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兒童月刊《巧連智月刊》發聲明表示商品即將轉型,將於3月1日起停止受理新(續)訂閱,其中人氣角色「巧虎」陪伴許多幼兒成長。對此,不少家長表示崩潰,希望孩子能繼續閱讀紙本模式,引發家長們瘋搶最後一波。《優活健康網》特摘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分享巧連智停刊的心得,他認為對孩子有正向影響的媒介,還是紙本、閱讀、實體的玩樂與親子互動。
日前,兒童月刊《巧連智月刊》發聲明表示商品即將轉型,將於3月1日起停止受理新(續)訂閱,其中人氣角色「巧虎」陪伴許多幼兒成長。對此,不少家長表示崩潰,希望孩子能繼續閱讀紙本模式,引發家長們瘋搶最後一波。《優活健康網》特摘親職教育講師魏瑋志(澤爸)分享巧連智停刊的心得,他認為對孩子有正向影響的媒介,還是紙本、閱讀、實體的玩樂與親子互動。
暑假是親子陪伴高峰期,知名蛋糕品牌亞尼克連續19年舉辦的「亞尼克寫生比賽」,因疫情影響改線上舉行,睽違3年,今年再度回歸實體舉辦,「第19屆亞尼克寫生比賽」預計7月30日(日)早上在大安森林公園(主軸廣場)舉行,交件就有機會抽香港雙人來回機票大獎,今年現場再加碼舉行「偶爸偶驕傲父子創意變裝秀」,力邀「偶爸們」一起加入陪伴行列,同時提前為88父親節親子同樂先暖身。活動自即日起至7月23日(日)開放報名,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免費參加。 長期關注親子陪伴議題的亞尼克,舉行寫生活動等親子活動,以分享讓心融化,同時關懷親子關係從「陪伴」出發,從「愛」分享,強調親子互動每一個環節的重要性。有感早年因創業疏於陪伴孩子的亞尼克董事長吳宗恩表示:「舉辦實體寫生比賽已經是亞尼克每年最重要的傳統,前幾年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今年終於回歸實體,希望在暑假期間為更多家庭走出來,創造親子陪伴同樂時光,也是亞尼克企業最重要的公益與社會回饋活動。」 超過八成民眾認同有爸陪伴孩子更有創意,五成民眾觀察老爸較不擅表達 「2023親子陪伴調查」,針對家庭親職父親角色,進行線上回卷調查,結果顯示60.1%認同疫情期間父親的壓力增加,調查也顯示受訪者觀察身邊家庭父職角色,對孩子愛與關懷表達程度,有52.9%的父親得分僅3分以下,包括會關懷但次數不多有32.4%(3分)、較不擅表達也16.7%(2分),以及少關懷也少開口 3.8%(1分)。但80.9%受訪者認同願意給家庭父職角色者鼓勵,有助讓親職、親子關係更正面循環,更有82.2%認同親子陪伴有父親加入,孩子變得更有創意、更快樂。 親子陪伴有爸真好,別把父親當付清,爸爸陪伴好處多多! 調查也邀請兒少心理專家-馨動物理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陳語箴分享,並提供父母專業建議,臨床心理師表示:「父親不等於付清!親子陪伴中,爸爸的陪伴好處多多,不僅有助於建立強而有力的親子關係,影響孩子日後的自尊心、人格發展、對他人的看法和情緒調節能力,孩子天生喜歡探索世界,爸爸通常是很好的領航者。研究指出,爸爸傾向接受孩子承擔較高的風險,支持孩子的自主性和探索精神,有助於奠定孩子良好的學習基礎,並在未來有更佳的適應力及學業表現。有效地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支持,接納並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與自主性,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自發、創造力和自我價值感。」
父母常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主要的學習模仿對象。人們隨著智識成長,或多或少認知到雙親的性格如何形塑甚至影響了整個家庭的命運,我們該如何擺脫在無形中承繼的缺陷,避免重蹈覆轍?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分析,儘管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影響無可迴避,但我們能夠從挫敗中意識到,並選擇改變、學習,掙脫宿命。以下為原書摘文:
