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氏症

晚發型龐貝氏症初難辨 確診歷逾6年

晚發型龐貝氏症初難辨 確診歷逾6年#龐貝氏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0歲的龐貝氏症患者張先生,國小時被診斷出脊椎側彎,走路時常跌倒、動不動就喘,爬山、爬樓梯沒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使勁全身氣力,但移動速度仍十分緩慢,甚至因為腳沒力,走路變得一跛一跛。先後到骨科、中醫求診,遲遲找不到原因,直至國中二年級到腦神經內科檢查,確診為罕見的龐貝氏症。張先生回憶,6歲時就經常控制不住排泄,父母以為長大就會改善而沒有特別留意,以為動作吃力、走路姿勢怪異是因為缺乏運動,便鼓勵他大量運動訓練,反而造成青少年時期病情快速惡化,背部抽痛、下半身逐漸無力。龐貝氏症分早發及晚發型 症狀包括心臟肥大、肌肉無力每年的4月15日是「世界龐貝氏症日」,社團法人台灣龐貝氏症協會攜手香港黏多醣症暨罕有遺傳病互助小組,促成中港台龐貝氏症病友團體交流會。同時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龐貝氏症藥物發明之父陳垣崇博士針對龐貝氏症的未來展望進行專題演講,亦邀請病友們現身說法,自主檢查、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才能大幅減少因輕忽症狀而錯失治療黃金期的憾事。陳垣崇院士說明,龐貝氏症是一種隱性遺傳罕見疾病,因第17對體染色體變異上的GAA基因發生突變或缺失,導致體內缺乏可轉化肝醣為葡萄糖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酵素,使大量無法分解的肝醣持續堆積,造成肌肉功能受損,並漸進式影響多重器官,包含骨骼肌肉、呼吸系統、心臟、消化系統。龐貝氏症根據發病年齡分為嬰兒型及晚發型2種。台灣自2008年起全面性推展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目前已知嬰兒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5萬分之一,在出生前幾個月內就會出現明顯心臟肥大、肌肉無力情形,病情發展迅速,若沒有立即治療,常因心臟衰竭僅能存活至1、2歲。而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一,從兒童至成人皆可能發病,症狀表現多樣,主要影響骨骼肌肉及呼吸道肌肉,如肌肉無力、下背痛、脊椎側彎、走路爬樓梯有困難、呼吸困難、早晨頭痛、睡眠呼吸障礙等。晚發型龐貝氏症易誤診拖延 至確診恐歷時6到8年根據最新一份中港台龐貝氏症病友調查報告,患者出現病徵後求醫比例僅3成,未及時求醫原因包含沒有察覺病徵、誤以為因生活習慣影響,如少運動、吸菸等及感覺病情輕微;主動求醫的病友,近5成是家人發現身體異常而就醫。陳垣崇院士表示,由於晚發型龐貝氏症初期症狀與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症狀相似,且患者的疾病進程差異性高,更增加診斷難度。多數患者常遊走於神經科、骨科、胸腔內科、小兒科、免疫風濕科及復健科而無法確診。該調查也顯示,33%病友曾被誤診為其他疾病,包括生長遲緩、肌肉萎縮症、脊髓肌肉萎縮症、僵直性脊椎炎等。根據國外及台灣的研究,晚發型龐貝氏症患者從發病到確診,平均歷時約6-8年時間。無論是延遲診斷或誤診,都將造成患者不可逆的肌肉受損和病情惡化,肌肉強度及功能退化導致需要使用輔助器,也連帶對社交活動造成障礙。呼籲民眾平時關注身體變化,若骨骼肌肉、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出現上述合併症狀,至醫院神經科進行諮詢與檢查。目前龐貝氏症的主要治療方式為「酵素替代療法」,醫師亦會根據患者症狀輔以數種不同的支持性療法,如配合飲食照護、呼吸照護、運動及復健、心理支持,改善患者整體的生理功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背痛只是生長痛?別輕忽致命龐貝氏症

