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兒童心智,完善成長人生
就人生各個階段而言,兒童期是生理、心理迅速發展的階段,是一個從「生物人」向「社會人」轉化的時期。專科醫師提醒,除了身體的發育外,日常還需要注意兒童精神心理的需求,使其在思想行為方面逐步成熟。
耕莘新店總醫院精神科 劉宜釗醫師表示,在當今講究競爭力的時代,父母有時會將日常生活上的壓力或因困頓所產生的挫折感,投射到孩子身上,望子成龍的心態有時候反而會帶給孩子不必要的壓力,壓抑孩童身心成長。劉醫師特別提供以下幾點給所有家長:
注意兒童天生氣質的不同,尊重個別性。兒童的氣質就如同大人的個性表現,並無所謂的好壞之分,較強調的是與父母親適不適合,在臨床上兒童氣質量表可用來判斷兒童氣質,從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孩子對新事物表現出來的反應)、適應度、情緒本質、反應強度、反應閾、注意力分散度、堅持度等九個層面來瞭解一個小孩的氣質。
留意兒童認知智力發展,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並能瞭解孩童能力的極限。一般而言,學校或醫院所作的智力測驗是按年齡的不同,使用一些標準化的問題,要求兒童以語言、文字或操作等方式來作答,所測量的是一般的學習能力,雖然無法完全測量到其他能力的特質,但能提供家長對孩童能力的基本瞭解,家長若能調整心態,勿有太多超過能力的要求,相信不但可減少兒童的挫折感,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其次,注重興趣的培養,可從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上作適當引導。劉醫師解釋,現代小朋友容易從很小便開始接觸電視與電腦,當孩子養成看電視或電腦的習慣時,會減少與他人互動的機會,父母親也變得較不需要注意孩子。應當藉著與兒童一同活動,去幫助孩童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觀察鼓勵孩童的興趣,進而調整兒童的心性成長,完善其未來的人生。
兒童是家庭的寶,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唯有透過家庭、社會、政府三方的資源整合,才能培育出健全的人才,為國家的成長發展貢獻心力,然而這需要從關懷兒童的日常心智教育做起。