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

久站便血 3顆內痔在作怪!#便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中一名30歲工程師小蔡因工作型態每天站立工作超過8小時,因為在無塵室內穿脫無塵衣不方便,擔心會頻上廁所而不敢多喝水,加上小蔡較喜歡吃紅肉,蔬菜常攝取不足,前陣子開始發現持續一周的排便擦屁股都有血,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是3顆內痔在作怪。醫師採取內痔結紮手術簡單恢復不適,對工作繁忙得族群是最佳的選擇。血液循環差、飲食失衡、排便太過用力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患者因久站造成肛門血液循環不良,加上飲食攝取失衡、排便時過度用力才會造成痔瘡。內痔結紮手術是將一條醫療用小型橡皮筋套在內痔上,經過一段時間後,血液將輸送不到痔瘡內,過程中便會逐漸縮小、掉落。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好發年齡層為20歲至60歲的,常見症狀大多為解便帶有鮮血、肛門有搔癢感、肛門疼痛及組織脫出;痔瘡的高風險群為長期便秘、蔬果水分攝取不足、缺乏運動、長期臥床或懷孕婦女等族群,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人覺得痔瘡是尷尬的問題,時常等到嚴重時才就醫。多攝取含纖維質的蔬果、養成規律作息陳威佑醫師表示,平時多補充水分,多攝取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如:菠菜、芹菜、木瓜、香蕉、糙米等,保持適當的運動,養成規律的作息,配合醫師開立的消炎止痛、軟便劑及痔瘡藥膏使用。對於痔瘡脫出無法推回者,或非手術治療無效者需以手術治療。9成腸癌患者便血都以為是痔瘡高達9成左右的大腸直腸癌患者,當發生排便出血都會誤以為是痔瘡,若是沒有就醫檢查很容易延誤病情,建議民眾出現血便症狀,千萬不要輕忽,須就醫經由醫師判斷,進行大腸鏡檢查,才能分辨是痔瘡還是腸癌。另外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只要是50歲至74歲的民眾,可接受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如果報告呈現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可早發現早治療,提高大腸癌的治癒率與存活率,定期接受檢查為根本預防之道。

35歲女重養生 竟便血罹癌!

35歲女重養生 竟便血罹癌!#便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5歲的毛小姐,平時注重養生,不菸不酒, 4年前排便有出血情況,原本想飲食生活都正常,癌症不會找上門,連續到3間醫院檢查,發覺竟罹患大腸癌2期,經過治療,如今正常生活,希望藉此呼籲癌症篩檢的重要性。平均34.7分鐘 1人得到大腸癌亞洲佔全世界大腸直腸癌死亡人數的一半,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102年全國大腸癌發生人數新增1萬5,140人,平均每34.7分鐘就有1人得到大腸癌,大腸直腸癌更已連續8年高居國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然而台灣仍有7成民眾不做大腸癌篩檢,原因包含「無家族病史」與「沒有相關癌症徵兆」等,因此篩檢率仍低。早期篩檢預防 存活率高早期大腸直腸癌如能妥善治療,存活率高,早期檢查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合度精密生物科技推出突破性的癌症預防科技,僅1分鐘、非侵入性的血液檢測,透過CMx®平台即能敏感偵測到循環腫瘤細胞,在大腸直腸癌還能治癒的早期精準找出關鍵的異常細胞,有效降低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大腸癌已連續8年盤據10大癌症之首,且近年來罹患年齡有朝M型化發展趨勢,更有將近1萬5000名的青壯年可能身陷大腸癌的風險中,雖然罹患率高,但大腸癌治療效果與其它惡性腫瘤相較是有相當良好的成效,如何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接受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成為一門重要的課題。  

60歲男便血1周 癌變警訊!

