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

不挑食 「食育」培養健康身心

不挑食 「食育」培養健康身心#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如果孩子不重視「吃健康」的重要性,未來很有可能變成「膠囊世代」!孩子對食物的認識不夠,容易出現偏挑食、常選擇不夠健康的食物、或者以營養補充品取代原態食物,導致過輕、過重、肥胖等體位兩極化情形的孩童越來越多,長久來說對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吃東西不健康可能提升罹患慢性病機率保健食品名目多,若三餐不花心力烹調、也不再咀嚼和品嘗味道,只是把各種膠囊錠丸倒進盤裡就輕鬆上桌、配水一吞,看似省時又方便,但卻會因此失去飲食文化、還有導致因缺乏部分只能從食物來的營養而營養不良。另一種可能是,因為不重視食物與營養的健康,吃東西不健康,而可能提升未來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導致各種膠囊(藥物)不離身的後果。不挑食不浪費 透過「食育」培養健康身心受限於午餐成本以及大鍋菜烹調方式造成對口味的限制,加上飲食教育不夠深入,根據台大亞太糧損資料庫,台灣一年浪費的食物,可以堆成60座101大樓(以放入90公分廚餘桶計算)。根據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統計,100所台北市公私立學校,一日就有10公噸廚餘量。董氏基金會多年來積極於校園中推動「食育」,許惠玉主任分享,飲食教育對培養孩子的飲食行為是有正面影響的,曾有學校在持續2年食育後,讓學生平均每天多吃74克蔬果。合作的學校裡也有老師分享,自從孩子接受食育、學著自己種菜、照顧菜園後,對午餐不再挑食、也不會浪費食物、還會把青菜都吃光光,廚餘量也跟著減少了,透過「食育」孩子才能有健康的身心力。 

4成民眾藥吃剩丟馬桶、當廚餘 恐汙染農漁產品

4成民眾藥吃剩丟馬桶、當廚餘 恐汙染農漁產品#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的健保制度使得拿藥方便,許多人對於藥物並不珍惜,更不懂如何保存,根據調查,有超過4成民眾對於家中剩餘的藥品視若無睹、沖到馬桶、當廚餘處理,甚至轉送親友;新北市衛生局表示,剩餘藥品不僅會嚴重汙染環境,如果食用了受抗生素汙染的農漁產品,人也容易產生抗藥性細菌,務必做好藥物回收工作。自覺症狀好轉停藥 3個月回收466公斤新北市衛生局在今年7月至10月透過「社區藥局公共衛生服務站」對顧客做問卷調查,隨藥物回收之980份中發現,僅3個月就回收約466公斤剩餘藥品,其中西藥類317公斤、中藥類68公斤及保健食品81公斤,價值約新臺幣113萬元,平均每人丟棄1,200 元的藥品,透露嚴重浪費醫療資源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服用次數不足或忘記服藥、自覺症狀已改善,以及擔心副作用,是累積剩餘藥品的主因,顯示民眾有未遵照醫囑或錯誤用藥的問題。轉送親友、小孩誤食 用藥安全待加強分析結果也顯示,民眾對家中剩餘藥品的處理方式,超過22%的民眾會繼續閒置家中;16%則沖到馬桶內或當廚餘處理,另外,有3%會轉送給親朋好友,顯示民眾用藥安全亟待加強。衛生局進一步表示,閒置家中不處理的藥品,會變質失效,也會有小孩誤食,安全風險大大增加;沖到馬桶的藥品會汙染水源;當廚餘處理的藥品則會影響食物鏈;而轉送給親朋好友的藥品,也會因為每個人症狀、體質等身體狀況不同,有時美意反而成了傷害。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指出,目前新北市共299家藥局張貼有「新北市社區藥局公共衛生服務站」的標章,如家中有過期或變質藥品可送至服務站,由藥師檢視並協助丟棄。

台灣一天廚餘量 竟可堆70棟101!

