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

上班族5免疫危機 3秘訣提升免疫力

上班族5免疫危機 3秘訣提升免疫力#危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研究人員認為,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力也比個性較內向的人好,所以紓解自身壓力、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對提升免疫力也很重要。免疫系統,就如同國家的軍隊,守衛著人體的健康,將有害的細菌、病毒排除在外,要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與其聽信偏方,服用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不如由飲食、生活習慣做起,替自己的身體打造不生病的免疫防線。上班族常遇到的免疫危機免疫力危機1─密閉空間除特定的工作內容,多數上班族工作的環境,都屬於密閉的冷氣辦公室,如果抵抗力過低,只要空氣中存在病毒或細菌,很容易就會感冒。撐著病體上班時,感冒引發的鼻水、噴嚏、咳嗽,不僅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也會成為傳染源,將感冒傳染給同事。免疫力危機2─缺乏運動上班族的活動範圍,多局限在家庭和辦公室之間,在辦公室裡也局限在狹小的辦公範圍內,運動量較學生時期減少許多,新陳代謝也因此而變得緩慢。長久累積下來,身體代謝廢物、毒素的效率變差,免疫力也容易隨之下降。免疫力危機3─營養不均衡的外食習慣經常外食的上班族,容易吃得過多、過油、過鹹,外食的餐點中,又多以肉類為主,蔬菜水果的攝取量往往不足;再加上吃飯時間緊湊,常常狼吞虎嚥地解決一餐,或是無法定時用餐,腸胃消化功能因不良飲食習慣大受影響,無形中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的情況。免疫力危機4─沉重的工作壓力上班族沉重的工作壓力,也是使免疫力降低的因素之一,人只要持續處於緊張的情緒下,就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且為了對抗壓力,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素,使血壓上升、肌肉收縮,但另一方面也會抑制抗體形成,進而削弱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危機5─接觸傳染病機率高如果是必須往返國內外的白領階級,對免疫力的傷害更是雪上加霜,這類族群不僅壓力高於其他上班族,頻繁與外界接觸,更增加罹患傳染病的機率。增強免疫力的秘訣增強免疫力祕訣1─抓住運動的機會現今有些上班族流行騎腳踏車上班,到公司後只要簡單梳洗、換一套衣服,就可以神清氣爽地開始工作,既能省下交通費,還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通勤的上班族,也不妨在上班時提早一站下車,再快步走到辦公室,讓新的一天有個活力十足的開場。回家時也可提早一站下車,緩步走回家,沉澱一天忙碌的思緒,好好放鬆自己。走路的過程中,可以加大手部的動作,乘機舒展筋骨。上班時,可以趁著到茶水間或洗手間的空檔,簡單地伸展一下身體,不管是甩手、抬腳還是轉脖子,都能讓淤塞的血液循環得到紓解。增強免疫力祕訣2─外食也有好選擇選擇外食的餐廳時,盡量選擇菜色較多變,烹調方式較簡單、較不油膩者;每天記得要多吃水果,若真的不方便去菜市場購買水果,也可到便利商店買小包裝的水果。由於上班族壓力較高,每天又要面對電腦等高輻射的科技產品,飲用足夠的水分,有助於排除體內毒素。增強免疫力祕訣3─適時放輕鬆「壓力」是損害免疫力的最大殺手,再忙碌的人,也應盡量避免將工作帶回家,讓自己在睡前有一段放空的時間,以卸下白天的壓力,在夜晚徹底放鬆休息,隔天才能精神飽滿地面對更多挑戰。另外,適時利用假期慰勞自己,無論是在國內或到國外遊玩,或只是待在家裡,都要避免打開電腦處理公事。休假時仍處於緊繃的狀態,即使假期再長,紓壓的效果也有限。上班族避免感冒小祕訣1.多吃蔬果2.室內多開窗通風3.多做運動4.多喝水(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外食族4大危機 快用這招解決

外食族4大危機 快用這招解決#危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危機一/早餐草草解決1) 因為趕著上班所以乾脆不吃。2) 缺乏纖維的高熱量組合:三明治、漢堡+飲料(如紅茶、奶茶、咖啡……);飯糰、蛋餅+豆漿。危機二/午餐外食1) 小吃店、路邊攤的重口味飲食。2) 便當、速食店套餐全部吃下肚。3) 三明治或薯條等營養不均衡的食物。4) 含糖飲料或咖啡餐後不離手。危機三/晚餐大快朵頤1) 熱炒店、夜市小吃不知不覺吃進一堆油脂。2) 吃到飽餐廳不吃到撐絕不罷休的過量飲食方式。3) 特愛吃小火鍋裡的加工食物及高熱量鍋底。4) 習慣晚吃或睡前吃宵夜。只重視某一餐、份量完全集中在某個時段都是不對的,這樣容易產生補償心理而暴飲暴食。外食族宜將進食份量平均分攤,並且選擇對的食物(種類、烹調方式),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下午三點以前吃完一天裡必須攝取的七成份量。危機四/喝水量不足減重時最常見的錯誤習慣,就是改喝低卡或零卡飲料!雖然某些飲料如此強調,但其中所含的糖分累積下來也很可觀,會讓你提早跟贅肉當好朋友喔!而白開水不具熱量,不管喝多少都不會變成脂肪。一天應喝每公斤體重攝取30~35c.c.水,例如:50kg×30~35kg/c.c.=1500~1750c.c.,且2/3應在白天喝完,因為這段時間的活動量較大,水分容易被代謝利用,不容易積存體內引起水腫。飯後30分鐘飲一杯茶,幫助新陳代謝,加速循環代謝率。(本文摘自/7天吃對順序肚子一定瘦/台灣廣廈出版)

