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學期即將開始,而學齡前的幼兒剛開始上學時,通常會出現一些適應不良的表現,到底爸媽該如何訓練孩子主動上學?如何陪伴他們一起度過這段過渡期?《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他建議透過6招改善孩子分離焦慮、不想上學的牴觸情緒,同時也培養孩子進入幼兒園所需要的能力。
9月新學期即將開始,而學齡前的幼兒剛開始上學時,通常會出現一些適應不良的表現,到底爸媽該如何訓練孩子主動上學?如何陪伴他們一起度過這段過渡期?《優活健康網》特邀仁生復健科診所院長陳渝仁於專欄撰文,他建議透過6招改善孩子分離焦慮、不想上學的牴觸情緒,同時也培養孩子進入幼兒園所需要的能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報導)在美國,約有五到六成的民眾在人生某個時間點會遭逢創傷事件,例如重大車禍、暴力攻擊、天然災害、家人意外等,需要接受心理諮商療癒創傷。反觀台灣,許多民眾在發生重大變故時,卻很少使用心理諮商相關資源。很多人會問「有做跟沒有做心理諮商,差別在哪裡?」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出版《鍛鍊心理肌力》(時報出版)書中提到,事實上,創傷事件發生後,會歷經不同的階段,常見的心路歷程有五個階段:哭喊期、否認期、侵擾期、接納期到完成期。 而且不同的創傷事件對心理造成的衝擊差異也很大。大多數創傷事件產生的影響不會立即顯現,而會封存多年,漸漸侵蝕我們的心理健康,或是潛入到我們的潛意識,或是扭曲我們的人格特質,等到症狀出現,通常都已經對心靈造成嚴重破壞。綜合十年的諮商經驗,歸納出最常見的創傷事件有下面幾種類型,反應也會有些不同。 一、天災創傷讓人深陷長期的恐懼中身處地震帶的台灣,真的有非常多潛藏的創傷。災區附近的許多民眾通常會出現暈眩、失眠、惡夢等狀況,害怕地震再度發生,甚至會有過度警戒的反應,譬如,不敢單獨一人待在室內,或是心悸、發抖、呼吸不順、肌肉緊繃等焦慮症狀。在地震中失去親人及財產的民眾,面對如此巨大的變故,初期情緒會有過度激動或是情感麻木的狀況;其中最需要關注的是「沒有眼淚的悲傷者」,他們的心理受創嚴重,由於同時歷經災難的驚嚇及痛失親人的悲傷,在雙重打擊之下,往往會因為沒有辦法接受殘酷的現實而無法表達情緒。對於青少年及兒童,親友應盡可能給孩子安全感,除了語言安撫之外,亦可透過肢體擁抱來降低孩子的孤單與不安。 諮商過程中發現,很多兒童經歷創傷後,會變得特別黏人、恐懼死亡,有高度的分離焦慮,不能跟家人短暫分開,看到大人難過哭泣時會阻止或逃避。也有些兒童因不知如何抒解大量情緒,會轉化成身體症狀,或是傷害自己的身體,像是會透過拔頭髮來釋放焦慮,若不及時做心理諮商,嚴重時會演變成拔毛症。 因此,可以運用不同的形式,如語言或繪畫,來引導孩子抒發害怕、哀傷的情緒;並且協助孩子用比較有效的方法來訴說災難事件,像是用「如何」取代「為何」。天災後,如果出現下面狀況,就需要專業的協助,包括:長時間心情混亂,感覺壓力強大、自我責備、覺得快要支撐不下去;一個月後仍有麻木、遲滯、不斷回想災難景象、反覆做惡夢、身體不舒服、找不到適合的人傾訴、工作和人際無法專注,抽菸或喝酒明顯增加。我發現不少家暴者其實都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們沒有適時做心理療癒,這股強大的情緒往往會轉變成暴力傾向,若再透過酒精的催化,更會對家人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 二、職場危機會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近幾年來,很多公司都發生職場危機事件,最常出現的狀況是,員工為了爭取權益而參與「罷工遊行」。很多人不知道,參與抗爭的過程很容易產生急性壓力症候群,除此以外,更會導致公司所有的員工身心負荷過重,長期下來也會讓工作氣氛低迷,不利於身心健康。常見的急性壓力症候群反應是,有的人會引發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是恐怖感受;有的人會反應在生理上,像是感覺麻木、頭昏眼花、失眠或噁心,甚或失去現實感、自我感。 若沒有適時抒解壓力,有些人會產生痛苦、情緒崩潰、整個人的感覺與知覺系統受損,進而干擾身體機能,出現失眠、沒胃口、身體麻痺、絕望感等狀況。