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

雙手460萬細菌!洗手60秒才有效

雙手460萬細菌!洗手60秒才有效#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養生之道在洗手!在我們的周遭環境中,存在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不論是在門把、扶手、桌面還是電梯按鈕,更別說接觸這些物品的手,依據疾病管制署資料表示,雙手約有39,000~4,600,000隻細菌,而這些還不包括病毒。病毒附著 透過黏膜入人體國立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感染科羅景霳醫師表示,物品上會有這些細菌,其實有一部分是人自己造成的,以流行性感冒為例,當一個人患有流感時,口鼻分泌物充滿病毒,當咳嗽或打噴嚏沒遮住口鼻,病毒就附著在物體的表面,或者是咳嗽、打噴嚏時用手遮口鼻,病毒就會附到他的手上,再藉由他的手傳到周遭環境。當這些細菌或是病毒附著在物體表面時,它們會存活一段時間,等待機會跑到人的雙手上,進而透過黏膜進到人體而造成疾病,我們常說「病從口入」,這樣看來「病由手入」也許會比較貼切,唯有透過洗手,才能夠將手上的微生物有效的去除掉。內外夾弓大立腕 搓洗40~60秒疾病管制署洗手口訣:「內(手掌)、外(手背)、夾(指縫間)、弓(指背)、大(大拇指)、立(指尖)、腕(手腕)」,整個過程需要搓洗40~60秒,才算是有效的洗手,洗完手後,利用擦手紙或是烘手機把手弄乾,相對於乾燥的手,潮濕的手更容易得到微生物,如果洗手後沒有把手擦乾,先前的洗手就是做白工。若水和肥皂難以取得,使用乾洗手液也可以有效地清除手上的微生物,當使用乾洗手液時,也是要運用「內外夾弓大立腕」的原則洗手,搓洗的時間約20~30秒,但是乾洗手液,在面對諾羅病毒和腸病毒時效果較差,所以還是需要利用水和肥皂來洗手。進食前、如廁後 勤洗手如果在關鍵的時刻洗手,更能達到保護自己的效果,比如進食前、如廁後、接觸幼兒前、擤鼻涕後以及接觸病人前後,而且在接觸口腔、鼻腔和眼睛之前也是需要洗手,避免病菌透過黏膜進到身體裡,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應勤洗手。

愛泥地打滾 過敏機率較低

愛泥地打滾 過敏機率較低#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熱天也會打噴嚏,鼻子癢、不停流鼻水,嚴重甚至曾引發氣喘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世界有過敏體質的人約占30%,基於空氣品質低落,環境殺手細懸浮微粒的肆虐,過敏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在泥地打滾 免疫系統較強除了空氣品質的疑慮之外,另一個問題就是現代人太過愛乾淨,從前有句話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掉在地上的食物仍然可以檢起來吃,也有研究證實,時常在泥地裡打滾的小孩,免疫系統較其他人強,過敏機率就低,另外,房子太乾淨,有過敏兒的機率也會比較高。紅腫、發癢、胸悶、難以呼吸現代人接觸到的細菌少,免疫系統不懂得分辨好菌、壞菌,因此當接觸到新的菌,免疫系統一混亂,就會導致過敏症狀出現,過敏患者的局部器官或組織可能會有紅腫、發癢的症狀,另外也會有胸悶、呼吸不過來等情形。呼氣有喘鳴聲 伴隨白色的痰過敏導致的氣喘一開始會先出現咳嗽、喉嚨癢等症狀,一般來說較容易發生在清晨或傍晚,呼氣時會明顯有喘鳴聲,有時還會伴隨透明或白色的痰,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內科系醫師林鴻銓表示,當PM2.5(細懸浮微粒)上升10微克,氣喘的機率就會上升2~4%。有超過8成氣喘患者覺得自己恢復良好,不必再繼續服藥,氣喘基本上無法根治,若定期接受治療,氣喘症狀只可以緩和,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誤以為已經好轉而停止服藥,或停止就診,寒暑交替、晝夜溫差大仍會使氣喘患者暴露於危機當中。

