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兆

急性發燒伴隨出血 恐血癌前兆

急性發燒伴隨出血 恐血癌前兆#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急性血癌早期檢測不易,急性發燒、貧血、紫斑出血可能是癌症前兆!醫師表示,民眾需多加留意身體徵兆,因急性血癌往往伴隨急性發燒,出血、貧血、血小板急速下降等併發症,和一般感冒發燒略有差異,因此患者若發燒、帶有貧血或紫斑出血,應儘速就醫確診。台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高偉堯醫師表示,急性血癌大多是早期造血幹細胞發生成熟障礙且大量增殖,而慢性血癌則是較成熟的造血細胞產生異常病變所引發,因此慢性血癌常通常可透過健檢發現,如白血球過高等;但血癌周邊血液常規檢查中,不成熟的芽球性細胞,不一定可以檢測出來,使得急性血癌檢測的困難度增高。因急性血癌早期檢測不易,民眾若有急性發燒、貧血、紫斑出血的情況可能是癌症前兆,千萬不能輕忽。此外,血癌不只是會影響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生成,進而引發貧血、出血、感染等併發症,嚴重者還可能發生器官衰竭或死亡。不放棄治療!目前治療血癌方式有化學藥物治療、血液幹細胞移植等,高偉堯醫師建議病人配合醫囑、積極治療,仍有根治與治癒的機會。

腸病毒已進入高峰期 出現前兆速就醫

腸病毒已進入高峰期 出現前兆速就醫#前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腸病毒疫情已進入流行高峰期,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來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個案比率明顯上升,為近七年來同期之最高值,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隨時注意嬰幼兒及學童個人衛生,落實時時正確勤洗手的好習慣,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家長及醫師也應注意重症前兆,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今年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克沙奇A6型,截至5月底,全國腸病毒重症確定病例為4例(本市為1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較去年同期為低。雖然克沙奇A6型病毒感染後導致嚴重中樞神經併發症的機會雖較腸病毒71型為低,但仍有引發重症的風險,民眾不可輕忽,應注意防範。台中市衛生局表示,克沙奇A6型腸病毒感染會出現較明顯的水泡,裡面的液體包含大量的病毒,所以提醒家長在照顧時要特別注意徹底洗手。且為杜絕教托育機構群聚感染,台中市也訂定「腸病毒通報及停課、停托要點」,如有違者將依據傳染病防治法進行裁處,衛生局也將再次進行稽查,加強各校通報的落實度,避免腸病毒疫情於教托育機構中蔓延,但為避免因病請假在家幼童無人照護,衛生局與社政單位提供台中市6大社區保母系統照護聯繫窗口,供有需求父母臨時托育服務。

辨識自殺徵兆 1問、2應、3轉介

辨識自殺徵兆 1問、2應、3轉介#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100年度全台有3,417人死於自殺,而台南市共有326人死於自殺,每位自殺未遂者是自殺死亡者的10~20倍,每1人自殺死亡會影響6~8位親友,可見自殺是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而自殺行為是受到疾病因素、經濟景氣、社會環境、家庭及個人等多重因素之影響。根據衛生局統計100年度處理精神及自殺危機事件及強制就醫事件有440件。為提升各網絡單位第一線工作人員面臨自殺個案的應變處理能力,衛生局特別於5月21日及5月22日共辦理二梯次「自殺危機個案談判技巧訓練」,共296人參加,邀請有豐富危機談判經驗且任職於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張文瑞科長擔任講師,參加對象有本市警察、消防人員、社會局社工人員、區公所、公衛護士、里長及民間助人單位等,並將學習的技巧帶回服務單位擔任種子人員,讓更多人重視及懂得運用自殺會談及輔導技巧,適時處理自殺危機事件。通常發生自殺行為高達95%是一時衝動,若我們可以及時伸出援手,就能阻止自殺的悲劇,可以藉由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1問」是主動關心與積極傾聽,關心我們周遭的親友,順口問候一聲「您最近好嗎?」、「您看起來心情不好,是怎麼了?」「2應」是對自殺高危險群做適當回應,包括提供傾聽與支持回應,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3轉介」是指懂得尋求適當資源協助及轉介。懂得辨認自殺徵兆、給予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並透過簡易的評估工具(簡氏健康量表),評估當事者情緒狀態;根據居住地轉介醫療單位或心理諮商等資源。衛生局亦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自殺危機常發生於最危急時刻,而第一時間處理人員的危機應變能力及與當事人的溝通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由專業人員傾聽、陪伴,讓心理鬱卒的朋友們有紓發及找到出口的機會。

糖尿病患、有腎臟病家族史 當心尿毒症

糖尿病患、有腎臟病家族史 當心尿毒症#前兆

台南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蔡明松主任表示,尿毒症已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如何防治慢性腎衰竭的發生已經成為公衛的重大議題。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的研究報告,整體慢性腎衰竭的盛行率大約在11.9%,而其中較嚴重的3~5分期就有6.9%,這數據和我們鄰近的亞洲國家報告差不多:日本在12.9%,而韓國約13.7%,大陸有11.3%。這些數據若是在高危險族群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者或有腎臟病家族史者,就變得更高了。這顯示如公衛可以有效益的從此高危險族群作介入,將可以使防治效果更明顯。郭綜合的醫療團隊發現,其實慢性腎臟病的症狀雖然分布廣泛,但是有一些部分是病患在照護過程中偶爾會向醫師抱怨的。也因此院方在2007年開始成立慢性腎臟照護團隊時,就開始著手評估病患的症狀程度,透過科學驗證的方法來印證,是否症狀嚴重者,越快會進入透析,也要看看是否可以在腎臟指數還不高的情況下就能看出端倪,早期提出洗腎的警告。院方在所有進入慢性腎臟照護病患,除抽血驗尿之外,並評估以下十項指標,分別是噁心嘔吐、頭暈、喘、泡沫尿程度、血壓控制不良、呼吸吐氣尿味、下肢水腫、失眠、心跳緩慢、多尿。每一症狀由專業腎臟病衛教師協助患者自我評分,評分等級採五分制,越嚴重者分數越高,最後將所有分數相加得到一個總分。經過五年後,將資料回溯分析,並有了重要發現,越低的腎臟殘存功能表現越嚴重的尿毒症狀,同時越高的尿毒症狀,將會有更高的風險會導致尿毒症。進一步分析在本院接受腎臟照護滿一年者發現,一年後越是無法減輕症狀者越容易發生尿毒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