為了避免付出身心健康的代價,從心理健康的角度,還是鼓勵公司跟員工可以坐下來好好溝通,不用情緒勒索彼此,達到雙贏的境界。 三、氣爆人禍需要長期釋放痛苦情緒瞬間發生的人為災難,像是氣爆事件發生之後,傷者與家屬原本平順的生活,一夕之間有了劇烈的變化,心理往往會錯綜複雜,初期的情緒反應有的會困惑震驚,不理解何以災難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接下來可能會轉為憤怒、自責,也有些人會陷入悲傷、哭泣、徬徨、害怕恐懼的情緒中。由於氣爆還會導致燒燙傷,當事人要同時承受身體的痛楚與外貌的改變,因此,長期的情緒反應可能會變得煩躁易怒,復健的過程充滿挫折感,身心都無法放鬆,有時候會對周遭的人吹毛求疵,感覺自己快要失控了。所以,特別需要家人朋友長期的陪伴支持,協助傷者抒解情緒,一步一步接受現實狀況,恢復自我信心,可以自在地面對人群。 四、身體被侵犯的創傷會對人產生恐懼反應隨著社交生活的多元化,很多人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狀況下,身體受到侵犯。但無論是被性騷擾或是被性侵害,受害者之後都會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經常沒有理由地感到害怕、驚慌、不安,對某些特定對象或情境,產生長期且高度的恐懼反應。被侵犯後,更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害怕自己不被別人相信,對他人也常懷有高度敵意。特別是侵犯自己的人,擁有良好的公眾形象,例如口碑很好的老師、熱心公益的前輩,周遭的人都不相信自己所敘述的遭遇時,受創的傷口會更深、更痛。 有些受害者會擔心自己會無法再與異性有親密關係,常覺得自己是個不清白的人,有時會有憂鬱傾向,形成負向的自我概念。對生理的影響,會有緊張、胃腸不適等狀況;在行為上的改變,變得常常抱怨、夜尿、無法入睡,常被惡夢嚇醒。 受創後需要哪些幫助呢?受到創傷後需要有人傾聽並且了解、包容、支持,感覺自己被相信、被信任很重要,可以讓受創者覺得自己被接納。提供受創者足夠的安全感,尤其侵害自己的人是認識的親人、師長、同學、朋友,更需要讓受創者「免於恐懼」。並且提供醫療法律的諮詢,像是避孕,以及如何收集證物,足夠的資訊可以幫助受創者面對醫療、警方調查介入,以及其他重要的事,進而讓受創者掌握局勢,找回力量面對未來。 親人被剝奪生命會持續出現「潛伏性的痛苦」最嚴重的創傷經驗莫過於目睹親人被他人剝奪生命,但是悲傷的反應個別差異很大,有些家人悲傷延續的時間會比較長,有些家人會持續出現「潛伏性的痛苦」,常會焦慮、流淚;有些家人會充滿罪惡感,懊惱自己未盡保護之責,失去與親人共創未來的希望。當家庭面臨重大危機事件,由於家人都陷入悲傷中,有時候會無法從伴侶身上得到支持的力量,哀痛的家庭氣氛會形成壓力,也會改變家人原本的互動方式。 因此,擁有越多越完整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親人、鄰居、好友的協助陪伴,就越能調適危機。特別是親人的死亡方式不在預期中,對家人最具傷害性。需要的話,亦可透過心理諮商和宗教信仰來安定情緒。創傷事件發生後,越壓抑自我情緒,跟自己越疏離的人,通常需要走更長的療癒歷程,而且不知道會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以什麼樣的症狀爆發出來。所以,只要覺得自己跟以前不一樣,不妨跟心理專業人員討論一下,以確保心靈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智今年2歲半,第一天去幼兒園哭了整天,需要幼兒園老師轉移注意力才比較不哭鬧。這種狀況持續了兩周,哭到喉嚨沙啞還不停碎念。媽媽每天好不容易把小智帶到校車旁,小智卻怎麼都不肯上車,一直抓著媽媽,哭喊著說不要上學。媽媽的心裡又氣又急又難過,只好火速交給老師立即關校車門,然後帶著不捨的心情跟孩子說再見。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主任曾舜玲指出,類似的景象在各園所開學時不斷上演,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不想上學呢?原因不外乎,離不開父母所產生的分離焦慮,及對園所環境適應困難。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長短,一般來說,與孩子年齡成反比,愈小的孩子需要愈長的時間才能完全適應。