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不良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

阿嬤心情不佳沒食慾以為憂鬱症,就診發現是白內障惹禍!醫:視力品質差恐引患者憂鬱現象#視力不良

一名80歲行動不便的阿嬤近來被家人發現不吃飯菜,也常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家人很擔心是憂鬱症,就診發現竟是因為白內障讓視力變差使阿嬤心情很差;經過白內障手術後,阿嬤不僅恢復食慾變好,更常叫外傭推她出去走走,家人感到相當開心。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根據2002年刊登在BMJ期刊的瑞典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改善白內障手術與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根據臨床數據顯示,第二眼白內障如果也需要手術,則越早手術,對改善情緒憂鬱有正面效益,可見視力品質對生活品質有相當大的影響。 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白內障是眼睛的水晶體混濁造成,隨年紀增長、紫外線、人體細胞自然代謝、過氧化等傷害,都會影響水晶體的清澈度。侯鈞賀醫師說明,人從出生後水晶體細胞便不斷增生造成蛋白質的堆積,若加上眼睛有外傷、發炎,或像是糖尿病、類固醇藥物攝取過多、紫外線曝曬等其他因素,都可能讓白內障提早發生;特別是現代人使用3C產品頻率高也是可能的風險因子之一,另外研究也發現近視者每增加一百度會增加2成白內障的風險。 侯鈞賀醫師表示,只要年紀漸長都會遇到白內障問題,但透過手術就能獲得改善。白內障初期症狀有像是視力降低、畏光、視覺品質下降情形,如果拖太久水晶體過熟,還可能造成青光眼、發炎等併發症而提高手術的困難度;目前白內障手術主要是搭配水晶體超音波乳化術也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輔助處理,如果太熟水晶體變硬時,就必須增加超音波的能量,也較容易傷害角膜細胞,因此若有白內障,千萬不要拖太久。 目前白內障手術相當成熟,侯鈞賀醫師解釋,一般的手術過程約可以在20分鐘左右完成,麻醉幾乎用點眼藥水即可進行,傷口也多可以控制在0.25cm以下,手術過程大部分不會痛,有時可能會有痠、脹或些微刺的感覺,都是在可接受範圍,只要術後注意清潔避免感染,不論是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患者都能進行。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侯鈞賀主治醫師表示,白內障會讓視力變差,研究顯示視力不良是自殺的三大原因之一,而白內障手術與改善憂鬱症狀更是息息相關 該如何選擇人工水晶體?侯鈞賀醫師說明,目前水晶體健保與自費都有,健保的水晶體材質也是相當好,同樣也能改善白內障,主要差異是球面像差較高可能影響較亮或較暗環境下的視覺品質,不過還是能一併改善近視及遠視的問題;若對視覺品質要求較高,或者是希望能一併調整散光,則可選擇自費人工水晶體。 現代人多元生活情境的遠、中、近視力需求 侯鈞賀醫師門診就有一名56歲的女性上班族,近一年發現視力下降就診檢查,才發現已經有白內障。個案由於近視多年又有老花,平時要打電腦及看紙本報表,必須帶遠中近三副眼鏡,但頻繁更換眼鏡讓她覺得相當不便;這次透過醫師諮詢與評估選擇置換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不僅讓她視力能恢復正常,也不用戴眼鏡,現在還希望可以盡快開第二眼讓生活品質更好。 目前自費的人工水晶體有分單焦點、雙焦點、多(三)焦點、延伸焦段的訴求。如果是希望術後不戴老花眼鏡也可以遠、中、近視力都能改善,或者常使用中距離像是看電腦、導航、打牌等情境,三焦點較能滿足不戴老花眼鏡的視力需求。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不管選擇哪一種水晶體都有其優缺點,仍會有視力上的落差,不是全焦段都能看得清楚,也不是做完手術就回復到年輕狀態的視力。只要不是單焦點的水晶體,由於進入的光線較為分散,因此隨著各種不同的設計,會有多多少少的夜間眩光,還是需要和醫師諮詢討論適合的水晶體。 儘管白內障是不可逆,侯鈞賀醫師也提醒一些生活注意事項來預防提早發生,如在戶外太陽較大養成戴帽子或太陽眼鏡習慣避免光線照射,若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做好疾病控制,另外白內障是一個氧化過程,因此平時在營養攝取上也可多吃堅果類、深色蔬果,都有比較好的幫助,50歲以上也建議定期做眼睛檢查,有高度近視者更建議提早檢查以降低眼睛病變風險。 臺大醫院眼科部屈調眼科主治醫師 侯鈞賀醫師 專長:白內障手術、雷射屈光手術、低視能診療、特殊需求視覺門診

逾半數熟齡族 眼睛岀狀況才就醫!

