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位長者1位骨鬆 跌倒急診七年內暴增20倍
2013/2/4(2022/3/15 16:42更新)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冬天台灣中部以北的雨量為過去十年之冠 ,且冬天日照時數較短,減少民眾外出運動與接受日照獲取維生素D之機會。現今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許多民眾開始進行大掃除,環境濕滑與採取危險姿勢打掃容易造成民眾跌倒摔傷,如本身為骨質疏鬆症患者更有高機率引起骨折,尤其越年長者越要注意。
研究顯示,一般社區中65歲以上的老人,有三分之一左右每年都會跌倒,這個數值在75歲以上長者更高;在跌倒病例中,50%會產生輕傷、10至15%會產生重傷,1至5%更會產生骨折,且有部分的患者會因此死亡。
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每五位即有一位為骨鬆患者,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安全通報系統年報顯示 ,自2005年開始「跌倒」已列為急診傷病前兩大要因,且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共七年內,暴增約20倍的跌倒急診病患。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楊榮森理事長表示,骨鬆防治的目的是減少骨折發生,而跌倒是發生髖關節骨折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在骨鬆的預防中,需要存足骨本、運動養生、攝取充足鈣和蛋白質、防範跌倒。民眾可藉「防跌自我檢測三招」,了解自身是否屬於跌倒高危險群。
防跌自我檢測三招包含「計時起走測驗」、「30秒座椅站立測驗」與「四階段平衡測驗」三種。分別評估民眾走路姿態的穩定性、步態及步幅擺動、雙腿肌後強度、耐力與靜態平衡等,如有任一項測驗低於平均值即屬於跌倒高風險族群。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詹鼎正秘書長表示,跌倒非單一原因造成,包括氣候、環境乃至身體狀況、藥物使用等都可能影響。透過檢測屬於跌倒高危險族群之民眾,建議盡早至醫院進行評估,由醫師診斷是否需進一步治療,以期於意外前提早發現問題,減少憾事的發生。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