因個別狀況及對父母的信任程度,導致分離焦慮時間拖一個月,甚至一年也有可能。基本上,如果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夠,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好;以及與幼兒園小朋友相處愉快,焦慮感覺就會逐漸減少。5件事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1.增進親子關係:有空時陪孩子玩他想玩的遊戲、說故事、帶他出去玩、了解他的想法等,要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懷及支持,才能減低分離焦慮。2.帶玩偶上學:給他習慣的物品,如巧虎玩偶或照片,代替你陪伴他的東西,告訴他若想念你時,可以抱抱玩偶或看看照片等。3.離開孩子時要表現得溫暖而堅定:離開時抱抱孩子,溫和但明確告知什麼時候一定會去接他,希望他在學校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也相信他做得到,然後才把他交給老師。4.準時接送:跟孩子的承諾一定要信守,如果遇到臨時情況無法準時,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時會去接他。5.在家裡玩躲貓貓遊戲:透過遊戲讓孩子體驗,父母暫時不見但還是會再出現的感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怎麼照顧1~2歲的孩子?1歲的孩子在想什麼?如何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讓孩子安全探索環境?分離焦慮怎麼辦?照顧幼兒,這些事爸媽一定要知道。 原來要這樣照顧1歲多的孩子! 孩子開始想要獨自探索、想要自己嘗試 湯佳樺心理師指出,隨著孩子逐漸發展到學步期,孩子會開始可透過爬、走來探索這個世界,許多家長會出現的狀況是當孩子在探索時,家長會很快地說「不行」,這樣的反應其實會影響到孩子本身的自主探索。建議家長可將孩子透過爬、行走可觸碰到的範圍,將危險物品收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若會擔心孩子進出入廚房等危險場域,則可用圍欄區隔空間。 在認知能力發展中,建議家長在引導孩子上,以孩子目前所具備的能力作為基準,讓孩子挑戰有點難度的任務(家長輔助)。建議家長可嘗試看看先動口、再動手、最後再示範,一開始家長可先透過口語引導孩子嘗試,例如:當孩子要拼拼圖時,其實他僅需要拼圖旋轉即可,家長可試試看跟孩子說「我在想能不能轉轉看這塊」,讓孩子可以自行嘗試,接著,若孩子成功完成,即可鼓勵孩子「太棒了!媽咪就知道你能做到!」 如果孩子在理解家長所述有困難,家長可嘗試輔助孩子的手,陪著孩子完成;最後,再讓家長先示範後,讓孩子再次模仿學習。其次,家長可先將孩子想要完成的目標以及孩子目前能力可完成的目標分步驟,先讓孩子完成第一步,接著家長協助完成其他步,這也是一個方向。 當孩子想要嘗試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很迅速地跟孩子說不行或說道理,其實以孩子當時的認知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並不一定可理解家長所述。家長可先試想看看,若讓孩子真的去做嘗試,可能會影響到什麼,家長可先將預防措施做好,讓孩子自主嘗試。以穿衣服為例,孩子可能冬天會想要穿短袖衣服,但家長擔心孩子冷,就會堅持要孩子穿外套;但有時候也可以先順著讓孩子穿短袖衣服,接著再問孩子說:「啊!可是兔兔(孩子衣服上的Logo)可能會怕冷,我們幫兔兔穿一件外套。」用相對遊戲化的方式、或順著孩子思考脈絡,讓家長與孩子能夠在正向氛圍狀況下,完成家長原先期待孩子做的事情。 孩子分離焦慮可能較嚴重 若真的要離開孩子,建議家長不要突然消失,應陪伴孩子練習一次又一次的分離。建議家長可先用增加距離讓孩子練習分開,例如:先退到門邊(孩子看得到的的門邊);再退到門後,最後再離開現場。每一次都需要練習,也讓孩子知道家長就算離開,還是會回來。當家長離開後回來,皆需要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勇敢,但若孩子仍無法,不要直接要求孩子一定要接受父母當下的離開。 