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肌破裂

肩痠、手舉不高 骨刺竟致肌肉破裂

肩痠、手舉不高 骨刺竟致肌肉破裂#旋轉肌破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3歲的吳先生一年前開始肩膀酸痛手舉不高,手舉超過90度就會疼痛。本來以為是工作疲累不以為意,但疼痛的感覺越來越厲害,晚上睡覺更痛,甚至常因為靠到肩膀而痛醒,必須換姿勢才能睡著。一般打針吃藥都不見成效,經檢查與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肩峰骨刺合併旋轉肌腱破裂,經微創關節鏡手術後恢復良好。中年肩峰骨刺開始形成 造成夾擊症候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醫師許惟傑表示,正常手臂上舉會讓旋轉肌撞擊到肩峰下緣,一般不會有疼痛的症狀。但是中年肩峰骨刺開始形成,就會造成夾擊症候群。也就是骨刺「夾擊」到旋轉肌,造成旋轉肌發炎甚至破裂。肩旋轉肌腱有4條,分別是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與肩胛下肌,旋轉肌負責讓肩膀的前舉、外展、旋轉等動作,常見受傷機轉包含過度使用或某個不常用動作致肌腱拉傷。夾擊症候群如果早期診斷,可經由止痛藥或復健治療。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旋轉肌已經破裂,必須接受手術才可以完全復原。傳統手術傷口大,要將三角肌從肩峰骨切下來,進入關節內找到肌腱破裂點,再進行修補。傷口大造成病患術後疼痛度高,復健效果恢復慢。肌肉切開再縫合將影響肌肉張力,延長復健時程。微創肩旋轉肌縫合手術 傷口小、恢復較傳統手術快許惟傑醫師表示,微創肩旋轉肌縫合手術只需要不到五十元硬幣大小的傷口,透過特殊器械及新式骨釘來移除骨刺與縫合旋轉肌。此手術優點是對正常組織破壞很小,傷口小且恢復快,術後疼痛情況大幅下降,配合術後復健運動,肩膀復原情況佳。依據安南醫院院內統計,過去2年超過150例微創肩旋轉肌縫合手術,病患年紀分布為43歲到78歲,疼痛指數從術前的8.5分下降到術後的1.3分,平均傷口大小約3公分,肩膀活動可恢復到與健側相同。然而許惟傑醫師提醒,儘管有較新穎的手術方式,傳統開刀方式仍有優點,與微創手術應該併行,該採取何種手術方式需與醫師共同討論。

肩膀卡卡無法上舉 竟是旋轉肌破裂導致

肩膀卡卡無法上舉 竟是旋轉肌破裂導致#旋轉肌破裂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1歲李老太太,於半年前開始有肩部斷斷續續酸痛不舒服。採用民俗療法治療、復健都沒有改善,且疼痛感加劇還伴隨著肩部無法正常上舉。經骨科檢查發現是肩峰骨刺以及旋轉肌腱破裂。安排了肩部內視鏡手術,術後復健二個月,預後良好,肩部功能也逐漸恢復。重複使用、不常用的動作造成佳里奇美醫院骨科黃建榮醫師說明,肩旋轉肌腱主要是連接位於上臂前端的肩肱骨與肩旋轉肌之間的肌腱,功能為讓肩部能前舉、外展、旋轉等。而肌腱受傷常見的原因有2種:一是肩部過度重複使用、另一個是肩關節作某個不常用的動作而致肌腱拉傷,如伸手向後去拿東西或拉東西。年過40歲好發  肌腱破裂者需開刀正常的手臂上舉的動作,一般人不會疼痛。但是到了4、50歲,肩峰骨刺慢慢形成,就會去磨到旋轉肌,造成旋轉肌發炎,磨損,甚至破裂。而肩旋轉肌受傷發炎如早期診治,可經由藥物或復健治療。但是如果症狀持續太久,保守治療無效,或是肌腱破裂,則需要經行手術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一般來說,傳統手術治療肩關節旋轉肌破裂,需要切開三角肌,易造成術後傷口疼痛度高,復健比變較困難。但內視鏡手術傷口小且不需要切開肌肉,就可藉由器械及固定骨釘來進行治療。對正常組織破壞減少,術後疼痛較輕微,可避免肌肉萎縮或是復健不易的後遺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