建璋醫師表示,以往急診遇到年長者有肺炎病徵的呼吸窘迫狀況,沒辦法即時診斷是不是病毒感染、是否給抗病毒藥物治療就好,得送實驗室1、2週才可能確診。但因年長者肺炎常是生死交關,不能因等檢驗結果延誤治療,臨床上會一律當細菌性肺炎治療,給予5到7天的抗生素,且可能住院7到10天,對病人負擔重,也可能有抗生素濫用。研究結果顯示急診老年呼吸窘迫患者,有百分之二十是病毒感染,過去卻無法診斷。致病病毒前三名包含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以及鼻病毒。老年流感病毒感染可能不會有發燒、肌肉痠痛等典型症狀,而是直接以呼吸窘迫表現,所以給予抗病毒治療率低。研究證實,快速呼吸道病毒精準診斷可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療,和前一年歷史對照組相比,抗生素降階或停藥增加10%,靜脈抗生素天數使用平均減少4.5天,住院天數也縮短2.3天,但治療結果不受影響。李建璋醫師說,香港目前也在臨床使用此快速檢驗工具篩檢疑似武漢肺炎的患者,如果可快速篩出病毒感染,就可排除武漢肺炎。但此工具無法「確診」武漢肺炎,且因需自費至少新台幣數千元到萬元不等,如果要用在台灣臨床,經濟效益和成效有待考量。

一週低於三次就是便祕? 便祕如何診斷

一週低於三次就是便祕? 便祕如何診斷#診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便祕型的脹氣只有在便祕症狀消除之後,才會得到緩解。有沒有便祕,通常告訴醫師大便的形狀和次數,醫師就可以做出一個初步的診斷了。此外,醫師也可以透過察診和觸診患者腹部,做出判斷。對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來說,從患者的腹部外觀就可看出端倪。有些腸胃科的醫師也做安排一個直腸檢查。如果診斷出有便祕問題,通常醫師會開瀉藥或其他處方藥,建議飲食改變。有時候也會建議患者做抽血檢查,是否有甲狀腺的問題。排便速度變慢也是狀腺低能症的一個徵狀。如果上述醫師建議,讓患者的徵狀有所改觀,那麼通常就不需要其他介入性檢查了。如果患者在食用了高纖食物、非處方籖的瀉藥,甚至處方籖藥物之後,徵狀依然沒有改進,可能就需要做下方的檢查,以便找出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要如何改善。便祕的診斷1-X光檢查簡單的腹部X光檢查是指KUB檢查,也就是查看患者的腎臟、輸尿管和膀胱。這個檢查可以看到糞便分佈在腸道的哪些位置上,也確認患者是不是真的有便祕的問題。對每天排便,卻是便祕隱形患者來說,這個檢查非常有效。醫師也可以用X光來檢查患者有面偶頑強便祕的問題,就是在大腸內形成了乾燥結塊的糞便。有頑強便祕問題的患者,可能會長期慢性打嗝並且便祕,然後也會突然之間水便,甚至大小便失禁,這是因為堵在頑固糞便上方的水分擠壓乾燥的塊狀糞便造成的。因為通常碰上頑固便祕的患者,醫師會使用瀉藥,這類藥物會帶來大量水份到大腸內,在頑便後面形成壓力,有時候這些水份會流瀉而出。便祕的診斷2-運動性研究運動性實驗要好幾天,醫師用來觀察患者的糞便移動是不是比正常人緩慢。通常從食物進入身體,到廢物排出體外的時間週期是20 ∼ 24小時。而身體的廢棄物在大腸裡的時間大約是在偲12 ∼ 32小時之間。如果在大腸裡超過這個時間值,就有糞便移動過慢的問題。標記測試是常用的運動性測試。開始測試前,患者會被要求吞服一片膠囊,裡頭含有微量的標記物,方便醫師檢查他們經過腸道的時間。數天之後,患者會回道門診,腹部X光檢查可以看出是否還有標記物殘留在腸胃中,如果有,那麼份量是多少。依然未排泄乾淨的患者可能會在過幾天之後,再做一次檢查。這是檢查可以讓醫師診斷出大腸的蠕動是否過慢,到底有多慢。另一項檢查稱為閃爍顯像,可以讓醫師觀察道食物經過每一個消化道器官的時間,包括胃、小腸和大腸。如果醫師懷疑患者的某一個消化器官的蠕動緩慢是影響了其他的器官功能,這個實驗就很有幫助,醫師可以判斷出究竟問題的源頭在哪裡。根據病源的位置,來針對處理。我們在第3章介紹過了,這項持續數天的試驗,通常患者第一天要在診間待6小時,吞下含有放射性標示的食物,然後接下來的3天,每天回診間拍照。便祕的診斷3-排便造影排便造影是一項使用磁力共振MRI 原理的造影檢查,幫忙醫師查看患者腹中糞便的移動。糞便的順利通行需要骨盆底肌肉群的協調運作,此項檢查可以協助醫師看出這群肌肉中哪些區塊出了問題。對女性來說,還可以診斷出隔開直腸和陰道之間肌肉壁是否有問題。這部分肌肉若是往陰道膨出,稱為直腸膨出,就會形成了一個口袋狀,部分糞便會積累在這裡,沒有完全排出。這項檢查要求患者躺在一個磁力造影的管狀儀器中,在那裡排出事先用灌腸方法加入直腸中的對比物。便祕的診斷4-直腸肛門壓力測試直腸肛門壓力測試耗時較短,可以在腸胃科醫師的診室進行。這個測試是用來檢驗肛門和直腸對糞便的擠壓力、推動力,以及靜息張力,看看他們是否協調,順利排便。整體來說,如果這些肌肉過緊了,糞便可能就不能順利排出了;如果過鬆,那也很難順利,或者還有會放屁或者漏便的難堪。測試中有一根細管子,一端連在一個儀器上,包在氣球裡的另一端插入患者直腸內。細管子輸入空氣到氣球中,讓氣球膨脹。患者會把氣球像糞便一樣排出,這時放在上頭的感應器就可以紀錄患者各個肌肉產生的壓力。這個測試可以檢驗出骨盆底的肌肉協調是不是造成患者便祕的原因。便祕的診斷5-直腸檢查腸胃科醫師可以進行一個初步的直腸檢查。醫師戴上手套,塗上潤滑液,把手指探入患者直腸,讓患者緊縮和放鬆肛門附近的肌肉,做類似排便的動作。患者收縮推擠的力道,可以為骨盆底功能是否正常提供一些線索。(本文摘自/腹脹是身體的警訊/采實文化 )