孩子可能會一直丟玩具 重點要先回到陪伴孩子玩玩具的目的是什麼,若是要建立跟孩子的正向親子互動,有時候需要先順著孩子玩玩具的脈絡,家長可先融入孩子的遊戲情境陪伴著孩子玩,當孩子因為遊戲碰到挫折感到苦惱時,家長再引導孩子可以怎麼做。孩子如果一直亂丟玩具,家長雖然仍可適時提醒孩子這個行為並不適切,試著反應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讓孩子了解家長可以明白為什麼他要這麼做,接著再引導孩子可以怎麼做(跟他說可以怎麼做),當家長只是跟孩子說不可以,可能還是會讓孩子重複用同樣行為來表現,所以建議讓孩子了解到接下來可以怎麼做。 (文章授權提供/嬰兒與母親)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延續前幾個月介紹的情緒繪本-彩色怪獸 the color monster,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我想念你」,這是「我的感覺系列書籍」當中的第一本,今天讓我們談一談「想念」這件事情。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很多家長會帶著所謂「分離焦慮」的孩子來找心理師,因為擔心孩子面對分離時的焦慮不安影響了作息,甚至上學都要十八相送,會希望可以解除孩子這樣的分離焦慮。若要舒緩孩子的不安感,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面對這個感覺。(很多時候乍看以為是孩子的分離焦慮,但其實是其他更複雜的情緒在作祟。我們未來有機會再說說這部分吧!)想念是什麼感覺?若要開始跟孩子談「想念」,你是否也曾經有面對與一個人分開,發現自己好想念好想念的感覺,你記得那是什麼樣的感受嗎?酸酸的?苦苦澀澀的?是不是有時難熬到覺得快要爆炸了?發現還是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孤單感受。你有好好經驗過自己想念的感覺嗎?還是用各種方式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如果你可以陪著孩子細細去經驗這個感覺,去多說說發生在什麼時間點、什麼樣的情境下,陪著孩子一起認識自己,也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甚至除了想念,還可以在重逢時,好好表達開心與喜悅。我們因為限制必須分開,但我們都有一樣想念彼此的心情,好像就沒有那麼孤單了。放下「合理性」的期待也許你會說「我只是出門一下,有那麼嚴重嗎?」,但對孩子來說就是那麼嚴重,尤其當孩子還在發展依附關係、建立安全感,還無法清楚心裡的一團漿糊時,這就是他的全部,分離傷心的強度可能跟我們成人的生離死別是不相上下的,畢竟孩子不知道家長會離開多久、會不會回來,跟成人現實世界中的「合不合理」無關。陪伴學習分離&延宕滿足孩子還在學習分離並延宕滿足,沒有太多方法幫忙自己面對這個感覺,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本繪本教教孩子,也許是有個小玩偶替代品可以拿在手上或是抱在懷裡,也許是進行小小的創作當作重逢的小禮物,也許是去看看分開的這段時間是不是還是有和其他人一起的快樂時光。這些都可以幫忙孩子知道,我在想念的同時,我還是可以幫忙自己度過這段想念的時間。吳宛亭諮商心理師表示,說再見,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孩子從小就在面對這件事情,面對一分開了就害怕可能就再也不見,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一次又一次的傷心,才會慢慢建立起對自己與別人的信任。但孩子很真心的反應也很值得我們大人學習,我們對於分離太習以為常,但每次的分開,真的那麼理所當然的重逢嗎?若我們面對分離也可以如最後一次般慎重,我們是不是會對彼此再溫柔一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暑假結束了,大部分孩子都期待能和同學見面、學習新知。然而學童若假期生活作息不正常,面對開學時功課表、同儕等壓力無法有效調適,就容易出現「開學症候群」現象,如緊張、焦慮、心情低落、對事物提不起興趣、易怒、注意力不足,生理方面也可能頭痛、腹痛、腹瀉、冒汗、胸悶等。