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毒品 親友傾聽鼓勵比勒戒更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聽到吸毒,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抓起來關或是斷絕關係,行政院長高呼校園大掃毒,成立跨部會的制定反毒策略,各縣市政府耗費許多資源投入防毒、拒毒、戒毒、緝毒,但是毒品在國內的使用人口不斷增加且年輕化,食品藥物管理局統計國內青少年第一次使用非法藥物平均約在12歲,讓許多父母擔心小孩子會不會是下一個吸毒人口。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蘇柏文主任表示,要抗拒毒品的誘惑,親友的傾聽鼓勵比勒戒更有成效,適時地尋求專業精神科協助,可以幫助當事人擺脫毒品的誘惑。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表示,最近接獲許多民眾求助,表示家人多次勒戒、住院、接受各種傳聞中的治療,都無法有效協助家人戒除毒癮,讓家人氣到想要放棄。臨床發現,許多人因為憂鬱、焦慮、無聊、好奇等因素開始嘗試毒品,周遭朋友大多也都有吸毒習慣,讓病患即使有心戒毒,內心的情緒困擾卻經常被忽略。
過去面對毒癮者都認為不要吸毒就好,給予病患解癮的治療,連吸毒者都相信一切都是自己定力不夠,每次在監獄中都下定決心不再使用,出獄後因為朋友影響加上諸事不順,便再次回到毒品的懷抱,周遭親友認為不可原諒,就讓毒癮者更想逃避現實世界的壓力,甚至於選擇自殺解脫。
根據台大竹東分院門診統計,約有七成戒毒患者合併有憂鬱及焦慮的情緒,並且有睡眠上的困擾,但同時尋求精神科藥物治療的不到一成;更有八成以上的病患面對生活壓力或是感到無聊煩躁時,沒有適當且健康的紓壓方式。這些數據凸顯國家耗費許多資源推動反毒的同時,如果能同時注重吸毒者內心的憂鬱,對於戒毒更能事半功倍。
台大竹東分院蘇柏文主任發現近年來戒毒門診人數不斷攀升,有增無減,尤其是K他命在青少年族群快速崛起,大部分吸毒者表示因為生活無聊或心情煩悶才持續使用,尤其是與家人的代溝與嘮叨更讓毒癮者不想面對,藉由藥物逃離現實社會的枷鎖。蘇柏文主任表示,要協助下一代遠離毒品的危害,不只是推動各項反毒口號,親友傾聽鼓勵,了解毒品底下的憂鬱,更能幫助青少年戒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