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這個世代,擁有「斜槓」的能力好處大於壞處,不但能拓展職業生涯,還能幫自己的履歷加分;每個都懂一點、每個都會一點,但到底「不專精」要如何定義呢?韓國上班族身兼裝置藝術家的尹相勛,於《不專精,讓我更多薪》一書中,分享「不完美更暢銷」的思維模式,讓讀者打開新觀點。以下為原書摘文:
在現在這個世代,擁有「斜槓」的能力好處大於壞處,不但能拓展職業生涯,還能幫自己的履歷加分;每個都懂一點、每個都會一點,但到底「不專精」要如何定義呢?韓國上班族身兼裝置藝術家的尹相勛,於《不專精,讓我更多薪》一書中,分享「不完美更暢銷」的思維模式,讓讀者打開新觀點。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果你擁有100萬美元,你會怎麼做?許多人都會趕著投資,但其實第一步是要先還債。藍西方案顧問公司(Ramsey Solutions)執行長戴夫・藍西(Dave Ramsey)年輕時曾賺進千萬卻很快破產,重新學習管理金錢,以「嬰兒學步致富法」再度致富。他也於《有錢人和你不一樣的致富紀律》一書中,分享親身經歷與致富方法,幫助讀者擺脫月光族,通往致富之路。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記得大概是五年前,我得了牙周炎,非常疼。週末很多醫院的醫生不上班,我實在沒辦法,就找了我的一個做牙醫的學生,她叫羅倩倩。當時我是挺不好意思的,因為我不太習慣以病患的身分出現在學生面前。當我躺在診療椅上張開嘴巴的時候,羅醫生驚呼起來,說:「哎呀,團長,你缺了三顆牙,怎麼會這樣?」我頓時感覺滿臉發熱,因為我把我的弱點暴露在了學生面前。但是,我也不得不回答她這個問題。我說:「是啊,小時候父母沒有讓我建立保護牙齒的觀念,所以牙齒從小沒有保護好。」羅醫生問我:「團長,那你有看過牙醫嗎?」我說:「我當然看過。」她說:「如果你看過牙醫還缺了三顆牙,那就不是你的錯了,是你的醫生的錯。」我很驚訝,因為我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讓我知道我們要為自己的所有事情負責,因為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羅醫生告訴我一個基本常識。她說:「一個人的牙齒變壞,大概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牙齒生出牙菌斑,牙菌斑的出現,表示細菌在侵蝕我們的牙齒。這個階段,牙醫會幫你把牙菌斑去掉。要是你沒有去看牙醫,就會經歷第二個階段,細菌會進入你的牙周、牙髓。你會得牙髓炎、牙周炎,牙醫會幫你做根管治療,幫你補好這顆牙。如果僅僅是止痛了,而沒有去做根管治療,那麼就會進入第三階段:牙齒變脆,只要你咬了一些硬物,你的牙就會碎裂,甚至脫落。在這個階段,牙醫還是可以幫你戴上一個烤瓷牙冠的。」她接著說:「很明顯,團長,你的牙缺了三顆,就是因為這三個階段都錯過了治療,這是牙醫的責任,因為他沒有建議你繼續治療。現在我再不會放過你,因為我們還有第四種補救的方式:植牙,這樣你的牙齒還是可以為你服務,一直到老都沒問題。」我問:「那大概要多少錢呢?」她說:「八萬多一顆。」我一算,要花二十幾萬。於是我說:「羅醫生,你很會銷售。」羅醫生講了一句讓我非常震撼的話,她說:「團長,我不認為我這是在銷售,我認為這是一名牙醫的良知和責任。你想想,如果我今天不讓你植牙,你其他的牙齒就會像骨牌一樣,一顆接一顆壞掉,你滿口的牙很快都會沒有的。我不忍心看到我的老師滿口沒牙地給大家講課。所以我一定要幫你植好這幾顆牙,這是我的責任。」我經常在我的課堂上講起羅醫生的故事,她是我見過最好的牙醫。她的生意非常好,需要預約看牙,經常得排上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關於「掙錢」的五個常識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像羅醫生這樣理直氣壯地掙錢,而有些人一提到錢就不好意思呢?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五個「掙錢」的常識。第一個常識: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錢是有恆定總量的。也就是說,你的錢多了,某些人或者某些機構的錢就少了。當然,政府可以投放更多的貨幣,那是總體經濟的事,在這本書裡,我們不做過多討論。