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

天天吃蛋害膽固醇飆高?營養師曝「這種牛奶」更雷

天天吃蛋害膽固醇飆高?營養師曝「這種牛奶」更雷#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的膽固醇過高嗎?高膽固醇食物多年來都被視為健康殺手!現代人吃得好,卻動得少,營養過剩衍生出許多健康問題,也因此許多人對高營養價值的雞蛋,反倒產生了幾分顧忌,特別是擔心其中所含的膽固醇。 高膽固醇 來自生活中這些食物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表示,體內膽固醇偏高,恐造成血管病變、腦中風等風險,膽固醇多來自富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的蟹黃、蝦卵、人造奶油、油炸食物等。 適量海鮮、每天1顆蛋 不會造成膽固醇超標「昨天才吃過滷蛋,今天不能吃有荷包蛋的三明治」很多中老年人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天天吃蛋,連半個都不敢多吃或只吃蛋白不吃蛋黃。營養師指出,許多民眾因怕膽固醇過高,不敢吃蛋和海鮮,但其實適量的海鮮、每天1顆蛋,不會有膽固醇過量問題,較需提防的是全脂奶、肥肉和人造奶油與動物奶油。 遠離膽固醇 體重控制+定期檢查為上策若要遠離膽固醇,營養師建議,應定期做膽固醇檢查,正常人每年做一次血中膽固醇檢查,若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抽菸習慣等高風險族群,則建議每3個月,就應該追蹤一次。 此外,體重愈重,好膽固醇的相對比例可能就會下降,因此,控制體重就愈顯重要,且需均衡飲食及每日5蔬果;而有氧運動如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等,是協助調節血中膽固醇比例的好方法,所以規律運動更是不可或缺。 延伸閱讀: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紅蛋比白蛋營養?一天只能吃一顆蛋? 營養師破解3大常見雞蛋迷思 (本文獲常春月刊授權轉載,原文為:愛吃蛋會害膽固醇飆高? 營養師曝「真正高膽固醇食物」...全脂奶也是陷阱) 

降膽固醇該怎麼吃?醫:避吃蛋、海產還有「這關鍵」

降膽固醇該怎麼吃?醫:避吃蛋、海產還有「這關鍵」#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4歲女士在健檢時,發現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正常110~200mg/dl)。初診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231mg/dl(正常<130mg/dl),3個月回診再驗為222mg/dl,詳細詢問飲食習慣發現,沒有吃蛋黃,也不敢吃海產,常常吃的是外食麵類、麵包吐司類、餅乾蛋糕類,也常吃燒餅油條類。 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表示,近來門診年輕新病人中,大學生、年輕上班族,每天都可以見半數以上已達到用藥標準,3個月飲食治療後,有回診的90%以上患者,血清膽固醇降不下來,尤其血清總膽固醇高於300mg/dl,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於200mg/dl,這類嚴重高膽固醇血症個案越來越多,過去只有遺傳家族疾病的人才見到,現在占門診15%以上了。 不規則用藥、反式脂肪,使膽固醇降不下來膽固醇降不下來是藥無效?洪建德說,吃藥理論上不會失敗,都可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5成,但到處看病,加上不規則用藥,自然會覺得沒改善。以訛傳訛的網路社團內,過度強調藥物傷肝,患者聽說,或患者瀏覽誤以為吃藥副作用太大,而自己調整,所以藥物治療也失敗,等於沒有保護。 洪建德進一步說明,影響血清膽固醇高低的因素雖為「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膽固醇」3大類,但是後者力道很小。審視實證醫學、實證食品科學與調理學,開始追蹤患者注意烹調與加工用油,使用的反式脂肪油脂多才是上升膽固醇血症的主因,有跟著執行減少反式脂肪酸,血清膽固醇降低成果都很好;2015年美國人飲食指南就修正過去醫界與營養界的衛教,主張注意反式脂肪酸才是防治重點。 多數人早餐手拿者麵包,或不能、不願自己做菜,中午公司團體叫炸雞腿便當、炸排骨便當,這些人血清膽固醇有變高趨勢。店家使用含反式脂肪酸的油炸雞腿與排骨,顧客自然吃進大量的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當然血清膽膽固醇就高。多數重症膽固醇血症不僅食物治療無效,甚至越治越高,就是禁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海產,蛋黃,五花肉等,但是放過含反式脂肪酸的酥油、乳瑪琳等,當然食療失敗。 外食用水過濾,自己煮菜最理想洪建德提到,現代人喜歡吃高溫油炸物的焦香味與酥脆的口感,只衛教油炸物要減少效果有限,除了官方已逐步禁止人造反式脂肪外,也要找到安全的油炸替代油脂,自己煮最理想,但最不容易做到。 自己開伙時,一般料理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例如初榨橄欖油,但要避免高溫烹調,因為高溫會酸化的限制。油炸食物可考慮用豬油來中溫油炸,一週1次以下,還不至於造成飽和脂肪酸過高攝食;早餐與點心避免反式脂肪如酥油、乳瑪琳製品的攝取。 需外食者,則可考慮用一杯水洗掉外食過油,也有減少部分油脂,禮儀上看來雖不雅,更改變了料理的味道,但是有部分效果;料理的種類上儘量避免選擇油炸、勾芡的食物,以減少油脂攝取量。 