家庭教育影響人格塑造深遠,同樣是被父母呵護的小寶貝,有些人自信自在,有些人卻自私自大,為什麼?諮商心理師王雪岩在《隱性虐待》一書中,解釋「寵愛」與「溺愛」的區別,指出「溺愛」剝奪了孩子學習與適應挫折的機會,只是照顧者的自我滿足。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宇的筆芯盒被同學搶走了,他出手打了人。NG但常見的家長想法是:你不可以打人,即使對方搶了你的東西,打人就是不對!幹嘛這麼小氣,筆芯盒再買就有,送他啦!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指出,我們換個場景,如果今天是你的iPhone被搶走,你的心情會如何?(在思考孩子的問題時,請依照孩子的認知功能以及所有的資源來思考,或許孩子珍視文具的感覺,會跟我們珍視手機或名牌包的感覺一樣)。 孩子在生氣時,家長通常不會在第一現場,有時可能是聽學校或安親班老師轉述,此時,請冷靜的觀察一下孩子的情緒,是忿忿不平還是有些得意,或者在觀察大人的反應?心理學家Purcell 跟Murphy 認為,生氣是可以分類的,其中就隱含了生氣的原因: 隱藏的生氣(Masked anger)有些孩子明明在生氣,但卻不承認,他們擔心生氣之後,反而會惹怒大人,因為他們相信或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好的、沒用的,所以會想要隱藏自己的生氣來取悅他人。在孩子心裡的確產生了生氣這個情緒,他們會很隱諱的表現出來或透過另一種形式,像是酸言酸語、被動攻擊等,例如孩子被要求做某些事的時候,會有點不悅、甚至自嘲的說:「我可以說不嗎?」 另外,有些孩子會因為自己做不好某些事而生氣,或者因為自己的生氣而生氣。所以,自尊心也是孩子在處理生氣時的一個重要因素,擁有健康自尊心的孩子,可以誠實且正面的處理自己的缺點或他人的侵犯,而自尊心較低落的孩子,要嘛不是繼續將生氣藏好藏滿,或者就是透過誇張的方式來表達生氣。 爆炸式的生氣(Explosive anger)解決生氣的情緒,其實也是一種生理需求,當情緒發洩完之後,其實會感受到輕鬆,孩子要學習的,就是在適當的場合、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生氣。舉個不太文雅的例子,就跟忍大便一樣,雖然忍大便很不舒服、解完大便很輕鬆,但我們依然要學習在有便意的時候,看看當下的場合,尋找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所去解大便。 當孩子不想要去控制生氣、任由生氣的情緒亂竄時,就像火山爆發一樣。在生完氣,理智恢復之後,又覺得剛才這樣是不好的,開始自責。直到下次再遇到生氣的情境,一樣不知道該怎麼控制,而上次不當生氣的自責又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或罪惡感,更容易生氣……就這樣一直循環下去。 通常在較為敏感、較為防備的孩子身上,容易陷入「先下手為強」的爆炸式生氣,也因為通常會收到效果,例如生氣之後別人就不敢惹你而解除了焦慮(當然也不太可能跟你當朋友)、藉此而逃避責任(就算被罵,至少轉移了焦點)、得到自己想要的(大人妥協),讓孩子重複這種不適當的生氣模式。 慢性生氣(Chronic anger)有些孩子是一天到晚都處在一個中低強度的生氣情緒裡,好像看什麼都不順眼、對什麼都不滿意,或者因為某件事而記仇。 不管任何情緒,只要當下沒有被處理好,它就會像重金屬一樣累積在體內,是一種慢性中毒,也就是為什麼生氣的情緒這麼難被處理,一來是原因可能有很多,二來是當孩子的問題被我們發現時,已經積重難返。 當然,孩子也有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將這些情緒發洩到別人身上。很難想像吧?我遇過許多不想讀書的孩子,許多問我「老師,讀這些書有什麼用?很廢!爸媽一直叫我讀書,他們也很廢!」的孩子,其實很在意自己讀不好書。 那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呢?可能是落後太多了、要追回來很難;可能是太不保險了,如果我認真讀了,成績依然不好,那我不就沒理由可講了嗎?可能是自己或家長設定的標準太高了。做不到,乾脆就說我不想做或生一場氣再說。 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也知道生氣是不好的,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是生氣包含了一些說不出口的話,所以生氣是有用的,生氣是孩子所能想到,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了。要改善親子間的情緒互動,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要先冷靜觀察「多看、多聽、多想、先不說話」。我們對於孩子有很多「期待」或「應該」的想法,他應該要控制情緒、他應該要認真向上、遇到困難應該要主動求助、努力克服。