心縱膈腔掃描 為失智症鑑別診斷利器

心縱膈腔掃描 為失智症鑑別診斷利器#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失智症患者中約有六至七成是阿茲海默症,二至三成是血管性失智症(VaD),另約一成是較少見的路易斯體失智(DLB)及巴金森症失智(PDD)。目前國內失智症患者現約有26萬人,依據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估算,每年至少增加1萬人以上,臺灣已入高齡化社會,40年後,臺灣失智症人數將達93萬人。正確失智鑑別診斷乃照護的開始,日本利用腦部血流灌注掃描(ECD Brain SPECT)配合eZIS軟體可達86%的正確診斷,也可用於血管性失智症的診斷;正子照影腦部類澱粉照影(amyloid image)是目前阿茲海默症照影最正確的診斷工具,惟國內尚未經衛生福利部核可。碘-123 MIBG心/縱膈腔掃描 可鑑別失智患者類型MIBG是與正腎上腺素(NA)相似,分布在神經末梢(Nerve ending)的地方,心臟衰竭、路易斯體失智及巴金森症失智者在心臟的神經末梢上MIBG吸收減少,歐洲、日本文獻利用碘-123 MIBG心/縱膈腔的比值,可鑑別失智患者是否為路易斯體失智及巴金森症失智,有別於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提供臨床失智症鑑別的生物性診斷工具。此檢查由神經內科醫師依臨床一系列評估後,在懷疑為路易斯體失智或巴金森症失智時推薦此檢查,碘-123 MIBG須向衛福部專案申請,目前均得向日本採購,國內核研所研發自製碘-123 MIBG已積極進行中,希望這一、二年完成可國內自製,降低成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患者有惡性高血壓而疑似腎上腺嗜鉻細胞瘤時,碘-123 MIBG可同時檢查心/縱膈腔的比值及腎上腺,一魚雙吃,若照心臟掃描可知有無失智症,那將是未來核子醫學專業應用在失智鑑別診斷的重要方向。