中醫祕傳養生帖 吃蛋不必擔心膽固醇

中醫祕傳養生帖 吃蛋不必擔心膽固醇#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人類是肉食性動物,具備代謝膽固醇的能力,而草食性動物就無法代謝膽固醇,如兔子。餵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給不能代謝膽固醇的動物,膽固醇自然累積的多。再者,美國的那篇研究報告中,有些受試者患有天生無法代謝膽固醇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大約五百人之中會有一人罹患這種疾病,若排除這類患者,一般膽固醇值高的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並不高。後來實際去分析動脈硬化血管裡的物質,膽固醇實際佔的比例非常少,大約才百分之一。探討動脈硬化真正的成因,原來竟然是「糖類」攝取過多,過多的糖分卡在血管裡造成血管發炎,而趕來修復血管的膽固醇反倒被誤會成元凶。而讓狀況更雪上加霜的是,人體的白血球諸如巨噬細胞,在發炎的情況下會集合起來,釋放活性氧攻擊因為血管受傷跑進來的異物,而這活性氧剛好同時活化正在修復血管的膽固醇,便會讓動脈硬化的情形更嚴重。總歸來說,過去的科學家似乎有點倒果為因了。其實人體每天會自行合成約一千~兩千毫克的膽固醇,約占膽固醇來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它會組成我們體內諸如脂蛋白、性荷爾蒙、維他命D等重要物質,並強化細胞膜、活化腦細胞及神經細胞。體內的膽固醇經過陽光照射後會轉變成維生素D,可使免疫系統正常,促進鈣質吸收進入骨骼。人體的肝臟對膽固醇會進行兩種處理:其一是將膽固醇和卵磷脂結合成磷蛋白,再以血液輸送至目的器官來製造賀爾蒙;其二則是先將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再將膽汁酸與卵磷脂結合成消化液,輸送到十二指腸進行脂肪的消化及吸收。膽固醇其實是一種油性物質,對血液的親和性並不高, 所以必須靠對水分親和性高的蛋白質幫忙,才能在身體內運輸,所以依照運輸膽固醇的脂蛋白密度來區分膽固醇的好壞。優良的膽固醇,由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所攜帶,所以全名是HDL-C,C 就是Cholesterol, 即膽固醇的英文字首,它可以將沉積在動脈管壁多餘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優良的膽固醇在血液中的比例約占百分之三十~四十,濃度最好在40mg/100mL 以上為佳;另外就是壞的膽固醇,由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所攜帶,所以全名是LDL-C,專門幫倒忙,會把肝臟內的膽固醇運送到周邊,在血管內形成小硬塊,造成動脈硬化,引發諸如心肌梗塞、腦梗塞或是中風。壞的膽固醇在血中的濃度最好要低於150mg/100mL。醫學界曾經一度認為,由於雞蛋當中的膽固醇含量太高,會引起人類的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然而這一說法在近年已經改變。多份研究報告指出,人身體內百分之八十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自行合成,與食用膽固醇無關。會刺激膽固醇含量上升是因為吃了太多飽和脂肪及非常不健康的人造反式脂肪。二一五年美國《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就是研究人員追蹤兩萬名測試者長達二十年,證實每周食用數顆含蛋黃的雞蛋,也不會增加罹患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病的機會。二一六年四月初,美國膳食諮詢委員會也頒布了最新的膳食指南,剔除每日不應攝取多於三百毫克膽固醇的限制,取消長久以來食用雞蛋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等的說法。雖然一顆蛋裡約含有兩百五十毫克的膽固醇,但好消息是其中又以優良的膽固醇(HDL-C)佔大多數,而蛋黃中的卵磷脂又能夠溶解壞的膽固醇(LDL-C),所以吃蛋時真的不必太擔心膽固醇的問題。(本文摘自/蛋療:中醫祕傳五大內臟對症蛋食養生帖/幸福文化)

