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卡「關」!醫病溝通要主動

別再卡「關」!醫病溝通要主動

2016/10/19(2022/3/15 16:33更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全身都卡「關」!54歲的何女士,10年前起腳趾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症狀,當時以為是長期爬山導致不小心扭傷,一個月間反覆到中醫師及復健科就診,症狀都好好壞壞,直到有一天起床,何女士發現全身都不能動,到免疫風溼科就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開始出現「晨僵」情形,早上起床都需要耗費很大的力氣及時間。

小關節晨僵明顯 改小分子藥物治療

103年發病期間,何女士小關節晨僵、疼痛的症狀越來越明顯,她表示,只要一出現狀況,她就會積極與醫師討論,由於害怕針頭不敢打針,醫師建議何女士可以嘗試小分子藥物治療,與傳統口服藥治療方式相同,可降低轉換治療的不安感。

維持原有用藥習慣 抑制發炎反應

類風溼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高達90%病友在發病頭2年,骨骼會遭到破壞導致關節變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醫師表示,目前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選擇非常多元,對中、重度病友而言,可使用小分子口服藥物治療,可維持原有用藥習慣,抑制發炎反應。

與醫師對話 不要客氣詢問其他治療

蔡文展醫師表示,55%的病人會不好意思與醫師開口討論症狀,約73%的病患也擔心在開口說出症狀時,會被醫師認為是在抱怨,何女士表示,診間也常聽到許多病人與醫師的對話,認為他們對就醫非常害羞,由於自己的身體疼痛指數、發生症狀醫師不知道,因此她認為精準與醫師對話很重要,並且不要客氣向醫師詢問其他治療方式。

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理事長張玲瑗表示,病友在面對疾病帶來的負面情緒時,除了家人朋友的支持,同症病友互相交流也有助於紓解情緒,蔡文展醫師補充,掌握黃金治療期,積極與醫師對話,才是緩解治療的不二法門。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