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乖上課時常不專心、愛講話、忘東忘西,動不動就跟老師頂嘴,尤其容易跟同學起衝突,早在小學就被歸類成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經醫師確定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經過長時間的藥物治療合併行為治療後,後續表現判若兩人,今年更順利推甄上前三志願的明星高中。台中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身心科主任林志堅醫師表示,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學習自我控制能力,多數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表現也能很優秀。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林志堅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好發於兒童期的疾病,常見三大症狀為注意力不足(容易分心、忘東忘西、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太久)、過動(不能安靜坐在位置上、身體會搖晃、上課喜歡走動),及衝動(忍不住插嘴、無法接受等待會插隊),國內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比例約為5~10%,尤其在國小一、二年級時最容易發生。錯過治療 偏差行為比例高出3~6倍許多家長會質疑:「我的孩子只是好動,長大後自然而然就會好?」林志堅醫師說,其實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腦部發展遲緩的疾病,因為腦部成熟度不足導致無法控制行為表現,如果沒有適當治療,這些症狀會持續到青少年,甚至是成年。研究指出,ADHD孩子沒有適當治療,其青少年階段出現情緒障礙、憂鬱症、偏差行為或反社會性行為的比例,比有接受適當治療的孩子高出3~6倍。呼籲家長,若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時,應趁早檢查,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目前針對ADHD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為主,但是仍有許多家長擔憂「藥物會不會對孩子不好?是否有上癮問題?」,林志堅醫師表示,雖然藥物難免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但是兒童用藥安全性要求比成年人更謹慎,醫師處方時必定會考量藥物療效與安全性,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及早尋求適當治療 避免耽誤孩子一生提醒家長,ADHD是導因於腦部發育不成熟,不是因為家長管教不當、或老師不用心導致,許多家長因對ADHD認知的不足與過度擔憂,反而錯過孩子黃金治療期。一旦發現孩子出現疑似ADHD症狀,應趁早檢查,求助兒童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尋求適當治療,別讓家長一時的錯誤認知,耽誤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