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

沒膽還會結石?延遲就醫險敗血症

沒膽還會結石?延遲就醫險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約75歲蔣姓婦人被房東發現昏迷在租屋處,就醫後檢查出患者膽管被結石堵塞住而引發敗血性休克,陷入昏迷,但婦人無家屬陪同,最後依靠里長擔任醫療見證人,順利度過手術,現患者已康復返家。腹痛半年 沒想到切除膽囊還會結石蔣婦獨居多年,近半年經常覺得腹痛,但都沒有就醫,早在30多年前就因膽結石而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所以從未想過膽切除之後還會結石。直至這幾天痛到冒冷汗甚至在床上打滾,被送醫的那天早已不醒人事。膽管被結石堵住腫脹超過2公分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患者膽管結石合併阻塞性黃疸,正常的膽管大小不到0.5公分,患者的膽管已被結石堵住而腫脹擴大超過2公分。因為結石阻塞膽管,膽汁排不出,便造成黃疸。若不立即處理,可能會引發敗血症。李博彰主任提到,膽囊被摘除後,因為肝臟仍繼續分泌膽汁,若仍持續暴飲暴食或其他因素,還是有可能產生膽管結石,不能輕忽。在地化服務將醫療與社會福利具體化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南投醫院為使弱勢族群獲得更好的照顧,主動提供個別化的健康照顧服務。結合地方村里長、社福單位透過在地化服務,共同關心病人,提供弱勢民眾最直接的關懷與協助,將醫療衛生與社會福利的結合具體化,南投醫院的「友善就醫全人整合照護服務」也因此榮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與肯定。

小腿長水泡 自行擦藥竟致敗血症!

小腿長水泡 自行擦藥竟致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黃姓退休女教師因為免疫系統差,1年多前的某天突然感到天氣特別冷,發現小腿莫名長出1顆小水泡,原本不會痛也不會癢,沒想到到了晚上水泡突然腫得比10塊錢硬幣還大,患者擔心雙腳被截肢,卻堅持不使用健保卡只願求助藥局或中醫偏方,前後換了5條藥膏卻都不見傷口復原,反而越來越嚴重,直到傷口潰爛變為敗血症,經水刀清創手術,傷口漸漸復原才免於截肢風險。擔心截肢自行拿藥治療都沒有改善黃姓患者表示,1年多前病發時只以為自己又犯了腳氣症,於是自行找藥局藥劑師開藥,前後擦了5條治療皮膚炎的藥膏都沒改善,下肢皮膚反黑,傷口也越來越嚴重,即使家人要求她前往醫院求診,患者也非常堅持不願到院治療,加上自己本身就不愛出門,退休後更少外出機會,因為擔心醫師建議截肢,患者寧願擦藥膏也不想到醫院治療。清創水刀手術可以調控深度 不會切割到其他皮層豐原醫院傷口照護科主任陳明澤表示,黃姓患者因免疫系統不佳導致莫名水泡出現,患者因擔心截肢自行拿藥反而延誤就醫導致出現敗血症。若患者能盡早就醫,傷口就能及時治療,不至於雙腿潰爛,甚至出現嚴重敗血症。陳明澤主任表示,一般使用手術刀清創,很難控制清創的力道,「清創水刀手術」可以調控清創的深度,比較不會在清創時切割到下面的皮層,經治療後,患者傷口漸漸復癒,也免於患者擔憂的截肢風險。

15%糖友糖尿病足 忽略恐致敗血症!