背痛只是生長痛?別輕忽致命龐貝氏症#龐貝氏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潔(化名)小時候很喜歡到處跑跑跳跳,國中時卻出現背部抽痛、易喘,甚至連起身都相當困難,原本曾以為只是青春期生長痛,先後尋求中醫、骨科、小兒科仍找不出原因,耗時半年轉診至小兒神經科才確診為龐貝氏症。小潔治療同時搭配運動復健,目前身體狀況維持良好。遺傳罕病龐貝氏症 造成肌肉萎縮、呼吸衰竭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梁文貞說明,龐貝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罕見疾病,患者體內與生俱來缺乏分解多餘肝醣的GAA酵素,使堆積的肝醣逐漸傷害肌肉功能與運作,導致出現肌肉無力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龐貝氏症症狀包括漸進性肌肉無力、下背疼痛、呼吸短促等。但因為症狀發展速度緩慢,與其他疾病症狀相仿而難以確認,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花費6年。然而龐貝氏症患者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肌肉萎縮、喪失活動力,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民眾應留心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龐貝氏症症狀,及早就醫,治療不延誤!龐貝氏症症狀難易混淆 耗時多年才確診龐貝氏症又可分為嬰兒型與晚發型,嬰兒型龐貝氏症盛行率約4萬分之一,在出生幾個月內便會出現明顯的心臟肥大及嚴重的肌肉無力,且病情發展快速,不過國內在2005年起透過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計畫,嬰兒型患者可盡早確診並及早接受治療。而晚發型龐貝氏症盛行率約2萬分之一,為嬰兒型龐貝氏症發生率的2倍。卻因為初期症狀與其他神經肌肉疾病相似,且惡化速度不一,導致許多患者遊走在骨科、胸腔內科、小兒科、免疫風濕科及復健科等多科門診後仍無法確診,根據國外研究數據顯示晚發型龐貝氏症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需花費6年時間!梁文貞醫師提醒,龐貝氏症發展到晚期為不可逆疾病,延遲診斷易導致患者肌肉萎縮、喪失活動力,肺功能更逐年下降1.6%,造成患者仰賴輪椅與呼吸維持器存活。肌肉無力、疲憊、易喘等8症狀 當心是龐貝氏症台灣龐貝氏症協會邀請網路名人拍攝衛教宣傳影片,透過趣味方式帶民眾了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從日常生活中關注身體小細節,若出現逐漸(1)肌肉無力,特別是軀幹和下肢、(2)行動時感到疲憊、(3)呼吸短促、(4)睡眠中呼吸暫停症侯群或間歇性睡眠、(5)早晨性頭痛、(6)白天嗜睡、(7)脊椎側彎、(8)下背疼痛等多種症狀,若至一般門診求醫後無法改善,應至醫院神經科找醫師進行諮詢與檢查。台灣龐貝氏症協會代理理事長鄧慧娟表示,若出現多種相關症狀,可至台灣龐貝氏症協會網站搜尋醫院名單,經過醫師評估後若懷疑患病,可透過抽血檢查來確定是否為龐貝氏症患者。

龐貝氏症非無藥可醫 早篩檢早治療可延緩惡化

龐貝氏症非無藥可醫 早篩檢早治療可延緩惡化#龐貝氏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明從小就是個內向的孩子,運動細胞不好、感覺統合表現也較差,上了國中後,只要稍微跑步就覺得喘、仰臥起坐沒辦法做到10下、立定跳遠更是糟糕,成績也是全班排名倒數第一。因為容易喘,父母懷疑是過敏體質使然,本想給予肌力訓練,增強體力,卻發現他全身無力與疼痛症狀似乎越來越嚴重。經過小兒神經科篩檢才發現,是罹患罕見的先天性遺傳代謝疾病「龐貝氏症」。輕忽龐貝氏症 恐致癱瘓、呼吸衰竭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指出,會造成學童肌肉無力的原因,除了流感、過度運動所造成的近端肢體急性肌肉病變外,與遺傳有關的慢性肌無力疾病中,龐貝氏症是最常被提及的罕見疾病。「龐貝氏症致病機轉為第17條染色體基因出現異常,造成體內負責分解肝醣的酵素酸性α葡萄糖肝酶(GAA)缺乏,導致體內無法正常代謝肝醣,使肝醣累積在肌肉與肝臟中,造成肝臟腫大,或者肌肉細胞出現萎縮,而造成無力。」張醫師解釋,這種漸進式神經肌肉疾病,若太晚治療,可能造成其他器官病變與功能喪失,嚴重者最後可能會癱瘓或呼吸衰竭,需依賴插管才能存活。學童運動表現差!可能罹患龐貝氏症龐貝氏症主要分成兩大類型,早發型多在一歲前就會發病,而國內在十餘年前就全面進行新生兒篩檢已可找出病人,「比較麻煩的是,晚發型龐貝氏症發病後被發現時,通常都已經是十幾歲的青少年,這些是沒經過新生兒篩檢的漏網之魚。」臨床上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常被誤解是運動神經不好而忽略,「一開始的症狀是走路笨拙、體適能如仰臥起坐、800公尺跑步、立定跳遠等項目都不及格,經常是落後的5%之內;之後會出現持續性肌肉無力、行動時感到疲憊、呼吸短促等症狀。」張醫師說,若要這些孩童蹲下後再站立,可能需要分解動作才能完成。晚發型龐貝氏症若太晚確診,可能會造成某些肌肉功能無法恢復,嚴重者可能造成癱瘓,因此及早確診是主要目標。張醫師指出,如今已有簡單的篩檢方法,只要一滴血、兩周時間就能得到初步結果,「在治療上,目前健保有給付每隔兩周施打含酵素的藥物,再加上輔助復健治療,可逐漸增強肌肉功能、代償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無力原因多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最後,張醫師提醒,學童肌肉無力原因多樣,但只要是慢性、且有進行性的無力都需及時就醫,只要能及早發現,就有及早治療的機會,如此,也能讓罕病學童擁有彩色未來。