60歲男便血1周 癌變警訊!#便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張姓男患者,發現連續1周都有大便出血狀況,到院看診,經醫師由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患者大腸內有直徑2.5公分的息肉,大於1公分以上直接切除危險性高,因此建議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並將息肉切片送驗確定癌前病變,術後復原良好,住院3天後即返家休養。如廁習慣改變 便血、腹痛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表示,大腸息肉是指腸腔內黏膜表面出現的隆起病變,通常會造成患者大便習慣改變、便血、大便稀爛不成形、腹痛等症狀,因為息肉並不是正常的腸道組織細胞,可能轉變成惡性腫瘤,因此一但發現最好進行切除,因尤其大於2公分的息肉發生癌變機率很高,是屬於大腸直腸癌的高危險群,更要特別小心。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可保留器官目前大腸息肉的手術方式除了傳統開腹手術外,還有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主要使用於罹患消化道早期癌、大型息肉或黏膜下腫瘤等患者,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如腸道的保留),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留下體外傷口,術後恢復快,能夠儘早恢復生活品質。每半年進行檢查 預防息肉發生並非所有消化道腫瘤,都適合接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對於可能已有淋巴節轉移之消化道腫瘤,如已侵犯至黏膜下層之消化道早期癌並不適合,所以術前會先經由內視鏡超音波、放大染色內視鏡或電腦斷層等評估病況。大腸息肉切除後仍會復發,建議至少每半年要再進行1次檢查,預防大腸息肉的發生,除了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外,也要低油少肉,並且避免抽菸與喝酒,還有養成適當運動的習慣。

年紀輕輕生痔瘡 坐、立時間宜短不宜長

年紀輕輕生痔瘡 坐、立時間宜短不宜長#便血

一位在KTV當服務生;剛滿21歲的年輕人陳先生,因嚴重痔瘡至臺北縣立醫院求治,經沈希哲院長責由外科主任孫立文醫師超音波刀手術後翌日順利出院。孫醫師指出,一般只認為久坐容易痔瘡,其實長時間站立也是痔瘡的好發族群,千萬要注意。孫醫師表示,痔瘡是因為肛門靜脈部分充血,致使血管壁異常擴張而出現腫脹,久了變形成痔瘡,視發生部位可分3大類:內痔、外痔及混合痔,病情則由外表看不出來至突出到肛門外面推不回去等程度,分為1至4度。這位年輕人就屬於最嚴重的第4度混合痔順利開完刀的陳先生在病床上表示,他在國內一家大型連鎖KTV當外場帶位服務員,每天至少要站立8個小時。一年多前發現排便有血,吃藥後恢復正常便不再理會。誰知開刀的前一週又便血及肛門脹痛,且有塊狀物脫出肛門外,坐立難安而到醫院求治。擁有大腸直腸外科及急診醫學兩項專科的沈希哲院長說明,一般來講,初期的痔瘡都不需手術治療,中度脫垂性內痔,可用橡皮圈結紮法阻斷血流使之脫落,重度的內痔、外痔及混合痔則以外科手術為主。孫醫師也強調,通常都會以為久坐容易痔瘡,其實長時間站立也會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及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致使肛門靜脈腫脹的部位下垂脫出肛門外。預防之道,宜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避免久站、久坐及久蹲或長時間蹲坐馬桶;便後宜以溫水清洗肛門,一發現排便出血,更應該馬上就醫,以免延誤病情。文章提供:臺北縣立醫院院長 沈希哲醫師/外科主任 孫立文醫師

