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護理觀點談安胎照護
【文章出處】www.pbf.org.tw
台灣地區近年來在晚婚、晚產、少子的趨勢下,生育率逐年下降,根據衛生署統計92年已降至1.2%,由於婦女晚婚生育年齡延後,人工生殖人口越來越多,安胎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在政府不斷地研擬各種方法鼓勵婦女懷孕生產,增加人口數的同時,也應檢討我們的醫療政策、醫療環境是否提供了高品質、人性化的照顧服務呢?
筆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見到許多婦女在懷孕後可能因為早期破水、子宮收縮或出血等情況需住院安胎,她們常常在未預期的情況下被要求立即住院,且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對生活影響甚鉅。透過與安胎孕婦的訪談中,可歸納出安胎孕婦的生活困境有:
一、從護理觀點看安胎婦女的處境
(一) 必須絕對臥床休息
絕對臥床休息的影響包括:
1. 必須在床上大小便,孕婦往往不好意思麻煩護理人員幫自己處理便盆,而盡力調整自己原來排便的生理時間配合家人來院的時間,方便家人幫忙清潔便盆。或者在解完大小便後,將便盆暫置於床旁,而造成病室中瀰漫不好的氣味。在心理上,自覺無法控制處理好自己的大小便感到低自尊。或者因擔心需常解小便而減少水分的攝取,液體攝入不足更會影響安胎的效果。
2. 長期臥床休息,活動不足,常造成肌肉張力下降,常在再次下床時覺得腳乏力、站不穩。
3. 長期絕對臥床休息造成腸蠕動減慢,解便不易,食慾下降。
4. 絕對臥床休息,一直躺在床上視野受到限制,最常面對的畫面就只有單調的天花板,在缺乏刺激的情況下,更主觀覺得安胎的時間漫長、難熬。
(二) 安胎環境吵雜:干擾太多、良性刺激太少
1.在病房安胎,醫院為了床位能充分利用常將孕婦與產婦安排住在同一間病房,產後病房常是喜悅的,經常會有許多親友探訪,且可能白天晚上均有,造成病室吵雜,使孕婦無法好好休息。且現在因為生產住院時間短,若隔床為產婦,孕婦可能需常常更換室友,而陷入一直處於吵雜環境的循環中,長時間下來也可能造成情緒壓力,影響心理安寧。
2.在病室的佈置上常較單調,有時可能連窗戶都沒有,視野受到限制,連今天是晴天或下雨都無法親眼目睹。對外的溝通除了電話外,缺乏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宛如被隔離照顧。但孕婦常常尚需擔任日常生活中人妻、人母的角色,會擔心家人的生活是否因自己住院安胎而受到影響,家中的事務是否能順利進行,自己的工作是否會因為安胎而不保。
(三) 在護理人員的安排上缺乏專人專區的照顧:
現況上為了平均分配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量,一位護理人員需同時照顧安胎孕婦與剛生完產或者剛開完刀的產婦,常常護理人員一忙起來,安胎孕婦因為情況較穩定的,往往成為被忽略的一群。
(四) 飲食不當
醫院的伙食常是制式的,孕婦常需高營養及足夠的纖維質及水分攝入,但醫院伙食常不好吃或不合胃口,而須仰賴家人每天送餐,但心理上又不希望造成家人過度負擔。
在看到問題的同時,更希望能透過改善照顧安胎孕婦的軟硬體設備,使孕婦們獲得更好、更人性化的醫療照護,以下是個人對成立安胎示範病房的淺見。
二、理想安胎示範病房的設立
(一) 硬體方面
希望有專屬的安胎病房,避免與待產、產後、死產者或婦科病人同住一室。在病房動線的安排上能避免吵雜,有一特定安靜的空間,病房內能夠有窗戶,視野寬闊,佈置上明亮、溫馨,配有網路視訊設備、沙發椅等,使孕婦能有自主、隱私的安胎生活空間,能夠下床在沙發椅上或躺、或臥,也能透過網路視訊與家人聯繫,清楚家人的狀況。
(二) 軟體方面
1. 制定安胎護理照護標準:
- 護理人員的配置上,能有專人照顧安胎孕婦,如一對二或一對三。
- 醫療照顧之臨床路徑能人性化,醫療處置或護理處置安排能集中,避免受限於常規造成不必要的干擾,影響孕婦休息。
2. 尊重自主與隱私:
包括空間隱私與私人隱私,如:
- 有專屬空間提供娛樂休閒,或供安胎孕婦談天、經驗交流,互相打氣、支持。
- 引進專為安胎孕婦設計的衣物,期望能避免不必要之暴露及方便用便盆及肢體活動。飲食之設計與供應能有多重選擇,可與醫院附近餐廳合作,依孕婦喜好提供送餐服務。
- 提供專人諮詢服務,可延續及銜接住院與出院後的居家安胎照護,提供孕婦居家安胎時之追蹤照護。
- 提供自我安胎監測教育,如與廠商合作提供居家安胎子宮收縮監測器,教導如何使用及簡易判讀,教導何情況下必須與醫院聯絡就醫。
- 住院期間事務處理之協助,將志工納入定期探訪,提供身體清潔協助(如洗頭)或日常生活處理之協助。
- 照顧人員的團隊合作,如避免肌肉萎縮之活動計畫或照顧人員繼續教育,以全隊之服務提供更具同理心、更有彈性、人性化的高品質照護。 希望能因此提高安胎孕婦的生活品質,獲取良好的安胎經驗,延長懷孕時間,避免早產兒的出生,進而降低日後更龐大的醫療成本。
(資料來源:陳月美康寧專校講師 陳月美/中台醫護技術學院講師 陳月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