台灣一天廚餘量 竟可堆70棟101!#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婆婆媽媽來買菜,好怕家裡老小吃不飽,所以在與攤販殺價之餘,也要多買一點菜,寧願多煮也不要少煮,如果餓到家裡的老小就不好了!但是,愛家親切的媽媽們,你知道,全台灣人一天所丟棄的廚餘量,可以堆70棟101大樓嗎?全台灣廚餘量多得驚人!根據台灣知名雜誌所做的「全台飲食大調查」,在2013年3月19至3月26日,針對年滿20歲以上、1136位民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32%的民眾完全沒有打包剩食的習慣;80.7%成台灣人會購買超過所需份量的食物,多買理由有3成是因價格便宜,且有4分之1民眾承認買的菜常常沒吃、沒煮就丟棄。而根據環保署統計,國內平均每人每年生產96公斤的廚餘,比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平均多20%。比較農委會資料發現,國內平均每人每年可獲得567公斤的糧食,兩相比對發現,至少有17%的糧食耗損或丟棄。而調查也估計,台灣人浪費的食物,換算成101大樓,估計一天廚餘量就可堆出70棟,全台800萬家庭在食物上的浪費,一年即消耗掉2400億台幣,也相當於讓全台小學生免費吃營養午餐39年!對此,雜誌社總編輯吳迎春則呼籲,台灣社會應推動「新良食運動」,他說,食物是改變社會的一個重要力量,也希望中央、地方、學校、優質企業與民眾,應從「珍惜食物」的概念出發,審視飲食文化背後的意涵、食物來源,進一步做到「吃在地、選當季、不浪費」的食育運動,才能避免食物的浪費。

減少製造廚餘 愛心餐環保又健康

減少製造廚餘 愛心餐環保又健康#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你是否也曾浪費食物呢?其實全台每年製造的廚餘量相當驚人!花蓮縣衛生局推動「蔬食八分飽、健康又環保、二分助人好」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將以實際行動響應衛生局的餐飲訴求。飯店餐飲業界強調,將推出適量降低廚餘的「健康環保愛心餐」,依訂餐人數提供低油、低糖、低鹽、健康多蔬果且適量的套餐或桌餐,同時也鼓勵消費者將剩餘食物帶回,避免造成廚餘的浪費。根據統計,全球糧食足以餵飽一百二十億人,目前世界人口僅七十億人,平均每五秒卻有一人餓死,這當中的落差便是人類大量浪費食物製造廚餘所致。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昨天舉臺灣統計數據為例,臺灣每年製造一百八十萬噸廚餘,這些珍貴的糧食足以讓全臺二十二萬五千個低收入戶家庭孩子吃二十年的營養午餐,由此可知廚餘造成嚴重的糧食浪費。 因此為了讓花蓮縣食品安全衛生能度再度邁入全新境界,昨天包括十大社團及兩百七十八家餐飲業者齊聚花蓮縣衛生局,共同響應支持衛生局推動的「蔬食八分飽、健康又環保」創新訴求。徐祥明現場頒給GHP認證給與會業者外,也偕同大家共同宣布,花蓮業界將以實際行動減少餐飲廚餘,提供消費者低油、低鹽、低熱量、以及零浪費的健康飲食。支持這場活動的社團包括健康美食協會、烹飪商業同業公會、慈濟基金會等,另外,理想大地渡假飯店、花蓮遠雄悅來、等各大飯店也都派出代表,偕同兩百多家餐飲業者熱情響應。至於名產製造業者則推出減量小包裝「健康愛心名產」,熱量減低身體無負擔,一次吃一個,不丟棄也不浪費。餐盒食品業則將推出熱量為五百至六百大卡的「健康愛心便當」,不僅營養均衡,包括熱量份量都很適當,積極地將健康導入產品中。

零廚餘省很大 剩餘食材變身美味料理

零廚餘省很大 剩餘食材變身美味料理#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油價、電費雙雙喊漲,不少民眾擔心民生物資水漲船高,衛生紙成箱成箱的搬回家囤貨。臺中慈濟醫院推出省錢大作戰的方法,由營養師示範如何利用蔬果剩餘食材做出美味惜福菜,達到「零廚餘」,並將分享心得的齋戒卡掛在許願樹上,呼籲學校、餐廳、企業、家庭一起響應,將多餘食物化為愛心,留給需要的人,也不會造成廚餘問題。各種民生物資也「漲」聲響起,很多家庭面臨荷包縮水都大喊吃不消,臺中慈濟醫院十八日推出「零廚餘」活動,營養師示範營養價值頗高的惜福菜,臺中慈濟醫院陳子勇院長呼籲,以蔬果剩餘食材製作而成的惜福菜,不必擔心瘦肉精,又能發揮省錢大作戰的功效,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現場示範的惜福菜包括:可樂餅、醃菜心與果凍。顏慧菁營養師指出,豆子打成豆漿後剩下的豆渣,仍保有相同的營養成份,還多了豐富的纖維,利用這些豆渣製成的可樂餅,調味後十分美味。而大多數家庭主婦烹煮花菜,都把花菜心丟掉,其實經過醃製做成小菜,同樣清爽可口。另外,鳳梨、葡萄、柳丁這類水果,有些賣相較差,就算是很新鮮,在市場往往也被以低價出售,這時,不妨加工成果凍,天然的口感一級棒。陳子勇院長表示,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1年全球人口正式突破70億,放眼全球,卻有近10億人處於飢餓邊緣,反觀台灣,很多人會把吃不完的剩飯、剩菜通通倒入廚餘桶,統計顯示,平均每五口食物,就有兩口被丟進廚餘桶,甚至有人把過期未開封的食物直接丟掉,造成每年高達180萬公噸廚餘量,若能好好運用這些食物,足夠讓23萬中低收入學童從幼稚園到大學都吃飽,讓550萬名海地饑民吃上一整年,國人更應響應「零廚餘」,而簡單、營養均足的素食,不必擔心物價上漲與瘦肉精問題,既省錢又讓自己身體更健康、體態輕盈、精神好,省下的錢還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三分之一食物變廚餘 食八分飽勿浪費