15%糖友糖尿病足 忽略恐致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患者王先生是佳里地區某廟宇的服務人員,偶然被友人發現足部腫脹而到院求診,他表示平時沒有特別注意血糖,而腳的傷口大約是一個星期前發生的。然而經醫師診視後發現,王先生的足底因膿瘍而腫脹,第三及第四趾的骨頭因膿瘍而潰爛消失,絕非一個星期的傷口。歷經一個月的住院治療,加上4次的清創及重建手術,王先生雖然損失兩隻腳趾的情況下,卻逃過被截肢的命運。每200個糖尿病病人 有1個需要截肢佳里奇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林祐丞表示,根據一份研究報告資料顯示,台灣每200個糖尿病病人中,大約就有一個需要接受下肢的截肢手術。即便整形及重建外科的醫師己經極力協助病人避免走上截肢一途,台灣因為糖尿病而最後截肢的比例,仍高於歐美國家。忽略傷口病痛 就診時已經來不及「要改善糖尿病人截肢的機率,時間是關鍵!」林祐丞醫師表示,台灣醫院密度高,醫療負擔相對低廉。但即便如此,許多患糖尿病足部有慢性傷口的病人會忽略傷口病痛,在第一次尋求整形及重建外科治療時就己經來不及,嚴重到必須要接受截肢手術。如果病人能早一點來醫院接受治療,可能就有機會避免截肢的命運。研究發現,每4個糖尿病病人,就有一個有足部問題;而大約15%的糖尿病病人會發生足部㿉瘍傷口,以全台糖尿病人患者超過100萬來看,糖尿病足是台灣醫療上不能忽視的一大隱憂。    小傷口可能引發敗血症一般人覺得無所謂的小傷口,對糖尿病病人而言都可能最後演變成需要截肢的結果。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末稍神經病變與血管病變,尤其是足部對於壓力及疼痛的感覺會較遲鈍,即使受傷也不自知。再加上足部血液循環不良,傷口容易感染且不易癒合。如果感染嚴重,甚至可能併發敗血症,危及生命。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

KP菌「大暴走」 喉嚨痛變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KP菌大暴走,喉嚨痛突變敗血症!一名62歲邱姓男子為糖尿病患,近日壓力大,某天突然感到喉嚨痛、發燒、畏寒、左頸部腫脹,就醫後發現病患血糖飆升到300~400mg/dl,發炎指數CRP也高達30mg/dl(正常應小於1),懷疑是KP菌作怪,醫師表示,若沒有及時開刀,就容易威脅生命。壓力大、免疫力變差 死亡率可達40%大部分人體內都有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但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易引發KP菌「大暴走」,變成重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KP菌對健康人體的殺傷力不大,但對糖尿病患而言,此菌的毒性變得很強。當身心壓力變大時,免疫力變得更差,攻擊點可能是眼睛、腦部、頸部、肺部、肝臟等,一旦演變成腦膜炎、肺炎、肝膿瘍、敗血症,死亡率高達20至40%,很多病患也因此失明。步入老齡要盡量避免壓力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忠信表示,這種病症可稱得上是台灣的「本土性感染病」,診間平均1個月有30個KP菌感染病人,大部分是尿道及呼吸道感染的輕症患者,有1至2例為重症,死亡率超過20%,這種情況以糖尿病人居多,不然就是慢性肝病、酗酒等免疫力較弱者。步入老齡要注意,KP菌的威脅將越來越強!許嘉方主任強調,台灣進入老年化社會,而糖尿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糖尿病患者平時一定要確實量血糖、按時服藥,將血糖控制在200mg/dl以內,儘量避免壓力,才能避免成為KP菌攻擊的目標,一旦發燒就要馬上就醫,並告知有糖尿病史,有利於醫師多方判斷。

