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

避免肥胖 可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

避免肥胖 可降低退化性關節炎風險#韌帶

退化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一種常見慢性的、漸進性的關節軟骨損傷疾病,特別好發於手部、膝蓋、髖關節及脊椎等處的關節上,是一種與年齡職業性負重有很強相關的疾病。一般來說很少發生在四十歲以下的人身上,但是在過了五十歲之後,退化性關節炎的盛行率則開始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營造、林木、農、礦工業從業人員因職業性負重,也有很高的風險。柳營奇美醫院家醫科蕭旭峰醫師呼籲:避免肥胖,適度增加關節周邊肌肉韌帶強度,可以降低風險。估計全美國約有四千萬人受到退化性關節炎所困擾,男女的比率差不多,其中約有70~90%為七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不是一項容易致命的疾病,但是對生活品質及健康的影響卻是極大的,在西方的研究中,退化性關節炎對健康的衝擊,在女性所有疾病中排名第四;在男性則是第八位。此外退化性關節炎也是一個造成病人喪失日常活動能力(例如:走路、爬樓梯)的重要病因,對於西方的老年族群,退化性關節炎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引起失能的第二大原因。退化性關節炎也往往造成了相當大的醫療資源負擔,全英國在西元2000年共進行了80,000個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總共花費了約四億英鎊的醫療費用,在台灣每年用在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的醫療費用也高達二十多億台幣。因此隨著社會老化程度的進展,退化性關節炎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蕭旭峰醫師表示,傳統上退化性關節炎被認為是一種隨著老化而不可避免的疾病,因此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發生與年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了年齡之外,有關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危險因子,在過去已被廣泛研究且確認的還有:性別(女性多於男性)、種族、體重過重、過去曾有膝關節外傷病史者以及運動、職業上的影響等。根據文獻的結果顯示,從事一些粗重工作,例如:搬運、背負重物的工人,通常比較容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另外對於一些需要較長時間採取蹲姿或是跪姿的工作者,也是疾病的好發族群。就不同的職業類別而言,營造業、林木業、農業及礦業之從業人員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族群。針對各種不同職業上的動作或姿勢所作的研究,結果也發現:蹲、跪、搬舉重物以及長時間走路、爬樓梯等動作,都會提高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性,特別是如果工作中經常需要使用到蹲、跪姿勢同時又需搬舉重物的工作者,其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盛行率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因此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方法,除掉遺傳基因及性別等不可改變的因素之外,蕭旭峰醫師說,最主要的就是要減少關節的負擔及增加關節周邊組織的強度。因為體重是關節負重最主要的來源,所以避免肥胖絕對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第一要務,其次要避免長期負重及關節反覆性的動作。至於適度而正確的運動則可以增加關節周邊的肌肉韌帶的強度,可以減少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危險性。雖然早在1952年,就有研究發現礦工有較高的危險性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後續有關職業與退性關節炎的研究也大都顯示職業上的負重工作與退化性關節炎是有非常高的關聯性,但是一般醫療人員或是職場的工作者還是較少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原因是退化性關節炎大多發生在50歲,甚至是退休之後,因此過去工作上的影響往往被輕忽。再加上長達四、五十年的職業史追蹤並不容易,而且過去的研究中也一直沒有明確的負重暴露與退化性關節炎間的劑量效應關係被證實,所以到目前為止,包括歐美的主要國家在內,都還沒有正式認定因工作負重而引起的退化性關節炎是職業病的一種。然而隨著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兩者之間的關連性,因此如果可以讓大家多了解這方面的問題,對基層勞工採取適當的衛教,進而要求職場提供更多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防護施,不僅可以減少未來龐大醫療資源的支出,同時也可以降低這個疾病對個人及社會健康所造成的衝擊。