「光照」挑好蛋!食藥署教5撇步

「光照」挑好蛋!食藥署教5撇步#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烹煮的食材,且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但因過去媒體報導,有餐廳使用不潔蛋品造成民眾食物中毒,還有部分蛋品受到汙染,造成消費者心生恐慌,對蛋品食用安全產生疑慮。購買蛋品 5個小撇步挑好蛋現行針對蛋品的衛生管理,食品藥物管理署除了要求具有一定規模的蛋品製造、加工及調配業者建立追溯追蹤制度、設置專職人員外,亦要求分階段實施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等制度。透過法規及產製衛生輔導的方式,搭配市售蛋品抽驗計畫,希望民眾能取得安全無虞的蛋品。消費者購買蛋品時,也可參考以下小撇步,幫助您選擇既新鮮又安心的好蛋:1) 選購已包裝好的洗選蛋。2) 選購時以光源(如:手機內建的手電筒)照射蛋,如內部呈現半透明狀者表示較為新鮮。3) 選購蛋殼表面無裂痕且無明顯髒汙的蛋。4) 觀察氣室大小,蛋品存放越久,水份流失越多,使得蛋內空氣增加,氣室變大。5) 觀察蛋黃位置,新鮮的蛋,蛋黃位於中央,如果發現蛋黃上浮,則表示已放置一段時間。鈍端朝上冷藏 不宜置冰箱門邊另外,儲存蛋品時,以鈍端朝上的方式,放置於冰箱內冷藏存放,不宜放置於冰箱門邊,避免溫度變化過大,且應與其他食材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雖然雞蛋價格不貴又營養,但也不能吃太多,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版的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一般健康的民眾每天可以吃1顆蛋。血液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硬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等,還是要注意蛋的攝取,一天應少於一顆蛋黃的攝取量。(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9期資料)

水果吃過量易胖?依據3原則不出錯

水果吃過量易胖?依據3原則不出錯#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吃多少水果算過量?你可以自己決定該吃多少水果。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從一天兩份水果開始,並且和正餐一起吃(而非單獨吃),但如果你在炎熱的夏天吃了四、五份水果,或在寒冷的冬天完全沒吃水果,也沒有關係。水果份量 依3因素而定吃水果的份量看幾個因素而定:(1)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天吃大量水果很正常,因為又新鮮又是當季,而且活動力也較高(像是健行、騎車、較多戶外活動)。(2)為何吃水果?如果是突然想吃甜的,請三思。在大腦發脾氣時,繼續用糖份安撫,等於沒有改變飲食習慣。(3)活動量多大?如果你是運動員、週末熱衷運動、或活動量算大,也許就需要刻意每天都攝取水果,獲取更多碳水化合物。請特別小心水果乾。它基本上就是天然版的糖果—尤其是椰棗—所以等到從事健行或騎車等戶外活動、或忙碌時需要立即進食時再吃。此外,請詳閱蔓越莓或櫻桃等果乾的標籤,確認沒有添加糖份(或是以蘋果汁來調味、而不是糖)。蛋雖無過量之虞 然而可能錯過其他營養選擇吃多少蛋算過量?如果你攝取的是30天全食計劃這種健康的抗發炎性飲食,就不用擔心蛋裡的脂肪和膽固醇。當然,你的蛋白質來源應該要多樣化。如果你每天早餐都吃蛋,就會錯過鮭魚、牛排或其他來源所含有的微量營養素。但一次吃2、3顆、甚至5顆蛋真的沒關係。放養和有機雞蛋是很棒的蛋白質來源,買蛋時,尋找紙盒上有「放養」的品牌(「放養」和「散養」或「非籠飼」有很大不同),更好的做法,就是詢問當地牧場如何飼養雞隻。(本文摘自/The Whole 30,30天全食療法/常常生活文創)