逾半數熟齡族 眼睛岀狀況才就醫!#視力不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白內障不只是眼睛疾病,其所可能導致的照護問題,更將耗費不容小覷的社會成本與家庭負荷!隨著老化指數越來越高,台灣將迎來第一個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的父親節,與老化關聯緊密的白內障全台患者更已於103年突破百萬大關。台灣人白內障就醫比例僅2成一份橫跨歐亞18國、調查人數逾8,000人的「歐亞熟齡白內障認知大調查」顯示,55%台灣熟齡族從眼睛出狀況仍沒有在第一時間就醫,是亞太其他國家平均2倍,更是歐洲平均3倍,堪稱歐亞最ㄍㄧㄥ熟齡族。檢視台灣健保資料可以推估,全台65歲以上白內障盛行率達60%,但白內障就醫的比例僅有2成,顯示高達4成65歲以上白內障患者未就醫。新技術可以一起解決近視、散光問題隨台灣老化速度加快,白內障患者預計未來將再創新高,調查顯示,高達94%的台灣熟齡害怕罹患白內障將阻礙自己追尋人生未完成的夢,93%擔心無法到異地旅行,89%覺得會影響社交等生活娛樂!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暨白內障手術委員會召集人潘志勤醫師指出,白內障手術治療日趨成熟,選擇新科技治療方案對罹患白內障的熟齡來說,除了滿足看得見的基礎需求外,並有機會同時一併解決近視、散光、老花 等相關問題,而能看得更清楚。「視」在必行 人生更「睛」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呼籲,白內障是不可避免的老化眼疾!鼓勵民眾多關心家人並協助定期就醫檢查,若有症狀出現,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及早恢復視力,讓下半場人生更「睛」彩。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

抗敏大作戰 媽媽寶寶這樣吃#視力不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季節一改變,寶寶噴嚏打不停,某些新手媽媽會懷疑是不是因為孕期不忌口,導致寶寶生來就有過敏體質;也有些媽媽為了全面圍堵生出過敏兒的可能,只要是高過敏原食物如大豆、魚貝、花生一概不吃。然而研究指出,少吃不一定能預防過敏,提早介入高過敏原,反而能夠提高耐受性,降低過敏機率!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加入可降過敏機率從前的副食品都是在寶寶出生後半年慢慢加入,新竹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雷偉德表示,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吃的食物型態由流質轉為半流質,可以多方嘗試食物類別,讓他們習慣接受新味道、新口感。另外,將副食品提早2個月,在寶寶出生4-6個月時就慢慢添加含高過敏原的副食如花生、蛋白,可降低未來發生過敏的機率。副食品3階段這樣吃台東馬偕醫院營養師陳麗如表示,一般來說,一般醫師及營養師都會建議親餵,不過泌乳量少的媽媽也不要擔心,寶寶4-6個月時就可以開始利用副食品的組合提供均衡營養,順便也可以觀察寶寶對於食物的耐受性。至於副食品介入的最佳時機,陳麗如營養師表示約可分為3階段: 1) 4-6個月/可由醣類下手,但不建議添加蔗糖及過多的鹽,一歲前避免給蜂蜜。可先利用稀釋的米湯慢慢餵食,逐步加入菜汁及果汁,藉此拓展新生兒味覺。2) 7個月/現在可以慢慢加入蛋白質,不論是蛋黃、魚肉都是很好的選擇。3) 1歲/一歲換奶,現在可以給寶寶更多種類的食物了!試著將全蛋、鮮奶加入菜單,讓寶寶練習咀嚼外,也可以藉此吸收到更新奇的口味、更全面的營養。部分水解配方降低過敏效果佳而當過敏兒寶寶遇上泌乳量少的媽媽怎麼辦?雷偉德醫師表示,若寶寶對牛奶過敏,母體也無法親餵,可利用部分水解配方的奶粉降低過敏機率,陳麗如營養師表示,部分水解配方對於過敏兒來說較能接受,水解程度越高,把容易致敏的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胜肽及氨基酸,可以降低蛋白質引起的過敏情況。另外,至於產後仍有在哺餵母乳的媽媽,日常飲食該怎麼吃?陳麗如營養師指出,主要還是要以均衡飲食為基礎,再來母體可多補充含omega-3魚油的深海魚類,不但有助抑制發炎、對寶寶的腦部發育也有幫助,常見的食物有鯖魚、鮭魚、秋刀魚等。想讓過敏不來亂?本身有過敏的媽媽,孕期不必節食及過度恐慌,寶寶出生後,藉由階段性諮詢營養師及醫師,控制寶寶飲食,只要3階段就能簡單抗敏!  