冬季要運動、不要傷害

冬季要運動、不要傷害#韌帶

臺灣之光王建民跑壘受傷,今年戰績幾乎交了白卷;跆拳女將蘇麗文也在奧運場上受傷,錯失得獎機會。其實,隨著運動人口增加,但保健知識的不足,運動傷害的案例愈來愈多,專業的運動員尚且如此,一般民眾更應該多留意。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骨科郭家孝醫師指出,運動傷害的發生,原因不外:熱身不夠、配備不足、技術訓練不當、場地不適合、身體狀況不佳、水分補充不夠等。而常見的傷害則可分下列幾種: (一) 肌肉拉傷:占運動傷害的10%~30%,且常被忽略低估。肌肉拉傷分三級,第一級為輕微肌束斷裂,第二級為部份肌束斷裂,第三級則是肌束完全斷裂。肌肉拉傷最常發生在腿及腱肌、比目魚肌、股四頭肌及三角肌等處,急性期(48~72小時內)應予冰敷及適當固定,不宜按摩,以免造成進一步傷害。 (二) 肌腱拉傷:肌腱為肌肉與骨頭相接處,承受的單位面積拉力較大,肌腱拉傷的原因多半為用力不當,或是肌腱構造先天有缺陷。其斷裂位置常見於跟腱、旋轉肌腱、肱二頭肌及股四頭肌,一旦斷裂發生,往往是完全性的斷裂。 (三) 關節脫臼:常發生於肩關節、肘關節或指關節。關節脫臼為一緊急情況,常合併神經受損,若處理不當會造成永久性損傷;因此郭醫師提醒,千萬不可自行關節復位,或隨便採用民俗療法,以免損害擴大。 (四) 韌帶拉傷:韌帶將骨頭與骨頭連接起來,,以維持關節的穩定。當受到外力撞擊、或關節有異常範圍的活動時,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斷裂,使關節活動受限、不穩定甚至關節血腫,於急性期需減少活動、冰敷消腫,並及早進行關節的復健。至於韌帶是否需修補或重建,可待急性血腫消除後,進一步檢查,視個別情況處理。 (五) 過度使用症候群:病變的位置,因年紀和運動類別而異,通常發生於過度訓練的選手,也可能發生在一般家庭主婦身上,甚至像流行電玩WII都可能造成病例。郭家孝醫師表示,大家耳熟能詳的網球肘、高爾夫球肘是這個症候群中較常見的,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休息,或輔助一些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考慮局部注射消炎藥物。當然,預防重於治療,事前的妥善準備,以及對運動的正確認知,才是避免運動傷害的最佳方法。運動雖然是促進身體健康所不可或缺的,但千萬不要因為不當的運動造成傷害,反而減少了運動的益處。