血便當痔瘡!?不要輕忽大腸癌的可能性

血便當痔瘡!?不要輕忽大腸癌的可能性#便血

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患者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有血便現象,另一半的人完全沒有症狀。雖然有血便的人不一定是大腸癌所引起,絕大多數是因痔瘡、肛裂、大腸憩室炎等下消化道疾病,或是胃潰瘍、胃出血等良性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在台灣,大腸直腸癌有逐年增加及越來越年輕化趨勢,有血便問題最好還是找醫師診治,千萬不要自以為只是痔瘡問題,尤其是五十歲以上病患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好發族群更要小心,才不會喪失治療良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李秉翰表示,除了血便問題要找醫師診治外,另外有一半大腸癌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這些人要靠大腸癌篩檢方式來早期發現。目前除了五十歲以上成人在社區篩檢中有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外,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健康檢查也有包含這個項目。糞便潛血陽性患者,同時併有內外痔問題人也不少,這些病患直覺反應常是:血便是因內痔或外痔所引起。李秉翰指出,該院之前就曾遇到一位72歲女性病患,平常生活都很正常,沒有血便、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或排便習慣改變等問題。在老人健康檢查時發現有內庤問題,糞便潛血則呈現陽性反應。病患對於糞便潛血結果表示是因多年內痔關係,醫師詢問家族史發現她的女兒有大腸癌病史,建議其作大腸鏡檢查,結果在距肛門口18公分結腸處,發現一個1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切片顯示為惡性大腸腺癌,雖然術前電腦斷層顯示未有擴散現象,但開刀後的淋巴病理切片顯示已有轉移,為大腸癌第三期。在後續幾次放射治療及12次化學治療後,目前恢復情況良好。李秉翰強調,由於醫療科技進步,即使是大腸癌第三、第四期患者,在手術配合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下也有很高存活率。他在此呼籲,有血便症狀病患固然要多加注意,即使完全沒有症狀,也不能忽視大腸癌找上門的可能性。根據1997年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對於50歲以上無症狀的一般危險群,每五年應做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每年作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對大腸癌術後患者,一年內應再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至少每三年作一次大腸鏡檢查。兩位一等親或一位小於60歲以內一等親,患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個人,應於40歲前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以後每五年檢查一次。其他等親之家屬罹患大腸癌者,可考慮50歲以前接受篩檢。李秉翰提醒民眾,平常要預防大腸癌,除了飲食要注意多吃青菜水果等高纖食物外,應盡量避免多餐完全肉食、過多動物性脂肪或容易烤焦的炭烤類食物。此外也要戒菸戒酒,平日多運動,保持正常作息不熬夜,適時舒壓與每日排便習慣。他說,當有血便現象、排便習慣改變或大便有長期形狀變細現象時,要及早就醫。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個人也要接受建議,定期接受大腸直腸癌篩檢,一但有問題時才不會錯失治療良機。早期大腸癌並非絕症,治癒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愈早發現,治癒率愈高。

最適當的大腸癌篩檢方式

最適當的大腸癌篩檢方式#便血

許多民眾常問大腸癌篩檢的方式應如何進行?奇美醫院肝膽胃腸科 陳志州主任表示,大腸癌篩檢方法包括非侵襲性的直腸指檢、糞便潛血檢測及下消化道攝影,侵襲性的乙狀結腸鏡或大腸鏡等,這些篩檢方法各有不同的檢測率及優缺點。另有一些方法可以替代大腸鏡檢查。■ 直腸指診醫師用帶上手套的手指經肛門口進入直腸,用手指去偵測直腸黏膜上是否有腫瘤。這個方法最為簡單而且在診察室就可執行,缺點是只能檢查距肛門十公分以內的腫塊,所以這樣檢查的範圍是不夠的。■ 糞便潛血檢查多數的結腸直腸癌是良性腺瘤瘜肉轉變而成,如果將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瘜肉摘除的話,就能預防繼發的大腸癌,而瘜肉或是大腸癌大多會有微量的出血,這些少量的出血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因此可以用糞便潛血檢查做初步的篩檢,如果糞便潛血出現陽性反應,再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或是其他替代的的檢查方式,但有「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高風險病人,建議直接接受大腸癌檢查。糞便潛血檢查一般的檢測率約20-30%,缺點是檢查結果常受到受檢者飲食習慣影響,陳志州醫師說,若受檢者在檢查前三天攝取較多含鐵之飲食,則偽陽性大為提高。近年來使用免疫方法檢測潛血,偽陽性已大為降低。但這個方法只能檢查出正在出血的大腸癌或大腸瘜肉,有接近一半的大腸癌病人和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瘜肉病人,如果檢查的時間正好沒有出血則用糞便潛血檢驗檢查不出來。■ 大腸鏡大腸鏡是一種細長、可彎曲、具有光源、並能攝影的管子可安全且有效的檢視直腸和結腸。檢查方法先在大腸鏡檢查前要做正確的清腸準備,以避免阻礙病灶的尋找、觀察和處理。在檢查前一天要先空腹禁食,吃瀉藥以排出大腸內含的糞便。檢查時將大腸鏡從肛門放入,進入直腸、沿著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到達盲腸,甚至迴腸末端,經這樣的步驟可以做全大腸的檢查。大腸鏡檢時如果發現瘜肉或是腫瘤,能立刻執行瘜肉切除術或是摘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檢驗室作化驗,病理檢驗的結果可依細胞癌化的程度再來決定如何做進一步的處理。大腸鏡檢查可能會不舒服,大多數情況為輕微疼痛或是腹脹的感覺,一般人都可以忍受。但腸子較彎曲或是腸道神經較為敏感的人可能會很不舒服,這些人可以在安排檢查時選擇「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陳志州醫師指出,目前奇美醫院的「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是由專科麻醉醫師於大腸鏡檢查前先評估心肺等機能,並做相關的檢查以評估麻醉的風險。有些人會認為「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較容易造成腸道穿孔,奇美醫院經上萬病例的分析發現「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造成穿孔的風險並未高於一般大腸鏡檢查。腹腔或是骨盆腔經多次手術的人風險較高,在安排「麻醉無痛性大腸鏡檢查」之前須告知相關病史,由醫師評估其風險性以決定是否進行該項檢查。但此項檢查需自費麻醉費用與相關藥物費用。其他替代方法,陳志州醫師說,有些情況會造成大腸鏡無法全部完成,例如腸道過度彎曲,或因手術或腸道粘黏,大腸鏡強行穿過可能有穿孔的風險,這時需要借助大腸雙相鋇劑攝影檢查(下消化道攝影)。(1)大腸雙相鋇劑攝影檢查:鋇劑攝影在檢查前也要做清腸準備,以免糞便混淆檢查結果。檢查方法:將液體狀的顯影劑(鋇劑)和空氣,經由肛門灌入大腸中,讓鋇劑充分粘附於大腸黏膜上,再用X光攝影以間接觀察大腸內壁是否有異常的地方。對於偵測比較大的腫瘤,效果和大腸鏡一樣好。但是,對於比較小的腫瘤和瘜肉,則大腸鏡比較好。此外,如經由這項檢查發現病變時,仍需大腸鏡檢查進行切片以確定病變性質。 (2)虛擬大腸鏡虛擬大腸鏡是使用「多方位電腦斷層掃描」,快速收集大量的人體影像數據,藉由高階電腦的軟硬體程式,將2D的影像轉成3D的影像,可以顯示出類似內視鏡的影像,稱為「虛擬大腸鏡」。虛擬大腸鏡的優點是,沒有大腸鏡檢查的不舒服或是疼痛感,也沒有腸穿孔的危險,且大腸發生阻塞病變時,用此方式,可以檢查阻塞部位以上的大腸及腸腔外的病變。不過虛擬大腸鏡也有缺點,主要在於較微細的病變無法檢查出來;發現病變無法做切片檢查,仍然需要安排大腸鏡;有時也有偽陽性的結果,如糞便、大腸痙攣及大腸皺摺處,可能會被誤以為有病變。此外檢查需要自費,費用較高。陳志州醫師強調,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治療的成效相當的好,因此,針對各人的情形可依上述介紹的原則,於適當的時機接受篩檢;至於篩檢的方式,則依個人的特質來考慮,在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適當的方式檢查。

