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

壓力大就想死?5招救自已

壓力大就想死?5招救自已#禁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壓力大就想自殺?除了生活壓力、緊張焦慮引起的憂鬱症、老人失智、產婦都有可能因心理鬱悶而導致憂鬱。現代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極高,憂鬱症被稱為世紀三大疾病之一,許多嚴重憂鬱症的患者都曾有過自殺念投,然而社會上大多將自殺視為禁忌話題,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談論自殺會讓發生率提高,因此對這類話題總是避之唯恐不及。關心、傾聽、鼓勵對想自殺者很重要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師江依潔表示,對於自殺議題,常見的迷思有「想要自殺的人不會尋求幫助」、「想自殺的人一定都是瘋子」、「自殺者一輩子都會有自殺的風險」等。事實上,公開談論自殺話題並不會讓人有自殺的念頭。想自殺者通常會向身邊的人透露出相關的念頭與求助訊息,若有人能夠在這個時候給予關心、傾聽,並鼓勵他嘗試接受或選擇適當的協助非常重要,另外,想自殺的人並不適合用另類眼光或輿論來標籤他們的行為。潛在性因素與急性壓力可能是憂鬱因子江依潔心理師表示,自殺行為的原因或許可以將原因分成2種,潛在性危險因素與急性壓力事件的發生。潛在性危險因素包含生物因素、精神疾病、負面思考習慣、挫折忍受力差、不足的問題解決能力等,急性事件的發生可能因為患者缺乏足夠的因應技巧而走上自殺一途。如何察覺自己或身旁的人想法及情緒並採取行動?1) 給予真誠的傾聽及陪伴/通常,當身邊的人陷入想法或情緒泥沼時。溫暖、真心的陪伴,不帶任何評價的傾聽,是可以幫助他感受到我們的支持及安心感。2) 討論自殺的想法及計劃/了解自殺想法、計劃,幫助我們能更有效的評估自殺危險性及進行相關預防。3) 避免危險物/家中尖銳物、藥物應該收好,協助患者遠離自殺工具及方法。4) 尋求專業人員協助/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科醫師及臨床心理師可針對個人狀況進行評估,提供完善治療及幫助。5) 24小時緊急求助專線與治療資源/也可利用衛生福利部免費安心專線、張老師專線尋求協助。   

產後禁忌多 如何折衷傳統與現代?

產後禁忌多 如何折衷傳統與現代?#禁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基本上,坐月子並沒有所謂的絕對禁忌。最重要的是要注意環境的空氣流通和衛生,維護媽媽身體的健康並避免感冒,如果坐月子期間有任何的身體不適,切勿自行服藥。提供產婦不受干擾的靜養環境尤其是哺餵母乳的媽媽,因為許多的藥物會影響母乳,若讓寶寶吃到,可能影響寶寶健康,所以媽媽若有身體不適,務必到合格的醫療院所尋找醫師診治,並主動告訴醫師哺乳的情形。一些流傳多年的禁忌,可能現代女性不易完全相信依循,如果能夠儘量遵守,對於身體調養應是有利無害。少吹風、忌冷水、忌洗頭、忌洗澡、忌梳頭等等,古早的坐月子禁忌,包含不可探視產婦、不可外出、不可進廟、不能參與祭祀等等,都是基於對產婦的「隔離保護」措施,提供一個不受干擾、可以完全臥床靜養的環境。清潔要用現代方式 補善用中醫理論以現代西醫理論加上中醫的觀念,都非常贊成對產婦的隔離保護,但實行方法與古早不同,目的都是避免產婦感染,讓產婦休養、恢復體能與健康,所以應當用合乎科學的方式來坐月子。如果坐月子的觀念與婆婆媽媽不同,要如何折衷傳統與現代的坐月子觀念呢?我建議在清潔與感染的部分用現代的方式照顧,如會陰部的傷口、身體清潔等等;至於保暖、不吹風、膳補等等傳統觀念,蘊含著中醫的理論,都是基於產婦的健康而做的,所以媽咪坐月子時若能好好遵守,便能確實調養、補足元氣,還能好好享受坐月子時的生活。(本文作者/鄭志堅)(摘自/產後快瘦,從坐對月子開始!/方舟文化)

