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

熟女睡不好愛賴床 改善睡眠障礙有解

熟女睡不好愛賴床 改善睡眠障礙有解#日光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也常常睡不好嗎?一名64歲的劉姓婦人,自從更年期過後便飽受睡眠障礙之苦,常常半夜翻來覆去、睡睡醒醒,夜間無法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導致日間精神不佳,常常賴床睡到快中午才起來,不僅無法專心做事,更常常覺得自己很累,永遠都睡不飽形成惡性循環。為血液進行日光浴 增進神經修復速度台中烏日林新醫院家庭醫學科古育瑄主任表示,由於劉姓婦人對於服用睡眠藥物有所顧慮,來到健康管理中心安排靜脈雷射治療,在治療進行到第三次時,劉姓婦人明顯精神變好、活動力增加。患者自述,早上開始可以早起與家人到公園運動,白天也更能集中精神做家事,身邊親友看到都覺得改善不少,劉姓婦人完成一個療程的10次照射後,失眠的問題也改善許多。許多人一開始聽到「ILIB低能量靜脈雷射」,常常滿臉狐疑地問:「那是什麼?」古育瑄主任分享,可以想像成是在幫血液進行一場日光浴,利用光纖將低能量紅色雷射光導入靜脈血管中,使紅血球、血小板及血管壁等細胞吸收能量,清除有害自由基,增進神經修復速度,進而改善一些常見疾病,像是失眠、眩暈、腦血管病變(如中風等)、手腳麻、脊髓損傷等其他神經系統病變。靜脈雷射為輔助療法 不能取代正統治療古育瑄主任強調,針對頭痛與失眠一般可在一至二個療程內獲得幫助,由於每一種疾病所需要的療程次數不一,建議可以先至家庭醫學科或健康管理中心諮詢及評估。針對裝有心臟節律器患者、懷孕、癲癇、甲狀腺疾病患者、發燒感冒等族群,則不建議接受靜脈雷射治療。此外,靜脈雷射為輔助療法,並不能取代正統療法,務必要搭配其他正規治療。

小麥色正夯 日光浴烤到多熟比較好?