第二個常識:錢是交換的憑證。你要獲得別人的錢,就必須為別人提供等值或者更大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如果你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又想獲得別人的錢,那麼你不是乞丐、騙子,就是強盜。這些危害他人及社會的事情,我們當然是不能去做的。所以,你要掙錢,就必須能為別人提供更大的價值。羅倩倩醫生之所以能理直氣壯地賺老師的錢,就是因為她知道她能為我提供更大的價值,所以她心安理得。第三個常識:你能提供的價值不僅僅是有形的價值,還包括無形的價值。大多數人只會狹隘地看到物質的價值,比如手頭有哪些東西可以變賣成錢,或者自己可以做出什麼東西賣錢,而看不到無形的價值。第四個常識:一個商品的價值,等於生產此商品的勞動成本,加上生產者所要賺取的剩餘價值。這個理論指的是商品,是狹義上的解釋。從廣義經濟學來看,凡是有需求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需求越大和越稀少的東西,其價值就越大。第五個常識:滿足別人的需求,即可擁有價值。人本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的心理模型」,即把人的需求從低級到高級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實際上,這五項需求都隱含了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滿足別人的某個需求,你就能掙錢。(本文摘自/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寶瓶文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有個朋友,從出生開始就跟家人一起住,到現在30幾歲還是一樣,我問他會不會想要搬出去住,這樣比較有個人的獨立空間,他告訴我,住家裡沒什麼不好,而且爸媽也說住家裡只是多一雙筷子而已,不會有什麼負擔。住外面的話 賺的錢不能自己用況且,每個月的薪水才3萬元,要是住外面的話,光是基本開銷就佔掉薪水一大半,哪有錢買東西或是跟朋友唱歌玩樂,如果平常上班累得要死,賺的錢卻不能自己用,那麼在外面租房子只是給自己找麻煩,所以他壓根就沒有搬出去的打算。我覺得這種消極的心態,實在是非常要不得,因為眼前的安逸都是父母的給予,並不是你憑一己之力獲得,當然,你想過什麼生活我都不反對,前提是必須由你自己的口袋決定,只要是別人口袋的錢,對你來說都叫做負債。接受家人的金援 對未來成就無太大幫助像現在很多富二代,都選擇捨棄家族企業的光環與資源,寧願自己出來赤手空拳打天下,因為他們深知,接受家人的金援,對未來的成就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唯有自己開創事業,才是30歲後立足社會的籌碼。我就曾經聽說過某個集團的千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打工存零用錢,大學畢業後沒有進入自家企業卡位,反倒因為興趣而應徵甜點店的工作,後來為了實現自行創業的目標,她還利用空檔時間進修經營管理的課程,辛苦5年後,新店面終於順利開張,而且從頭到尾連1塊錢都沒向父母伸手要。培養獨到眼光 才能迎向獨立人生年輕人啊,我真的希望你們不要只會閉起眼睛,窩在家裡催眠自己不是靠爸族,你現在最該做的是,誠實面對薪水無法養活自己,也不足以應付通膨高漲的殘酷現實,如果你在20歲就能發現自己的不足,並想辦法補強,無論是強化自己的競爭能力,或是培養觀察趨勢的獨到眼光,都能讓你在30歲後,真正迎向獨立的人生,否則,當父母不能再成為你的後盾時,你很可能馬上就被CPI逼得走投無路,窮到連泡麵都吃不起。(本文摘自/三十歲後,你會站在哪裡?2/智言館出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之前在網路上看見一篇文章,印象中標題好像是22K小資族買房不是夢,我好奇點進去想看看有什麼過人的祕訣,沒看還好,看完之後除了有種被騙的感覺以外,也不禁讓我對現下年輕人的無知感到擔憂。父母的支援 其實也是一種負債文章作者提到自己是月薪22K的小資男,工作5年之後,終於在台北市買了一間30坪,總價2000萬的小套房,但其中1950萬都是父母金援,他真正的負擔額只有50萬,如果你跟案例中的小資男一樣,有著口袋深不可測的父母,也認為接受他們金援是天經地義的事,那麼我勸你可以馬上放下這本書回家睡覺,因為不想改變的人,真的不需要浪費時間把接下來的內容看完。