中研院建立龐貝氏症幹細胞 技術領先全球

中研院建立龐貝氏症幹細胞 技術領先全球#龐貝氏症

台灣的醫療技術越來越成熟,最近有許多突破性的研究都登上國際的舞台,而最近中央研究院也發表一篇研究,成為全球第一個建立龐貝氏症的「誘導式全能幹細胞」(PomD-iPSCs),不僅可以瞭解龐貝氏症的致病機轉,還可以提供更進一步的治療,這項研究也被刊登在「人類分子遺傳(Human Molecular Genetics)」國際期刊上。(圖片為染色體,翻攝自維基百科)根據罕見疾病基金會的文章表示,龐貝氏症是因為第17對染色體異常,導致缺乏酸性α-葡萄糖苷酶的基因(acidic α-glucosidase,稱為GAA基因)),造成身體無法分解肝醣所引起的疾病。龐貝氏症主要可以可分為三型:嬰兒型、年輕型及成人型。嬰兒型通常在6個月大時就發病,且會迅速惡化致死,這型病人的的心臟、骨骼及呼吸肌均受到很嚴重的損害,而心肺衰竭往往是最大的致死原因。成人型則是慢慢惡化,且其心臟沒有受損,但通常在20-60歲時會出現四肢肌肉無力之現象,也和嬰兒型的病患一樣最終會死於呼吸衰竭。年輕型則指會在嬰兒期和6歲前發病,其受損傷之部位也有肌肉無力,但大多沒有明顯的心臟疾病。大致說來,若越晚發病越不會有心臟疾病。在台灣的發生率為每3萬到4萬分之一。但是目前龐貝氏症已經不算是絕症,因為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所前任所長陳垣崇曾發明治療藥物,幫助早發症孩童延長生命時間。但藥物無法完全治癒龐貝氏症,長期施打也可能因排斥作用而導致藥效降低。所以郭紘志博士透過研究這種幹細胞,希望可以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更快速地發展出有效的藥物,來治療龐貝氏症的患者,同時郭紘志博士也表示,目前中研院已經針對許多遺傳疾病,利用這種模式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研發更有效的藥物。治療龐貝氏症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175中研院研究證實 天麻萃取物可減緩神經退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22蠶豆症男童急性溶血險死 輸血救回一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407

治療龐貝氏症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治療龐貝氏症 早期篩檢早期治療#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是一種罕見疾病,龐貝氏症之發生率,在台灣約為三萬至四萬分之一。其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溶小體中缺乏一種叫做酸性麥芽糖酶之酵素,這種酵素的缺乏造成肝醣在患者之心臟、肌肉以及其他器官之堆積。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在出生時通常是正常的,大部分的患嬰在兩、三個月大時,會出現四肢活動力差,及頭部控制力差等症狀;在三、四個月大時,常因為罹患氣管炎,進行胸部X光檢查時發現心臟肥大,患病之嬰孩通常會因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在一歲以前死亡。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醫療團隊自94年底開始啟動全世界第一個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計畫,成功發現七個罹患龐貝氏症的嬰兒,於症狀明顯前給予治療,成果顯著,預期這些孩子將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長大。中央研究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教授幾年前,開始開發龐貝氏症治療的藥物,利用動物的細胞,表現人類之酸性麥芽糖酶,經過純化之後再注入患者之體內,結果有效的解除患者之症狀,藥物終於在95年核准上市。藥物治療雖然可以延長龐貝氏症患者生命,卻不能阻止肌肉退化,因為龐貝氏症嬰兒早期之臨床表現並不明顯,早期診斷基本上是可遇而不可求。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和其他新生兒篩檢項目共用篩檢初檢的血片,所以並不需要多採血液。篩檢的方法是分析血點中的酸性麥芽糖酶。酸性麥芽糖酶酵素活性偏低的孩子,需要重新回到寶寶的出生醫院再去採一張血片,重新檢驗一次(即複檢),如果還是偏低就要進入確認的階段。如果初檢值高度異常,將會直接進入確認。目前所有確認工作都要在台大醫院進行,我們將宣告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成功,這項篩檢也將由先驅篩檢成為正式的篩檢。【醫學小百科‧龐貝氏症篩檢的重要性】 新生兒出生滿48小時後,經新生兒篩檢血片,即可測定寶寶血液中酸性麥芽糖酵素的酵素活性,將可及早檢測出嬰兒型的龐貝氏症患者。 個案在剛出生時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等到症狀明顯後,可能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透過早期篩檢,給予新生兒及早且適切的治療,就是篩檢的目的。 由於初檢時,篩檢中心會選取0.5%左右的新生兒進行複檢,所以如果接到複檢通知時,並不需要太緊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