小心惹人厭!9大聊天禁忌話題

小心惹人厭!9大聊天禁忌話題#禁忌

1)自己的健康/除了自己的親朋好友,沒有人會對別人的健康檢查話題感興趣。在公共場合高談自己健康情況的人,往往會成為最令人厭煩的一個。2)他人的健康情況/疾病是一個極為忌諱的話題,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病情成為談話焦點。如果在談話中,不斷提及他人健康,被談論者將有如被揭傷疤一樣傷到自尊。因此,不要對別人的病痛表現過份「熱情」,而當他人恢復健康時,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提及他所經歷過的傷痛。3)有爭議性的話題/例如,宗教、政治、黨派等話題,在談話中要避免提起,除非清楚知道談話對象的立場,否則很容易使雙方陷入抬槓或對立僵持的狀況。4)東西的價錢/你或許會羨慕別人奢華的享受,但談話時不要涉及這種私人問題,因為一個人的房子或汽車值多少錢,與其他人並沒有關係。如果總是提及「這個值多少錢」、「那個值多少錢」,將給人一種俗不可耐的感覺。5)個人的不幸遭遇/在談話過程中,若提及自己的不幸遭遇,將使對方覺得尷尬,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恰到好處地表達同情,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避免提及。對於別人的不幸遭遇,如果對方主動提起,不要為了一時好奇而追問不停,要耐心地聽對方訴說,並表達自己真誠的同情。6)老生常談或過時的話題/經常被提及或已過時的話題會使談話變得無趣,應該盡量談及一些新鮮的事物,使大家有足夠的興趣繼續進行談話。7)關於不同品味的話題/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當然品味也各不相同,對自己的品味可以輕描淡寫,對他人的品味要給予肯定與欣賞。有的人喜歡說黃色笑話,關起門來說,或許還有一定的情趣,如果在大庭廣眾說出來,用這種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則是至極的敗筆。8)害人的謠言/在日常生活和職場中,你有意無意說出來的話,都有可能成為對別人的前途或生活造成影響的謠言。所以聊天時,要思考該如何恰如其分的表達,而不是一開口就對人造成傷害。9)太過於直接的話語/直接的話語,能夠讓人很快明白你的態度和意思,在某些場合,可以說是好品德,例如,直接點出朋友的錯誤,免得他們越陷越深,這是對朋友的關心。但如果你因為某個問題與人發生衝突或誤會,便不明事理、氣勢洶洶地找對方算帳、惡言相向,那麼,試想一下,誰會喜歡這種人呢?(本文摘自/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好的文化出版)

老人愛吃藥是青年5倍 當心交互作用

老人愛吃藥是青年5倍 當心交互作用#禁忌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時代進步、醫學科技發達,使得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越來越增加,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器官的老化、免疫力變差等因素,導致各種疾病紛紛出現,在台灣平均每位老人約罹患1.4種疾病,而用藥則是年輕人的5倍以上,因此,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及副作用的機率也相對的增加許多。服用強心劑、抗凝血藥物 須留意不良反應新營醫院藥劑科簡盟松表示,長者看病時,應先將自己的生理狀況、病史等告知醫師,讓醫師在選擇藥物時有所參考,且使用後若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最好告知醫師或藥師,尤其是使用強心劑、抗凝血劑、抗心律不整藥、降血壓藥、鎮靜安眠藥、類固醇、非類固醇性的止痛消炎藥、口服降血糖藥、抗生素、抗痙攣劑等藥物時,更要小心謹慎。吃藥配茶、咖啡 恐會引起交互作用除此之外,若使用的藥物種類太頻繁時,也要請他人幫忙分類,以防止重覆用藥,造成藥量過重。了解藥物的用途、副作用、注意事項後,最後必須知道的是藥物與食物及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因為常見的茶葉、咖啡、牛奶、酒類等,最容易產生交互作用,所以,民眾在服用藥物時,最好不要與上述的飲料併服,以免產生不良反應,影響健康。

樂閱讀/衣服不能直接收下來就穿 否則人會變懶?