但是在孩子生氣的時候,很少人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大多數人都在說,他應該要怎樣怎樣。 「觀察」與「詢問」孩子的原因,是為了要了解當下實際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了解得越清楚,越能幫助孩子判別哪個時間點,可以做什麼處理或努力。這些細部的處理跟努力正是孩子需要的,他們雖然知道大目標「不要生氣」,但是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執行,甚至不知道有些氣根本就是可以避免的,雖然他們也不喜歡生氣,但是事到臨頭,又只有生氣一途。所以當孩子生氣的時候,如果我們可以推測出原因而回饋給他,孩子的氣會先緩和一些,畢竟他被了解了,生氣有人承接了,也可以感受到爸媽重視的態度。(本文摘自/你的孩子不奇怪/時報出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怎麼照顧1~2歲的孩子?1歲的孩子在想什麼?如何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讓孩子安全探索環境?分離焦慮怎麼辦?照顧幼兒,這些事爸媽一定要知道。 原來要這樣照顧1歲多的孩子! 孩子開始想要獨自探索、想要自己嘗試 湯佳樺心理師指出,隨著孩子逐漸發展到學步期,孩子會開始可透過爬、走來探索這個世界,許多家長會出現的狀況是當孩子在探索時,家長會很快地說「不行」,這樣的反應其實會影響到孩子本身的自主探索。建議家長可將孩子透過爬、行走可觸碰到的範圍,將危險物品收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若會擔心孩子進出入廚房等危險場域,則可用圍欄區隔空間。 在認知能力發展中,建議家長在引導孩子上,以孩子目前所具備的能力作為基準,讓孩子挑戰有點難度的任務(家長輔助)。建議家長可嘗試看看先動口、再動手、最後再示範,一開始家長可先透過口語引導孩子嘗試,例如:當孩子要拼拼圖時,其實他僅需要拼圖旋轉即可,家長可試試看跟孩子說「我在想能不能轉轉看這塊」,讓孩子可以自行嘗試,接著,若孩子成功完成,即可鼓勵孩子「太棒了!媽咪就知道你能做到!」 如果孩子在理解家長所述有困難,家長可嘗試輔助孩子的手,陪著孩子完成;最後,再讓家長先示範後,讓孩子再次模仿學習。其次,家長可先將孩子想要完成的目標以及孩子目前能力可完成的目標分步驟,先讓孩子完成第一步,接著家長協助完成其他步,這也是一個方向。 當孩子想要嘗試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很迅速地跟孩子說不行或說道理,其實以孩子當時的認知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並不一定可理解家長所述。家長可先試想看看,若讓孩子真的去做嘗試,可能會影響到什麼,家長可先將預防措施做好,讓孩子自主嘗試。以穿衣服為例,孩子可能冬天會想要穿短袖衣服,但家長擔心孩子冷,就會堅持要孩子穿外套;但有時候也可以先順著讓孩子穿短袖衣服,接著再問孩子說:「啊!可是兔兔(孩子衣服上的Logo)可能會怕冷,我們幫兔兔穿一件外套。」用相對遊戲化的方式、或順著孩子思考脈絡,讓家長與孩子能夠在正向氛圍狀況下,完成家長原先期待孩子做的事情。 孩子分離焦慮可能較嚴重 若真的要離開孩子,建議家長不要突然消失,應陪伴孩子練習一次又一次的分離。建議家長可先用增加距離讓孩子練習分開,例如:先退到門邊(孩子看得到的的門邊);再退到門後,最後再離開現場。每一次都需要練習,也讓孩子知道家長就算離開,還是會回來。當家長離開後回來,皆需要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勇敢,但若孩子仍無法,不要直接要求孩子一定要接受父母當下的離開。 孩子可能會一直丟玩具 重點要先回到陪伴孩子玩玩具的目的是什麼,若是要建立跟孩子的正向親子互動,有時候需要先順著孩子玩玩具的脈絡,家長可先融入孩子的遊戲情境陪伴著孩子玩,當孩子因為遊戲碰到挫折感到苦惱時,家長再引導孩子可以怎麼做。孩子如果一直亂丟玩具,家長雖然仍可適時提醒孩子這個行為並不適切,試著反應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讓孩子了解家長可以明白為什麼他要這麼做,接著再引導孩子可以怎麼做(跟他說可以怎麼做),當家長只是跟孩子說不可以,可能還是會讓孩子重複用同樣行為來表現,所以建議讓孩子了解到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文章授權提供/嬰兒與母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眼下,最快速找爸媽的方式,或爸媽想了解兒女在想些什麼的方法,都得從網路上的臉書、推特、line下手時,不會滿無奈到悲哀嗎?