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肺癌兇手位置 未來有機會治癒
2012/1/3(2022/3/15 18:42更新)
在台灣的十大癌症死因當中,肺癌已經高居排行榜第一位,根據資料顯示,台灣2010年則有4.1萬人死於癌症,其中20%死於肺癌,同時連續20年肺癌亦是台灣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第一位。目前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員游正博博士,已經領導幹細胞研究團隊,找到於KrasG12D突變基因所引發的肺癌裡,鑑定出肺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腫瘤幹細胞),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發展肺癌治療的新方法。(圖片為肺癌的照片,箭頭所指的就是腫瘤位置。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Lange123。)
游正博解釋,肺癌主要分為兩種:小細胞肺癌(佔15%)、非小細胞肺癌(佔85%)。同時醫學界已經發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有30%患者被診斷出其Kras蛋白的第12號胺基酸產生突變。游正博特聘研究員團隊,建立一個全新的肺癌老鼠模式,鑑定出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對肺癌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方向。
游正博指出,當醫師說看不到腫瘤,意味腫瘤小於一立方公分,現今的醫療儀器難以判讀,但其實發生突變的腫瘤母細胞還在,隔一段時間後,腫瘤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找出腫瘤幹細胞、阻斷其分化才是根治癌症的方法。經過研究後發現到,腫瘤細胞其實源自於細支氣管腫瘤細胞,除了會在細支氣管長出腫瘤外,肺泡也出現腫瘤,並且進而分化成其他細胞,讓癌細胞增生與分化。游正博表示,藉由這些實驗資訊,將有助於發展新的肺癌標靶藥物,以及這類的肺腺癌腫瘤幹細胞的專一性治療藥物,未來可望降低肺癌的死亡率。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