我發現身處低薪社會下的年輕人普遍分成2種,一種是認為薪水雖然少,但省一點還勉勉強強夠用,另一種則是強烈反對薪資開倒車,對社會環境變化比較有感,前者會有這種心態,不是因為知足常樂,而是這些人大多都住在家裡,不用面對欺負人的惡房東,也不必繳房租,中餐還有媽媽的愛心便當,下班回家只要張開嘴巴就有得吃,連水電費都不關你的事,但是你沒看透的是,父母的支援,其實也是一種負債。原本該支出的部分 全部被他們善意吸收或許你會反駁,自己又沒有「借錢」,怎麼可能會產生負債,但我要提醒你,這種迷思很可能就是導致你落入貧性循環的元凶,雖然沒有主動借錢,但父母負擔你的生活開銷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原本你該支出的部分,全都被他們善意吸收,這就是你從來沒發現的「隱性負債」,因此,就算一個月只領22K,你每個月還是照樣可以有「假性存款」。不同的是,如果是銀行替你買單,每個月還要加計利息,要是手腳太慢過了繳費期限,或是記性不好忘了繳錢,還會額外向你收取費用,而父母就算包你吃住,天天替你的生活買單,也只會笑著跟你說這些錢不用還。父母無法享清福 還要挖老本來養你當你20多歲的時候,或許還可以用剛出社會這種藉口,將自己被「包養」的狀況輕鬆帶過,但你有沒有想過,父母生你養你,總算盼到你長大成人,好不容易可以開始享清福,沒想到竟然還要挖老本來養你,除了沒跟他們拿零用錢之外,其實你跟啃老族沒有任何差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話雖如此,想過得自由還是需要一定程度的金錢。尤其對天生窮人性格的我來說,「沒錢萬萬不能」這句話,是早已根深柢固、屹立不搖的信念。高中還沒念完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馬上工作。印象中周圍的大人也這麼對我耳提面命。或許是因為我這個人意外的老實,對於這種話自然是照單全收。之後我先在故鄉的看板公司上班,後來搬到東京成為漫畫家。但中間我也從事過各種行業來賺得自己的溫飽。在決定要吃漫畫這行飯時,我鐵了心的把其他事業一次了結。畢竟要成為一位傑出的漫畫家,必須心無旁鶩。因此我事先存了半年的生活費,也向妻子說明:「我想辭掉工作,專心畫漫畫。」在徵得妻子的同意後,才一口氣放掉了手中所有工作,全心投入作畫。我生性節儉,對於奢侈品也沒有絲毫慾望,所以並沒有預留太多生活費,也做好了短期抗戰的準備。只不過這抗戰,真是滿苦的。現在回頭想想,如果沒結婚也沒有小孩的話,我大概可以繼續過那種苦日子一輩子吧。畢竟不管是多是少,我都能靠手上所有的錢好好活下去。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千萬不要和人借錢。吃的東西再廉價都沒關係,不管是「今天吃泡麵就好」還是「就簡單弄碗茶泡飯」,只要能果腹度日就行。雖說明天會怎樣沒人知道,我還是以堅持不向人借錢,為第一原則。因此即使生活困苦,我還是樂在其中。就算吃的是泡麵,只要配上有趣的電視節目,跟著大笑幾聲就是幸福。如果口袋裡有多幾個錢,就去競艇場試試手氣也不錯。總之,有錢的時候就自在享受,沒錢也有沒錢的自由快樂。(本文摘自/離群的勇氣/大是文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用力!用力!」情侶之間,在床上一陣雲雨翻覆,汗流浹背之時,不僅心理生理需求,能一次滿足,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原來床上功夫了得,每周頻繁嘿咻的人,能因此賺更多錢!常常生龍活虎 每月多賺4.5%此研究來自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研究針對七千五百人進行調查,他們發現,每周性愛頻率落在2~3的人,能較單身者、無性愛關係的人,多賺4.5%。換言之,若把此份研究套在台灣民眾身上,以平均經常性薪資3萬8148元來計算,能因此多賺將近兩千元左右。研究人員指出,過去有不少研究都針對低薪與少性愛之間的研究做出探討,而此份報告正能證明,低薪族意味著他們的性生活可能平淡無味;同時,研究也推測,少有性愛關係的族群,很可能是健康出問題,導致性慾大減,同樣健康問題也影響工作情況,而呈現低薪窘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