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

中暑刮痧當心刮出壞死性筋膜炎!中醫曝「3忌」有傷口千萬別刮痧

中暑刮痧當心刮出壞死性筋膜炎!中醫曝「3忌」有傷口千萬別刮痧#筋膜炎

天氣漸趨炎熱,不少人常用刮痧治療中暑,不過得特別小心,避免感染發生。一名40歲的張姓男子,因為大腿肌肉痠痛,自行用刮痧板在兩隻大腿內側刮痧,結果刮痧過度造成細菌感染,3天後掛急診住院;他因為刮痧過程中,刮破皮膚,加上刮痧板不乾淨,造成細菌感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腳踩地就痛 震波治療改善發炎

腳踩地就痛 震波治療改善發炎#筋膜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年約40歲的黃姓上班族只要腳一踩地就會出現像踩到針似的刺痛感,尤其是剛睡醒的時候更加明顯,甚至因為腳痛,需要單腳跳才有辦法前進,接受體外震波治療(ESWT)3次療程後,患者腫脹疼痛感已好轉。長時間站立或體重過重會耗損韌帶與肌腱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扇形結締組織,因此當長時間站立、走路或是體重過重容易耗損韌帶與肌腱,使其失去支撐的功能,進而傷害足底筋膜而出現足底筋膜炎。許多罹患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甚至每天都要承受這種難以下床的痛楚。足底筋膜炎、鈣化性肌腱炎及肱上髁炎是使用體外震波治療最常見的3種軟組織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達8成以上。對於長期肌肉骨骼系統疼痛,經民俗療法、針灸、藥物治療及復健治療無法改善的病患而言,體外震波治療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治療選擇。震波治療促使微血管新生 達到組織再造及修復周建文主任表示震波治療的原理是利用震波治療儀器在短時間聚集壓力聲波,透過介質將能量傳遞到人體組織促使微血管新生,達到組織再生及修復的功能,使症狀獲得舒緩。體外震波治療最早使用於泌尿道結石碎石術,後來開始應用於治療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如:鈣化性肌腱炎、網球肘、足底筋膜炎、骨癒合不良、肌筋膜症候群、冷凍肩(俗稱五十肩)、慢性下背痛、跳躍膝、阿基里氏肌腱炎等。體外震波治療每次約15-20 分鐘,每週一次,治療的震波次數為2000到3000次,原則上一次療程需接受3次治療。過程中會有些許疼痛,隨著治療時間疼痛會漸漸減輕。周建文主任表示組織需要時間恢復與再生,因此治療後4至6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多休息、保持耐心,等待組織復原與症狀的消失。 

足底疼痛別輕忽 施力不當成筋膜炎

足底疼痛別輕忽 施力不當成筋膜炎#筋膜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人到了下午或是站立太久,活動過多時腳底痛又會再發作;但是坐下休息一陣子,疼痛就會減輕。阮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黃光聖表示,足底筋膜炎是常見足部問題,患者通常抱怨在早晨下床,腳剛踩地時覺得腳底劇痛,甚至達到行走困難的程度,多走幾分鐘後疼痛反而漸漸減輕;但是如果休息超過一個小時,要起身站立時又會有腳底劇痛、行走困難的症狀,走動一陣子之後才會減輕。足底筋膜是由多層很厚的纖維筋膜所構成,它的起點在腳底跟骨向前延伸成一扇形而附著於趾骨上,其作用是在足部承受體重的壓力時,維持腳弓的形狀;在跑或跳時能夠吸收地面來的反作用力衝擊,為足部的避震器。一般保守治療的觀察期約為6至12個月,若症狀仍然持續,可尋求局部類固醇注射,最終手段則是手術。當足部感到不適時,應儘早就醫診治,以得到最佳治療效果。 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常見原因為使用過度(例如體重過重、站立太久、走太多的路、慢跑),或是結構上有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這些原因都會使足底筋膜長期承受過多重量及拉力,附著足跟之起點處易疲勞發炎;反覆踩地的動作更增加了對於足底筋膜的刺激,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可能因行走時姿勢著力不當,引起腰、髖、膝、踝等部位的疼痛。95%足底筋膜炎的患者經由藥物與復健等保守治療會有很好的預後。復健治療包括熱敷、超音波、電療、伸展小腿肌肉等。除此之外,平時的保養也是非常重要,首先是要除去引發疼痛或加重疼痛的原因,如工作上需久站的人,得減少站立的時間;體重過重的人必須減重;同時建議患者應儘量減少反覆性高衝擊的運動(例如跑步);另外鞋內可加上紓減疼痛點壓力之足跟墊幫助減輕症狀。目前復健科有提供自費的個人專屬鞋墊,可重覆調整,不易變形斷裂。

足底筋膜炎,休息才能走遠路

足底筋膜炎,休息才能走遠路#筋膜炎

我們全身的體重,跟骨需負擔二五%(第一蹠骨佔一○%,其餘第二至第五則分別各佔三‧七五%,重量負擔越多的地方也就是疼痛越容易發生的地方),因為它的精密我們才能有站、跑、跳、爬及平衡的功能,而這幾種功能幾乎都需要兩腳互相配合而成,所以任何一部份一旦發生毛病必會影響日常生活的正確使用與功能。足底筋膜炎發生率女性是男性的兩倍,兩腳都有機會發生,所以不一定是右腳或左腳,好發在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所以體重過重者又比正常體重者易發)或使用的方式不對(如穿著五至十公分高的平底高跟鞋)等等。臺安醫院復健科醫師 鍾佩珍指出足底筋膜附著足跟骨之起點處,若因長期承受重量及牽力過大,會漸漸累積導致疲勞發炎,所以會有疼痛。初期症狀可能只有早晨起床,剛踩下地起步時足後跟劇烈疼痛或久坐要站立行走時也有相同症狀,但在多走幾步或幾分鐘後疼痛卻漸漸減輕,但如果繼續站立或行走疼痛會加劇,終至必須坐下休息,大部分的人開始時都是置之不理,反正也沒聽過有人因此而痛死,若繼續拖延使其演變為骨刺,負重行走時,跟骨滑囊、跟底脂肪墊,及腳底肌膜,會受骨刺的擠壓和刺激,也會導致發炎引起疼痛。【足底筋膜炎之治療有以下四種方法,治療時需同時進行才有較好的預後】1.) 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症狀減輕時,醫師會依情況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所以不必擔心。2.) 物理治療,局部深部電療,如超音波、短波。3.) 鞋內要加上可紓減疼痛點壓力之足跟墊,減短站立行走的時間,儘量避免提重物,體重過重者一定要配合減輕體重。4.) 足底肌膜伸展運動,每天二到三次,方法如下:手扶桌沿,屈膝,足跟不可離地,身體往前傾,足跟還是不能離地,維持五到十秒,然後站立,視本身情況重複五到十次。或置一十公分高,斜邊長至少與自己腳板大小一樣的三角形箱子於牆角(高的邊貼牆),扶著牆壁,站上斜邊,做足底牽拉,維持五到十秒,重複五到十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