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力

久坐傷害同吸菸 降風險活動力很關鍵

久坐傷害同吸菸 降風險活動力很關鍵#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成人每日可能需要久坐長達9-10小時,不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會增加死亡風險。而最近一份研究指出,欲降低健康風險,重點不是注意一天坐多久,而是其間有無頻繁地起身活動。總靜態時間最短的人死亡率最低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7985名45歲以上的人坐息和健康的風險。這些人在臀部裝上活動監測器以記錄他們在清醒時坐著的時間,紀錄時間為7天。平均而言,坐著的時間占了清醒時間的77%,相當於每天12小時。大約在4年後有350人去世。研究發現,每日靜態時間超過13小時的人及經常連續維持靜態長達1到2小時的人,他們的死亡率顯著較高。反之,總靜態時間最短及每次靜態時間最短的人死亡率最低。久坐傷害相當於吸菸的傷害每次坐著時間少於半小時的人較健康且降低了他們死亡率。因此研究建議需要長時間久坐的人每半小時起身活動身體。這樣的小改變可能可以降低死亡風險,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究竟多少活動量的效果最佳。不過,這份研究已是目前探討靜態時間與死亡之間的關係最大型的研究。研究共同作者Monika Safford博士表示,這份研究再一次證明久坐對健康的危害,我們應了解久坐的傷害相當於吸菸對健康帶來的影響。我們需要用創意的方式儘可能地降低坐著的時間及增加每次坐下之間的活動頻率。(文章授權提供/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7.09.12)、Daily Mail(2017.09.12)/台灣女人健康網)

腹脹便秘 產後肚子消不掉恐是這原因

腹脹便秘 產後肚子消不掉恐是這原因#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大約2/3的女性在懷孕期間或產後會罹患腹直肌分離症(Diastasis Recti)。研究表示,若沒有矯正練習,腹直肌分離會維持很多年,並造成慢性背部和骨盆帶疼痛、姿勢不良甚至疝氣或器官突起於撕裂的腹壁。腹部肌肉變薄可能是媽媽腰痠背痛的主因腹直肌位於腹部的兩側,主要功能是支撐背部和腹腔內器官。懷孕期間,由於胎兒成長,媽媽的子宮也會快速增大,腹直肌和結締組織會分離而且拉伸、變薄,以適應胎兒的成長。薄弱的結締組織取代了腹直肌原本的功能,脆弱的支撐可能導致媽媽身體出現背部疼痛、腹部器官移位、便秘、腹脹等症狀。這最常發生在先前有過懷孕經驗的女性身上,因為其肌肉力量已被減弱;還有懷有雙胞胎或更多胞胎的女性,因為隆起的肚子大使得腹肌更為緊繃;35歲以上的人也因為肌肉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減弱,可能有此症狀。站立、彎曲行走時腹部疼痛都可能是徵兆然而,腹直肌分離症不僅發生於懷孕女性的身上,理論上只要不正確地做仰臥起坐或舉重,任何人都容易罹患腹直肌分離症。其症狀包括當站立、彎曲和行走時腹部會有撕裂和疼痛感,而大多數人在注意到分裂肌肉之間的凸起處前,都不知道自己罹患此疾病。而維持體態也不見得能在懷孕期間提供保護。一名懷孕前有固定運動習慣的女性,在懷孕的前幾個月仍持續跑步、騎自行車和做仰臥起坐,希望能保持身材並在產後能更輕易地恢復身材。懷孕第4個月時,她發現肚子有一個突起處,觸摸時手指陷入一個約莫4公分的凹洞。經診斷她罹患了「腹直肌分離症」。醫護人員推測,即使這名女性的腹肌在懷孕前是如此強健,但當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提供胎兒生長伸展時,它們仍會被拉開。分娩後可能會引起便秘、失禁雖然不危及生命,但如果處置不當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問題。弱化的腹肌需要其他肌肉運作以作為補償,可能造成其他部位肌肉疼痛,特別是背部和臀部。而在分娩時,腹直肌分離會使陰道分娩更加困難。也因為腹部肌肉通常與骨盆底肌肉一起運作以支持膀胱和腸子,之後可能引起便秘與失禁。雖然嚴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術來重新連接肌肉,但此病症也是可透過正確的運動來改善。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進行物理治療和骨盆運動。重建腹部肌肉的強度可能需要運動12個月但是,倫敦產後運動專家Katelyn Faison說:女性常常會自行嘗試了錯誤的運動,使狀況變得更糟。對腹肌施予太大的壓力可能導致其進一步分離,將造成更多的虛弱、疼痛和持久性的傷害。倫敦物理治療師Kim Van Deventer說,女性們認為無論是透過特定運動或手術,只要成功關閉肌肉間的間隙,便是成功。但實際情況並非是因為肌肉不夠強壯,而使它們無法組織在一起。關鍵是要循序漸進地重建腹部肌肉的全面強度,甚至可能需要運動長達12個月之久。(文章授權提供/Daily Mail20170731/台灣女人健康網)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會自己康復嗎?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會自己康復嗎?#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2歲的黃爸爸到診間抱怨8歲孩子整天都在做白日夢,上課東張西望、坐不住,感覺整天精力充沛,沒有一刻是安靜的,就連房間也總是一團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容易讓家長誤會不夠認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指出,經過多次問診與評估,加上老師與家人的資訊後,確診黃小弟應該是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沒想到黃爸爸自我揭露他也有一樣的症狀。蔣立德醫師指出,過動症在成人身上的表現,即使好動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與社會經歷而逐漸收斂,但仍會表現在工作分心、注意力不易集中上。另外也有許多家長,把ADHD當作是孩子不夠認真,不夠努力,讓孩子無形中承受了無比的壓力。將生活拉回正軌 專業評估很重要蔣立德表示,ADHD的診斷往往需要經過好幾次門診,在詳細病史詢問與資訊蒐集,確認個案從小在不同的情境下與年齡中,都曾經長期出現注意力缺失或過動衝動症狀,才能確診。同時,我們才更有把握這些旁人眼中的行為特色特質,究竟與ADHD的關聯為何。一旦確診,我們才更能有系統地討論下一步的治療模式,將生活步調逐漸拉回正軌的第一步就是要接受專業評估。在接受過完整的評估之後,黃先生與孩子一同接受了ADHD的治療。一段時間後,我逐漸在這對父子的互動中看到笑容,那不單純是爸爸與孩子在症狀上的進步,而是整個家庭和諧與溫暖的發酵。

