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將解禁? 幸國際標準未通過
2011/7/8(2022/3/15 18:11更新)
瘦肉精究竟是否有害人體一直是國民關注的健康議題,也是美國與台灣的雙邊貿易的問題。日前在瑞士召開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中,由於各國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決定隔年再議,原本預訂將通過的瘦肉精(培林)標準,現在確定要拖到隔年了。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長表示,雖然使用瘦肉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並未獲得據科學性的實證研究的支持,但仍不會對瘦肉精解禁;至於瘦肉精的開放、解禁,得交由具有主導權的農委決定,「前端有人使用,衛生署才會訂殘留容許量」。
不過據醫學臨床研究指出,瘦肉精需長達四天才可完全排出人體,食入體內可能引起長期副作用如噁心、嘔吐、四肢肌肉顫抖、頭暈 、心跳過速、神經系統受損、胎兒畸形,尤以對心肺疾病患者危害最顯著,嚴重者可致心臟麻痹死亡。
美國希望台灣依照科學證據訂定標準,而非左顧右盼Codex遲遲無法做出的決議。這代表瘦肉精的議題將再度回繞在雙邊貿易諮詢,而農委會仍須持續與立法院、畜牧業者、消費者及學者專家就「延長停藥期」、「標準訂得比美國低」等議題繼續溝通。
在台灣未開放瘦肉精的境況下,以及美國的不斷施壓之下,至今已有數百公噸進口台灣的牛肉遭退運,因此Codex的結論便成農委會、衛生署的重要參照依據。矛盾的是,如果Codex訂出標準,美方就更有理由要求台灣解禁,勢必引起國內產業與消費者反彈。
養豬協會理事長強調,瘦肉精易殘留于內臟,而國人喜吃豬、牛內臟的飲食文化,可能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若要開放瘦肉精必抗爭到底。世界衛生組織(WHO)則建議全球不宜使用瘦肉精,恐引起心臟疾病。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