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無效醫療求善終 台安寧療護亞洲第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死亡是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須學習的課題,「善終」名列五福之一,當病人可以道謝、道愛、道歉而後無憾的道別,將是每個人在人世間最後、最重要的祝福。為提升民眾對安寧療護的認知,奇美醫院呼籲民眾,共同重視末期病人與家屬的身、心、靈照顧需求。
全球僅不到一成病人 接受安寧醫療
據估計全球每年至少有2000萬人有安寧療護的需求,而其中只有不到一成的病人接受到安寧緩和醫療,超過1800萬人在死前承受不必要的痛苦與壓力,飽受煎熬而結束生命。特別是特殊病人,如末期病童,更少機會接觸到安寧訊息。
台灣經過十多年來努力,國內癌症病人死前一年內曾接受安寧療護的比率, 12年成長7倍,顯示國人逐漸接受安寧概念。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日前公布臨終病人死亡品質全球性調查,台灣維持全亞洲最優國家的地位,全球排名第6。
但仍有約半數的癌末病人未接受安寧療護,非癌末病人能接受到安寧療護的比例更低,估計未達一成。太多的處置屬於效果不彰的無效醫療,徒使醫護勞累、病人受苦、家屬遺憾、醫療資源耗費。而且眾多病人是在生命只剩短暫的幾週甚至幾天時,才得知安寧照顧的訊息,此時能做的安寧療護相當受限。
孩子也可能面臨死亡 善終減少痛苦
此外,大部分民眾會把死亡歸為老人或成人的課題,認為死亡對於孩童們來說太過遙遠,然而小朋友仍有罹患不治之症的機會,尤其小孩子還不會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旁人也無從知道他的意願是什麼,父母親更是不惜任何代價要搶救小孩子,然而醫療有其極限,全力搶救的結果可能只會增加孩子的痛苦。
親人即將離去,即使萬分不捨,適時的放手才能讓他們脫離苦痛,善終則是每個人在人世間的最後尊嚴。醫療人員是病人的照顧者、陪伴者,更是生命旅程的嚮導。奇美醫院呼籲社會大眾,共同重視安寧緩和醫療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