國健署最新飲食指南 攝取蛋先於肉類

國健署最新飲食指南 攝取蛋先於肉類#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於/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我國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乳品攝取不足1.5杯高達99.8%,堅果種子不足1份的為91%,蔬菜攝取量不足3份為86%,水果攝取量不足2份為86%。而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豆魚蛋肉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6份有53%、全榖雜糧攝取超過建議攝取量3碗有49%、油脂類超過建議攝取量5茶匙的有39%,顯示國人未均衡飲食的比例極高。每日飲食指南 將蛋在蛋白質攝取優先順序中提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水果及蔬菜攝取不足,造成全球約14%胃腸道癌症死亡,11%缺血性心臟病死亡及9%中風死亡,而攝取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可以預防心臟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為協助民眾培養均衡且適量的飲食型態,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也同時公布「國民飲食指標」及嬰兒期、幼兒期、1-2年級學童期、3-6年級學童期、青春期、男士、女士、孕產期、更年期與老年期等10個生命期營養建議,亦同時更新「素食飲食指南」內容。107年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強調均衡飲食,並教導民眾實際作法,修正重點包括:1)將「全穀根莖類」修正為「全榖雜糧類」/讓民眾對於全榖雜糧類能有更廣泛的認知,全榖雜糧類除了民眾熟悉的穀類,如稻米、大麥、玉米等,還包括根莖類的薯類,食用其種子的豆類和食用其果實的富含澱粉食物,如紅豆、綠豆、皇帝豆、栗子、菱角等。2)調整「蛋」在蛋白質食物來源的順序/由「豆>魚>肉>蛋類」修正為「豆>魚>蛋>肉類」,攝取蛋白質食物類時,為避免吃入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選擇這類食物應有其優先順序。近年研究顯示蛋的攝取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具關聯性,加上蛋富含營養,建議選擇的優先順序修正為「豆魚蛋肉類」。3)將「低脂乳品類」名稱改成「乳品類」/過去低脂乳品被認為有減少脂肪攝取的好處,但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並不會因為攝取全脂乳品,而提升慢性病風險或造成體重增加。全脂與低脂乳品好處相同,建議每日攝取1.5-2杯乳品類,增進鈣質攝取,保持骨質健康。國民健康署提醒國人遵守「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養成正確的均衡飲食習慣,確保身體健康,維持理想體重。各項飲食建議及相關訊息,可於 http://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170查詢及下載。