8大危機 高齡孕媽咪該知道!

8大危機 高齡孕媽咪該知道!#危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每位孕媽咪都希望自己能平安度過孕期、順利產下寶寶,高齡準媽媽雖然已克服懷孕門檻,但孕期中隨之而來的各種狀況,使得孕媽咪與寶寶都得面臨比一般人更高的風險性。提前準備、隨時調整身心狀態事先認識以下潛在的生理問題,提前做好準備與各項檢查,隨時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不但能因應孕程可能發生的種種挑戰,也能讓妳在產後迅速恢復健康與體力、全心照顧新生兒。1)     畸形兒機率高/以數據來說,35歲以上孕婦懷有唐氏症寶寶的機率是1/300,滿40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則提升至1/100。2)     流產機率增加/由於高齡懷孕者比較容易出現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情形,女性在30歲左右懷孕,其自然流產率約在10%,過了35歲約為25%,40歲以上的話則超過3成,甚至達到50%!3)     早產機會高/40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早產的風險與年輕孕婦相比,高出將近50%,主要還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體質與子宮環境的健康度卻相對變差,不利於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容易在妊娠中後期發生異常,導致寶寶提早出生。4)     自然產比例較低/臨床上很多高齡產婦擔心自己體力不足,或為了避開生產時可能產生的風險,早早便決定採剖腹方式生產。5)     產後恢復較慢/年過35歲之後,年齡越大的女性在經歷懷胎、分娩後,生理機能及生殖器官需要康復的時程也會比年輕媽咪來得較長。6)     不利於寶寶體質健康發展/高齡女性的卵子健康、子宮環境、為胚胎供應營養的能力,一般而言都會比適齡懷孕女性的狀況較差,就連胎兒體型,都會出現過小或過大的可能性。7)     併發症多/年齡越大的女性,身體因受孕後產生變化,在懷孕期間得到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及其他併發症的機率也比年輕產婦為高。8)     多胞機率大/為了提升胚胎著床的成功率,醫生一次植入數個胚胎的比例高,導致產生2個以上的受精卵,懷雙胞胎、多胞胎的發生率也大為增加。懷多胞胎 應早期考慮減胎很多人可能會羨慕只要辛苦一次、便可擁有2個寶寶,事實上,這些媽媽不但在孕程中負擔極重,母嬰二人所面臨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等併發症、容易早產、剖腹產、早期破水的機率也遠比一般單胞胎者更高,而若發現產婦懷有多胞胎(三胞胎以上)時,醫師在必要時會在妊娠早期考慮是否進行減胎,以保障母親與寶寶的健康。(本文摘自/吃對營養順序孕媽咪好孕又快瘦/台灣廣廈出版)

