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

孩子不幸福、感到孤單!擁抱、傾聽、陪伴「給愛」

孩子不幸福、感到孤單!擁抱、傾聽、陪伴「給愛」#陪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自1989年聯合國通過「兒童權利公約」後,明訂每年11月20日為國際兒童人權日,每年這個日子,兒童福利聯盟都會關心孩子的權利保障狀況,今年特別以「家庭成長權」作為焦點調查,卻發現今年的分數較往年落後,孩子普遍覺得備受冷落,為此兒盟呼籲家長每天力行愛孩子333守則,讓他們在愛的環境中成長。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揭示,小孩應在家庭環境中、在幸福、愛及瞭解的氣氛中成長,才能讓人格得到充分和諧的發展,為瞭解孩子是否在家庭中擁有健康快樂的生長環境,作了相關調查;此次調查包含孩子自陳與家中大人相處的情況和對生活的感受,如家裡有沒有人關心我、我是否覺得孤單、或這世界是否少了我也沒關係等。結果發現,親子能同桌吃飯的天數和跟爸爸傾訴煩惱的情形,相較往年退步,而大人衝突、打小孩的比例卻增加,親子間的互動和家庭氣氛的營造,都需要改善。愛很簡單!每日生活小事讓他們感受愛為此,兒盟呼籲民眾重視孩子的感受,每天都要讓小孩感受到愛,提供一些小方法,讓家長能依循、進而改善家庭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在有愛的家庭中成長。「愛孩子333守則」如下:1)擁抱30秒擁抱是一種肯定孩子的身體語言,且更能拉近親子間的距離。在擁抱的同時,別忘了給予小孩正面的稱讚與鼓勵。2)傾聽3分鐘孩子今天心情好嗎?在學校發生什麼事?什麼是他想跟你分享、又不太敢開口的小祕密?別忘了停下腳步,每天花至少3分鐘,好好傾聽小孩的心事與煩惱。3)陪伴30分鐘陪孩子共進晚餐、陪他讀一本書、在睡覺前陪他聊聊天。在忙碌的時間表中,別忘了每天至少空出30分鐘,專心陪伴孩子、參與他們的生活。

抗癌鬥士發光 邱美惠堅強面對人生

抗癌鬥士發光 邱美惠堅強面對人生#陪伴

台灣癌症基金會從民國96年開始,舉辦「抗癌鬥士徵選」活動,希望藉由這些抗癌鬥士的故事,能夠鼓勵所有的癌友勇於面對治療,不要放棄生命的希望。今年共有105位癌友參與報名,最後選出了10位抗癌鬥士,並且由基金會頒獎表揚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圖片為台灣癌症基金會本次的活動網頁截圖。)今年獲選的抗癌鬥士,除了病患本身抗癌態度樂觀、正向之外,其重要的是親友的陪伴,這些抗癌鬥士表示,親友的支持力量是他們與癌奮戰的最大動力,擔任評審團主席的本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院士表示,行醫近五十載,接觸過許多癌症病友,大部份抗癌成功的病友,除了本身態度樂觀、積極外,親友的陪伴與支持也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此次選出十大抗癌鬥士中,最令人感動的就是罹患乳第四期的邱美惠,在忙於照顧已罹患鼻咽癌第四期的先生時,民國93年突然發現自己也得了乳癌,在夫妻雙雙罹癌的情形下,美惠發揮為母則強的勇氣,勇敢的接受癌症治療,並搬到彰化鄉下積極安排孩子的未來,而美惠最不放心的就是發展遲緩的小兒子,一直猶記當時醫師告訴自己乳癌復發轉移肝臟的那天,小兒子也同時學會開口叫媽媽。然而美惠將化小愛為大愛,投身伊甸志工照顧身障孩子,教導孩子學習獨立照顧自己,即使先生已早一步離開,但美惠卻把對先生的思念,轉化為愛的分享,投身講座、製作愛心卡片等服務,想讓大家知道,世上最珍貴的禮物,就是「活著」,能付出就是生命最大的價值。現場也邀請到未發片歌手王翰、智淇及金曲新人獎得主阿爆,一同為在場的抗癌鬥士獻唱,並且也特別為抗癌鬥士譜寫一首歌曲《用生命愛》,鼓舞抗癌鬥士用鬥志把握當下,收起感慨念頭,相信活著就是最無比精彩的事,還有歷屆鬥士也將參與《守護你的心》、《牽著我的手》歌唱演出,以歌曲說出對親友一路陪伴的感謝,並傳承抗癌鬥士永不放棄的精神。

恐慌症發作別怕 找專家協助最好

恐慌症發作別怕 找專家協助最好#陪伴

恐慌症,顧名思義,指的是反覆的恐慌發作,而且會擔心之後有更多恐慌發作。恐慌症發作時,常被誤認為是一般身體問題,例如甲狀腺方面的疾病、心臟僧帽辦脫垂、心悸、心臟功能不良等。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醫師吳佳憬表示,恐慌症發作往往開始於青春期的晚期到成年期35歲左右。發作時會有一段時間感到強烈害怕或不舒服的感受,並突然發生下列四項(或四項以上)症狀,而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例如:心悸、心臟劇烈跳動、出汗、發抖、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哽塞感 、胸悶、噁心或腹部不適、頭暈、失去現實感或感覺失去自我、害怕或感覺即將失去控制、害怕即將死去、麻木或刺痛感、冷顫或臉潮紅。曾經有恐慌發作的朋友,其實不必恐慌,每一百人可能就有四個人曾經這樣發作過。當您有上述這些情形,持續一段時間,而且已經造成生活上的困擾時,可以前往醫療院所精神科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建議與協助,幫助恐慌症狀的改善。延伸閱讀「恐慌症」: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31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