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不良關節易退化 恐需開刀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長時間都固定頭頸的姿勢來做事。更多人常整天盯著電腦,下班往沙發或床上一坐,看電視也姿勢不良。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謝榮豪醫師表示,姿勢不良容易好發頸椎退化。因此長骨刺、椎間盤突出等疾病便慢慢因為這些職業病或壞習慣而產生。其症狀包括頸肩痠痛,活動受限,上肢痠麻痛,更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肌肉無力、步態遲緩或者癱瘓,此時就需要手術的治療了。
有效的手術除了可以減輕症狀,能達到神經減壓的好效果。但是往往有些病人卻抱怨 「手術後整個脖子變得好僵硬!活動嚴重受限、不靈活!」。這是因為傳統神經減壓手術後是同時施以骨融合手術,會讓原本可以活動的椎間盤軟骨關節變得像骨頭一樣硬梆梆,雖然達到穩定性,但卻喪失部分活動性,開刀的節數越長,不適感就越明顯。
經廣泛且嚴密的研究與測試,2000年在歐洲的比利時施行世界上第一例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累積十年來的經驗,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的好處包括:
1.盡量保持手術區域頸椎的正常活動,包括前屈後仰、側彎以及維持正常脊椎弧度和椎間盤高度,不至於發生頸椎前屈畸形。可以提昇術後的生活品質,早日回復正常生活。
2.減少傳統骨融合內固定手術後鄰近脊椎的加速退化,導致日後可能病變甚至需再次手術。
3.術後不需長期配戴保護頸圈(約1~7天):傳統骨融合手術後通常需戴頸圈 2~3個月,造成生活以及外觀上的不便。所以如果謹慎挑選病人,不但可以治療椎間盤壓迫神經的病痛,還可以擁有上列的好處。
任何手術或器材沒有絕對完美的設計,尤其對於不適合施行的病人,更要小心避免。絕對禁忌的情形包括:
1.腫瘤。
2.感染。
3.外傷造成骨折或構造不穩定。
4.骨頭本身代謝性病變或嚴重骨質疏鬆。
相對不適合的情形包括:
1.頸椎退化嚴重:例如嚴重骨質增生、椎間盤和關節已經骨化硬化、頸椎弧度已經呈現變形。
2.超過兩節以上的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3.對金屬植入物過敏。
除此,因為健保不給付,價格相對昂貴。並且有可能因為異位性骨化(精細的手術技巧和慎選病人可以減少此項干擾),造成一年後約有將近兩成病人不能保有人工椎間盤的活動度。
這是需高度顯微手術技巧的手術,除了要做到徹底的神經減壓,也需更細膩的置入準備與定位。失之毫釐就可能差之千米。因此當然要選擇學有專精、經嚴密訓練的神經外科醫師,透過仔細病史詢問、身體和神經學檢查、影像判定,排除種種上述不適合情形的病人,有良好的醫病溝通下,才適合施行此種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