講座/吃對早餐讓你活力充沛一整天

講座/吃對早餐讓你活力充沛一整天#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時常不吃早餐,大腦活動力也會下降,養成每天吃早餐的好習慣,不但精神好、還可以增加腸胃運動、提高工作效率,讓你從頭到腳都健康。早餐一定要吃,但是你知道那些早餐組合才是最合適的嗎?早餐吃得飽才有力氣,許多人喜歡點在點了餐點之後加上油炸點心、起士等等佐料,但這些石材吃進肚子裡真的健康嗎?究竟那些早餐是最營養健康,透過蔡佩玲營養師的營養講座,簡單介紹給民眾最適當的早餐組合,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吃對早餐讓你活力充沛一整天時間:106年10月13日星期(五)10:00-10:30地點:萬芳醫院內科二樓門診候診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11號)

多感官餃子遊戲 助強化孩子肌肉力量

多感官餃子遊戲 助強化孩子肌肉力量#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除了床邊故事外,爸媽和孩子的互動模式還有哪些呢?一般而言,大一點的孩子開始對周遭事物好奇,越來越喜歡與父母一同遊戲。事實上,透過簡單的互動遊戲不但能夠達到娛樂效果、增進親情熱度,玩樂同時更可以幫助訓練孩子肌力,強化來孩子近端肢體力量,在過程中讓孩子學會運用肌肉力量。多重感官互動 可以幫助舒緩緊繃頭皮「炒蘿蔔炒蘿蔔切切切,包餃子包餃子捏捏捏」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兒童物理治療師葉采青表示,即便是這個簡單的遊戲,兒童也可透過這個遊戲,從觸覺,本體覺,視覺,聽覺等多感官活動,傳達彼此相愛,互相需要的親情。葉采青治療師表示,炒蘿蔔搭配頭皮按摩,不但能夠舒緩爸爸工作壓力帶來緊繃的頭皮筋膜,加上多數爸爸的頭髮比媽媽還短,因此孩子也能在按摩爸爸頭皮的過程中,容易學習溫柔的力道控制。父母可以行開發動作 強化孩子上肢力量葉采青治療師表示,爸爸大多是家裡扛起經濟擔子的重要角色,在孩子包餃子捏捏捏的途中,透過加強手部力量揉捏,可以適時放鬆爸爸堅如磐石的肩膀,孩子也可藉機強化手部力氣,訓練肌肉生成。另外,比較重口味的爸爸還可以自行開發,加入捶麵糰的動作,讓孩子上肢近端力量有強化的機會。因著父親比較高的需求強度,相較孩子跟媽媽玩,讓這個遊戲有著不同的力度,也讓爸爸享受親子樂趣,同時舒展筋骨。這遊戲不限年齡,不限能力。家有慢飛天使的家庭,也可以享受其中。

