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項技巧 幫寶寶克服分離焦慮
2013/11/27(2022/3/15 18:51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分離焦慮」是指孩子離開父母或親密的照顧者時所出現的負面情緒,一般來說,寶寶的分離焦慮在6~8個月時出現,通常在1歲至1歲半時會比較嚴重。
分離焦慮引起的問題,常常表現出黏人、排斥出門、排斥日常生活的變動、愛哭、固執、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拒絕上學等,後續的問題會導致人際關係敏感、影響學習表現、延緩孩子獨立人格的發展。因此,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蔡雅如醫師,提出了處理分離焦慮的方式有三點:
1)增加孩子對環境的掌握度/有些家長照顧孩子無微不至,時常把孩子留在家裡,限制他們探索週圍環境的機會。其實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在確信分離環境的安全性下,可以逐漸增加帶孩子出門的次數。孩子在充滿信心的狀態下了解自己所處的世界,不僅在認知層面上,擴充孩子的生命經驗;心理層面上,孩子面對下一個變動,也比較不會產生過度的恐懼,並且會嘗試接受。
2)對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難以承受分開的痛苦,會選擇偷偷離開,其實這樣容易導致孩子的不安全感。因此,記得和寶寶說「再見」,大人的心態越正面,孩子也會感受到這樣的情緒。或者讓孩子必須跟父母分開時,帶上喜歡的物品,這樣會讓他們有現實感,想起之前跟父母愉快的互動,進而產生安全感。
3)訓練孩子增加自信/培養自理能力,適時訓練孩子照顧自己,穿脫衣服、好好的進食,會讓他們減少對家長的依賴。時常給孩子正面教育,告訴他:嘗試新的人事物,代表他漸漸長大,而且是勇敢的表現。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