手工皂暗藏危機!幼兒使用反起紅疹

手工皂暗藏危機!幼兒使用反起紅疹#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注意!皮膚護理產品標榜純天然,可能暗藏危機!進入乾燥的冬季後,幼兒肌膚因粗糙、紅疹就診人數增加約3成,醫師指出,許多父母認為「天然的尚好」,市面上標榜純手工製作、無添加防腐劑的幼兒皮膚護理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在網路商店竄紅,新手爸媽趨之若鶩,然而卻有媽媽發現,使用自認天然的手工皂,反而造成小孩皮膚起紅疹的現象。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周怡宏表示,近年最夯的純手工製品或者無添加防腐劑的產品可能暗藏危機,並沒有真正的純天然手工皂,其中添加的油脂、皂鹼,甚至香料,都對人體的皮膚有造成過敏的可能性,應選擇經過人體皮膚測試的產品才有保障。沐浴乳加水 當心細菌滋生反感染市面上販售的外部清潔產品很多,只要標榜「純手工」或是「無添加防腐劑」,都讓家長們安心不少,然而如製作過程多在開放空間進行,未經嚴格把關及滅菌處理,都可能讓細菌進入產品。此外,很多爸媽會在罐狀沐浴用品快用完時加水,然而台灣濕熱的環境,如未添加防腐劑保存,將容易滋長細菌、黴菌,造成幼兒皮膚受感染,紅疹、發癢等皮膚問題更加嚴重!他強調,使用合法的防腐劑,並且使用的含量在合法範圍,並不會造成幼兒過敏產生。諮詢母嬰親善醫院 作為選擇產品參考成分檢驗與製作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然而一般父母並不知道如何挑選成分,周怡宏醫師說,最簡單的方式,可參考母嬰親善醫院長期使用經驗及反饋,因母嬰親善醫院是接觸與照護最多新生兒的醫療單位,新生兒肌膚照護品首重安全,專業醫護人員遵循實證醫學原則協助家長,爸媽選擇產品更放心。過敏起紅疹 冰敷、喝大量水緩解周怡宏醫師建議,若家中嬰幼兒不慎出現紅疹、搔癢情形,首先應停用懷疑造成過敏的產品,並且以冰敷方式減緩孩子的不適,冰敷時間不超過15分鐘為原則,此外大量喝水,代謝過敏原,若仍未改善就要馬上就醫;他再次呼籲,新手爸媽應選擇專門為嬰幼兒皮膚設計的產品,經科學實驗證實與製作過程有專業醫護人員把關的產品,較有保障。

天冷注意!氣溫每降2.7度 增6%中風危機

天冷注意!氣溫每降2.7度 增6%中風危機#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冬季來臨,冷氣團南下,早晚溫差明顯,身體容易出狀況,醫師表示,溫差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與血壓改變,進而誘發腦中風;且根據研究指出,攝氏溫度每改變2.7度溫,即可增加6%的腦中風機會。久坐、肥胖是高危險群氣溫的改變越大,中風的機會越高,南投醫院神經內科張嘉為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與老年人須格外注意,避免暴露於溫差太大的環境,尤其有早起運動習慣的老年人,可將運動時間向後調整,晚點出門,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風險。腦中風為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3位,也是造成身障的主要原因之一。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心律不整、久坐不動生活型態、家族中風病史、年紀大等,經由適當的治療與控制可以減少中風的機會。注意保暖措施 等太陽露臉再出門張嘉為醫師表示,腦中風常見的症狀包括突發性的單側肢體無力、感覺異常、臉歪斜、說話不清楚、複視、步態不穩、失語症等。民眾應提高警覺性,身旁有人出現以上症狀,應迅速送醫,掌握黃金搶救時間。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也表示,冬天來臨,中風機會增加,民眾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外出宜身著保暖大衣、帽子、圍巾、厚襪子。出門前建議活動四肢暖和身體。早起運動的老年人應調整外出時間,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

C肝盛行擔心癌症危機?5指標估算風險

C肝盛行擔心癌症危機?5指標估算風險#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台灣早期是B肝帶原流行區,也是全球少數C型肝炎盛行率超過3%的國家,肝癌風險不言而喻;然而醫療科學進步,肝癌風險已經可以預測!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帶領研究團隊,最新研發「肝癌風險預測模式」,利用5大指標來預測肝癌風險。肝癌風險預測 準確率達7成此預測模式乃來自研究團隊對全台1095名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長達15年的長期追蹤,找出危險因子以及風險比重,以此建立肝癌風險預測模式。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PLOS ONE》,受到全球醫學界重視。團隊成員、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李美璇博士指出,此風險預測模式可藉由年紀、肝功能指數、C肝病毒量、病毒基因型、與肝纖維化程度等五項指標,作為肝癌風險預測因子。計算帶有上述風險因子的分數進行加總為0~22分,可準確地推估未來5年、10年與15年內罹患肝癌的風險,準確度高達7成。此長期追蹤分析發現,年齡越大、肝功能指數高、C肝病毒濃度越高、病毒為第一基因型,或已經有肝硬化的患者,未來罹患肝癌的風險越高。舉例來說,一名56歲的男性肝功能ALT指數80、肝纖維化指標(AAR)比值大於2,有肝硬化,血液檢測得到病毒,且感染的是較難治療的第1型C肝病毒,風險分數會達到21分,預估未來10年肝癌機率超過5成,未來15年則達8成。台灣流行1b型 罹癌風險較其他亞型高李美璇解釋,C型肝炎病毒常見有6種基因型、至少50種以上的基因亞型,主要在是流行病學地理區域分布,以及治療的反應上有所不同。第1型是日本、台灣、中國、韓國最常見基因型。特別是1b則是台灣最主要的C肝病毒亞型,一旦感染不但難治,且惡化速度快,罹患肝癌的風險更是感染其他亞型患者的1.85倍,也就是說罹患肝癌的風險增加8成5。由於C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造成肝硬化、肝衰竭、以及肝癌,甚至腦中風、腎臟病等肝外病變風險也增加。李美璇呼籲病患,及早治療,透過有效清除體內C型肝炎病毒,減低肝臟發炎以及肝臟纖維化的進展,進而減少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的發生率及整體死亡率。