五十肩治療法 試試搖肩理筋運動

五十肩治療法 試試搖肩理筋運動#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五十肩,又稱「凍結肩」,俗稱「漏肩風」。其病因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如肌腱、滑囊等多處同時發生病變。常見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患者女性多於男性。此病常與受寒、外傷、感染等有關,如未及時治療或注意功能鍛鍊,拖延日久,可使關節黏連、活動受限,甚至無法舉起手臂。多見50歲左右的中年人;無明顯外傷或僅有輕微外傷史;肩部痠痛病程較長,一般都在2~3個月以上;肩部有廣泛性疼痛,肩部上舉、外旋、後伸等,均受限制。病程較長者,肩部肌肉(三角肌為主)會出現萎縮。該如何治療五十肩呢?1) 推拿療法患者仰臥,施滾法於肩前緣(三角肌前緣),並配合肩外展及上舉被動運動5分鐘。然後讓患者俯臥,同樣施滾法於患肩後緣(三角肌後緣),並配合患者上肢由外向前伸展被動運動,約5分鐘。讓患者正坐,施拿法於患肢(以肩、臂、曲池、合谷等穴為主),並配合搖肩關節被動運動。另外則是理筋手法,讓患者正坐,術者用右手的拇、食、中3指對握三角肌束,做垂直於肌纖維走行方向撥動5~6次,再撥動痛點附近的岡上肌、胸肌等各5~6次,然後按摩肩前、肩後及肩外側。接著,術者左手扶住肩部,右手握患者手,做牽拉、抖動和旋轉活動,最後幫助患肢做外展、內收、前屈、後伸等動作。2) 中醫治療當歸4錢、赤芍4錢、牛蒡3錢、薑黃3錢、秦艽3錢、白芷3錢、蒼朮1錢半,以水煎服。可在屋上裝一滑車懸繩索,患者牽繩左右上提,可幫助患臂鍛鍊。患臂可在早晚做內旋、外展動作,反覆鍛鍊。鍛鍊必須緩慢、持久,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有害無益。(文章摘自/常見病速效自療/人類智庫) 

講座/頭頸癌復健運動──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

講座/頭頸癌復健運動──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頭頸癌患者進行手術、化療及放射線治療後,可能會出現牙關緊閉、張口困難、舌頭活動度不足、頸部肌肉纖維化等症狀,面對這樣的副作用,如何透過確實的復健運動進行改善呢?本次講座將由物理治療師林慧芬在課程中帶您認識放射線治療後的影響,以及如何使用彈力帶的輔助達到復健的目的,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2176。名稱:頭頸癌復健運動──電療後身體好僵硬,我該怎麼辦? 時間:106年6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三樓第四會議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76

避免無痛失明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

避免無痛失明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活動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眼睛發育期,6歲是關鍵!一名3歲半的孩童看卡通時常瞇著眼,走路時也常跌倒,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此名患者視力極差,再不治療就會變弱視。眼科醫師提醒,多數幼童的視神經發育會在6歲結束,如果在7歲以後才發現、治療,改善空間已經很小,幾近無效。發育不全造成視力不良 是不可逆的症狀不過,到底什麼是「弱視」?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弱視如同「無痛的失明」,意旨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眼睛漸漸喪失擁有正常視力的機會,是發育不全造成的視力不良,也是一種不可逆的症狀,一旦形成,就無法透過矯正來挽救。一個已經被診斷為弱視的13歲孩子,矯正後視力是0.7,就表示不論戴眼鏡或手術,最佳視力只能達到0.7。如果他在6歲前發現,有可能針對病因成功治療1.0,但若不幸忽略,6歲後即便能改善,提升的程度也不大。假設他後來得了近視,可以用眼鏡或手術矯正的只有「近視度數」的部分,因為弱視的關係,矯正後最好的視力也只有0.7。弱視是「發育」問題 6歲前是治療黃金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醫師蕭雅娟解釋,孩子6歲前的眼睛是遠視眼,此時焦點是落在眼球之後,尚無法精準地落在視網膜上,在發育過程中,光源的刺激仍需充足且路徑正確,才有助發育,當刺激不足,視神經、大腦的發育不夠,就無法形成良好的視覺。孩子懂得分辨方向 就可到眼科做眼睛檢查經過統計,弱視的自然發生率約是3~5%,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大,但實際反應在生活中,是每一班(約40人)的孩子中,就有2個,比率並不低!6歲之前是眼睛發育的黃金期,需要「正確、充足」的光線刺激、動態刺激,來「訓練」視覺系統的形成,所以發育緩慢的現象最好能在幼稚園階段,或更早就發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可說是唯一的療法。 陳瑩山醫師建議,當孩子到了2歲半、3歲左右,懂得用手正確地比出上、下、左、右時就可到眼科要求做眼睛檢查。尤其是不善表達的小孩,若出現頻揉眼睛、瞇眼或歪頭看東西等症狀時,應盡早就醫檢查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