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嬤抗肺癌15年 她:我是快樂「小白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過去十多年前,醫生與病患只要聽到肺癌,往往都聞之色變,當時在醫藥科技尚不發達,對抗肺癌,幾乎只能用副作用極高,且效果不見得會好的舊型化療,來替肺癌病人進行「求神」式的命運治療,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更坦言,「以前若要肺癌病人早點走,就給他們做化療吧!」,直到近幾年來,基因科技的興起,標靶藥物的出現,讓肺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開始大幅增加,甚至肺癌還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變成「慢性病」來做治療。
阿嬤參加標靶藥人體試驗 意外成功抗癌
就有一名高齡85歲的林蘇梅老阿嬤,在15年前得知自己罹患肺腺癌後,開始接受化療,她說,那時候,做化療真的很足痛苦,一直吐,頭毛也掉光光,真的足甘苦!但幸運的是,在老阿嬤罹肺癌三年之後,第一種肺癌標靶藥物問世,開始進行人體試驗,林蘇梅就決定參加試驗,但也讓她意外找到了治療曙光,光靠此種標靶藥,就把肺腺癌控制得穩當,至今與肺癌共存超過15年之久。
帶著顆顆乳白串成的珍珠項鍊,嘴唇塗上鮮艷的粉紅色的林蘇梅阿嬤,與肺癌共存十餘年,還能與老朋友下跳棋,拿麥克風大聲唱歌,想都想不到她是個癌症病人;回到十多年前,林蘇梅參加標靶藥人體試驗時,親朋好友都極力反對,認為當實驗小白鼠簡直是去送死,但這項決定,卻成了她戰勝肺癌的關鍵決策,她說,我是快樂的「小白兔。」
雖然台灣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幾乎是以萬餘人在快速飆升,不見下滑的趨勢,且致死率排名全癌症之首,但在醫藥科技相繼接力治療下,病患已經沒有悲觀的權利了!而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彭瑞鵬也提醒以下四種生活型態的人,都是所謂的肺癌高危險群,應定期做健檢,才能及早治療,讓存活率大幅提升:
1) 吸菸指數超過400的民眾,為肺癌高危險群,吸菸指數計算為,每天平均抽菸根數,乘上菸齡,若超過400就要注意!
2) 工作環境在傳統重工業的場所,例如,煉鋼廠、輪胎廠等。
3) 家族當中,有肺癌史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
4) 家人有在抽菸,自己卻未抽菸的民眾,根據統計,夫妻之間,若男方有在抽菸,女方罹肺癌的風險,則較一般民眾高上兩倍以上。
提醒,近七成的肺癌患者,發現肺癌時,幾乎都已來到三期或第四期,治療難度上則會比早期或原位癌時大幅提高,因此肺癌高危險民眾,包括,有慢性肺病病史的人,都應定期做胸腔檢測,遠離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