活潑女童變不愛說話 竟是腦膿瘍作怪

活潑女童變不愛說話 竟是腦膿瘍作怪#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個性驟變,腦膿瘍作祟!一名10歲葉姓女童原本活潑開朗,近期卻出現嗜睡、頭痛症狀,且症狀越來越明顯,也變得不太愛回話理人,家長察覺異常,就醫經由檢查後,確診女童頭部右側出現腦膿瘍,一開始先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但成效不彰,所以改採手術治療,後續注射抗生素8週左右才康復出院。疑拔牙造成細菌竄腦 嚴重恐奪命童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周啟文醫師表示,腦膿瘍是因為血液將細菌或黴菌帶入腦部組織,進而造成腦部發炎化膿,膿瘍會引起顱內壓升高及局部神經學缺損,有致命危機;而這名女童疑似因拔牙造成細菌從傷口侵入到腦部,造成腦內發炎化膿造成腦壓升高,但真正病因仍無法真正確定。腦膿瘍因為患部在頭部,通常會先施以抗生素治療,若抗生素治療無效才會進行手術引流或抽吸膿瘍。通常兒童會因為頭、臉受感染而引起如鼻竇炎、牙根發炎等,另外罹患先天性心臟病、頭部外傷、免疫不全的兒童也較易受到感染。發燒嗜睡+中耳炎要當心因此他呼籲,腦膿瘍無有效預防方法,只要小朋友出現頭痛、發燒、嗜睡、頸部僵硬疼痛、中耳炎、鼻竇炎等症狀時,不可輕忽,應儘早就醫治療,以防細菌或黴菌轉移至腦部而導致發炎化膿。

病從口入!牙刷三周不換 比馬桶髒80倍

病從口入!牙刷三周不換 比馬桶髒80倍#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當心「病從口入」,你知道我們每天使用的牙刷多久該更換嗎?而牙醫師臨床問診也發現,多數人使用牙刷,常常一刷就超過1年半載,還有人非得用到牙刷變形才捨得換新;但牙刷只要3周未更換,上頭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80倍,對於免疫力不佳的民眾,恐會讓細菌病毒入侵身體危害健康,不可不慎!因此,專家建議,刷牙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刷頭,定期每二~三個月更換牙刷,或是透過超音波清潔牙刷,幫助把牙刷上的細菌震落。一般來說,牙刷使用3周後,可能存在上百萬隻¬的細菌,其中包括容易致病的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因此,牙刷使用一定時間後必須做更換,以免殘留太多細菌,且牙刷使用久了刷毛會變形,也會影響清潔的效果。刷毛開花藏細菌 小心染敗血病致命牙醫師潘韞珊表示,許多民眾牙刷用到刷毛開花、變色甚至脫毛,才肯換新!殊不知牙刷用愈久,細菌愈多,尤其刷毛外翻,若是這時剛好口腔內有傷口,或是牙周病患及免疫力低下者;這些細菌可能因為接觸傷口,並隨著血液在體內四處流竄,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心內膜炎等全身性感染風險,嚴重還會致命!環顧四周,不管是空氣、食物或人體上,到處都充滿密密麻麻的細菌,像是我們每天都須用到的牙刷上,至少就有百萬隻細菌在作怪!尤其在潮濕的浴室¬中,更可能孳生出高達數千萬的細菌數。而許多家庭,馬桶通常都很接近放置刷牙的洗手台。每當沖馬桶的時候也會把細菌散播到空氣中,並附著在你的牙刷上。感冒、牙周病後 就該換牙刷潘韞珊醫師也提到,要維護你的牙齒健康,首先就是要讓牙刷「保持乾淨」,絕不要與他人共用牙刷以及牙膏,以免造成細菌互相傳染,而刷牙前一定要徹底清潔刷頭,定期每2~3個月更換牙刷,尤其患有感冒或進行完牙科手術後,記得要更換新的牙刷;而刷完牙後,刷頭應向上並直立存放,不要用蓋子或將牙刷存放在密閉容器裡,並讓牙刷自然風乾。清潔刷頭+定期更換 避免細菌大量殘留潘醫師也說,牙科手術後我都會提醒患者要更換牙刷,但當牙刷使用過後,上面殘留細菌沒有清潔乾淨,就算用1天也等於是舊的了,但若如患者說:牙刷並不貴,那我這幾天就一天換一隻吧!卻會造成環保問題。建議可透過超音波洗牙刷杯清潔刷頭,肉眼看不到的細菌,透過「超音波」幫忙,可降低約7成的細菌量,若能搭配清潔液,黏附在牙刷刷毛上的細菌更能被清洗掉。亦或將牙刷使用完,拿至通風處以陽光曝曬,即是利用太陽光中,紫外線的殺菌能力來去除細菌、黴菌。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