3/4人患高血壓不自知 定期量血壓助診斷

3/4人患高血壓不自知 定期量血壓助診斷#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更是容易輕忽而造成心臟病與中風的主因之一;台灣人外食嚴重,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再加上生活型態不良,使高血壓盛行率持續上升,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全台有457萬人罹患高血壓,其中18歲以上國人,約每4人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相關疾病 十年內死亡率大增過去十年,與高血壓相關的疾病死亡率急速攀升,103年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與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分別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第三與第八位。其中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則從每十萬人口8人,上升至每十萬人口23人,十年間死亡率大幅提升!且根據國健署調查發現,20~39歲的民眾高血壓自知率僅為26%,相當於有3/4的青壯年並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高血壓學會陳文鍾理事長表示,由於高血壓大多數是沒有症狀或是症狀不明顯,等於是看不見的健康隱形殺手,唯有固定量血壓才能及早診斷及治療,可惜的是高血壓患者目前天天量血壓者竟僅有24.7%。患者未定期監測血壓 造成延誤治療事實上高血壓患者只要能遵從醫囑定時服藥,就能獲得良好控制遠離心臟病、中風的威脅,是顯著改善預後的疾病,前提是國人高血壓自知率須提高,控制率也才能提升。然而高血壓患者目前尚未自覺需定期量血壓與記錄數值,導致高血壓控制率在台灣情況不理想,進而時常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陳文鍾理事長指出,舉凡頭痛頭暈、肩膀痠痛、視力模糊、心悸、胸悶、呼吸短促、水腫,都可能是高血壓潛在患者,關鍵還是要養成量血壓習慣,才能及早發現與治療。心臟學會陳肇文副理事長表示,血壓管理有許多方式,以往多為手寫記錄,現在還能利用便利商店健康小站門市的血壓計雲端記錄,將評估罹患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資訊傳到醫師手裡,讓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或是醫療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遠地區民眾都能受惠。

肺炎好可怕 醫生都怎麼揪出肺炎元凶?

肺炎好可怕 醫生都怎麼揪出肺炎元凶?#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肺炎的嚴重程度要怎麼評估?而肺炎會對人體帶來哪嚴重傷害?郭綜合醫院胸腔內科朱遠志醫師就指出,社區性肺炎症狀為病患胸部X光上有新出現之浸潤,同時出現如呼吸急促、發熱、咳嗽、痰色改變,或非特定性症狀(疲倦、肌痛、腹痛、食慾差、頭痛)。社區性肺炎的盛行率、併發症、死亡率以及經濟負擔,會隨著嚴重度增加而增加。如不進行專業評估,將使肺炎更加惡化。怎麼評估肺炎嚴重之程度?朱遠志解釋,醫院診隊,通常透過簡單的柯博-65肺炎嚴重性評估值,評估肺炎嚴重度。他進一步說明,柯博-65它本身包含五個評量項目,分別為,一、新發生的意識狀態混亂。二、血清尿氮素 > 20 mg/dL。三、呼吸速率≧30下/分。四、血壓下降(收縮壓小於90 mmHg或舒張壓小於60mmHg)。五、年齡≧65歲。每項代表一分,最高五分。當分數為0 ~ 1分者適合門診治療。當分數為2分,應住院治療及觀察。當分數為3 ~ 5分,應入住加護病房治療。有以上客觀評量,可以讓臨床治療及早介入,以減少病人病痛及併發症。怎麼查出肺炎致病原因?朱遠志表示,社區性肺炎的致病原有很多,大致上分細菌和病毒兩大類。正確快速臨床診斷方式及工具是必需的,除了正確的病史、理學檢查和胸部X光之外,抽血檢測發炎生物指標也是很重要。近年來臨床上,發現檢測血中前降鈣素來作為發炎生物指標,它除了可以鑑別診斷細菌性感染或其他炎症外,更可以作為抗生素治療的啟動與停止參考指標。最後他說明,總之結合柯博-65 (CURB-65)評估及前降鈣素測定,可以精確及提早使用抗生素治療肺炎,因此減少病人病症及死亡率。同時利用前降鈣素高低,來決定抗生素停止或繼續使用,可避免抗生素浪費及抗藥性產生。