久坐不動上班族 易誘發痔瘡

久坐不動上班族 易誘發痔瘡#便血

現代人由於工作的關係,生活忙碌緊張、飲食作息不正常,連帶也使得排泄不順暢,便秘、拉肚子的狀況更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光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李彥志醫師表示,由於便秘、拉肚子都會使肛門在用力過度的情況下,造成血液循環不好,久而久之就形成痔瘡。李彥志醫師指出,痔瘡幾乎已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上班族長時間久坐,懷孕婦女因骨盆腔壓迫造成血液循環不好,都可能是誘發痔瘡的原因,在門診中時常可看到因排便出血而心生恐懼的患者前來求醫的例子,患者主訴多半是如廁後用衛生紙擦拭時擦出血漬,嚴重者甚至鮮血直接滴在馬桶上,因此患者多半懷疑自己是否得了癌症而趕緊前來就醫,醫師指出,其實這些症狀大多是內痔的表現,因為肛門齒狀腺內無痛覺神經,患者並不會感覺疼痛;相較之下,如果痔瘡長在肛門齒狀腺外,形成外痔,由於腫脹且有痛覺神經在患部而讓患者痛苦難耐。李醫師進一步指出,痔瘡依嚴重程度分為四度,第一度是解便時有血,但尚無脫垂的感覺;第二度是解便時發現肛門有東西脫垂出來,但會自動縮回;第三度則是痔瘡會脫垂出來,要用手推回去;最嚴重的是第四度,痔瘡脫垂出來而且用手推不回去。通常第一度的症狀可以藉由飲食習慣的改變,例如:多食用高纖食物、多喝水,溫水坐浴,或使用藥膏與栓劑來改善治療,若改善效果有限,還可以施打硬化劑,讓痔瘡結疤硬化;若為第二度的話除了施打硬化劑之外,還可以使用橡皮筋結紮讓痔瘡脫落,再嚴重者醫師就會建議以開刀切除。由於目前醫療技術的進步,相較於傳統手術,新式的痔瘡環狀切除術更可為怕痛、沒時間的民眾提供另一項治療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發生痔瘡的年齡主要以年紀較大的病人為主,不過門診中亦可以看到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長痔瘡的案例,醫師指出,如果熬夜、口乾舌燥、常吃辛辣食物,例如:麻辣火鍋,都會造成血管組織充血情形,更容易引發痔瘡的產生。因此李醫師提醒民眾,預防痔瘡的方法除了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有助排便外,多運動可幫助腸胃蠕動,同時上班族記得不要長時間坐著,應該每一個小時起來活動活動筋骨;除此之外,記得養成每天定時上廁所的習慣,但不要邊看報章雜誌邊上廁所,以免蹲太久造成血液迴流不好,更容易引發痔瘡。