小麥色正夯 日光浴烤到多熟比較好?#日光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台灣這幾年來非常流行黑肉正妹,很多我喜歡的藝人都是黑肉系的,像是張鈞甯、辜莞允、林可彤之類的,或是日本的武井咲、內田有紀(雖然我內心永遠的本命是北川景子),那種膚色如果是在女生身上的話叫做「健康小麥色」,男生則叫做「古銅色」。皮膚黑會讓人有一種「經常在外面活動」的印象,如果又加上精瘦的身材,就會升級為「經常在外面活動並且熱愛運動」的健康形象,雖然我們身邊都有很多皮膚黑的胖子。 日光浴存在紫外線曝露風險有些人是天生皮膚就黑,有些人是專程去海邊晒黑,甚至現在一些美容中心還有幫你人工烤黑的高科技儀器。我自己是天生白肉,即便是很努力去晒太陽,只要幾天沒持續晒就會立刻白回來,像我當兵新訓的時候天天烤肉,一下子就焦了,結果一下部隊到內勤單位,沒幾天就和白斬雞沒兩樣,雖然有很多女生羨慕我的天生麗質,但是對於以「成為嵐山渡月橋旁的帥哥人力車伕」為目標的我而言是非常困擾的。UVC 是紫外線中最危險的一段日光浴的主要成分是太陽光,光譜橫跨了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其中紫外線的能量約占太陽光總能的8%。當然我們都知道紅外線和可見光都是非游離輻射,照再多也不會死,不過「紫外線是游離輻射嗎」?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答案都對也都不對,事實上紫外線的光譜恰好連接著可見光與X光,所以它有一部分是非游離輻射,一部分是游離輻射。令人驚訝的是,做日光浴所存在的風險主要並不是來自游離輻射曝露。 對於紫外線,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紫外線並不是紫色的,因為是「紫色之外的光射線」,除非你有什麼超自然力量,否則一般情況下肉眼是看不見紫外線的。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可以分為UVA(長波長,約95 ∼99%)、UVB(中波長,約1 ∼ 5%)、UVC(短波長,幾乎被大氣層吸光光)3種,我們都知道波長與頻率成反比(國中物理),又知道頻率愈大能量愈強(高中物理),由此可知UVC 是紫外線中最危險的一段,也是開始成為游離輻射的一段。大氣層防紫外線能力越來越差 一定要適當防曬好家在,紫外線和其他游離輻射比起來相對是低能的(能量低的意思),基本上連空氣都可以擋得下來,所以理論上絕大部分的紫外線在進入地表前都應該已經被臭氧層給吸收掉了。但是也別高興得太早,因為近幾年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大氣層防禦紫外線的能力愈來愈差,如果沒有適當的防晒還是會非常衰的。 既然只有UVC 是游離輻射,而且絕大部分被擋在大氣層外,我們是不是可以安心接受UVA與UVB 的照射呢?完全不是這個狀況!事實上紫外線傷害DNA的方式並不是因為游離, 而是DNA可能遭受UVA所產生的自由基(free radical)與活性氧類(reactive oxygen species)產生間接斷裂,或是吸收UVB後直接斷裂,因此即便是非游離輻射的紫外線波段仍不能等閒視之。大家都是知道晒傷是很慘的,幾個小時之內就會開始紅腫,然後痛個1、2天,接著就會開始變黑,然後脫皮。當然你也可以往好處想,DNA破壞多半一天就修復完成了,反正一個禮拜之後又是一條好漢,不過真相是經常接受紫外線的曝晒會造成皮膚老化甚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紫外線指數分級防晒係數效果防晒係數可以延緩晒傷的時間倍率早期大家比較關注UVB,不過現在我們愈來愈重視UVA的傷害,一般去買防晒乳的時候可以看到2種防晒指數, 一種叫做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防晒係數),這是專門針對UVB 所設計的指數,意思是你擦了之後可以延緩晒傷的時間倍率。而針對UVA防護的時間倍率則有很多種版本,我們常見的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日本的規格,因為在台灣大家都買日貨, 所以經常看到, 可以分為PA+、PA++、PA+++ 3種,分別代表可以延長曝晒時間。大部分的防晒乳無法有效阻斷所有波段的UVA好比說有一瓶SPF 50PA++ 的防晒乳,假設你平常晒10分鐘就會黑,那麼擦了之後,就能防UVB 50分鐘,防UVA40到80分鐘。在選購時,當然就是選數字愈大、加號愈多的防晒乳是最好的了,此外,最好在出門前15分鐘到半小時就擦,才能在踏出家門的那一瞬間產生效果。不過這東西就像宇宙超人的變身一樣,是有時間限制的,絕對不是擦完之後一整天就沒事了,如果想要持續防晒的話,絕對要定時補充才能達到效果,而且很遺憾的是,現在大部分的防晒乳無法有效阻斷所有波段的UVA。也就說是我們擦了防晒乳出去晒太陽,把相對有益處的UVB全擋掉了,但是幾乎都是壞處的UVA卻擋不乾淨。一天晒15分鐘即可談到這裡,大家應該開始感覺到矛盾了。我們明明就是要出來晒太陽的,擦了防晒乳結果好處全沒了,那我們還出來晒個屁啊!這感覺跟穿羽絨衣吹冷氣感覺根本是同一個等級的愚蠢。不過命是自己的,你當然有權決定要怎麼決定命的寬度與長度,但是以避免加速皮膚老化、增加皮膚癌風險的角度而言,就是不要晒太陽、不要晒太陽、不要晒太陽,如果要出門,就是包起來、包起來、包起來。如果我們只是卑微的想要獲得每日所需的維生素D,通常臨床上的建議是晒個十五分鐘意思意思就好了,再晒下去又要再次陷入爭論紫外線利弊的地獄輪迴了。 紫外線是不是致癌因子?我們都知道游離輻射(一般所知道X光頻段以上的電磁波或粒子輻射)已經被確認為一級致癌因子,也就是說我們已經確認它們是致癌物了,不過做為腳踏兩條船、橫跨游離與非游離頻段的紫外線,在1992 年時曾因為證據不足而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2A 級致癌因子,和牛、豬、羊肉這些紅肉一樣。到了2006 年,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增加統整了十多年的文獻之後,發現證據已經足夠支持紫外線為致癌物,因此2012 年重新將紫外線移到了一級致癌因子,也就是正式確認紫外線為致癌物質。所以出門最好還是擦個防晒比較好。 (本文摘自/怕輻射,不如先補腦/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