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喝母乳還不夠! 缺鐵易貧血
2016/7/13(2022/3/15 17:3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面臨少子化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隨政府提倡母乳哺育,愈來愈多媽媽產後願意哺餵母乳,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醫師吳靜淑表示,母乳當然是最好的寶寶食物,但成長發育的過程,營養均衡很重要,尤其六個月大後的幼童,除了母乳也要增加副食品的攝取,才能避免缺鐵性貧血的狀況發生。
一名一歲大女童臉色蒼白,父母驚覺不對勁趕緊帶女童去看診,經醫師詢問後發現其飲食為全母乳哺餵,且六個月後極少攝取副食品,雖然活動力良好且生長曲線正常,但血液生化檢查已有缺鐵性貧血情形。
無明顯症狀 常被輕忽
吳靜淑醫師表示缺鐵性貧血的孩童常無明顯的臨床症狀,所以常會被輕忽,缺鐵性貧血是因鐵質缺乏造成血紅素合成缺陷,使得血液中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減少,血中鐵質及儲鐵蛋白的濃度下降,總鐵結合能力上升。
貧血嚴重現象:嗜睡、臉色蒼白、躁動
缺鐵性貧血會發生於各種年齡,通常剛出生的嬰兒體內還含有足夠量的鐵,但進入六個月後,對於鐵的需求較高,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缺鐵性貧血會影響嬰幼兒心智及運動能力的發展, 幼兒缺鐵性貧血嚴重時,會出現嗜睡、臉色蒼白、躁動、食慾不佳、活力較差、呼吸急促等表現,亦可能有暈眩、口角炎、匙狀指甲等現象,或有運動耐力降低、免疫力下降等情形。
補充含鐵質副食品 紅肉、貝類
吳靜淑醫師提醒,家長平時要注意孩子食物攝取的情形,嬰幼兒六個月後,除母乳哺餵外,應添加富含鐵質的副食品,鐵質豐富之食物如紅肉、貝類、內臟類、動物血、蛋黃、綠色蔬菜、葡萄乾、全穀類等,人體對於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質吸收率要比植物性食物高,此外,維生素C可提高鐵質吸收率,而茶葉與咖啡中之單寧酸鹽則會妨礙鐵質的吸收。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