喘鳴、咳嗽就是氣喘?長期追蹤才能見真章

喘鳴、咳嗽就是氣喘?長期追蹤才能見真章#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常誤以為會喘鳴、咳嗽就是氣喘,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胸腔內科醫師游群翔指出,往往十位疑似氣喘的民眾前來問診,確診後通常僅一至兩位民眾確定患有氣喘。可見民眾對於氣喘的認知仍稍微不足。游群翔醫師表示,在臨床上診斷氣喘不是那麼容易,像是小孩患有上、下呼吸道感染、氣道異物阻塞;成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肺血管疾病等都會出現與氣喘相同的症狀,因此須長時間的追踨以及更多的臨床依據,才能確認病人是氣喘患者。此外不論男女與任何年齡層皆有可能發生氣喘,游群翔醫師補充,但氣喘好發的年齡層在兒童期和老年期,是氣喘發生的兩個高峰。兒童期以男性為多,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氣喘出現在女性則較男性多,加上氣喘有遺傳性,因此對於一等親內有氣喘病史的人,其本身出現氣喘病症的機會也較為高,尤其是媽媽有氣喘病症,則容易遺傳給小孩。所以懷孕時期,若媽媽接觸二手煙便增加胎兒出生後患有氣喘的機會,因此呼籲媽媽們除了不吸煙外也要拒吸二手煙!游群翔醫師更談到,大多數氣喘發作的原因是由外在因素誘發氣喘的發生,最常出現於飲食起居中,例如過敏源的吸入或接觸食物中的動物蛋白,皆有可能導致氣喘。而內因性氣喘則是非因特定過敏源所引發,常是因呼吸道的病毒感染而引起氣喘發作,值得注意的是,甚至冷熱溼度的變化以及情緒的起伏也可能導致內因性氣喘發生! 最後游群翔醫師呼籲民眾若曾出現下列情況,應盡早就醫,接受醫師診療。(1)反覆出現喘鳴、(2)明顯之夜間咳嗽、(3)運動後出現咳嗽或喘鳴、(4)吸入污染空氣或香煙會咳嗽、胸悶或喘鳴、(5)感冒即感到胸悶,且此感冒常常需10天以上才會好、(6)接觸塵蟎、蟑螂、有毛動物(如貓、狗)或花粉即感胸悶或喘鳴、(7)服用阿斯匹林或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即感胸悶或喘鳴,由於氣喘的認定較有難度,若有任何疑慮,大家千萬要記得及早就醫診斷為佳。

快速診斷腸病毒71型!30分鐘搞定

快速診斷腸病毒71型!30分鐘搞定#診斷

預防腸病毒引發重症,國內腸病毒檢驗試劑技術獲突破!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發「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大幅縮短檢驗時間,過去動輒耗時1~2周,未來30分鐘即可完成;疾管局已將檢驗技術技轉國內廠商,近期就可量產上市。疾管局指出,為促進腸病毒71型快速檢驗試劑儘早開發上市,於去年12月27日與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技術授權合約,預計近期內即能商品化,協助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有助於整體疫情防治。疾管局表示,台灣腸病毒疫情於民國87年爆發大流行以來,每年腸病毒疫情儼然成為台灣週期性的防疫課題,其中重症個案多由腸病毒71型所引發,故為早期篩檢可能發展為重症的個案,以有效控制腸病毒疫情。疾管局自行研發「腸病毒71型抗體IgM檢驗試劑技術」,採用免疫色層分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 Test, ICT),不需特殊儀器設備、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且於30分鐘內即可取得檢驗結果,有別於目前RT-PCR分子生物學核酸快速檢測、IgM酵素免疫分析快速檢驗及實驗室診斷等方法,鑑定時間需耗時6小時至14天,該技術對於腸病毒71型的快速診斷將有所助益。為促進腸病毒71型快速檢驗試劑儘早開發上市,目前該技術已技轉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期於近期內開發更為準確、便利、適用臨床及量產的成熟產品,協助醫師迅速診斷與治療,以保障民眾生命安全,有效控制腸病毒疫情。