過度洗手反效果?粗糙乾燥更易使壞菌附著#細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殺菌就是殺人!」—這是某位知名微生物學者所說的話。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不禁恍然大悟:「原來如此,說得太好了!」說得真的太好了,讓我佩服極了。因為我們一定要與細菌共生。拜腸道裡面的常駐菌所賜,我們得以有效地吸收營養,挑出壞東西,把它排出體外。此外,拜常駐菌所賜,我們方得以保有免疫力及抵抗力。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卻還是會因為一點小感冒,而隨便服用抗生素。雖然最糟糕的是因為感冒就開立抗生素的醫師,但是服藥的人也有錯。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去看醫生,然後很感激似地把藥吃下去,這種壞習慣根深蒂固地殘留在我們日本人的本性裡,這真的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對於與我們共生的細菌而言,抗生素是極為惡質的天敵。消化道內的常駐菌,將幾乎死於抗生素的手下。這等於我們違反了規定,無視與它們共生的約定。而常駐菌不僅僅只有腸道細菌而已。我希望各位不要以為自己的手掌非常乾淨,乾淨到連一個細菌都沒有,不知各位實際的想法如何呢?實際上,就體外來說比較常清洗的手掌,據說也存在數百至上千個細菌,而這些細菌幫我們防堵外來侵入的細菌增殖,幫我們抵禦紫外線的傷害。但是,如果我們討厭手上有細菌、覺得不乾淨,因而洗手過度的話,不但手部變得粗糙乾燥,還將使得致病壞菌容易附著在手上,進而容易侵入體內。換言之,這也是「過猶不及」,過度而莫名地討厭微生物,並且把它殺死,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如此一想,或許就不會認為「殺菌就是殺人」是一句誇大的話了吧!當然,當我們無法掌控的龐大有害物質蜂湧而至,常駐菌也無法抵擋。因此最重要的就是留心食物的鮮度及平常的衛生習慣,但是也千萬不要潔癖過頭了。無論什麼菌,只要殺了就安心,到處去把充斥於市面上的「除菌、抗菌商品」買回家備妥,用殺菌效果高的香皂洗澡。這種過度偏愛乾淨的人,是該重新信任常駐菌的能力,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時候了。讓常駐菌不受到有害藥物及殺菌劑的干擾,在開心活潑的狀態下於身體運作,方得以稱得上是健康度高的身體。(本文摘自/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天下雜誌出版)

幼兒牙齒冒小黑點?研究:較不易蛀牙

幼兒牙齒冒小黑點?研究:較不易蛀牙#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成人常因為喝濃茶、咖啡、吃中藥及吸菸、長期使用漱口水等生活習慣,造成牙齒染色變黃。但這些習慣並不常出現於幼兒,因此令家長不解,怎麼小朋友的牙齒,也莫名有黑點且刷牙也擺脫不掉。醫師說,如果家中幼兒的牙齒表面,也出現小黑點,應該是跟孩子的口腔某些菌種有關,雖然會有些影響美觀,但也有研究顯示,牙齒上有像是染色的小黑點的幼兒,較不容易發生蛀牙,而且這些產色細菌造成的牙齒染色,會隨著孩子成長,萌發恆齒後淡化,家長不必過度擔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牙科林慧青醫師指出,乳牙齒列的顏色改變,必須排除齲齒、牙齒本身的生長缺陷,如:牙釉質生長不全、牙本質生長不全等、內因性染色、外傷等原因,造成牙齒變色。口腔產色細菌所致   長恆齒後將改善如果幼兒牙齒表面出現類似成人牙齒的黑色染色情形,可能是飲食中有容易造成染色的食物,或是被口腔內存在特殊的產色細菌(chromogenic bacteria)代謝並附著在牙齒表面,都會造成牙齒外部染色。這些染色常出現在接近牙齦的地方,或是牙齒的鄰接面,像是許多堅硬的黑色小點,無法藉由刷牙移除,可能會造成小朋友的美觀困擾。那麼要如何預防及處理這些染色呢?林慧青醫師說,建立合適的飲食和清潔習慣是重要的,一天最好能刷牙2到3次,並且在刷牙時使用牙膏,但並不需要特別使用市面上的美白牙膏。可以請牙醫師協助去除已經形成的染色。但其實,這些產色細菌造成的牙齒染色可能隨著孩子成長,萌發恆齒後而改善,部分研究更顯示,牙齒上有這些黑色染色的小朋友,齲齒率較低。