樂閱讀/衣服不能直接收下來就穿 否則人會變懶?#禁忌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中,一個「人」想要一展鴻圖、胸懷天下之前,必定從個人的心性、生活習慣開始修行,如果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一團紊亂時,實在很難有兼善天下的餘力。如果由這個觀點出發,便不難理解為何會有「衣服不能直接收下來就穿在身上」的禁忌一說了。古時候沒有洗衣、乾衣設備,衣服的洗滌和乾燥全靠手工和天候,如果沒有徹底洗淨或是沒有足夠的日照曬乾殺菌,穿在身上難免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在衣物收取及整理工作上,假如有充裕的時間確認衣服是否充份晾乾,有沒有樹葉、小蟲等物附著於上,之後再摺疊、分類收納,不但衛生,日後要穿的時候拿取也省時方便。民間傳說,如果從竹竿上收下來的衣服直接穿上身,會招「竹竿鬼」進家門或者變成「竹竿鬼」。這是因為濕的衣物和竹子都被視為招陰之物,所以直接穿上身,容易遭陰邪之物附體。而化解的方法,正是必須先把衣服摺好放一陣子再穿,即能避免邪物侵擾。從現代科學的角度聽來,這樣的說法似乎有點牽強,不過仔細想來,「讓生活井井有條」應該是這個禁忌背後的真正原意。無論拿是竹竿鬼或人會變懶的名目做為恐嚇,延伸為勸人適時地規劃生活起居時間表,的確是讓生活順暢的必要習慣之一。就好像古人觀察一個人添飯是不是從「缸中央」開始挖取,就能知道此人秉性如何,能否吃苦,可不可以交付重要任務,皆因做小事有計劃,做大事才不會忙亂。一旦有了規律的基本生活技能,做事自然懂得安排、有條理。另外,衣物定時整燙、摺疊和分類,也有助於個人記憶衣櫃中的服裝種類,避免重複買了或不穿的浪費,所謂見微知著,其實許多習慣或禁忌都是先民們的一片苦心和叮嚀。(本文作者/春光編輯室)(摘自/不知道會被笑的66個禮俗禁忌/春光出版)

不是人人都能打!流感疫苗6禁忌

不是人人都能打!流感疫苗6禁忌#禁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哈啾!天氣越來越冷,實在很容易不小心感冒,你做預防措施了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流感是我國秋冬常見的傳染疾病,每年12月底至隔年2~3月是流行高峰期,雖目前疫情仍處低點,但疫苗接種後,需2週才能產生有效保護力,因此現在接種正是時候,來得及在流行前獲得適當的保護力,故呼籲符合公費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把握時機與接種權利,盡快前往施打。疾管署說,流感爆發流行快速、散播範圍廣泛,且會侵襲各年齡層,症狀甚至比一般感冒嚴重,病程持續時間也較長,對老年人、幼童、孕婦、免疫功能不全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腎臟病、糖尿病等高危險族群,容易引起嚴重的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輕忽,儘快接種疫苗預防流感侵襲。留意!疫苗不是人人都可以打的 疾管署提醒,接種疫苗也要留意身體狀況,有6大接種禁忌,須小心。1)已知對「蛋」的蛋白質或疫苗成分嚴重過敏者2)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3)醫師曾經評估不適合接種疫苗者4)年齡6個月以下者,不予接種5)發燒或急性疾病者,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6)懷孕婦女是否接種,由醫師評估

