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處理心臟病發 把握救援黃金時間
2012/8/15(2022/3/15 19:26更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蔡孟澔/綜合報導)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而心臟病卻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有1/3的人死因為心臟病引起。心臟病發作時,若在5分鐘內沒有對患者施行急救,就可能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因此民眾要多留意自己的心臟健康,更要熟知心臟病發時的處理方式,以免身邊有人發作時呆若木雞,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一般來說,年齡大於45歲的男性、大於55歲的女性,或吸煙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膽固醇血症患者、有家族遺傳病史者、肥胖者、缺乏運動或工作緊張者,都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平時要特別注意自己的心臟健康,如有心臟病早期的症狀出現,應立即尋求醫師診斷,不可輕忽漠視。
民眾可以從呼吸、臉色及鼻子來判斷心臟是否出現毛病。當做一些輕微活動,或處於安靜狀態時,沒有咳嗽、咳痰卻出現呼吸短促的現象,很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健全所引發的症狀。臉色如呈暗紅色或蒼白,就有可能是二尖瓣狹窄及二尖瓣關閉不全的特徵。而鼻子硬梆梆、鼻尖發腫,代表心臟脂肪累積太多,心臟脂肪可能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如有這些症狀發生,應該尋求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
當身旁有心臟病患者發作時,應先判斷患者是否有知覺。若患者尚有知覺,鬆開患者衣物,協助患者靠著坐好,並打電話叫救護車,告知是心臟病患者。假如患者失去知覺,心臟停止跳動,就要立即施行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暢通呼吸道之後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因此學會應對很重要,才能在醫護人員趕到前,先緊急處理,避免錯過搶救的黃金時段。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