夏天高溫細菌增生快 慎防食物中毒

夏天高溫細菌增生快 慎防食物中毒#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連日高溫氣候,食物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在每年的6到8月是台灣食物中毒最常發生的季節,營養師提醒,細菌最容易生長的危險溫度為5~60度 ,故容易腐敗的食物,在這樣高溫的氣候,不能久置在室溫下,否則容易發生食物中毒。芥末能殺菌? 營養師:殺不死蟲卵衛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許多民眾常因悶熱的夏日而喜歡享用生魚片,但是生魚片若保存不當,生菌數過高,就會引起食物中毒,選購生魚片時應注意:生魚片顏色是否呈現鮮紅色且有光澤、觸壓魚肉是否有彈性、不可以出現血水、生魚片應置於保鮮冷藏袋中,冷藏過的生魚不可置於室溫下超過一小時。而很多人認為芥末有殺菌功能,吃了生魚片不會拉肚子是因為沾了芥末,但是其實芥末中的芥子油雖有抑制微生物活動的功效,卻不能殺死所有細菌、或蟲卵;因此,若生魚片本身不夠新鮮或處理過程不當依然會造成食物中毒。  另外,蔡玉思營養師表示,要預防食物中毒,在食物選購的部分,應選擇新鮮乾淨的食品,並清楚註明有效期限;生熟食必須分開處理,以避免交叉感染。食物一定要煮熟後才食用,以徹底殺除細菌。而烹調好的食物應立即食用,避免放置過久造成細菌繁殖;未食用完的食物應妥善包裝後,放入冰箱保存,再食用時需將其煮熟。

比馬桶還髒?生活用品細菌量最多竟是它

比馬桶還髒?生活用品細菌量最多竟是它#細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有人做過調查,研究日常生活用品中藏有的細菌量。日常用品中細菌數最多的,其實是刮鬍刀,亦包含女性使用除毛刀。如果經常清洗,保持乾燥就還好,但事實上男性所使用的電動刮鬍刀,其實很少清洗,所以細菌量最多。第二名是口罩,因為口罩不只隔絕了空氣中的髒東西,覆蓋於自己臉部的這一面,也經常藏有口腔內的細菌等。所以如果口罩是用布製材質的話,每個禮拜一定都要清洗一次。另外,毛巾每使用40天就應該要丟棄,因為許多人浴室內並沒有對外通風,所以如果毛巾沒有擰乾,長期處於半乾燥狀況,環境又潮濕,所以很多人的毛巾會發黴或者是會臭,這就是代表毛巾上已經有很多的細菌。平常清潔時,可以用類似洗被套的方式,洗完之後再曝曬,就能減上毛巾上細菌殘留。家中常見物品細菌數排名一覽表1)刮鬍刀/刀片每次使用後須徹底清洗。2)口罩/每週清洗,並加強曝曬。3)牙刷/每三個月更換一次,每次使用後須徹底清洗。4)枕頭套/每週清洗,並加強曝曬。5)安全帽/每週把安全帽倒放在太陽下曝曬三小時。6)毛巾/每40天更換,每週清洗並增加曝曬。7)話筒、手機/每週擦拭話筒及機身。8)鍵盤/利用「吹塵球」噴出灰塵,再除菌。9)粉撲/每週清洗粉撲,陰乾後再放入粉盒。10)馬桶蓋/每週清潔除菌。(本文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3+安心食:學專家正確挑菜、煮水、烹魚肉、無毒健康開心吃!/三采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