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

居家服務員發揮愛心 讓老人重拾希望

居家服務員發揮愛心 讓老人重拾希望#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馬太鞍一處窄小的民宅內,82歲的江阿公獨自一人枯坐在搖搖欲墜的木椅上,兩眼無神。水泥地的房間裡馬桶與床並列,不良於行的阿公無奈的望著到處飛的蒼蠅,今天又不知道是第幾天沒洗澡。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中心居服督導曾佩玲表示,阿公一個人獨自居住多年,棲身處為一棟以鐵皮搭建的小屋,就像許多獨居長輩一樣,阿公儘管和一些親人住在同個村落,但彼此的互動關係卻很少。前年不幸發生車禍大腿骨折,車禍後,阿公雖身體不便,但每週兩天,一粒麥子基金會的日托站會有專車來接送,偶而會至附近鄰居家閒聊,每週日並準時到教會聚會。教會的會友王讚美,知道江阿公是會友,但沒有更多的互動,直到一粒麥子基金會為江阿公申請了居家服務,讓王讚美成為阿公的居家服務員,也開啟了他們之間奇妙的旅程。曾佩玲督導指出,阿公居住的地方,是鐵皮搭建的小屋,原本就十分狹小的室內空間,無法再有洗澡的空間。受傷前的他在住所外一處無法遮蔽的空間洗澡,夏天還好,冬天被冷風貫穿,很容易感冒。居服員王讚美找來廢棄的門板、木頭與鐵皮等,與丈夫一同為阿公搭建起簡易的圍牆與門。曾佩玲督導說,房屋修繕的工作,其實已經超出了一般居家服務的範圍,但居服員因著愛心及熱心,讓阿公有了一個適宜的沐浴環境。阿公家沒有瓦斯設備,仍須仰賴燒柴的方式才有辦法洗熱水澡,但阿公已經十分感激。曾佩玲說,阿公在接受居家服務之前,在個人衛生、飲酒,或飲食習慣等方面,仍有一些不太健康的陋習或態度;但在居服員與阿公慢慢建立關係之後,阿公也漸漸有了轉變,變得積極,喜歡洗澡。在飲食的部份,也因為有居服員協助備餐,使阿公能盡量攝取均衡而充足的營養。一粒麥子基金會花蓮中心主任李人杰表示,自94年4月起,一粒麥子基金會進入花蓮中區服務,包括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瑞穗鄉,有229位長輩接受居家服務,總服務時數為4764小時,藉由一周數次的身體照顧、協助沐浴、肢體關節活動、環境清潔與日常生活照顧,不但改善了長輩的環境,更建立起如親人ㄧ般的情誼,讓老人重新獲得生活品質與生存希望。 

關懷獨居老人活動 展現社會溫暖

關懷獨居老人活動 展現社會溫暖#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為落實署立醫院關懷獨居老人,照顧弱勢族群,今日於台南市光武里活動中心舉行「關懷獨居老人活動」,與北區區公所、台南市廚師公會共同辦理。 因應老人人口增加,各項問題日趨嚴重,獨居老人有增加趨勢,如何使老人生活品質更好,得到完善的照顧,以及良好醫療照護,是目前應該重視及重要議題,在家庭結構改變狀況,人口外移或是啃老族形成,養兒防老之觀念面臨嚴重挑戰,有些老人因無法獲得妥適的照顧而成為獨居老人,長輩健康問題衍生其照顧問題,對於醫療知識較貧乏,害怕就醫、對疾病忍受度較高等因素,也會影響其到醫院就診之意願。因此,衛生署台南醫院出動醫療團隊成員,由李伯璋院長帶領家醫科醫師、藥師、護理人員、癌症防治中心個管師、社工師、志工等,前往關懷活動現場,為獨居長輩進行健康義診、藥物諮詢、量血糖、量血壓、社會福利諮詢、關懷等活動,北區區公所結合台南市廚師職業工會辦桌,邀請北區獨居老人、里長、華山基金會志工等人員,共同參與活動,還有正覺、大港、成德社區媽媽的手語及韻律表演,讓獨居老人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溫暖,落實照顧獨居老人服務活動。

