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在你眼中會產生什麼樣的連結呢?人死後會裝進棺材,也同時乘載著思念與祝福。PTT媽佛版「接體員的大小事」系列文章原作者、殯葬業接體員大師兄於《火來了,快跑》一書中,用幽默且直白的方式,紀錄在火葬場看到的各種故事,讓讀者有不同的人生啟發與體悟。以下為原書摘文:
「棺材」在你眼中會產生什麼樣的連結呢?人死後會裝進棺材,也同時乘載著思念與祝福。PTT媽佛版「接體員的大小事」系列文章原作者、殯葬業接體員大師兄於《火來了,快跑》一書中,用幽默且直白的方式,紀錄在火葬場看到的各種故事,讓讀者有不同的人生啟發與體悟。以下為原書摘文:
談論死亡一直是人們很忌諱的事,事實上談論死亡是面對生命、面對自己的一種方式。回憶錄的撰寫作家安娜.沃頓(Anna Wharton)、前英國國民保健署(NHS)非臨床組組長、失智症患者溫蒂.蜜雪兒(Wendy Mitchell)於《我們該談談人生的最後一件事》一書中,談論關於死亡、臨終與生命的對話,讓讀者思考自己對善終的真正想法,同時認識並支持他人的選擇。以下為原書摘文:
耕莘醫院病理科主治醫師陳燕麟,高中時被診斷為「肌萎縮症」,從此他的人生大翻轉。身為肌萎縮症病友,他非常清楚罹病的痛苦,也因此契機全心投入相關研究,企圖遏止這個疾病繼續往後代蔓延。他也於《擁抱生命的不完美》一書中,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讓讀者重拾生命的希望。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相信「瀕死經驗」嗎?瀕死經驗或臨死經驗是一種在接近死亡時一些人所經歷的現象。這些現象包括靈魂出體、看見天堂或地獄、看見親人⋯⋯等。哈佛神經外科權威醫生伊本・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 M.D.)於《天堂的證明》一書中分享自身與他人真實的瀕死體驗,療癒喪親者的靈魂缺口。以下為原書摘文:
若有天得了重大病症,我們要如何應對不安與徬徨的情緒?臨床經驗長達40年的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明志,經手過無數癌症患者,對死亡的理解已經超越醫學、科學層面,他於本書提及,除了醫療行為,更重要的是安定的生死觀,其實死亡一點都不可怕。以下解析來自《許自己一個尊嚴的安寧》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自己從來沒想過「為什麼我的努力沒有回報?我總是想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努力到最後一刻。人的一輩子都是在累積鍛鍊」。我想要這輩子都竭盡所能、衝刺到最後一刻。任何一瞬間,都要全心全意前進努力。「成果」發現時已在手中 而不是不停低頭確認所謂成果,是發現的時候已經在手中,而不是不停低頭確定有沒有的。當然,我還是有人生的最終夢想、想要實現的長期計劃、每年的新年新希望等等,只是每一天都在為眼前的事全心努力,無暇去計較其他。很多都是某天忽然發現「咦?這個目標竟在不知不覺間達成了」「注意到的時候,距離夢想實現只差一步了」。不過度追求回報,才更能享受人生。相反地,凡事斤斤計較,只會帶來多餘的痛苦。病痛時才有生死觀 應放眼光明人在健康的時候,都會以為自己的身體會永遠地健康下去。但人有天壽,每個人都會死去,生命的每一步都在向死亡走去。一旦生病,就會明確地感受到這一點。師父告訴我,人在病痛時才會有生死觀,人生觀也會因此而改變。雖然我至今從未罹患攸關性命的大病,但有一次因為過勞,食慾全失,一看到食物就想吐,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體力日漸衰弱,體驗到原來人就是像這樣死去。這次的經驗,讓我理解了:人生最嚴酷的修行—病痛,更可以讓我們有所領悟。活在世上的意義、生命的寶貴、對身邊人的感謝、現在的自己做得到與非做不可的事……正因為身在困境中,更不該封閉在黑暗裡,而是放眼光明。(本文摘自/步行禪:用走路靜心、紓壓,5分鐘心靈.生活整理術/三采文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死亡」一詞只是大部分成人的禁忌,但幼童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對死亡產生疑問與好奇,這讓某些家長招架不著,但死亡有可能遠不如爸媽外出、同學般家來得令他難過,孩子為什麼還會害怕死亡呢?答案是,這是學習而來的。孩子對死亡的概念,大部分來自父母和家人,譬如父母親常會對孩子說:「你不乖,媽媽最好死掉算了!」等言詞,如此易使孩子將死亡和「悲傷」、「拒絕」聯想在一起而產生恐懼,片面的說詞容易讓孩子對死亡產生錯誤的認知。在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之前,應先了解兒童心智發展的過程。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曾對兒童的「死亡概念」做過深入研究,發現四至六歲的孩子是自我中心期,常會把周遭的事物擬人化,縱然是布偶娃娃,也會視為活的,幫她穿衣、餵食、甚至和她說話。6、7歲時,則會以為會動的就是活的,反之就是死的,如茶杯、水果。8至10歲時,則認為「自己會動」的就是生命,如太陽、月亮、雨等。11歲之後,孩子對於生死的觀念才會慢慢步入穩定及成人化。建議家長在回答孩子有關死亡的問題之前,首先應減低孩子的死亡恐懼,勿以「死」作為威脅,也不要將死形容極其可怕的東西,也就是父母不要將錯誤、不正當的死亡概念傳給孩子。有些父母喜歡告訴孩子死亡就跟睡覺一樣,有學者不贊成這種說法,因為如此會令孩子轉而害怕睡眠,或害怕黑暗的情境,使他們與「分離」產生情緒的聯結。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近期接觸少數的諮商個案,都因孩子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對「死亡」有更深入的疑問,家長擔心青少年面臨的壓力產生憂鬱的情形、或是自我傷害,必須透過醫療的專業協助加以評估,如青少年長期情緒低落、活動力降低、對許多活動失去興趣等等,合併其的診斷標準,則有疑似憂鬱症的可能,建議可先求助地區醫院以上的的「兒童心智科」醫師。衛生局也持續開辦「高關懷心理會談服務」,提供心理會談服務;親職教養諮詢、資訊提供,共同尋找改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