老年性黃斑病變 新一代視力殺手!

老年性黃斑病變 新一代視力殺手!#視力不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黃斑部病變已成為台灣地區老年人的視力殺手,以往白內障是長者視障的主因,但隨著醫學的進步,白內障幾乎能以手術治療,因此老年性黃斑病變成為眼科醫師下一個防治的目標。黃斑病變取代白內障 成為老年視障主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丹麥的報告,老年性黃斑病變(可再細分為萎縮性和滲出性)已超過以往排名第一的白內障,成為視力不良最主要原因(黃斑病變為44.4%、白內障33.3%)。再據台北榮總和陽明大學的調查,65歲以上老人早期黃斑病變的發生率約9.2%,末期黃斑病變發生率約1.9%,因為以前對此疾病所知有限、又沒有有效的治療法,所以當醫師診斷出後,就不再進行積極治療,彷彿判了眼睛慢性死刑(從開始到失明,能長達十餘年)。早期篩檢黃斑病變 透過治療能維持視力 免於失明所幸目前對視力威脅最大的滲出性老年黃斑部病變,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可使用抗血管新生劑的眼內注射,讓病患視力得以維持甚至進步,但眼內注射需反覆施打,且健保僅給付部分種類和嚴重度的病患。張延瑞醫師表示,老年黃斑部病變雖然可怕,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病患還是能維持良好視力,因此建議可至各院區眼科進行老年黃斑病變篩檢,提前發現、保護你我的視力健康。

79%學童視力不良 視力篩檢車走入偏鄉

79%學童視力不良 視力篩檢車走入偏鄉#視力不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新北市學童升上國中,視力不良比率竟高達79%!新北市29區就有16區不是沒有就是僅有一家眼科診所。獅子會300B2區28日捐贈1部「視力保健篩檢巡迴車」由新北市市長朱立倫代表接受,這是國際獅子會300B2區捐贈給衛生局的第3部「視力篩檢巡迴車」,國際獅子會挹注偏鄉醫療資源,朱立倫也特地感謝獅子會為新北市偏鄉地區投注更多醫療資源。朱立倫指出,新北市有約25萬5,934名國小學童中,100學年度國小一年級視力不良比率為34%、二年級42%,至國小六年級增至71%,而到國中則視力不良比率已高達達79%,顯示學童視力問題日益嚴重。此外,糖尿病患易引起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且按照臺灣20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8%推估,新北市20歲以上糖尿病人數高達24萬6386人,視力巡迴車將可造福偏鄉糖尿病友。 朱立倫強調,新北市幅員遼闊、城鄉差距大,醫療資源極度不均。在全市29區中就有12個區沒有眼科醫療院所、4個區各僅有一家眼科診所,顯示在偏鄉地區醫療資源貧乏,導致學童及糖尿病患市民接受視力醫療照護不易。新北市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獅子會300B2區自97年以來共捐贈給衛生局1部數位X光車、子抹車,以及這部視力醫療巡迴車。X光車3年來已安排1008篩檢場次,計服務6萬4549人次林雪蓉說,去年7月捐贈的子抹車,也排了104場,服務5957人次。而去年局添購的視力篩檢巡迴車,也安排到16偏遠地區的83所學校、社區,針對國小一、二年級及附設幼稚園大班視力不良學童與居民,共計辦理114場次,服務2012人次視力複檢。視力醫療巡迴車加入偏鄉醫療服務行列,將可增加服務的全面性及普及性。(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