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

針灸緩解腰痛不成 竟反遭細菌感染

針灸緩解腰痛不成 竟反遭細菌感染#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每當出現腰部痠痛、腳踝扭到等症狀時,有不少民眾都會尋求推拿或針灸來減緩不適,而目前在雲林就有位66歲的林先生,因在家中摘破布子時,不小心閃到腰,因此,為了想要改善腰痛問題,就接受了針灸治療,不料一個禮拜後,開始陸續出現高燒不退、昏昏沈沈,甚至四肢開始無力,家人驚覺狀況不對,趕緊送醫治療才發現,他的腰椎和頸椎都受到細菌感染,所幸在經過開刀及抗生素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膿瘍壓迫到脊髓神經 為造成四肢無力主因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檢查中發現,他的頸椎和腰椎有感染膿瘍,而膿瘍本身會造成發燒、意識不清,又加上患者的膿瘍已壓迫到脊髓神經,造成四肢無力,且若是膿瘍問題更嚴重的話,甚至還可能會引發類似腦膜炎的症狀。除此之外,像是有異常的腰椎痠痛,加上發燒,或曾經做過一些侵入性治療而造成皮膚完整性破壞,其他像使用藥物類固醇藥物、糖尿病患、抵抗力差、尿毒患者、洗腎患者、肝臟疾病等者,發生時都要懷疑是否有脊椎感染的問題。皮膚清潔不佳 細菌也會從針帶到身體裡脊椎膿瘍主要是從血液感染、泌尿道感染、脊椎手術後等,只是,像這種疑似透過針炙而造成脊椎感染的情況較為罕見,但有時候人的皮膚若沒有好好消毒,直接將針刺進皮膚裡,也可能會使細菌被帶到身體裡進而受到感染,特別是較為虛弱、年紀大者更要小心。

老婦發燒又肩頸痠痛 細菌入侵頸椎險癱!

老婦發燒又肩頸痠痛 細菌入侵頸椎險癱!#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肩頸痠痛除了常見的運動傷害或退化性疾病,也要當心是否為細菌感染。一位80歲的婦人,最近2周頸部劇烈疼痛合併發燒,服用止痛藥仍無改善,因此到骨科求診。經檢查結果發現有頸椎感染情形,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頸椎,老婦人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目前已完全恢復。醫師也說,好在及早發現,若拖到化膿壓迫神經,嚴重甚至會四肢癱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趙顗絢醫師說,脊椎感染大致可依照感染病原菌分為2類:一類是細菌造成的化膿性脊椎炎,另一類則是結核菌或其他病原體造成的非典型肉芽性脊椎炎,此病患即是屬於化膿性脊椎炎。過去文獻中,造成化膿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細菌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胃道、泌尿道感染  細菌恐隨血液走為什麼細菌怎會跑到脊椎?趙顗絢醫師解釋,一般可能是脊椎附近的組織感染,直接擴散到脊椎,或因腸胃道、泌尿道感染,細菌隨血液入侵,也可能因為外傷或手術治療被帶到脊椎。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肩頸痠痛,不會發燒!因此趙醫師提醒,肩頸莫名出現劇烈的疼痛,且伴隨發燒,最好立即就醫檢查,若是到病程晚期可能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恐會造成四肢癱瘓無力,不可不慎。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

她高燒不退誤認感冒 竟是細菌「吃掉」心瓣膜#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高燒不退誤認感冒,她細菌侵入心臟,差點喪命!日前,一名67歲婦人,在年初時突然出現發燒、四肢無力等感冒症狀,起初以為感冒,所以,到附近診所看病、吃藥,殊不知問題不但沒有改善,甚至在短短一周內,意識模糊在家中昏倒,才發現是細菌侵入心臟,導致心臟二尖瓣膜受到感染,需做置換手術。不料就在她接受完手術後,便陸續出現高燒不退、中風、褥瘡、喘,甚至右腳趾壞死而被截肢,使得她在半年裡,只能臥床及不斷進出醫院治療,所幸後來經過治療後,婦人終於順利出院。瓣膜脫落阻塞血管 恐會引發猝死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張兼華醫師表示,這名婦人當時在急診做的超音波檢查時,發現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二尖瓣,幾乎已被細菌「吃掉」一大半,且發炎指數很高。一般來說,細菌感染到心瓣膜時,初期症狀類似感冒的細菌性心內膜炎,加上因細菌侵犯心臟瓣膜,導致出現細菌贅生物,脫落後隨血液循環全身,一旦阻塞血管恐引發中風,甚至猝死。洗腎、免疫力較低者 容易引起細菌感染張兼華醫師表示,細菌性心內膜炎大部分是由口腔、泌尿道或腸道細菌所引起,尤其是像洗腎、癌症、長期使用類固醇等免疫力低的病患,或本身心臟的瓣膜有問題者,細菌容易從頭頸部的循環侵犯到心臟瓣膜,甚至可能簡單牙齒治療就會感染。而心臟有四片瓣膜,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最易受細菌感染,尤其二尖瓣感染率最高,一旦發生細菌感染時,可用抗生素治療,但若是心肺衰竭,且瓣膜上贅生物大於1公分,就需開刀治療。

研究:飛機走道兩旁的座位都很髒

研究:飛機走道兩旁的座位都很髒#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搭飛機或坐大眾運輸工具,你會選擇靠窗邊的位置,還是靠走道的位置呢?這一份來自於美國的最新研究,恐怕會讓你再也不敢坐靠走道的位置!乘客習慣扶椅前進 細菌會大量孳生根據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許多乘客為了在搖晃顛簸的飛機上,尋得平衡,因此會習慣性的扶著椅子,慢慢的往前走,而這扶的動作,將讓手上的細菌或病毒,直接沾黏在上頭,很可能會因此大量孳生。研究舉例,過去就有一觀光團,爆發嚴重嘔吐事件,使得班機迫降,經過調查後,乘客確診為集體感染諾羅病毒,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感染者都坐在走道旁邊,正表示乘客在往返廁所途中,不斷處碰走道旁的椅子,很可能讓扶手成為細菌或病毒繁殖的溫床。