吃橘子有禁忌? 營養師破除迷思

吃橘子有禁忌? 營養師破除迷思#禁忌

冬天是橘子盛產的季節,很多人已經準備開始大快朵頤,但是大陸網站報導,其實吃橘子是有禁忌的,如果沒有遵守這些禁忌,反而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李蒔華營養師表示,以目前的醫學證實來說,網站上所說的禁忌其實不正確。大陸網站提到,吃橘子有四大禁忌,像是不可以跟牛奶一起吃、不可以用新鮮的橘皮泡茶、咳嗽不要吃橘子、空腹或身體酸痛時不要吃橘子;該文章表示,不能喝牛奶是因為橘子的成分會跟牛奶產生作用,對身體有害;而新鮮的橘皮含有過多的農藥;橘子屬於生冷食物對氣管不好等。李蒔華營養師表示,牛奶中的蛋白質遇酸會凝結,但有這樣的作用是因為受到胃酸的影響而不是橘子酸,所以算是正常的消化現象,不會影響身體。而新鮮的橘皮表皮含的揮發油成分較高,容易刺激腸道,另外橘皮也容易殘留農藥,若將橘子皮拿去浸泡再喝下肚的話,確實會對人體有害。至於咳嗽時不能吃橘子的說法,李蒔華營養師則表示,在西醫上並沒有這樣的說法,但在中醫觀點認為,橘子、西瓜等屬於較冷的水果,所以才會建議有咳嗽的人不要吃太多。空腹或身體酸痛時不要吃橘子的說法,是完全沒有科學根據,甚至有人說烤熱的橘子可以治感冒,也沒有醫學上的證據。橘子到底怎麼吃才健康?李蒔華營養師認為,其實橘子的食用建議和一般水果並沒有特別不同。根據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成人一天約可攝取2~4份水果,而橘子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養顏美容,橘子中的膳食纖維也有利於改善膽固醇的異常和腸道健康。美女瑞莎保養身體秘訣 天然食物造就自然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54榴槤性熱舒緩經痛? 中醫師:沒聽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979阿伯天天吃香蕉 下腰、仰臥起坐輕鬆做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75

肺功能檢查要注意 勿吸煙、喝咖啡

肺功能檢查要注意 勿吸煙、喝咖啡#禁忌

台中林新醫院胸腔內科鄭世文醫師指出,呼吸系統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以及肺泡。肺功能對於肺部疾病是一有用且常用的工具,在臨床上常被低估,除了此檢查較不具特異性之外,也因為臨床醫師對於此檢查不熟悉的緣故,事實上它相當敏感。肺功能檢查,簡單說就是透過儀器測量肺部功能來「定量」呼吸系統的異常,常見包括測量空氣進出身體的流速、流量、壓力變化、肺容量、吸吐氣分子濃度變化 (肺擴散功能)和心肺運動功能等,可了解是否有呼吸道阻塞、不正常侷限肺容量或肺臟氣體交換能力有無異常。除此之外,也可以評估肺部疾病的嚴重度、了解疾病機轉與預後、對治療的反應評估、手術評估和可行性或早期診斷侵犯肺部疾病的相關全身性疾病。和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著重結構相比,其更側重於肺生理功能的變化。鄭世文醫師說,建議在四十五歲以上、過去或現在有抽煙的人、有長期或日趨嚴重咳嗽或咳嗽有痰、不明原因喘或稍動即喘及胸悶、或有肺刺激物暴露史的人皆要做肺功能!肺功能檢查前需要準備些什麼?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擴張試驗,於檢查前一天晚上十時起停止服用支氣管擴張劑(包括口服、注射、噴霧劑);檢查前四小時內請勿吸煙或喝咖啡。肺功能檢查禁忌:●懷疑有開放性傳染疾病之可能,如活動性肺結核。●軟弱無法坐立、年齡太大且體弱重聽反應遲鈍者。●正處於呼吸困難,如氣喘發作或使用氧氣者。●無法配合者。●生命徵象不穩者。●近期有心臟病發作或咳血情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