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吃出問題 趕緊通報拿好禮

健康食品吃出問題 趕緊通報拿好禮

2012/7/16(2022/3/15 19:28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5歲的陳小弟,從小患有過敏性鼻炎,父母購買號稱能改善過敏體質的綠藻片,每天讓陳小弟當成零嘴大量食用,半年後,陳小弟的手掌及腳掌皮膚竟變成橘紅色,醫師診斷陳小弟的病情很可能與食用了過量的綠藻有關。

50歲張太太罹患退化性關節炎,常覺得膝蓋痠痛,張太太以為多補充質可以改善症狀,因此到藥局購買鈣片。剛買來第一天,張太太心急地吃了好幾錠,沒想到隔天竟然出現全身紅疹、發癢的症狀,醫師認為張太太很可能是對鈣片過敏。

上述案例都是衛生署「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曾接獲的通報案件,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食用市售健康食品或一般保健食品前,務必詢問醫療人員,而且要依照建議劑量服用;若食用後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應停止食用並儘快就醫,並向該系統通報。為了鼓勵民眾通報,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還有「通報贈好禮」活動,凡於活動期間通報成功,並經查證符合資格者,不須抽獎即可獲贈4GB隨身碟或時尚保溫杯一只。
 
遇到像陳小弟或張太太這樣的例子,多數人的反應是「吃健康食品應該很安全,怎麼會發生這些不適反應呢?」,事實上,市售許多號稱具有保健功效的膠囊錠狀食品、營養補充品,甚至是衛生署核准的「健康食品」等,雖然是食品,但大都有經過濃縮萃取等程序,濃度含量已和一般食物不同,雖然具有一定保健效益,但仍有可能因為食用者體質、與其他藥品、食品發生交互作用,抑或食用方式不當等原因,導致「副作用」的發生,造成身體不適,如拉肚子、過敏等。

因此衛生署自97年設置「全國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非預期反應通報系統」,民眾食用健康食品或是一般膠囊錠狀食品後,若發生任何不舒服的反應,或覺得產品沒有達到宣稱的功效,都屬於「非預期反應」,可以向此通報系統通報。此一通報系統有助於政府建立食品安全資訊監控機制,蒐集健康食品及膠囊錠狀食品上市後安全資料;衛生署評估通報案件及產品安全性後,將及時採取相關措施,以減少可能發生的危害或避免影響範圍擴大。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