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

貝類鮮味怎麼來?認識潮間帶美味食材

貝類鮮味怎麼來?認識潮間帶美味食材#貝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文蛤是家中最常出現的貝類食材,炒蛤蠣、絲瓜蛤蠣都是餐桌上的佳餚,也是孩子的最愛。但相信大家都猶豫過,到底要在市場買泡在水中的文蛤,還是放在冷藏櫃裡真空包裝的文蛤呢?真空包裝沒有空氣,文蛤還會新鮮嗎?國立海洋大學蕭泉源老師分享貝類保存的知識,現在文蛤常常採用真空包裝的形式販售,不僅可以延長架售期,同時也能讓風味提升。肝醣代謝慢 掌控美味的琥珀酸增加貝殼內本身就含有水分,在雙殼緊閉又低溫的環境下,生理代謝變緩慢,可以存活一段時間。而且也因為生理機能延緩,肝醣代謝速度較慢,掌控美味的琥珀酸、丙酸和游離胺基酸的量反而會增加,可以讓鮮味更加豐富。 貝類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不僅低脂、高蛋白,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牛磺酸、精胺酸、EPA/DHA以及鋅。牛磺酸是許多能量飲料或保健食品會添加的營養素,具有調節神經傳導,加速神經元增生的功能,可以讓我們提起精神、維持思緒清晰。鋅則是身體組織合成不可或缺的礦物質,足夠的鋅可以幫助蛋白質合成、加速傷口癒合,所以蜆精也成為探病時最好的伴手禮之一,當身體虛弱時,能讓我們快速補充好吸收的胺基酸、提高抗氧化能力以及抗發炎作用。另外在食安方面,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綠牡蠣的新聞,牡蠣、貝類是非常好天然的水質偵測指標,在乾淨的水質底下才有辦法生存。如果水質重金屬超標或環境污染,貝類會變色、大量的死亡,這時候我們就知道海洋、河川受到污染了,因此想要享受美味的貝類,別忘了愛護環境才能有美味的食材喔!貝類在濕冷又乾熱的潮間帶怎麼存活?每次在潮間帶踏水,總是看到石頭上有許多的貝類,也許你也有過這些疑問,這些貝類一下泡在海裡、一下曬太陽、一下濕冷、一下乾熱,不時還會受到海浪拍打,環境差異這麼大,為什麼還能緊緊的吸附在石壁上生存呢?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典藏組組主任施彤煒表示,為了抵抗水分流失,貝類會緊閉外殼,或者貼附在石頭的凹縫中減少水分蒸散。而為了抵擋海浪的推打,許多貝類演化成較扁平的型態,減少衝擊,甚至增加殼口的面積,加強吸附能力,讓自己可以屹立在大浪之中。當退潮時,貝類時時刻刻承受著陽光的照射,因此有些貝類會發展出較多花紋的外殼,增加表面積,達到散熱的效果。其實近年來海洋生態受到很多的影響,不僅是捕魚時過多的捕撈或者消費者因為稀有、美味而選擇食用較稀少的魚種,這些行為其實都一直傷害著海洋。而全球暖化也會讓生物的成長速度變緩慢、生存型態改變,甚至持續的高溫,有些生物可能沒辦法適應溫度而死亡。所以如果想要永續享有美麗的海洋以及美味的海鮮、貝類,我們都可以盡一份心力,從消費者端開始珍惜食物、保護環境,不浪費、不過度食用,讓生態可以永續發展。(文章授權提供/好食課)

大啖貝類 慎防2類中毒

大啖貝類 慎防2類中毒#貝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蚵、生蠔、扇貝、鮑魚、蛤蜊及淡菜等貝類水產品,因口感鮮甜,廣受饕客喜愛,然而貝類如處理、烹調不慎,仍有可能引發食品中毒。貝類水產品依中毒機制,可分為2大類:1) 微生物汙染/貝類若遭生長環境中的諾羅病毒、腸炎弧菌污染,且民眾食用前未充分加熱,即可能導致食用後中毒。近年來我國貝類食品中毒案,皆是由此類細菌或病毒引起。為防範微生物污染問題,貝類水產品應澈底加熱後再食用,而且調理食品前後需洗淨雙手,料理過程使用的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避免交叉污染。2) 貝類毒素中毒/由於貝類為濾食性生物,以攝食藻類(如渦鞭毛藻、矽藻等)為食,但受全球暖化影響,藻類大量繁殖,而藻類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藻類毒素」也可能大量累積在貝類組織中,後再經由食物鏈轉移至消費者體內,便可能造成消費者中毒。貝類毒素依照其化學特性可分為以下2種:(1)水溶性毒素,如麻痺性貝毒、失憶性貝毒;(2)脂溶性毒素,如下痢性貝毒、神經性貝毒、氨代螺旋酸貝毒。貝類毒素在貝肉組織中相當穩定,即使經過高溫加熱,也不易被破壞。但貝類毒素中毒較少見,一般人可能不清楚會有哪些症狀。若食用貝類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肌肉刺痛、口部及四肢麻痺,可能是貝類毒素引起;若中毒症狀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吞嚥困難、呼吸系統中止或致命。其中,失憶性貝毒則會造成短暫性記憶力喪失。購買貝類慎選供應商 避免來路不明產品食藥署表示,臺灣近年來雖無貝類毒素中毒案例,但民眾在購買、食用貝類時,仍應慎選供應商,避免購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貝類水產品,才能在享用美食之際,也遠離毒害。(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85期資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