宣導減碳愛地球 摸彩贈鐵馬、傳授避免運動傷害

宣導減碳愛地球 摸彩贈鐵馬、傳授避免運動傷害#韌帶

11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醫師節,為了向維護民眾健康,不辭辛勞的醫師們,表達敬意和謝意,衛生署苗栗醫院特別舉辦「苗醫奥斯卡金醫獎」頒獎典禮;於門診大廳佈置星光大道,讓獲獎醫師分別通過紅地氈上台領獎而備感尊榮;會中還同時為本月生日的醫師切蛋糕慶生;此外,配合宣導減碳愛地球政策,現場除摸彩贈送腳踏車外,並由復健科主任傳授如何避免運動傷害,希望大家都能正確騎腳踏車,不僅增進個人健康,也為守護地球健康,盡一份心力。「苗醫奥斯卡金醫獎」頒獎典禮,由院長李源芳親自主持,李院長首先表示,非常感謝苗醫醫師群,能本著醫療專業和無私的奉獻精神,一年365天都為守護鄉親的健康,兢兢業業、不眠不休地辛勞付出,也期勉醫師群,繼續為營造安心、信心的就醫環境共同努力;立法委員徐耀昌、苗栗縣副縣長林久翔,和李乙廷立委服務處、市公所代表等多位貴賓,均前往會場祝賀,場面隆重且溫馨。苗醫奧斯卡金醫獎共頒發「溫馨服務」、「病歷典範」、「最佳教學」、「最佳人緣」、「團隊貢獻」等五大獎項,其中「溫馨服務」是由就診民眾票選產生,其餘獎項則是由苗醫員工選出,獲獎者皆是實至名歸,非常難得;得獎人分別為1.「溫馨服務獎」:陳伯南醫師(神經內科)、葉宗銓主任(內科);2.「病歷典範獎」:張瓊玟醫師(復健科)、杜時曦主任(泌尿科);3.「最佳教學獎」:邱昭彥主任(放射科)、薛耿銘醫師(精神科);4.「最佳人緣獎」:王蘭福醫師(胸腔內科)、康耀文主任(復健科);5.「團隊貢獻獎」:鄭智元主任(直外科)、王蘭福醫師(胸腔內科)。為鼓勵民眾多運動增健康,及響應節能減碳政策,苗栗醫院也特別準備了4部腳踏車,做為參與投票者之摸彩獎品,並在慶祝大會中,公開抽出劉豐賓(永和市)、郭虹佑(苗栗市)、劉素娥(苗栗市)、鄧文妃(苗栗市)等四位幸運者,各獲得腳踏車乙部。苗栗醫院復健科主任康耀文指出,騎腳踏車運動已成為時下最夯的交通與休閒運動,既省錢、又健康;但在門診中,也發現不少因騎鐵馬不當,造成運動傷害而就醫民眾;康主任說明,騎腳踏車具有「低關節衝擊性」、「有氧」、「休閒」等運動優點,但仍需提醒大家注意,可能形成的運動傷害,例如姿勢不佳(不良騎乘姿勢),或是坐墊位置、手把高度不適當,均可能造成膝蓋、肩膀、上臂及頸部、腰部的僵硬不適,另外過度運動造成重複性傷害、意外傷害(比如摔傷、車禍)等。康主任進一步說明,座墊太低、太前或太後,會形成膝蓋或肌肉負擔偏,而出現不適的症狀,例如坐墊太低,膝蓋必須增加過度彎曲,就容易因韌帶或是髕骨關節受過度擠壓,疼痛發生在膝蓋前側;坐墊高度太低,騎車時脖子順勢後仰,壓迫到頸椎;坐墊太高,加上輪胎灌太飽,震動太大,騎車時腰椎、薦椎易受到震動造成壓迫;以上注意原則,建議民眾多加留意,才能輕鬆享有騎乘鐵馬的樂趣。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

一站起來腳就麻 ”脊椎孔狹窄”作祟#韌帶

60歲陳先生(化名)最近三個月一站起來雙腳就有麻木的感覺,剛開始還能勉強走一段路,可是最近幾個星期症狀加劇,走不到十公尺,就因為腳又麻又痛而不得不坐下來休息,不過這些症狀只要坐下就會改善。神經學檢查結果發現陳先生雙腳的肌力正常,站立時,從腳底到腰部的位置感覺都是異常,但雙下肢的動脈搏動正常,代表血液循環方面沒有問題。所以,研判是腰椎的脊髓神經受到壓迫。於是安排腰椎的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在腰椎第三、四節的脊椎孔有明顯的狹窄,因此,只要他一站起來,狹窄的脊椎孔就會壓迫到裡面的脊髓,造成腳麻及痠痛的症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科-周秉箴醫師表示,腳麻的原因有很多,局部神經或脊髓神經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等都會造成下肢麻木或無力。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則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脊髓神經的周圍其實有腰椎骨骼韌帶肌肉等嚴密的保護,但是隨年紀增長,椎間盤突出、骨刺形成、脊椎滑脫、韌帶肥厚等原因都會造成脊髓所在的脊椎孔狹窄,進一步壓迫神經。嚴重的話,有可能進展至下半身癱瘓。但只要及早治療,都可以恢復得不錯。周秉箴醫師提醒民眾,長期姿勢不良或是從事粗重工作都是脊椎孔狹窄的危險因子,因此,民眾應該隨時注意日常生活的站姿及坐姿,千萬不要在辛苦了大半輩子以後,正想準備好好享受退休生活,遊山玩水時,卻因「身體的苦楚及功能受限」,而破壞了美好的退休計畫及生活品質!另外,如果有肢體麻木的症狀應及早就醫,才能做正確的診斷及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