接吻交換細菌?研究:舌吻可增免疫力

接吻交換細菌?研究:舌吻可增免疫力#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接吻是現代人表達愛意的基本方式,除了可增進彼此間的感情外,還能促進健康!根據荷蘭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每接吻10秒鍾,就會交換高達8千萬個細菌,尤其是法式接吻,傳遞的細菌數量更多。每舌吻10秒 即可傳遞約8千萬個細菌該研究主要是由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針對21對伴侶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接吻習慣,包括去年接吻次數與頻率,接著在採集他們的接吻前後的舌頭與唾液中的細菌樣本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對情侶熱吻10秒,就傳遞了約8千萬個細菌,特別是法式接吻,較能在短時間內大量交換細菌,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唾液中的細菌數會隨著接吻而快速變化,且若舌吻的越深越久,更能有助於增加免疫系統,因為在接吻的過程中,會彼此分享細菌與同步,進而使它們越來越相似,如此一來,就能增強對方的免疫系統,擁有較強的抵抗力,而目前該研究刊登於《人體微生物群系》期刊。 

親吻小孩要注意 當心細菌傳染給寶寶

親吻小孩要注意 當心細菌傳染給寶寶#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齲齒是兒童常見口腔的問題,不僅會影響咀嚼、發音及美觀,甚至也會影響到未來恆齒的生長、發育,且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1年公布台灣5歲兒童蛀牙比例竟高達79%,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因此,若把口腔照顧好,才會擁有健康身體。謹記2重點 有效降低兒童蛀牙率為降低蛀牙發生率,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牙科許雯婷醫師表示,在幼兒時期就要開始多加留意,而口腔健康的關鍵,在於觀念建立及潔牙姿勢2方面,首先第一是觀念建立,指的是三餐飯後,刷牙3分鐘、正確使用牙線及牙間刷以及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2歲以下的兒童,一旦開長牙後就要開始刷牙,但若只有前牙時,可先用紗布套指擦拭即可,而牙膏挑選則要選擇含氟牙膏,且用量僅需一點點。而牙線使用方面,則是建議牙縫緊密時再使用就好;此外,醫師也提醒家長,當新生兒出生後,母親口腔中的細菌會藉口水傳染給寶寶,所以,當媽媽在親吻小孩時,應多加注意。第二潔牙姿勢,因為大多家長在幫孩子清潔牙齒時,都會站在孩子前方,與他們面對面,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刷牙姿勢,正確的方式應該是站在孩子後方臉朝同側,且孩子的頭後方有支撐,可靠住不搖晃,才能有效幫孩子清潔牙齒。

夏天細菌增生快 謹記原則提防食物中毒

夏天細菌增生快 謹記原則提防食物中毒#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夏天的氣溫加上濕度,是細菌滋生最佳的環境,此時,若食物保存不當的話,就會容易受到汙染,導致細菌快速滋生繁殖,而食物遭受致病菌汙染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在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因烹飪方法不當,例如:加熱不徹底、未能殺滅病菌。其次,則是食品經過熬、炒、燒、煮等高熱烹調病原菌被殺滅後,但在後續處理過程中又因生熟交叉、工具及容器不潔,或廚師等食品從業人員個人衛生習慣差、不注意操作衛生等情況,使熟食再次受到汙染。外食族應避免生食、不衛生 降低中毒發生率在現代的社會裡,外食已成為許多人主要的飲食方式,根據餐飲業估計,全台灣每天中午有將近九百萬人必須依賴外食,而台灣地區屬高溫多濕的亞熱帶區,尤以入夏後氣溫常達30℃以上,故各種微生物極易繁殖,食品也容易腐敗變質,若不特別注意飲食衛生,極易發生食品中毒。因此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表示,只要記得兩點,外食也能愉快又安心,第一就是避免冷食、生食及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第二則是避免路邊攤飲食,並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用餐,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中毒風險。謹記5原則 幫助民眾預防食物中毒最後,衛生局也提醒所有民眾,若要預防食物中毒,應謹記五點原則,才能真正降低危險:1)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2)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3)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叉汙染。4)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5)要注意保存溫度/保存低於7℃,室溫下不宜久置。

研究:碰拳比握手衛生 可減少9成細菌

研究:碰拳比握手衛生 可減少9成細菌#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當我們在與人初次見面時,往往是透過握手來表示禮節,若對熟識的人而言,握手則可以代表平等、信任等意義,但你知道嗎?根據英國威爾士西部亞伯里斯威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擊掌、握拳相碰比握手還要衛生。此研究主要找來2個人戴上手套做實驗,利用手套上的細菌與另一個人進行握手、擊掌及碰拳的方式來問候,結果研究發現,大量的細菌會在握手過程中傳遞,擊掌可減少約一半的細菌量,而碰拳則是可以減少90%的細菌,由此可見,碰拳是最衛生的打招呼方式。握手力道加重 細菌數量則會加倍研究人員Dave Whitworth博士表示,碰拳能減少細菌的主要原因是拳頭接觸的面積較小,且觸碰速度快,此外,若是與一般力道的握手程度相比,當你特別用力時,細菌的數量則會變成2倍,因此,該研究人員表示,人們可以利用碰拳取代握手,以避免細菌隨之傳遞,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傳染病控制期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