咬合困難 缺牙不補恐致關節障礙

咬合困難 缺牙不補恐致關節障礙#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逾60歲婦人因為吃東西有困難到牙科門診求診,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區有2處缺牙,原本可接觸的上、下牙齒在拔完牙一段時間後,上下排牙齒變得無法緊密咬合,造成咬合吃力、進食困難。長期缺牙不補 恐影響進食與咬合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部醫師楊智仁表示,因長期缺牙不補影響到進食與咬合的案例不少,此類患者需要花2-3個月時間做咬合調整,必要時甚至需要拔除無法保留的牙齒,使患者上、下牙能完全接觸,再將缺牙區部份以合適的假牙贗復,缺牙處的假牙補綴方式一般可以考慮活動假牙、固定牙橋及人工植牙。蛀牙缺牙不補 嚴重恐致關節障礙楊智仁醫師指出,上述案例的病人就是忽略了假牙的重要性,導致缺牙的緊鄰牙齒因為長久沒有補綴而傾斜,而缺牙處的對咬牙也因無阻擋而向下長長,致使咬合亂掉了而無法進食。「缺牙不補,後患無窮」,有牙齒缺損的病人還是要盡早檢查及補綴,一般經過適當治療後,可以恢復正常咀嚼。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口腔外科主任曾建福表示,早期植牙發展啟於全口假牙運用,近年來,材料與技術的進步,因外傷、意外或牙周病造成單顆缺牙的患者也多了植牙的選擇,除了功能的恢復以外,更重視自然美觀的概念。牙齒因蛀牙長期不治療,可能會造成缺牙,牙齒傾倒而影響到牙弓排列狀況,影響咀嚼功能,因缺牙無法正常飲食也常會造成單側咀嚼,長期顳顎關節受力不平均,亦會導致關節盤變形或關節頭破壞,引發疼痛及不適感,長期未注意更可能造成關節障礙,臉部發育變形偏斜。牙周病細菌可能會影響胎兒健康曾建福主任指出,人體口腔內含有大量細菌,若是因為蛀牙、牙周病或口腔黏膜疾病,可能造成細菌四處流竄導致局部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及壞死性筋膜炎。任何牙周問題都可能讓細菌趁虛而入,美國婦產科醫師警告,孕婦必須注重口腔健康,牙周病細菌可能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牙周病或蛀牙牙髓壞死,都可能會惡化成腦膜炎、腦膿瘍,對健康來說都是很大的傷害。缺牙引起其它疾病或影響一個人一生會有二套牙齒一套乳牙,一套恆牙,牙齒與咀嚼功能習習相關,當缺牙時間長而導致不正常的食物攝取就可能因此造成身體的營養不良,如缺牙的數量多更有可能因為無法有效咀嚼,大部分食物直接吞食而導致腸胃不適、吸收障礙。營養攝取不足的狀況下,輕者使孩子的生長發育受阻進而影響智力發展,成年人容易導致疲倦體重下降,進而肌肉萎縮,免疫力下降而無法對抗疾病。嚴重的就可能會引發包含可導致高血壓、冠狀動胍心臟血管疾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肥胖症、糖尿病、結腸炎和便秘等疾病。 重視口腔衛生維持減少缺牙確保身體健康多數國人刷牙不到3分鐘,且刷牙的方法大多是不正確的,導致在年老時缺牙的狀況更為嚴重,且部份民眾一般只於早上起床後及睡前刷牙,而不是於餐後立即刷牙,食物及口腔內細菌經一段時間變酸後侵蝕牙齒,增加了齲齒的機會,因此,在餐後立即刷牙是非常重要的,也可減少口腔疾病的發生。牙縫清潔更重要!由於食物會殘留於牙縫,刷牙時不一定能清的乾淨,因此牙線及牙間刷的使用非常重要。除了早晨及睡前,三餐飯後的牙周清潔也要注意,降低酸蝕時間就能減少齲齒機會。另外,除了飯後刷牙,每半年也要記得定期檢查,保障健康從「齒」開始。

誤吞磁鐵 禁食禁水快送醫!

誤吞磁鐵 禁食禁水快送醫!#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歲的小萬看到家裡有一堆閃亮亮的小鋼珠,看起來和他平常吃的巧克力小糖果有幾分相似,一時好奇就吞了好幾顆,如果只是一般的小鋼珠,大部份都可以自然排泄出來,然而小萬誤吞的小鋼珠帶有強力磁性,送醫後立刻安排手術,小鋼珠和所有食物混在一起,耗時3個小時才順利取出鋼珠,幸好後續恢復良好,並未出現任何併發症。磁鐵移動 造成腸扭轉、腸阻塞4歲的王小弟也是因為誤吞多顆磁鐵,而被送醫急診,到院時磁鐵已經移動到小腸,無法以胃鏡取出,先住院觀察等待磁鐵自行排出,住院數天後這些磁鐵沒有排出,反而造成腸扭轉和腸阻塞,最後以手術取出磁鐵,術後王小弟恢復良好,順利出院。導致腸壞死、穿孔 引發敗血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腸胃科研究醫師陳德慶表示,如果磁鐵有辦法把2種東西吸住,它當然就可能把2段腸子也緊緊地吸住,時間一久被吸住的地方就會缺血導致腸子壞死、穿孔,進而引發腹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不慎吞下 先移除身邊金屬物品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兼兒童急診科陳德慶醫師,提醒照顧者任何可以被小朋友(特別是3歲以下的小朋友)塞入嘴巴裡的東西都要小心保管,以免不小心吞入而發生危險,如果家中孩童不慎把一顆磁鐵吞下,可以先移除小朋友身邊的金屬物品,包括鈕扣、皮帶扣、零錢、鑰匙等,再到門診諮詢及檢查。吞入2顆以上 必須禁食、不可喝水萬一小朋友吞入2顆或以上的磁鐵,或是1顆磁鐵加上另一種金屬物品,必須馬上到急診室接受治療,同時禁食,連水都不能喝,才能安排緊急胃鏡取出誤食的磁鐵,如果用胃鏡仍然而法取出這些被誤食的物品,就需要住院觀察,甚至是手術取出,這2位個案因誤吞磁鐵,幸好急診醫師處置後都恢復良好,並未出現任何併發症。