六類高危險人群 建議提早接受大腸癌篩檢

六類高危險人群 建議提早接受大腸癌篩檢#便血

大腸癌是國內癌症十大死因第三位,隨著台灣人的生活環境逐漸西化(過多高脂肪食物、蔬果及含高纖維食物減少,缺乏適當運動、生活緊張焦慮等),大腸癌罹病率近10年來呈倍數成長。根據多家醫院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人近五年來潛血反應陽性比率成長一倍,這其中有些人是罹患早期大腸癌。西元2004年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分析國內29家醫院新診斷的6400名結腸直腸癌病人,發現病人平均年齡約65歲,男性佔五成七,診斷時的期別多數已是晚期的第二、三期,早期癌比例只佔一成多,相較於美國早期癌的二成九,台灣的大腸癌發現得較晚。國健局2004年起對中年民眾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在超過46萬接受篩檢的人中,發現近七千八百名的瘜肉個案,有七百多名確認罹癌,其中接近三成是第一期,顯示篩檢可早期發現大腸癌。奇美醫院肝膽胃腸科 陳志州主任表示,大腸癌在發生的早期並沒有明顯症狀,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血便、體重下降等大腸癌症狀出現時才檢查,往往已是癌症後期了。要想早期發現與治療,則需定期篩檢,大腸癌如能早期發現,經適當治療五年以上存活率可以超過8成。陳志州主任指出,大腸癌篩檢是希望從一般沒有任何徵狀的群眾之中,找出比較可能發生大腸癌的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追蹤,如果是已經有徵狀的人,則不論年齡,都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以早期發現大腸癌。■ 誰需要接受大腸癌篩檢?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無症狀的人,都需要定期篩檢。此外,小於50歲並且較可能罹患有大腸癌的人(高風險群),也應接受大腸癌篩檢。■ 哪些小於50歲的人較有可能罹患大腸癌?1.曾有大腸瘜肉的人,而且瘜肉上皮細胞已具有癌變潛力者,視瘜肉數量與大小不同,於一至三年內,複檢大腸鏡。2.大腸癌病人的一等血親,如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則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每五年檢查大腸鏡一次。如果一等血親在四十歲以前就罹患大腸癌,則建議比病人診斷的年齡提前五年開始,每五年檢查一次大腸鏡。3.家族中有多位親屬都罹患大腸癌,而且診斷的年齡比較年輕,建議從二十一歲開始,每二年檢查一次大腸鏡;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檢查一次大腸鏡。4.有「家族性腺瘤瘜肉症」的家族史,則最好從青春期(十二歲至十四歲左右)開始,每年檢查乙狀結腸鏡。萬一發現罹患家族性腺瘤瘜肉症,因為將來發生大腸癌的比率非常高,可考慮及早切除所有的結腸和直腸。5.已經罹患大腸癌的個人,經手術切除大腸癌治療之後,每年應接受大腸鏡檢查一次。6.對於有「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症」病人,發炎範圍為全部大腸,罹病時間超過八年的病人,應每年或每兩年檢查大腸鏡一次。至於發炎範圍局限於左側大腸的病人,應在發現超過十五年後,每年或每兩年檢查大腸鏡一次。7.曾經罹患乳房、卵巢或是子宮方面癌症的女性,在一生之中,大約有六分之一的機會罹患大腸癌。所以應該從四十歲開始,每三至五年檢查大腸鏡一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