愛吃醃漬物、有家族史 小心胃癌上門

愛吃醃漬物、有家族史 小心胃癌上門#診斷

藝人徐華鳳6日因胃癌病逝於台中榮總,得年41歲,消息傳出讓人震驚;她的病逝或許也讓很多人會擔心,胃癌會不會找上我?到底為何會罹胃癌?要怎麼預防以及怎麼治療?馬偕醫院肝膽腸胃科衛教文指出,若家族內有血親罹患胃癌,則其他人得胃癌的機會比一般人多2~3倍,而愛吃醃漬物、燒烤以及菸酒不離身者也是危險群。(圖片翻攝自徐華鳳於2009年的婚紗照)根據統計,國內胃癌患者一年就新增2000多名,與民眾的飲食、生活習慣可說有很大關係。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嘉齊表示,胃癌初期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一旦出現症狀時,就已經確定是胃癌;一般胃癌的產生和飲食有極大的關聯,常吃醃漬物(如醬菜、醬瓜、鹹魚等)、燒烤的人較容易有胃癌,有抽菸、喝酒的人也是罹患胃癌高危險群,另外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要多加注意。奇美醫院肝膽胃腸科郭樂明醫師指出,近年來為醫界及一般民眾所熟知的幽門螺旋桿菌,也被認為是發生胃癌的危險因素,原因是幽門桿菌感染所導致的胃上皮細胞增殖,增加了細胞惡性變化的可能性。郭樂明醫師說,胃癌早期並無特殊症狀,然而隨著腫瘤的增大會逐漸出現一些徵兆,較常表現的症狀為上腹痛、上腹脹感、食慾減退、體重減輕以及胃出血。另外臨床症狀也可能依腫瘤發生位置而有所差異,如靠近賁門的胃癌呈現吞嚥不暢或吞嚥疼痛、腫瘤靠近幽門位置則會顯現阻塞症狀,如飽脹、嘔吐等。若是求診者出現嚴重腹痛,且併有延伸性下背痛或有異常腹脹,腹水現象,可能癌症已侵犯到後腹壁周圍組織以及擴散到腹腔內,此時已屬晚期癌症。徐華鳳在2008年年初進行檢查時,被驗出是胃癌第三期,已算是中晚期;郭樂明醫師表示,早期胃癌的定義為癌細胞只侵犯到胃壁的黏膜或黏膜下層,由於早期胃癌的預後良好,手術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95%,但中晚期胃癌患者存活率則降至10~40%,因此診斷早期胃癌是重要的課題。郭樂明醫師表示,胃癌的診斷方法有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檢查以及上消化道X 光攝影。主要還是以胃鏡檢查容易確認病灶,並可同時作病理切片來證實癌細胞的存在。尤其是早期病變以胃鏡檢查較為不易漏診,然而對於一些胃黏膜破壞不明顯或是黏膜下發展的腫瘤,有時則要靠X 光、內視鏡超音波或CT 配合檢查。另外,對於已經確定為惡性病變的病灶,胃鏡可以幫助認定癌症的分期,有利於決定後續的治療。郭樂明醫師提醒,胃癌治療原則上以外科手術為主,早期胃癌的治療率為90%以上,大部份優先考慮外科根除性手術,或視情況而定安排內視鏡或腹腔鏡手術。中晚期癌症因有周圍淋巴或器官的波及,因此手術治療並非根治方法,此時常需合併化學抗癌藥物治療或加上放射線治療。胃癌患者在手術後要怎麼吃?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指出,胃手術切除後,不管是全切除或是部份切除,都會影響它原本的消化及吸收功能。術後初期以全流質為主,少量多餐為宜,待3~5天之後假如一切順利,沒有嘔吐或腹脹情況,再慢慢調整到半固體食物如稀飯(不宜太濃稠),進而調整到軟固體食物。油炸食物或太油膩的湯類宜避免,假如怕營養攝取不足,剛開始可以買營養品補充,假如術後兩個月體重還是過輕,則要向專業醫療人員請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