蛋不可用水洗!正確清潔有方法

蛋不可用水洗!正確清潔有方法#蛋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蛋是最直接的蛋白質來源,一顆小小的蛋,竟可以孵化出一隻小家禽,可見它的營養是多麼有價值。以雞蛋來說,蛋黃佔了30%,是雞蛋裡最多營養儲存的地方,但不同的蛋,仍有其獨特優勢的營養價值。雞蛋/雞蛋含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富含鐵質,對於細胞修復與營養提供優質來源。讀者朋友在選購雞蛋時,有沒有發現雞蛋中,蛋殼顏色多不一樣,有粉紅、淺綠、偏紅、偏黃色的不同蛋殼,其實就營養價值而言,差異性並不大。鴨蛋/營養高於雞蛋,但因為比雞蛋略有腥味,所以在市場上大多以加工呈現,如不少人愛的鹹蛋、皮蛋,因為鐵質和鈣質豐富,所以適合成長中的孩子食用。鵝蛋/營養更甚於雞蛋或鴨蛋,尤其是蛋白質,很多人會拿鵝蛋來燉補。蛋是農產品 選擇有CAS認證的較有保障蛋是農產品,所以選擇有CAS認證的比較有保障,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的蛋類產品,因全程在安全的溫度下運送,新鮮度較無疑慮;且常見的「洗選蛋」,因已經過清潔,更加安全。一般蛋買回來是需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的,購買回來應先用溼的衛生紙擦拭,以避免家禽排泄物帶來的病菌,但不可以用水清洗,自來水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從蛋殼污染進去。但在放置入冰箱時,要將尖端朝下,讓蛋的氣孔保持在上方,維持蛋活性,這樣可以保存久一點。雞蛋別放置超過一個月不過因為菜市場或傳統零售雜貨店的蛋,並沒有標示生產日期,買回來最好儘快食用完;千萬別放置超過一個月,有時會因為病菌或氣孔被蛋白淹沒,可能會造成蛋的腐敗甚至臭掉。雞肉的污染除了怕禽流感外,另外就是沙門氏菌的感染,所以千萬別生吃雞蛋!尤其是在冬天時吃火鍋,許多人喜歡用生蛋來作調醬,很容易吃進病菌而得腸炎,把蛋煮熟來吃才是最安全的吃法。鹹鴨蛋含鈉量高 心血管疾病患者須小心選用鹹鴨蛋很好吃,尤其是在炒苦瓜、地瓜葉或空心菜時特別有味道,但是因為含鈉量太高,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小心選用。購買回來的鹹蛋應該還是要放置冰箱較為安全,選購時要挑蛋殼完整,無斑點,表面光滑的蛋,而且不要太常食用哦!(本文摘自/家禽履歷故事/大塊文化)

蛋的膽固醇含量高,一天最多吃一顆?

蛋的膽固醇含量高,一天最多吃一顆?#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肝臟會調節體內膽固醇量,且蛋的膽固醇含量非常少。阿尼奇科夫的兔子實驗,是「吃蛋會提高膽固醇值」一說的起源,不過,餵食草食性動物的兔子吃膽固醇,這個實驗本身就不太合理。因為人類等肉食性動物能夠代謝膽固醇,可是植物性食品當中並不含膽固醇,因此兔子無法代謝膽固醇。和兔子不同的是,健康的人類不管吃幾顆蛋,膽固醇值都不會上升。而且人類的動脈硬化發生在動脈的內側,阿尼奇科夫實驗中的動脈硬化卻發生在動脈的外側,其後也沒有進行任何後續實驗,因此輕易接受阿尼奇科夫實驗的結果是很危險的。其次,在美國的報告中,血液當中膽固醇值高的人,之所以比較容易罹患冠狀動脈疾病,則是因為在參加實驗的人之中,有人患有天生無法代謝膽固醇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大約是500人之中會有1人罹患,若排除這類患者,一般膽固醇值高的人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並不高。膽固醇越低,越容易罹患癌症、腦血管和呼吸疾病一般說到膽固醇時,一定會提到「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膽固醇是一種油性物質,對血液的親和性並不高,因此需要依附對水分的親和性高的蛋白質,才能由肝臟運送到全身,這種膽固醇就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被稱作「壞膽固醇」。而壞膽固醇的體積較大,內部含有許多膽固醇。至於身體組織沒用完的舊膽固醇,同樣也會依附著蛋白質回到肝臟。這些膽固醇就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般又稱「好膽固醇」。相較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體積較小,內部所含的膽固醇也較少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少時,血液中的膽固醇值就會上升,因此一般才會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稱為壞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稱為好膽固醇,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因為兩者所含的膽固醇都是好的,所以其實都是好膽固醇。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罹患膽固醇可能是正常人的2倍必須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視為壞膽固醇加以提防的,是前述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以由細胞的「接受器」去加以捕捉、攝取,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的接受器基因卻與常人不同,無法為細胞攝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於是血液中的膽固醇值有可能高達常人的兩倍,而且約有6%死於心肌梗塞。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只要抽血檢查膽固醇值即可。如果抽血檢查沒有異常的話,一般健康的人體是可以自行調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因此沒有必要把膽固醇視為壞膽固醇加以防範。膽固醇可以預防疾病,並有效降低死亡率,因此千萬不能試圖透過吃藥刻意降低膽固醇。根據大櫛名譽教授的研究,未罹患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正常人,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低,則死亡率越高。此外,若總膽固醇值越低,癌症、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死亡率也越高。(本文摘自/大口吃肉,一周瘦5公斤的生酮飲食/采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