以後的孩子,還能懂什麼是「共享天倫」、「身教重於言教」嗎?網路孤兒恐誤入歧途對父母親的印象呢?渴望親情的孩子,有人會在網路上尋求他想要的爸媽,看似懂他、會照顧他的哥哥姐姐。但是真的、誰也不知道他所找到的虛擬爸媽或哥哥姐姐實際上會是什麼樣的網友?怎麼確定他虛擬認的爸爸會不會教他罵髒話、入歧途?會不會對他別有企圖?久而久之,這些慢慢長大的網路孤兒,他們還認自己的親生父母嗎?下班前做好情緒轉換很累,可以是個理直氣壯的說詞,因為現實生活壓力真的讓爸媽很累,那怎樣才可以不累?如果剛開始,爸媽就設定家庭生活該有的樣子:一個父母親該教養小孩的生活模式,那麼自然而然,爸媽也就學會拒絕上司過多、過度的不合理要求。網網相連跟回家的工作、責任,也應該要設下防護網,避免「家破病毒」入侵到家裡來。我會建議,當父母親回到家的那瞬間,門口應該擺個鏡子,提醒爸媽照照鏡子,你的臉,應該要換成一張爸媽的臉,而不再是企業的優秀員工,這樣你的孩子才不至於變成3C橫行下,被掠奪親情的孤兒,才會展開雙手來迎接你回家當爸爸、當媽媽,而不是去迎接你隨手塞給他的手機或平版。10歲前是黃金關鍵期累了嗎?在下班前,應該休息一下,把自己進入到另一個狀態,做一些情境的轉換,或許你應該喝杯咖啡,提振一下精神。身為父母親的確有很多公私角色,在家中必須要執行的任務,或者該說「為人父母的義務」:要當老師去輔導沒搞懂的功課、又要當爸媽去指正他不好的言行、又要當朋友聽他談談今天發生的事、要當大玩偶陪他玩樂。我敢說,這是一件超級複雜的工作、非常挑戰已經疲累一天後身心的負荷,這,絕對不會亞於父母在白天的職場辛苦。工作可以調整,可以跳槽,可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我碰過了許多優秀企業高階主管,在事業有成之後,我問他們:「有沒有什麼事情,是曾經覺得最遺憾的?」好幾位都告訴我:「如果可以重來,我希望能夠多陪陪家人。」事業的成功可以為你帶來光環,可是教養的失敗,卻是整個社會都要承擔責任!而且孩子在行為的塑造、好習慣的養成,是有所謂黃金關鍵期的,通常在10歲以前。孩子如果還沒養成一個壞習慣之前,被糾正、教導的機會是很高的;可是一旦10歲以前他已經養成一些難以戒除的習慣,那長大以後,將是不太容易被治療的。10歲前應由父母監督科技產品的使用內容孩子在10歲以前要使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有父母親在旁作陪,督導他們使用的方式、使用時間的長短,以及觀看的內容,孩子還沒建立正確價值觀的時候,藉由父母親的陪伴,可以學會如何正確使用科技產品。到了長大之後,他才能夠知道使用科技產品時應該注意什麼,該控制自己不要過度使用,或者被不良的網站所吸引。有些爸媽告訴我:「把電腦放在客廳,這樣子孩子在用的時候,就可以一面監督。」我覺得這也是個好主意。(本文摘自/SOS,3C成癮怎麼辦/大塊文化出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除了床邊故事外,爸媽和孩子的互動模式還有哪些呢?一般而言,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對周遭事物好奇,越來越喜歡與父母一同遊戲。事實上,透過簡單的互動遊戲不但能夠達到娛樂效果、增進親情熱度,玩樂同時更可以幫助訓練孩子肌力,強化來孩子近端肢體力量,在過程中讓孩子學會運用肌肉力量。多重感官互動 可以幫助舒緩緊繃頭皮「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葉采青表示,即便是這個簡單的遊戲,兒童也可透過這個遊戲,從觸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多感官活動,傳達彼此相愛,互相需要的親情。葉采青治療師表示,炒蘿蔔搭配頭皮按摩,不但能夠舒緩爸爸工作壓力帶來緊繃的頭皮筋膜,加上多數爸爸的頭髮比媽媽還短,因此孩子也能在按摩爸爸頭皮的過程中,容易學習溫柔的力道控制。父母可以行開發動作 強化孩子上肢力量葉采青治療師表示,爸爸大多是家裡扛起經濟擔子的重要角色,在孩子包餃子捏捏捏的途中,透過加強手部力量揉捏,可以適時放鬆爸爸堅如磐石的肩膀,孩子也可藉機強化手部力氣,訓練肌肉生成。另外,比較重口味的爸爸還可以自行開發,加入捶麵糰的動作,讓孩子上肢近端力量有強化的機會。因著父親比較高的需求強度,相較孩子跟媽媽玩,讓這個遊戲有著不同的力度,也讓爸爸享受親子樂趣,同時舒展筋骨。這遊戲不限年齡,不限能力。家有慢飛天使的家庭,也可以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