三分之一食物變廚餘 食八分飽勿浪費#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改變,肥胖人口大幅增加,構成國民健康的新挑戰。響應低碳生活及心靈環保,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結合社區志工一起走入社區,分享「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與健康促進新生活。首站來到花蓮市,超過四十位的銀髮老人熱情響應,不僅大方分享生活中如何力行環保,更以行動體驗蔬食減碳生活。「以健康觀點來說,吃八分飽,是最符合身體的需求。」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率先結合健康促進概念,許文林副院長表示,將每天八分飽省下的餐費,以及力行環保省下的水費、電費等零錢,都存入撲滿中,積少成多凝聚社區點滴的力量,以實際行動幫助別人,發揮善的力量。「東西夠了就好,不要餓到,有人比我們可憐,沒得吃。」尤阿嬤熱情分享智慧妙語,希望大家吃八分飽,兩分還可以拿來幫助人多好!當然健康促進不能只是說說而已,除了「廚餘桶的祕密」的影片觀賞外,更要用行動來表現,在社區志工的陪同下用最低耗能的方式,邀請長者們一起共進午餐,進行健康蔬食體驗,美味的素食料理讓吃過的民眾都豎起大拇指稱讚。今年七十八歲的謝伯伯也大方分享,以前他常到「吃到飽餐廳」,因為吃到過飽,導致胃不舒服,回到家後免不了需要吃上幾顆胃藥,舒緩緊繃的腸胃。看完短片後發現,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掉,令他感到很驚訝。慈濟基金會希望進一步幫助社區民眾從改變日常飲食習慣開始,建立對環境惜福,以及飲食有節的身心靈全人健康新生活。

果皮也能變煎餅?教你解決廚餘問題

果皮也能變煎餅?教你解決廚餘問題#廚餘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和謙/綜合報導)為了解決家庭惱人的廚餘問題,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運用白蘿蔔梗、紅蘿蔔皮、芹菜葉、豆渣等常見的果皮製作成「鮮炒蘿蔔頭」、「素鬆小丸子」與「家常煎餅」等美味佳餚,鼓勵民眾不要浪費每樣珍貴的食物,也為環保盡一分心力。營養組主廚余春櫻以「減少廚餘」和「再利用」的概念,發起素食減碳人文活動,將平日忽略丟棄的果皮、廚餘食材變身成可口美味佳餚。張慧芳營養師指出,白蘿蔔是台灣一年四季常見的食材,但蘿蔔梗與蘿蔔皮卻是家中常見的丟棄食材,其實蘿蔔梗含有豐富的纖維質、維他命C以及硫化礦物質,除了可以降低膽固醇,還能減少細胞氧化,具有很好的防癌作用。張慧芳營養師說,利用豆渣、胡蘿蔔皮、芹菜葉所製作而成的家常煎餅,其中豆渣所含熱量很少外,豐富的纖維成分可促進體內膽固醇的代謝,降低膽固醇的吸收,加入富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皮以及含有十多種營養素的芹菜葉,不但營養滿分更能增加口感、配色與香氣。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表示,很多人會把吃不完的剩飯、剩菜倒入廚餘桶,依照統計,平均每五口食物,就有兩口被丟進廚餘桶,造成每年高達有180萬公噸廚餘量,用一公尺高的廚餘桶裝,可以堆出一千零一十七座聖母峰。面對糧食的浪費與飢荒,高瑞和院長也分享就醫學、健康觀點來說,吃八分飽是最符合身體的需求,也不會造成廚餘問題。此外花蓮慈院林惠敏營養師並強調健康飲食原則,宣導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少油炸、少脂肪、少醃漬、多喝開水,強調應避免含糖飲料、以及每日最好至少攝取1/3全穀類食物。同時也提醒民眾注意食品來源標示,符合衛生安全才能吃得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