工時長、壓力大 職場「三低」族陷憂鬱危機

工時長、壓力大 職場「三低」族陷憂鬱危機#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林小姐外型亮麗,曾任職於國內電子大廠業務,外人很難看出她長年飽受憂鬱、躁鬱之苦,3年前,林小姐任職的公司景氣影響,不得不開始裁員,再加上本來的業績壓力,讓原本樂觀的她漸漸變的鬱鬱寡歡,睡眠品質也大幅降低,最後不得不離開職場,並且開始足不出戶,把自己關在家中。林小姐就醫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重度憂鬱症,持續3年的治療,終於讓她重拾笑容,也回到職場,恢復正常生活。身心科診所黃偉俐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造成情緒大幅波動,但透過專業協助及正確的診斷,並且搭配用藥治療,患者就能夠抒發心理壓力,讓憂鬱的症狀得到改善。職場壓力大 身心科門診量漸增他表示,景氣不佳帶來工作壓力,統計有2/3民眾會因為減薪或裁員,造成的焦慮和壓力的情形,進而可能使自殺率上升。全球需求放緩,在產業調整與市場瓶頸下,台灣出口飽受影響,呈現負成長,甚至不少大企業傳出實施無薪假、裁員減薪,造成「職場三低族」的出現,也就是低薪資成長、低生活期待以及低身心耐受。黃偉俐醫師進一步說明,面對大環境情況普遍低落,隨著「三低」族群增加,身心科門診量也逐漸增加,可以預見未來面臨壓力,身心出問題的個案數將越來越多,且恐出現「三高」風險,即是無薪假人數增加,進一步造成失業風險高、工作時間長而導致感情與失婚風險高,另外則是壓力太大造成身心健康風險高。適時尋求諮商 培養興趣抗壓身心科醫師賴虹均也表示,培養興趣,調劑身心狀態和釋放壓力,並且維持適度並良好的社交,也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必要時尋求諮商,她強調,諮商不代表病情嚴重,其內容可以包括職場、職涯、家庭、人際等領域,做一番整理,再重新出發。

萬聖節吃過多糖 童恐陷肥胖、蛀牙危機

萬聖節吃過多糖 童恐陷肥胖、蛀牙危機#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不給糖就搗蛋!」萬聖節將至,許多學校、幼稚園及師長提前準備了各式各樣的糖果讓孩子體驗節日的樂趣,卻疏忽了這些色彩鮮豔的糖果,暗藏著高糖、高熱量危機,不僅容易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等問題,過量的糖也易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恐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近半數童 每週攝取1次糖果依據調查顯示,有57.4%的3~6歲幼兒、45.5%的7~9歲兒童、45%的10~12歲兒童每週至少攝取1次糖果;國健署社區健康組組長陳妙心指出,年紀越小的幼兒糖果吃越凶,其中3~6歲幼兒平均每周攝取4次;7~9歲的兒童每周攝取超過3次;10~12歲的兒童每周攝取近4次。因此,國健署提出橘色萬聖節3撇步,讓孩童開心過節而不掉入繽紛糖果所設的健康陷阱中。1) 選天然水果/選擇秋季盛產的橘、紅色水果,如柿子、木瓜、柑橘等來取代糖果。這類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C及β-胡蘿蔔素,可增進皮膚健康及幫助牙齒和骨骼的發育與生長。建議每天攝取2份水果,以提高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2) 選原味堅果/各類堅果含有許多不同的礦物質,如鉀、鈣、鋅、鎂等,及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和膳食纖維,有助於心臟正常功能、可以抗氧化及促進腸胃蠕動。建議父母選擇無調味的堅果作為萬聖節零食之一,但是要特別注意,堅果油脂含量較高,建議每日1份即可,約為5顆腰果或5顆杏仁果或10顆花生的份量,若攝取過量,也可能造成肥胖,或引發相關健康問題。3) 闔家戶外運動去/今年萬聖節正逢週末假期,父母可帶著孩子們與親朋好友一起騎腳踏車、健走、爬山等戶外活動,不僅可增進親子關係,亦可促進身體健康及預防近視發生或惡化。建議兒童每天都應至少達到中度身體活動60分鐘以上;運動不僅可以減少罹患慢性疾病,還會刺激體內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長高,幫助體重控制。國健署也提醒,孩童喜愛的含糖飲料若攝取過量會造成身體負擔,應盡量避免讓孩童飲用,並養成多喝白開水或低脂乳的好習慣。此外,建議父母可帶孩童接觸大自然及體驗農場生活,藉此讓孩童認識食物中的營養,並建立正確飲食的觀念,珍惜食物、落實健康飲食習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