醫院端午送粽 訪視獨居老人送溫暖

醫院端午送粽 訪視獨居老人送溫暖#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齡81歲的吳奶奶,平常喜歡運動、栽種花草,因兒子在外地鮮少聯繫,故多數時間都是獨自一個人居住在家,因此從民國92年開始就由聖馬爾定醫院社工定期關懷。每逢端午節前夕,社工與健康管理師,不僅會前去贈送粽子與應節禮品給吳奶奶,還會協助她處理生活上的大小事,於是奶奶總是特別期待端午節的來臨,也因為這個機緣讓社工及健康管理師與奶奶培養出如親子般濃厚的情感。多年來用心照護嘉義地區的獨居老人,院內的社工員、健康管理師與志工將關懷與愛化為實際行動,定期關懷所列案的社區獨居老人。每逢端午佳節獨居長輩們倍加思親,因此醫院總是記得在每年端午節前夕提粽逐戶訪視。今年顧及長輩們的健康,特別準備健康五穀粽讓長輩吃的應景又健康,也考量老人家視力不好,另贈放大鏡指甲剪,讓長輩們方便打理日常生活。 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表示,希望藉由這個活動讓獨居長輩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獨居老人受到生理或經濟能力上的限制,對於身體狀況的維護追蹤需要社會多關懷與協助,聖馬爾定醫院會透過定期的電話關心問候,及到宅訪視,協助長輩們量血壓、測血糖、安排參加社區銀髮族講座及活動、追蹤就醫用藥情形與感冒疫苗施打等服務,建立獨居老人的健康資料庫,不僅照顧長輩們的身體,同時也關懷他們的心理及情緒,更藉此善舉拋磚引玉,喚起社區民眾對獨居老人的關懷與重視。

志工愛心傳粽 獨居老人佳節不孤單

志工愛心傳粽 獨居老人佳節不孤單#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社區內獨居老人日趨增加。童傳盛文教基金會考量到海線地區有很多老人面臨一人過節的情形,特別號召童綜合醫院的員工擔任一日志工,至社區與老人家聊天,並贈送端午健康養生粽與應景禮盒,加上近日天氣悶熱又下雨,志工們攜手協助老人家們清理居家環境,老人家看了連連說謝謝又開心。訪視的社區長輩中,其中一位住在清水區的80歲蔡爺爺,自95年即接受居家服務,蔡爺爺因為沒有結婚,年紀漸長後加上脊椎開過刀,獨居的生活需要有人協助照料。經由該基金會安排居服員至家中協助繕食與環境打掃等服務,蔡爺爺的生活品質改善了很多。爺爺常說很感謝大家的協助與幫忙,不僅生活有了照料,居服員來訪的同時還能陪原本就健談的他聊聊天,生活著實比從前開心、踏實許多。老年人的生活飲食起居特別重要,佳節的食物要讓他們吃得開心又健康,而童綜合醫院今年研發的「健康養生粽」適合老人家食用的口味,如「五榖健康粽」強調豐富的膳食纖維、維他命及礦物質;「創意口味粽」則降低膽固醇及飽和油脂的攝取量,還能使得排便順暢;另外也為茹素的長輩準備了「紫米養身粽」,讓老人家可以應景吃粽子。基金會社工課長張心怡表示,童傳盛文教基金會於93年起承接居家服務計劃,至今已服務超過千位在社區中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與身障者;在服務的過程相當了解老人家很需要與人互動,因此「愛心傳粽活動」特別召集了23位愛心志工,關懷他們讓老人家心中充滿著喜悅。「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中有長輩的要珍惜!而獨居的老人家雖沒有親人,今天在大伙志工的陪伴下,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

溫馨慶端午 精神病友包粽暖長者心

溫馨慶端午 精神病友包粽暖長者心#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與臺中市私立精神衛生社福基金會舉辦「精神病友包粽子活動」, 20多位精神病友在志工媽媽的指導下,將糯米、魯肉、菜圃等食材依序放入粽葉中,雖然包粽子的技巧不熟練,但初次包粽子的小小說,覺得很好玩、很有趣,基金會董事長郭榮振更指出,這次的活動除了鼓勵精神病友能找回自己、正常生活外,也會與衛生局長黃美娜將病友包好的400顆愛心粽分送給社區獨居長者一同歡慶端午。 收到病友親自製作愛心粽的獨居長者陳伯伯就表示,太太與子女幾年前都因為生病去世,現在她自己一個人獨住,雖然有心臟病、氣喘等疾病,佳節前夕看到這們多人來關心,還收到精神病友做的愛心粽,真的心相當感動、窩心。  基金會董事長郭榮振表示,為了鼓勵精神病友能找回自己、正常生活,基金會平常就會安排一些課程、及活動,讓大家多和人群接觸,把心裡的心事和大家分享,透過學習、及藥物控制減少發作機會。臺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端午節將近,精神病友除了展現他們的才藝,將愛心送分送給獨居長者,讓大家度過一個難忘的端午佳節,同時有需要協助轉介醫療院所治癒的精神病友,可透過衛生局管道協助轉介,以讓精神病友重新找回自己。