家長協助規劃收心行程 完成作業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吳孟寰建議,家長需適時鼓勵學童表達內心困擾,予以同理、支持,並且與學童在假期結束前幾周一同規劃收心行程表,將還未完成的暑假作業分段完成,漸進式調整回復到上學時的作息時間。若是新入學、轉換學校或班級的學童,可以先陪伴學童到新的學校、教室,讓學童事先熟悉上學路線,也可以先與老師、同學認識,減少學童面對陌生環境及老師同學的焦慮。練習伸展、腹式呼吸等放鬆 減輕孩子焦慮吳孟寰醫師表示,若是有分離焦慮的孩童,除了事先讓孩童熟悉新環境及老師外,漸進式地讓孩童適應與父母分離,也需給予孩童適當的保證及遵守接送孩童下學的時間。減輕焦慮的方法,除了維持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也可與孩童一同練習放鬆技巧、腹式呼吸、伸展操、瑜珈等。如果孩童的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等症狀仍持續,或是嚴重影響學習、家庭及人際關係,建議就醫評估與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所有的社會關係中都存在著分離的現實,包含最早期的母嬰關係。新生兒仰賴母親的哺育,但是離開子宮、進到這個世界,他也必須受限制,與他的主要照顧者產生常態的隔閡。生命中第一次的分離有多種形式,也許是嬰兒不再需要喝奶、被放到嬰兒床裡獨自睡覺,或者是被交給其他的成人照顧。嬰兒進入學步期 更能覺察生活的小隔閡歐沙那希寫道:「被哺餵的嬰兒和乳房產生的關係,並不像嚴格的商業關係。他和乳房產生的關係是跨越存在與不存在的,是能夠超越乳房的實際存在,而在乳房消失的時候仍與之產生關係的。」當嬰兒逐漸成長進入學步期,他會比以前更能覺察生活裡的許多小隔閡。母親不只關注他,也同時關注他的父親與他的手足。在尋常的日子裡,他的父母親會關注他們自己與其他的孩子,他們也關心彼此,與自己的家庭成員,並且更常見的是,他們也關心自己的生活。幼兒脆弱時 專注放大那些疏忽當小小孩覺得自己有韌性的時候,就能夠超越照料與關注的隔閡,帶著希望等待輪到他的時候,相信他的需求遲早會被滿足。然而,有時當小孩感覺到脆弱時,他會帶著焦慮與憤怒,並且傾向於去注意那些小小的疏忽,感受到這是對他個人的侵犯,甚至對他的存在是一種很大的威脅。當他的父母親將注意力移開的時候,他是不是被刻意羞辱了?或者更糟的是,當母親離開房間或者父親出去時、當他沒有占據父母親的注視時,他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本文摘自/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心靈工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所有的小孩都會週期性地浮現這類的焦慮。長遠來看,這也許能為將來去因應更明顯的物理性分離(像是去托兒所或是托嬰中心)打下基礎。當一個小孩在與父母親分離而表現出強烈的焦慮時,臨床工作者可能就會很想下一個結論,並且將這樣的行為歸類為病態的。分離焦慮正常且普遍 有時是溝通工具然而,表達出一些分離焦慮,其實是既正常且普遍的。所以它充滿了意義,非常值得用來思考情境因素之間的脈絡關係。更重要的是,兒童在不可避免的等待與挫折的週期裡,仍然有能力期望著自己的需要會被滿足。這樣的期望一部分是倚靠父母親感情上可靠的供給,而不是仰賴不間斷且完美的存在。在一個家庭之中,分離焦慮被當作是溝通的工具,孩子以此試圖讓父母知道其生活暫時遇到了困難。在另一個家庭中,孩子分離的痛苦呈現了更多嚴重的發展困難。這類分離的痛苦不再是用來處理兒童期常見議題的暫時方法,反而逐漸成為不健康系統的一部分,並使這系統更加不健康。兒童克服分離焦慮時 家庭要能充份包容我認為五歲以下兒童的分離焦慮,應該要將「家庭脈絡」與「持有希望的程度」一同納入評估,因為這是兒童成長的要素。在理想的狀態下,兒童需要感覺到當他在掙扎著克服分離焦慮時,他的家庭能充分地涵容他。當涉及雙親家庭,兒童的希望會仰賴雙親,父母親是否能為其情感生活提供一個支持性的架構。很明顯地,這種無意識的期待也是伊底帕斯衝突的一部分,這也挑戰著父母親作為配偶的強度。兒童期的症狀也暗示著父母親的結構正處於壓力下,讓兒童擔心他的基本安全會受到威脅。(本文摘自/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