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閱讀/四要安定人心

樂閱讀/四要安定人心

2013/4/11(2022/3/15 18:23更新)

雖然《心經》中已經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但是當前人類由於物質文明過度蓬勃、社會結構變化太快,造成人們價值觀念混淆,不清楚什麼是真正的需要,什麼是貪求的想要,什麼是實至名歸的能要,什麼是責任所在的應該要。因為無法釐清這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的分際,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跟著社會風氣潮流而人云亦云,只要別人有的,我也要有。而且現代人「需要的東西不多,想要的東西太多」;不應該要的也要,不能夠要的也要。如果想要的得不到,便會導致內心不安定,社會問題叢生。

1)需要VS.想要/
生命與生存密不可分,確定了生命的目的,生活才有價值;而生活的價值是由主觀的自我中心,以及客觀的社會環境所共同建構而成的。在這個價值之中,有一些最基本「需要」的東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包括物質、精神兩方面。物質的生存條件可以非常簡單,舉凡生活上最基本的吃、穿,以及居住的生活空間、環境等,這是連原始人也可以很容易擁有的。到了現代社會,一些現代化的設施,如交通工具、電腦、電話等,也成為社會大眾的必需品。

「想要」是指除了必需品之外的額外需求,往往是為了滿足內心的虛榮,或是裝點外在場面的奢侈品、裝飾品等。不過,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身分地位,需要有適度的莊嚴,所以也可以算是一種需要,但分寸一定要掌握得宜。

精神生存條件就不一樣了,如果是主觀的精神需求,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樂、更自在、更富裕、更滿足,這也是需要,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沒有了它就覺得生活沒有意思;但其實這是一種欲望,是為了滿足內心的空虛,所以也是自私的「想要」,因為站在大環境的客觀立場來看,沒有它,還是能生存,還是能發揮生命的價值。

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只是從主觀的立場看,才覺得沒有了它生命很空虛,覺得沒有了它活得沒有意義,這純粹是個人的價值判斷。所以,如果只是講「需要」,定義非常模糊,在衡量與「想要」間的差異時,應該分別從自我觀點,以及總體客觀的立場同時來考量。

其實,在面對一些抉擇時,很容易混淆「需要」與「想要」,尤其當有錢、收入好時,自然會去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例如鞋子還可以穿,但有新款上市後,因為害怕落伍而去買,在那個時候會認為跟得上流行,對個人生活是絕對「需要」的。可是,當經濟拮据時,就不會覺得跟得上流行是這麼的「需要」了。

2)能要VS.該要/
「能要」的意思是說,在個人能力範圍許可下,以努力付出而獲得所需要的東西,但若能力不足,就該讓賢,不應強求。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包括名、利、權、位、感情等,著實引人欣羨與渴求,但是在想得到它時,必須仔細想想:自己的能力及付出是否實至名歸?是否已經水到渠成,而不是過度強求?如果付出不夠多,能力、因緣皆不具足,卻還希望能得到它,這便是貪圖非分,只會增加痛苦與傷害。

至於「該要」、「不該要」,若以時下年輕人流行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言,便是沒有分清楚該要、不該要的分際。許多人的欲望無窮,喜歡的、想要的事物太多了,這時候就應該自問:該不該喜歡?該不該取得?例如名位財勢,人人都喜歡,可是非分之名,是虛名;非分之財,是橫財、不義之財;非分之位是虛位,這些都不應該要。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自是受之無愧,甚且是一種鼓勵。

3)心靈環保/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想要的東西卻非常多;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但是在這紛雜的社會環境中,如何平衡這「四要」?又該如何取得內心的安定呢?

我們應該從「心靈環保」的角度出發,一方面保護我們的心不受環境的污染,增強對環境的「免疫系統」;一方面內心不要有妒嫉、忿怒、猜忌、自私等種種不好的心念,以免使得環境變得更糟糕;練習著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清楚知道自己的「需要」,化解個人欲望的「想要」。在人生的過程中,若能清楚明白這「四要」,便能有明確的方向感,而且也會過得很平安。

(本文作者/聖嚴法師)
(摘自/得心自在: 心自在,身自在。身心自在,福慧自在/法鼓文化出版)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