長照住民泌尿感染 死亡率增至23%

長照住民泌尿感染 死亡率增至23%#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5歲女性有糖尿病病史,長期失智症已臥床數年,因發燒,消化變差,血糖不穩,尿液明顯變混濁而就診,尿液檢查為膿尿,尿液培養為大腸桿菌引起之泌尿道感染,經口服佐淨菌(levofloxacin)治療後症狀改善。大腸桿菌最常見 佔50%~70%大腸桿菌是泌尿道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約佔50%至70%,近年來多重抗藥性大腸桿菌的比例增加使得治療面臨挑戰,一般常用口服抗生素,如佐淨菌,喜復黴素常有治療失敗的經驗,這時醫師在住民診察時的臨床判斷更顯重要,決定住民在機構內接受治療,或是轉送至急性醫療機構作後續照護常常影響整體預後。10%併發敗血症 死亡率增至23%長照住民泌尿道感染中約10%會併發敗血症,整體死亡率可增加至8%至23%,此合併症常發生在長期導尿管使用的住民,預防之道包括仔細評估導尿管使用住民,儘可能移除導尿管,此外也藉由攝取適量蔓越莓配方,其中的初花青素(PAC,proanthocyanidin)成份,具有預防大腸桿菌對泌尿道上皮細胞吸附的效果,減少泌尿道感染發生。台灣醫策會台灣臨床成效指標(TCPI)數據顯示,醫學中心導管相關泌尿道感染密度為4.68‰~8.19‰,且研究顯示導尿管多存留1天,導致菌尿症發生率就會增加3%~10%,超過30天,所導致菌尿症的發生率就會增加至100%。成人每日 每公斤攝取30c.c.水量泌尿道感染是長照機構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住民的臨床症狀表現不典型,一般情況下容易忽略,藉由醫師判斷,加上即時適當抗生素治療可減少併發症發生,針對敗血症高風險族群未能及時轉介住院治療,死亡率仍高不可輕忽。預防泌尿道感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攝取水分,依照衛福部指示,成年人每日水分攝取量,簡單公式為每公斤體重需攝取30c.c.的飲水量,若體重為70,則應攝取70x30=2100(ml)的水分,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數,泌尿道感染的機會會降低很多。 

不可小看!皮膚損傷恐致敗血症

不可小看!皮膚損傷恐致敗血症#敗血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據統計高齡長者的皮膚損傷,是照護機構臨床上3大問題之一,其中又以失禁性皮膚炎及壓瘡最為常見,失禁性皮膚炎患者罹患壓瘡的機率,比起非失禁性皮膚炎患者高出22倍,而壓瘡容易引發敗血症、骨隨炎等致命性併發症,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住院患者可能高出約4倍以上。由於高齡長者傾向在家養老,家人、子女須正視逐漸老化的長輩,平日為他們做好皮膚照護,把握肌膚保養首重保濕、失禁發生立即清潔保護皮膚、並避免皮膚與傷口二次傷害等三大原則,才能降低失禁性皮膚炎與壓瘡發生機率,讓長者免於疼痛、睡得安穩,以維護生活品質。皮膚失去水份與油脂 易乾燥發癢高齡長者因皮膚汗腺功能下降、皮脂腺分泌降低、皮下脂肪減少,且真皮層老化降低水分保留能力,皮膚失去水份與油脂,容易產生乾燥發癢狀況,免疫功能也跟著衰退,容易產生皮膚損傷,照護者若具備長者皮膚照護觀念,就能事前預防失禁性皮膚炎、壓瘡,降低皮膚疾患發生率。當長者皮膚因失禁性皮膚炎出現損傷時,使用濕紙巾擦拭都可能對發炎或損傷部位造成負擔,因此建議使用弱酸性,且免沖洗的皮膚清潔液進行清潔,對於已發紅或破損的皮膚,清潔後需要進行防護,隔離排泄物刺激,避免失禁性皮膚炎擴大,並經常保持長者會陰部皮膚的乾淨乾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