高齡化社會來臨 基隆將打造友善城市

高齡化社會來臨 基隆將打造友善城市#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於今年(101年)由張通榮市長帶領市府團隊共同宣誓「2012打造基隆高齡友善健康城市」啟動,緊接著基隆市衛生局開啟「高齡健康照護服務行動專車」,每週至少一次巡迴本市偏遠或交通不便地區,主動監測獨居長者健康狀況、提供健康諮詢與關懷訪視服務。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醫院裡各個角落都會發現年長者的身影穿梭其中,依身體功能維持程度的不同,從健步如飛、手持柺杖、旁人攙扶、輪椅推送到推床搬運或是獨自一人或是兩老相互扶持,也有外勞陪同或是眾多家人圍繞相伴。詢問長者的就醫經驗與感受,有的長者語出無奈表示「要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誰願意往醫院這個地方跑?出門坐車是很不方便的事!」、「想要找人作伴,但是年輕人忙著賺錢度日,誰有時間帶我這個老太婆(老頭子)到醫院看病?只好拖著病痛,自己來啊!」、「到沒來過的醫院好像在走迷宮,人來人往的轉到頭都暈了?」、「有的人說話又快又大聲,聽不懂又不好意思問,結果自己也看不懂手上的單子是做甚麼用的,還是要開口問人,麻煩別人覺得很不好意思」。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地說:「誰說老了看病一定要人陪?我有能力照顧自己,不需要麻煩別人」、「醫院裡工作人員和志工都很熱心,有人主動告訴我甚至是帶我去我該要去的地方」。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表示,今年將與醫療(事)機構聯手合作打造服務長者的友善醫療環境,希望提供長者友善的軟硬體醫療照護服務,如改善行走通道的平整與無障礙空間、適當的增加照明與方位標示、加強訓練工作人員滿足長者醫療照護需求的技能,並顧及長者尊嚴的前提下,與長者做良性的溝通與互動、免費血壓監測與疾病諮詢等。藉由點、線、面的結合與推動,加速本市成為「敬老、親老、無礙、暢行、安居、連通、康健、不老」的高齡友善健康城市!

關懷獨居老人 愛要即食送餐活動開跑

關懷獨居老人 愛要即食送餐活動開跑#獨居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老年人口逐漸增加,獨居老人成為社會中的弱勢,容易受到社會忽略,缺乏照顧。獨居長者多有慢性疾病或是缺牙齒等問題,無法享受食物且易有營養不良情形。衛生署台南醫院為關懷獨居老人,照顧弱勢族群,結合中西區公所、銀同里辦公處辦理「愛要即食,關懷老人愛心送餐活動」。活動今日正式開跑,餐盒是由署立台南醫院營養室設計調配適合個別化長者的營養需求。飲食規劃主要考量長者是否為素食、或是低卡、或是因高齡化咀嚼功能退化,而有不同飲食的需求。除本次送餐服務外,同時營養師們也針對長輩飲食進行營養規劃,維護飲食健康,以改善獨居老人營養問題。陳吳老太太,在先生及女兒相繼過往之後,自己獨居,生活雖可自理,但因高齡化咀嚼功能退化,醫院營養室特別準備「流質飲食」,並準備應景的康乃馨與小禮物,提前為老太太慶祝母親節,老太太很感動的說:「家中很久沒有這麼熱鬧。」署立台南醫院社服室表示,目前送餐服務對象為銀同里長者十餘人,試辦階段期間,提供午餐送餐服務,由銀同里志工協助分送到里內獨居老人處,醫院會再評估愛心送餐情形後,規劃照顧更多弱勢族群。

獨居老人享尾牙 還可做健康檢查

獨居老人享尾牙 還可做健康檢查#獨居老人

華山、創世及人安基金會日前在嘉義市城隍廟,舉辦第二十二屆街友暨獨居老人尾牙,席開35桌,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與署立嘉義醫院聯合為參與的人,做健康檢查、四癌篩檢與注射流感疫苗,署嘉社區護理長溫秀蓉表示,以街友來說,一般人可能認為他們是營養不良,實際上多數街友都是「三高」族,而且牙齒都不好。當天嘉義市城隍廟廟埕就熱鬧滾滾,三百多位街友、獨居老人及單親媽媽聚集在此,參加華山、創世及人安基金會舉辦的尾牙,為了照護這些弱勢族群,署立嘉義醫院與衛生局東區衛生所動員二十多位工作人員,與婦產科醫師施博傑、家醫科醫師張志富為他們做健康檢查,同時為符合重大傷病與滿65歲者,施打流感疫苗。溫秀蓉表示,從五、六年前嘉義醫院就持續關懷街友,發覺街友其實很高的比率,都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毛病,口腔衛生比較差,牙周病、蛀牙的比比皆是,更是得類流感的高危險群,每年都要定期為他們做健康檢查,在多數街友都會出席的年底尾牙,是為他們做檢查的最佳時機。健康檢查項目包括三項癌篩檢(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抽血及健康諮詢,尤其最近類流感有擴大流行的趨勢,衛生局與嘉義醫院也利用這個機會,為街友做詳細的衛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