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字韌帶斷裂

打球聽到啪聲斷裂 該開刀還是復健?

打球聽到啪聲斷裂 該開刀還是復健?#前十字韌帶斷裂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年近40歲的吳姓上班族利用假日與老同學們相約打籃球,在將對手蓋了一記火鍋之後,腳一著地便聽到斷裂聲,緊接著吳男就痛到無法站立。至骨科求診,在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通常在受傷初期(急性期),由於關節內血腫的關係,膝關節會腫脹及疼痛。此時期以消腫止痛為主,除了一般常說的PRICE (Protection保護、Rest休息、Ice冰敷消腫、Compression壓迫消腫、Elevation抬高消腫)之外,尚需配合消炎止痛藥物及枴杖的使用,嚴重腫脹時,甚至需要抽取關節內淤血,以減輕關節內壓力。十字韌帶受傷 常發生在突然外力十字韌帶是膝關節中最大、最重要的韌帶,負責維持關節的穩定。常發生在運動傷害、摩托車車禍和摔傷,假日揪打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網球、橄欖球、曲棍球、舞蹈、體操等,都是容易因為激烈運動而拉斷十字韌帶,其中以籃球為最常發生。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陳建甫醫師(目前支援南投醫院)表示,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機轉常是一個突然外力加諸於膝關節而致產生膝外翻、跳躍、急停、轉身、瞬間改變方向、著地不當、或過度伸直的扭轉,而導致膝關節內的前十字韌帶斷裂。接受韌帶重建可幫助病患再恢復從事劇烈運動,且可延後關節退化的時間。無論是否開刀 都要復健若沒有進行手術的患者,在一、兩個月之急性期過後,膝部腫脹會逐漸消退,走路也逐漸恢復正常。但是病人會發現膝關節鬆鬆的、前後搖晃,上下樓梯會明顯的有膝蓋跑掉的感覺,且會恐懼跑或跳,大腿肌肉也出現萎縮的情形。如果膝關節長期處在不穩定的狀況,高達九成的人可能會接續傷到半月板;若時間更久,則有超過八成的人軟骨磨損,提早出現膝關節退化。嚴重的前十字韌帶斷裂,將使許多運動員無法再接受訓練或上場比賽。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患者在透過膝關節鏡進行重建手術,可以恢復不錯的膝關節穩定度,且傷口小,術後恢復快,在持續接受復健後可漸進的從事運動相關活動,恢復運動能力。復健可提早到受傷或是手術隔天就開始,大大減少十字韌帶斷裂產生的後遺症。陳建甫醫師提醒在運動前暖身、拉筋要確實,有助於肌肉彈性、運動戴護具;平時維持規律運動的習慣以保持肌肉強度;劇烈運動時應避免不必要的衝撞等以預防十字韌帶等運動傷害之發生。

打籃球高難度動作 致前十字韌帶斷裂

打籃球高難度動作 致前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熱血沸騰、最適合揮灑汗水的夏季又到了,相信許多上班族正準備相約三五好友到球場來一場精彩鬥牛賽,重拾過往籃球魂。有位28歲的王先生(化名),週末與朋友在球場廝殺時,過程中想起籃球明星的華麗特技,急欲挑戰高難度動作,便於躍起時旋轉360度後上籃,落地後「啪」的一聲,膝蓋立即痠軟無力,伴隨而來的是右膝疼痛、腫脹。緊急送醫後經X光檢查雖無骨折現象,但藉由骨科理學檢查及MRI核磁共振檢測後,確診為「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假日運動員要注意 前十字韌帶斷裂恐引發惡性循環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醫師表示,近期因運動傷害至門診治療的患者增加二成,大多是假日運動員,平常因缺乏運動而肌耐力不足,當做出激烈且高難度動作時,就容易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踢足球、打棒球或籃球等運動,因跳躍時容易發生碰撞,導致本位感喪失,腳落地後上下半身呈現不同方向的旋轉,膝蓋遭受過大的反向扭轉力量,當超越韌帶所能承受的張力時,就可能發生前十字韌帶斷裂。前十字韌帶斷裂後,關節內會因為周圍的血管隨同韌帶一同斷裂而產生血腫,持續時間約2至3週。吳濬哲醫師指出,患肢因為無法完全伸直或彎曲,導致活動範圍受限,進一步影響肌肉群,若沒有好好治療恐導致股四頭肌萎縮,如果患處再受到二次傷害,可能引發退化性關節炎提早到來的惡性循環。韌帶重建術可回復八至九成 PRP療法成為治療另一選擇針對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治療,吳濬哲醫師說明,初期先以冰敷或口服止痛藥來緩解疼痛,接著安排MRI核磁共振掃描確認斷裂的狀況。因韌帶無法以縫合方式進行修補,需要使用關節鏡進行韌帶重建術,建議於斷裂六週後進行最為恰當,利用人工韌帶或自體韌帶移植來代替前十字韌帶,術後通常能回復到原始韌帶的八至九成。 吳濬哲醫師說,倘若非專職運動選手,也可於斷裂後六週內先穿著前十字韌帶護具保護患處,並以PRP療法作為治療方式,將自己的血液透過高速離心方式分離出血小板,再把血小板中所含的生長因子萃取出來注射至患處,讓患者重返正常生活,對患者來說是個不錯的治療選擇。運動應避免多餘花式動作 積極復健免於後遺症產生吳濬哲醫師提醒,民眾在進行激烈且可能有身體碰撞的運動時,應盡量避免模仿專業運動選手的花式動作,以免讓自身受到不必要的運動傷害。當發現膝蓋腫脹,應儘速尋求骨科醫師協助,並於治療後搭配完整的物理復健計畫,聽從醫囑積極定期回診復健,才能確保免於後遺症影響正常生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